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纨绔公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纨绔公子- 第1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魏征对于西域之事甚为了解,他向皇上行了个礼,然后分析道:“高昌一是依仗西突厥的军事力量;二是凭借高昌天远地偏、条件恶劣地地理环境,这麴文泰认为我大唐未必会派兵前往高昌,因此他也自认为高枕无忧。”
    “前些日子薛延陀地使节呈递奏章,称愿意以其军马充作向导,助我大唐进攻高昌,诸位爱卿以为如何?”李世民环顾了大殿四周,问道。
    长孙凛平静地站在最后面,一声也不吭。只是打量着四周的权臣名将们,令人奇怪的是大殿里先是一片尴尬的沉默。
    尽管大唐武力强盛,但造成这样沉默局面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多数近臣公卿不同意对高昌用兵多,认为万里用兵,且所经之处多为沙碛,恐难以打败高昌,既使胜了,天远地偏,也不好守卫。
    而是原先为大唐打下江山的一批名将们,如今有些战死沙场,有些廉颇老矣。尉迟敬德此前因为在酒宴上因为殴打李道宗,而后被李世民推心置腹一顿暗示后便呆在家里隐退修道。
    新提拔的一群武将,自是心中跃跃欲试,想要请战,但这大殿中战功赫赫地李靖都没有开口,也只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静静等待着。而李靖自从上回攻打吐谷浑后,被利州刺史高甑生诬告谋反。虽然李世民最后清查弄清了事实真象,但李靖也明白自己若是功高震主,则是后患无穷。此后也是处于一种半退休地状态,此时自然也不会上前请战。
    “陛下,我大唐距高昌七千余里,其中尚有二千里全是流沙。冬日里风寒似刀,能把人冻死;夏天则炙热如焚,能把人渴死热死。行贾至高昌,百不及一,我唐军习惯于内地生活,除非飞度,根本难以到达高昌城。既使来到高昌城下,粮草也运不过去,那样我大唐军马只能等着饿死臣请陛下三思而后行。”萧这会儿站出来反对道。
    一些文臣们也都纷纷同意萧的说法,太极殿里一片附和声。李世民却是不高兴了,他是在马上得天下地,自然对军事有自己的一套见解。像这些文臣们平日对处置政务,审理刑狱诸事,倒也能驾轻就熟。但对于两军交战之事,他可不会听从这些文臣的意见。
    李世民在攻打高昌上是决意已定,然而在选谁来做行军大总管和各路总管的问题上他倒是有一分犹豫。程知节这样的莽汉虽然精力依然充沛,但这家伙不善于用脑作战,自是不在考虑当中。而其它武将像李靖年纪如此之大,他也不好意思再让老将军重新披挂上阵。
    李世民稳稳地坐在自己的宝座上,俯瞰着他的朝廷大臣们,其实他也并非是无将可选,只是前往高昌作战确实与其他战争有所不同,这也是大唐军马第一次要长途奔袭如此远的地方作战,因此不得不多加小心。
    李世民的眼神在诸位正值当打之年的将军只见扫视了一番,结果一个人进入了他的眼帘
169。朝议高昌
    颀长的身材,古铜色的清瘦脸膛,颌下三缕黑须,疏朗有致。李世民看到的正是官拜吏部尚书,进位光禄大夫的侯君集。侯君集很早就成为秦王府的幕府,多次随军出征,是玄武门事变的主要的策划之一,立有大功。
    站在排的李承乾见父亲将目光望向了侯君集,他心中便是大喜。这侯君集乃是贺兰楚石的外父,也是他正可以结交的权臣之一。若是能让他去攻下高昌,建立功勋,那么对于自己在朝廷上的势力也是有增无减。
    想到这里,李承乾便走出来上奏道:“陛下,儿臣认为侯君集将军在对吐谷浑一战中立下赫赫显功,可当此次出伐高昌的重任。侯阁老不仅侠肝义胆,而且倜傥有智谋,机警过人,足堪独当大任。”
    李承乾虽然平日里好喜欢和宵小奸佞混在一起,到也不是个笨蛋。他这样主动上奏,不但可以顺水推舟,迎合上意;更能让侯君集记住他这一推荐之功。
    侯君集本来就已经热血沸腾,见太子这般为自己推荐,他也就走出来,向皇帝行礼说道:“太子言重,君集愧当此赞誉。然而高昌国如此无礼,屡次扰我大唐子民,君集愿为我大唐效劳,率兵前去征讨逆贼!”
