《洪荒之明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洪荒之明玉- 第3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里被杨戬粗粗围成一个栅栏。以防自己修行时被野曾打扰。今日杨戬天才刚亮就进入到栅栏之内,此时他却不急着进行修炼,而是先对周边做了一番全面的检查。直到确证这周围没有什么野兽来过之后,才放心修行。
    杨戬首先寻了一个稍稍干爽的坐了下来,照着大混元功说所说,以手心足心向上,五行朝天的方式盘坐着开始行功。此称为坐功,目的是修出一丝内息,等到内息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转化成真气,便是四鼎武士。先前那个山贼头子便只有五鼎武士的实力,让杨戬颇费了一番心思才打死。
    如今的人世间,武士真气修炼方法,与修行界炼气化气有些相似,都是下丹田和任督二脉内的内息锻炼为主。稍有不同的是,修士极度依赖于外界这些‘灵气’,在呼吸之间,将外界的灵力引入丹田,然后用于壮大己身的真气。修行之速,根本就是武士所无法比拟。
    杨戬在此地修行大混元功,也是贪图这里修出的内息极为精纯,这对于一心求取强大实力的杨戬来说,实在是一块宝地。
    不过在这‘灵气’当中,却并非只是单纯的一种而已。事实上,在山寨大当家收藏的那些关于内功和武技的残缺典籍当中,就有金木水火土五行灵力,以及风、雷、太阴、太阳等各种基于五行的衍生灵力的记载和解说。武士虽然并不太过依赖灵气,可这灵气对于真气修行终究有很大辅助作用,便是提纯真气,就要省了不知多少工夫。
    只是灵气各有属性不同,修士到是无所谓属性,只全部吸收后,经五脏六腑蕴养一番,便可存于丹田之中。而武士不同,以这些气灵气修行后,会开发出不同的异常能力。因而人们在借助‘灵气’修行的同时,自身体内的内息,也会受到外界灵力的影响,有了各自不同的‘属性’。而一般的情况下,为了加快修行的速度,以及武技的威力。人们也会选择单一,或者两到三种相生五行属性的内功法决来锻炼自己的内息。
    杨戬所习的‘大混元功’,顾名思义,就是无论什么样属性的真气都可吸纳,当然己身的真气也会变得斑驳不纯,无论是修行的速度,还是在日后的真气使用方面,都没有什么特点可言,差了其他单一属性内息修炼法不止一筹。好在杨戬前期修行时,遇到这块灵地,为他提纯真气。
    看了不少山贼头子的藏书,杨戬自然知道大混元功的缺点,然而杨戬取的就是它的四平八稳,其他功决尽管在修炼速度上确实有着过人之处,可在他的眼里,对自己经脉的伤害,却也是同样巨大。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其它功法都有残缺,只这一本大混功很全面,可以凭此修行九鼎武士这一级。
    武士修习属性功法,前期对身体损害极大。就比如火灵力,所谓‘火曰炎上’,每日里对经脉的烧灼非同小可,初时还显不出什么,但是长久下去,达到一定高度时,迟早会令修习者痛不欲生。还有土灵力,厚重凝滞的特性,使其极度的难以趋使,并且在一段时日之后,还会造成经脉内的淤塞。
    其他金属性和木属性就不用说了,前者的锋锐之气,是最危险的,一不小心就会令经脉破损。长而久之的人们,也已经发现了它的不妥,传说千年以来,都无人能把金属内力修到五鼎以上。至于木属功法的‘生发’特性,也同样是极令人头疼。当木灵气聚集到一定程度时,会如植物般‘生根发芽’,强行透出经脉外壁,最是难以控制。
    至于水属性,看似无害,然而“水曰润下”。在水真力的长久滋润之下,一段时日之后,也会使经脉内壁失去应有的韧性。
    只有实力达到七鼎时,才可以外界元气重塑身体,把先期修行对身体造成的伤害慢慢调养过来,最终达到武士所谓的形气合一,此时属性真气便再不能与身体造成伤害,反而有利于身。
    也正因此,杨戬才修行大混元功。尽管各方面没有什么优势,但是它对于筋脉的伤害,也是接近于无。
    只是如此一来,他这个月来的修为进展,却是乏善可陈。好在杨戬身体天生神力,修一丝内息后,对于力量的掌握比之从前强了不知十几倍。真正与人较量起来,也有着不弱于五鼎甚至于六鼎实力。
    大混元功的性质,尽管远异于其他单属性的功决,但在吐纳之法上,却是大抵相同的。杨戬先是长吸一口气,然后引导着其中的各种灵力,经手太阴肺经的各个分支脉络中,开始流入十二正经。这些灵气的渗透性都极强,也不用刻意去控制,就会散布到全身经脉。
    而接下来他所要做的,就是按照大混元功所记载的路线,运转丹田内的真气,对这些灵力进行吸纳转化。
