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女晶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药女晶晶- 第3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贱籍世代相传,除非不再操持贱业,才能脱掉贱籍。
历朝历代入了贱籍的百姓,没有参加科考的资格,犯了罪也比良籍的百姓罚得重,世世代代被人瞧不起,苟且存活。
何冬一道圣旨取消贱籍,造福定朝贱籍几千万百姓。
以前有皇帝想要取消贱籍,然尔被贵籍的人坚决反对,差点被逼得退位。因为科考的名额有限,这些贵人不想让贱籍的百姓参加科考参与竞争。
何冬在初建定朝时,就与李炳商议,有废除贱籍的想法,然而那时提出来,下场就是被各大家族联手推翻统治,是以一直等到了现在。
如今长安四大家族败落的败落,迁走的迁走,长安中、小家族没有四大家族撑腰,掀不起风浪。
那些几百年的家族,云族、白族都没了分支,邓族正在恢复期,牛族、洪族、狄族都远离长安,鞭长莫及。
废除贱籍,让有才华的百姓参加科考,脱颖而出,成为定朝的官员,造福百姓,使得帝国更加强大昌盛,还能得到民心,一举两得的大好事。
定朝自今年正月起,提高长安及各大城府的官员俸禄一成,提高边防、县城的官员及将士俸禄三成。
定朝的官员、将军的俸禄是延续了开朝的定额,这笔银钱是个非常庞大的数额,哪怕涨一成,都是几百万两银钱。
何冬这么大的手笔,也是开了历朝历代皇帝的先河,官员及将士必会对他更加的忠诚。
何冬高声道:“朕自今日起休身养性隐退,由太子监国。”
他今年实岁五十七岁,何义扬整二十岁。
当年他在何义扬的这个年龄,已经遇到了李炳,并拉起支军队伍谋反。
现在他要把定朝交给何义扬,而后去各地巡视。
众位官员仰视着何冬,头发乌黑,虎目炯炯有神,眼角皱纹少,根本不像快要六旬的老人,看上去最多四十几岁。
人一旦当上了皇帝,坐上龙椅,到死之前都不愿意弃位。
纵观上下千年,只有身体实在不行或是被逼迫退出朝堂的皇帝,还没有何冬这样主动退出朝堂视野的。
帝皇心深似海。没有官员能看透何冬到底是怎么想的。
四道圣旨一出,令在场从三品以上的文武百官全部陷入无比震惊之中,连后面给何融、何敬焱、何敬海的封地提高一倍资助的圣旨都没细听。
文武百官可以想象四道圣旨会在整个定朝乃至天下引起多么大的震撼。
“众位爱卿与夫人这就随朕与皇后入席享受酒宴。”何冬声音洪亮,携手雍容华贵红颜不老的皇后慕容英,受了文武官员及诰命夫人的跪拜,走向举行国宴的大殿。
“龙圣浩荡,陛下升了我们的俸禄。”
“此时陛下只涨得的是实职官员的俸禄,那些爵位、勋位及散官的官员不在其中。”
许多的官员激动的议论,他们是第三道圣旨的受益者,便连他们的夫人都高兴的谈论此事。
何庆夫人、何敬鑫夫妻都是只有爵位、诰命,没有实职的官位,俸禄没有涨。他们从未为朝廷出过力,在家里呆着一点风险都没有,天天享受荣华富贵,没有降低俸禄就非常知足了。
可是不是人人都像何庆一家四口,一些有着爵位、勋位却是已经退出朝堂的官员,心里有些不平衡,不是在意那些银钱,而是认为没有受到重视。
秦雄晃粗声粗气的问道:“先生,我在军中没有实职,俸禄不涨,您呢?”
他听了李炳的劝,几年前从北地回来就退居二线。秦家军大元帅如今是长孙,也就是国公世子秦朴康。
李炳在众位官员目光注视下,特意云淡风轻的高声道:“本王已辞去了大元帅、太师的职位,如今就只有爵位,不在涨俸禄的官员之列。”
四道圣旨就是李炳与何冬共同商议定下来的。李炳早就知道自己不涨俸禄的事。
“原来李王爷也没有涨俸禄!”
“李王爷去年为本朝立了盖世大功,可惜去年年底就把实职的官职都辞掉了,今年涨俸禄没有他的份。”
“陛下待官员一视同仁,没有给李王爷破例。”
那些心里失衡的官员心里暗道:卧虎先生未涨俸禄都没有生气,我还生什么气呢?