    李世民望着侯君集点了点头,对于这个一直追随在自己左右的大将他还是比较满意的。侯君集的确是一个勇武之人,然而他却是有些刚愎自大,性格骄妄,因此一直以来李世民都不敢将出战大任托付于他。
    长孙凛此时也是置身度外,浑然与自己无关。毕竟家中妻子还在受痛苦、病魔折腾,所以他也没有想过要随军去征战高昌,尽管他知道此次前去必然是胜券在手,成竹在胸。
    然而魏王府的人却是见不得李承乾的人得逞,李泰虽然人站在百官之列。但他也不便于出来说话,便使了个眼色。位于后列的中书侍郎田沥则是站出来说话了。
    “陛下,归德郎将长孙少卿在讨伐突厥之日立下大功,且其人治军有方,有勇有谋,是个世间难得的年轻少将。臣认为长孙卿也可肩负其讨伐之重任。”
    田沥此言一出,顿时引起了在场官员的纷纷议论。要知道侯君集是何人,他可是秦王府上的旧臣,跟随皇帝东征西战。皇上即位后,侯君集一直握有很大地兵权。他还被封为陈国公且食邑一千户。而长孙凛虽然也是少年新贵,但只不过是小荷才露尖尖角。
    拿一个初生牛犊与一个封爵老臣相提并论。可见魏王府所依仗的朝廷势力实在是太薄弱。然而李泰也有他自己的思考,他之所以让田沥上前推荐长孙凛。只是想让长孙凛也能够分到高昌这一杯羹。自从前些日子长孙凛接受了他的礼物后,李泰便将他当做魏王府的人。
    过不了几年,侯君集这些老牛迟早要有退下来的那一天,而届时长孙凛也能积累了无数战功,在朝廷能说得上话,再加上舅父长孙无忌,到时他魏王想要夺得大宝也有自己的势力。
    李世民实则也有自己的思考,侯君集此人虽然在战事上有勇有谋。但他性格上有缺陷。而且是个不甚识字的大老粗。若是将此重任交予他,还真是有些不放心,唯恐他在战事过程中出些什么偏差。
    因此他也在考虑着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这时田沥地举荐恰好甚得其心。在李世民看来,长孙凛就可以代表自己,毕竟他的身份相当特殊,不仅是已逝皇后的侄儿。更是嫡长公主地未婚驸马。让他随军前往。就算是没有任何威信,其身份也能让一些人忌惮而不敢随意放肆。更何况长孙凛下面不仅拥有唐军唯一的火炮营,而且长孙营地士兵也是骁勇善战出了名的。
    当下,李世民也不管李承乾再走出来反对,当即颁旨,即命交河行军大总管、吏部尚书侯君集,和副总管兼左屯卫大将军薛万均等,统率大军远征高昌。而长孙凛也任葱山道副总管,率领他自己的长孙营和火炮营前往高昌。
    如此安排,到也能落得大家都满意。毕竟李承乾举荐的侯君集掌握了征伐高昌的军权,而李泰举荐的长孙凛也有份参予其中。然而其中却是有一个人不甚满意。
    当朝中百官拜礼退朝后,长孙凛却没有和其他官员那样陛辞出朝的意思。李世民正感到纳闷,却见长孙凛上前说道:
    “陛下,微臣尚有一事请奏。”
    李世民笑道:“爱卿有何事,尽管说来。”
    “臣因家中有事,此次不尚方便前往高昌行军,望陛下收回此前认命,另选其他良将当此重任。”虽然长孙凛很想看看自己一手打造的火炮营能有何等威力,但想到家中夫人尚在病榻,他也不愿为了一点功勋就在现在离开怜卿。
    李世民却是以为长孙凛是因为窦凤地原因,才不愿离开京城。他哈哈大笑着说道:“三郎可是因为你娘亲地缘故?看来你娘在长孙府上可是威势了得,将你长孙父子四人看得死死的。只是大丈夫应该志在天下,真男儿应当四海为家。朕就给你一段时间,让你说服你娘,这次出征高昌,乃是我大唐之要事,你身为大唐男儿,可是有着不可推卸的重任。”
    说完李世民还用莫测的眼神望了长孙凛一眼,长孙凛见推辞不得,他也只能悻悻退朝离开了太极殿。好在此次出征还有时日,他还有时间来照顾和安慰怜卿。正当他走出宫城,却见父亲长孙无忌的马车已经在外面等候,他便也钻入了马车里面。
    “田沥与你不曾来往,此次为何要举荐你去征伐高昌?”长孙无忌在朝中为官多年,自然是嗅出一丝不寻常的味道。
    长孙凛今日才算是第一次上常朝,自然连那举荐自己的是什么名字,官居何位也不得而知。只是他刚刚收了李泰地赠礼,自然也能猜出一些东西。面对父亲他也不再隐瞒,将李泰到家来访之事一一说来。
    “胡闹!你这孩子真是胡闹!如此一来,你就陷入了东宫夺位之争,怎可这般胡闹?!”长孙无忌闻言可是吓了一跳,他可没想到儿子竟敢收取魏王地礼物,而且还是上百斤的金元宝!想到此他便吹胡子瞪眼地训斥儿子起来。
    “爹,你先听我说好了”长孙凛先是安慰他爹平静下来,然后先将自己与李承乾这一太子党地冲突一一叙述,然后还说道:“爹,李承乾此人虽为太子,但已是不得人心,连皇上也对这个儿子不甚喜欢。敌人的敌人就可以做对付敌人的战友,既然魏王能够送上大礼,让我府中受益,为何不收取?而且这些东西都是孩儿收取的,并非爹您拿的,爹只当没有这回事就好了。”
    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这是长孙凛这个前世资产阶级的心声。
    “太子欲谋反之事,若是没有任何证据,切不可随意乱说,此乃宫中大忌。你与魏王交往,也要把持尺度,不可过于亲密。”
    长孙无忌虽然还不确定太子是否有谋反之意,但由于李世民越来越不喜欢这个儿子,身为皇帝近臣的他自然也不看好。但是李泰这个外甥他也偏偏看不上,毕竟大唐的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