    不过以此时杨戬才能开始修行功法,能够吸纳到体内的的灵气实在有限。传说那些最高级武士全力运功之时,呼吸之间可以把周围一尺之内的灵气全都吸纳一空。而修道之士的皮肤毛发,都可以作为与外界灵气的交流通道,是此时的杨戬所远远无法想象的。由此可能发现修士的炼气之法与武士高下之分,更加坚定了杨戬寻访神仙,拜师学艺之心。
    武士最高成就也只九鼎,无论能力多大,也是一介凡人,如何能与仙神相比。以此去救母亲,杨戬怕是有去无回了。其实杨戬修行大混元功还有一个目的,就是熬炼身体,固本培元。大混元功修行时,五行俱全,小有成就时,对身体也有极大好处。杨戬并没有把大混元功看的很重,日后拜得名师,自有仙家法门修习。
    此时在这个灵地修习大混元功,杨戬可以将有限的灵力,予以最大程度的利用。才只十几天,他就这到了一鼎武士实力,可以进行内视了。内视状态时,他可以清楚的查知,那些灵力在经脉里的所在方位,然后操控着自己正处于循环状态中的内息团,将之纳入,如此这般,一边修习内息,一边以灵气提纯,速度竟然极快。倒让杨戬知道内息精纯对于修行的好处来。
    当然这个优势,在修行到后期,所吸纳的灵力可以充填经脉转换成真气的的时候,会逐渐削弱。
    修行这些日子,杨戬还发现了一个秘密。他发现当体内内息的五行属性,处于相对较为平衡的状态时,几乎每分每刻都会有些微的增长。尽管幅度不大,但的确是在增加着。也就是说,杨戬便是从现在开始,就不再吐纳修炼,内息也能缓慢增加。对于五行之说,杨戬也知道一些皮毛,此乃五行平衡时,相生相济的特性。只要杨戬能构建成牢固的五行平衡,他的武士修行进度将比别人快上一分。
    此外五行的平衡,也有利于内息的恢复,他现在的气脉悠长,内息消耗的恢复能力,要超越常人的两倍。
    一个月时间,对于专心修行的杨戬来说,只眨眼就过去了。他身上的伤也好的七七八八,见到伤势大好。杨戬再不想在这里浪费时间,回到山寨打包一些吃食,又拿了一些钱财,杨戬再次踏上了寻访神仙的途中。至于山寨其余财物杨戬全部封存起来,待有好运者前来,到是可以让他发笔意外之财,就是不知谁人能有这等运道人。
    杨戬了得山后,再次回身打量一番这些自己待了一个多月的地方,叹息一声后,大步朝前行去。这个地方可以说改变了杨戬的一生,正是这里让他知道天下之大,天地之奇。杨戬再也不用了空想方法也猜度外界世界,也算是真正的开始对这个世界有了认识。
    这种认识,对他以后的修行,有着极大的作用,此是后话,这里不提。





    第二卷 鸿钧讲道 第三五四章 知身世
     更新时间:2011…1…9 21:18:27 本章字数:4362

    杨戬修习武艺小有所成后,便再次踏上寻找名师学习仙法的途中。远在家乡的云华却不另有一番机缘。自从黎山老母住进杨家后 前来骚扰云华的泼皮少了很多。
    明玉的元神再一次自入定中回归后,感应到远方的杨戬自山寨中走出,不由会心一笑。这人间界划分四大部洲,虽然广大无边,明玉小也不过是一念之间,就可遍察诸事。
    杨戬学习的那本大混元功还是明玉以大神通放置其中,便是为了给杨戬增加一分自保的能力。一位圣人算计一位凡人,还是非常容易的,不过念头一动,就有无数可能。
    那大混元功本是女妈娘娘造出人族后,云中子自人族中行教化时,传给人族的长生决的简化版。自明玉住于杨戬家乡附近时,就暗自做了许多准备。大混元功虽然只是人间一部极为普通的功法,可其内涵一点儿也不普通,乃是一部上佳的固本培元法门。若能持之以恒的把这大混元功修到九鼎实力,在寻一地,潜修感悟天道,百年有余就能成就仙道。如此一想,这大混元功才是最佳的以武成道的法门,若非明玉对这杨戬极有好感,也不会在人间传下如此法门。
    杨戬把大混元功记忆在心后,就把此功藏于山塞之中。明玉对此一清二楚,不由对杨戬心性更加满意。自己得了好处,却不绝后来者的机缘,这种心性最合做一教护法。难怪玉清元始天尊把杨戬做为阐教护法之神。若不是明教有了护法人选,明玉都有些忍不住挖一次阐教的墙角,把这杨戬收入自己门中。    对于这些杨戬自然一点都不知道,他更不知道自己把这本大混元功留于山寨之中后,让后世出了一位了不得的人物,这个按下不提。
    再说云华,自杨戬走后亡年,便与黎山老母一同离开家乡。这里除了杨天佑的埋骨之处,云华再无亲人,走的是没有一点留恋之心。
    黎山老母与云华临到离开时,都没有告诉云华她的真实身份。毒华对外面也是一点儿都不熟悉,跟着黎山老母也只是因为她到处行走,比自己两眼一摸黑强。
    这一老一少,一离开云华家后,便再没有在其它地方停留超过十天以上。为了让云华有些自保之力,黎山老母开始在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