有了李炳做对比,一些不在涨俸禄之列的官员心里终于平衡了。
今年国宴饭菜的规格比往年略高些,节目多了吐蕃、高丽、回屹部落、倭国,甚至是天竺、东罗马帝国的美姬献舞。
“先生,我与皇后敬你与夫人三杯!”何冬夫妻举杯向李炳夫妻敬酒,对去年李炳又为定朝立下绝世大功感激不尽。
李炳朗声道:“多谢陛下、皇后。”
曲氏经历了这么多的事,在国宴上也不怯场,端起酒杯跟慕容英一样连饮三杯。
国宴之上,也就何冬能让李炳连饮三杯,其余的人没有这个资格。
何冬、慕容英第二个敬得就是何庆、孔叶,多谢他们生了何敬焱这样的好儿子,再次为定朝抵挡匈奴外敌,千年来首次攻打到吐蕃国都拉萨扬定朝帝国国威。
国宴结束之后,李家人出宫回府。
何庆、孔叶按照惯例留下要参加晚上皇室的族宴。
今年的族宴,何融、邓王妃、牛王妃、何敬海夫妻都不在长安,小辈的何武、何全、何敬凡、何海也不在。
何冬后宫的嫔妃只剩下了胡贤妃。胡贤妃虽与何敬莲跟胡族断交了几年,然尔身体里流着胡族的血液,怕出现在公众场所,被何冬想起她与胡族的关系,干脆称病,连国宴都没参加,族宴就更不会来了。
她原本是张扬爱出风头的性子,经过了这么多的事,终于学会了低调。
族宴就成了何冬一大家子与何庆一家子。
何义扬已有了两个儿子、两个女儿,跟邓芸的关系比前两年好多了,也许是过得幸福,竟是变胖了。
天天跟何义扬在一起的人没瞧出来他体型宽了,几个月不见他的人头一眼就能发现他至少胖了十几斤。
不过他以前很瘦,现在胖了,就是脸颊、四肢增加了肉,身体正好,不胖不瘦,仍是那么英俊,特别是笑起来,露出两排雪白的牙齿,眼角上扬,带着点邪气,又比以前成熟老练,更加的有魅力。
何义扬坚决不选秀,不再扩充东宫后院,那些爱慕他的贵女将邓芸、董敏羡慕妒忌的要死,特别是对于董敏这个大肉球,竟然能得到何义扬如此宠爱生下两个女儿。
何庆剥着炒花生,边吃着边笑道:“大哥,俺们闺女有喜了。”
何冬对这个小了八岁的弟弟向来是关爱,目光慈祥,和颜悦色的道:“我早就听先生说了此事。这可是咱们家的大喜事。”又大笑几声,有些得意的道:“敬焱这小子比扬郎整整大七岁,扬郎都有了两儿两女,敬焱这回可终于要当爹了。”
何庆定定瞧着何冬,道:“大哥,俺们与鑫郎一家子想去金城。你看行吗?”
何冬自是知道何庆话里深意,脱口而出道:“自是行的。你们去吧。”
何冬从未怀疑过何敬焱的忠心,也从未有过把何庆夫妻、何敬鑫当成人质扣在长安防止何敬焱谋反的想法。
何冬此生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他对李炳、皇室的亲人、开国大臣都是如此。
想当初他在长安,李炳在北地当细作头子,一分别就是十几年,只靠着书信交流,他就是相信李炳,放权让李炳指挥十几万大军。君臣携手,就这样把青城等十几座城府从匈奴王朝手里抢了回来。
何庆大喜,生怕孔叶没有听到,高声道:“表妹,大哥答应咱们家去金城。”
孔叶麋鹿似得大眼睛一亮,笑道:“大哥,俺们在金城就呆到闺女做完月子。”
去年何敬淼与丁柔棠先后生产,孔叶虽然很想念何敬淼,可是不能抛了二儿媳去金城照顾女儿。
这回孔叶是一定要去照顾大儿媳李晶晶生产做月子。虽说焱王府奴婢成群,但是也抵不上有亲人在身边。
何义珏目光在何义扬与木思国身上来回打转。何义扬要监国,不能去金城,木思国能去可是慕容英肯定不允许。她得想个办法跟着去金城瞧看李云霄。
木思国眼珠子打转,也在想着主意去金城瞧看李晶晶与李曼曼。
何义珏忍不住问道:“父皇,您要出长安去各地巡视,会去陇北吗?”
“陇北是肯定要去的。珏娘是要跟我一起去陇北?”何冬哪会不知晓女儿心思,心里也是认为李云霄这个女婿立了大军功,非常优秀,希望他能对女儿多上心。
木思国俯在慕容英耳边小声道:“义母,义父年事已高,长途跋涉周游本朝,您要是陪着他同去,把我也带上,我想去看望大恩人晶娘。”
晚上的族宴没有半点不和谐的声音,更是没有发生不愉快的事情。
何冬、慕容英一直高兴的笑着。
何庆一家人没有再收到蔑视的目光,自是同样的高兴。
这两年何冬、慕容英去过庆王府几次,明摆着替何庆夫妻撑腰。何庆夫妻也是比往年多进宫来瞧看大哥大嫂。
两家之间真的如同民间的兄弟一样来往着,关系自是亲近。
免税令、取消贱籍的皇榜张贴在皇宫及长安府衙门外的城墙,不到一个时辰,长安城百姓人人皆知。
从中获益的百姓对何冬简直是感恩戴德,特别是脱了贱籍的百姓纷纷在家里给何冬立了长生牌位。
佛教原本想要利用香客、信徒及被解散的田家军在各地制造暴动,逼迫何冬下旨把远去倭国的长安寺僧人全部召回来,这下可好,民心都向着何冬,不得不终止这项阴谋。
千里之外的金城,何敬焱、李晶晶得知了正月初一早朝的几道圣旨,同样非常震惊。
李晶晶忍不住啧了一下嘴巴,惊诧道:“陛下现在财大气粗,出手阔绰的让我都不敢相信这是他呢。”
这次何冬给陇北的资助增加了一倍。
何敬焱笑道:“皇帝大伯一直不吝啬,只是国库没有有银钱。此次爷爷从倭国、高丽国给皇帝大伯弄到了巨富。皇帝大伯手里有了银钱,自是对所有人都大方了。”
李晶晶微笑道:“陛下是你的大伯,你当然说他不吝啬了。”
“娘子,你有所不知。”何敬焱神秘兮兮凑过来,在李晶晶耳边低声道:“国库空虚,皇帝大伯穷得连个人的开销都是由皇后大伯娘出的。”
李晶晶疑惑道:“陛下不是有月银的吗?”
何敬焱用鼻尖轻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