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狂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狂士- 第1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沉默地站在自己身后。
    高戬此时的模样让她又想起了从前的丈夫,她心中泛起一缕柔情,柔声笑问道:“怎么无声无息来了?”
    高戬却冷冷淡淡道:“我是来告诉你一个消息,就在刚才,武三思上门拜访了武承嗣。”
    太平公主不由一怔,武三思拜访武承嗣做什么?
    。。。。。。。
    武三思亲自上门拜访,不仅让太平公主感到意外,就连武承嗣自己也着实感到惊讶,但惊讶归惊讶,武承嗣还是亲自迎出了大门。
    “是哪阵香风把贤弟吹来了?”武承嗣大笑着迎了出来。
    武承嗣和武三思是叔伯兄弟,是武则天的两个亲侄子,一个封为魏王,一个封为梁王,但自从上位之日起,两人便成为了对头。
    其实两人从小关系就不太好,只是那时为一点蝇头小利而斗,影响不大,所以彼此面子上还勉强过得去。
    但自从他们手中有了权力,而且武则天曾暗示让他们两人之一继位大统,两人之间便开始水火不容,不仅如此,两人还各自为阵,将武氏家族撕裂为魏王和梁王两个派系,连武则天也为此烦恼不已。
    在去年武承嗣争太子之位失败后不久,就连续爆发了舍利案和毒经案,使武承嗣遭遇到前所未有的重挫。
    但今天武三思居然上门拜访,就连守大门的武士也暗暗惊讶。
    武三思呵呵笑道:“我应该早就来探望兄长,可事务繁忙,直到现在才有空,请兄长见谅!”
    “你能来看看我,我就已经很高兴了,来!来!我们进屋去坐。”
    武承嗣亲热地挽着武三思进了王府,说说笑笑来到贵客堂,两人分宾主落座,聊起了少年时之事,说到趣处,两人皆抚掌大笑。
    闲聊片刻,武三思喝了一口茶,不露声色道:“刚才我听丁香说,芙蓉侄女上午来找过我,她回府了吗?”
    “我来问一问。”
    武承嗣招手把一名侍女叫上来,对她道:“去看看二姑娘回来没有,若她回来了,让她过来一趟。”
    侍女行一礼,快步去了,武三思喝了一口茶,又不紧不慢道:“这次圣上命我负责清查薛怀义余党,清查才两日,薛怀义营私结党,结果令人触目惊心,估计不少人都要倒霉了。”
    武承嗣的眼皮猛跳两下,武三思说这番话是什么意思?
    这时,武芙蓉从外面匆匆走了进来,她刚刚才回来,还没有来得及回自己房中,便被父亲找来了。
    听说三叔也在,让武芙蓉不由暗暗吃了一惊,她心中同时也升起一线希望,如果三叔能替她解决薛怀义那件事,那她就不用再去求太平公主了。
    她走进贵客堂,向武三思行了一礼,“侄女参见三叔!”
    “呵呵!芙蓉侄女愈发俏丽了。”
    武三思笑着请武芙蓉坐下,他这才取出了两封信,意味深长道:“这是我在清查薛怀义往来信件时发现的两封信,侄女应该认识它吧!”
    武芙蓉心中怦怦直跳,她认出了这两封信,正是她写给薛怀义的私人信件,里面不仅有肉麻的效忠言语,更有冬狩猎杀的一些计划建议,她就是为这两封信昼夜不宁,没想到三叔竟然拿出来了。
    “三叔,能不能。。。。还给我?”武芙蓉恳求地望着武三思。
    “我当然不能让侄女被薛怀义连累,所以我特地来送还侄女。”
    武三思笑眯眯把信递给了武芙蓉,武芙蓉一把接过信,紧紧把它们捏在手中,激动得手都有点发抖了。
    一旁的武承嗣也坐不住了,这个结果也着实出乎他的意料,难道武三思转了性,准备和自己和解了吗?
    武三思叹了口气,诚恳地对武承嗣道:“过去我们兄弟或许有点误会,发生一些不愉快之事,圣上也多次告诫我们兄弟要团结,武氏家族要团结,希望我们兄弟从此能够捐弃前嫌,携手共进。”
    尽管武三思说的话像涂了蜜一般,但武承嗣心中却暗暗冷笑,无非是自己倒了霉,没有资格和他竞争太子之位,他才跑来拉拢自己。
    虽然明白武三思的目的,但武承嗣却宁愿投靠太平公主,尤其他一直怀疑舍利案就是武三思在幕后操纵,构陷自己被罢官入狱,这个心病未消,就算武三思给他再大的人情,他也不会轻谈‘和解’二字。
    武承嗣沉默不语,武三思很清楚他的心思,他叹息一声道:“有件事我一直愧对兄长,其实我完全可以提醒兄长,使兄长能够看透上官婉儿的陷阱,但我犹豫不决,又不敢轻举妄动,最后导致兄长蒙冤入狱,如果不说出来,我良心不安。”
    武承嗣一怔,粗浓的眉毛顿时竖起,狠狠瞪着武三思,“你的意思是说,我是被上官婉儿所害?”
    武三思缓缓点头,“不仅是兄长,还包括薛怀义,舍利案其实就是她一手策划。”
    “三叔可有什么证据?”武芙蓉在一旁问道。
    “证据就是阿缓王,他前年曾来过洛阳,面见了上官婉儿,就是他告诉上官婉儿,吐火罗阿陀寺内藏有弥勒舍利,然后去年春天,这个秘密便悄悄传开了。”
    “三叔怎么会知道?”武芙蓉继续追问道。
    武三思叹了口气,“因为阿缓王是想见圣上,上官婉儿没有替安排,他又来找我,我便知道了这件事,如果兄长不信,可以派人去吐火罗阿缓城,相信阿缓王会告诉兄长真相。”
    武承嗣毫不怀疑是上官婉儿在幕后操纵,他的脸一阵红一阵白,他狠狠一拳砸在桌案上,咬牙切齿道:“此仇不报,我武承嗣誓不为人。”
    武三思眼睛眯了起来,缓缓道:“兄长,那个女人着实心机歹毒,暗助李氏,威胁武氏,为了武氏家族的利益,不如我们兄弟联手除掉她。”
    。。。
 。。。  

176。第176章 李泉买地
    灵州也就是今天的宁夏银川一带,由于它具有得天独厚条件,阳光充足,灌溉便利,使这里成为唐王朝的粮食高产区,同时盛产各种水果,以甜瓜和西瓜最为著名。
    汉唐时代,中央朝廷不断迁移中原民众到灵州一带开垦土地,兴修水利,同时历代皇帝又将大量的土地赏赐给达官贵人,在灵州的黄河两岸形成了大大小小上千座庄园。
    李泉来灵州已经快半个月了,她来灵州是因为一名张掖的商人给她介绍了一座庄园,占地约二十顷,因为有契权纠葛,对方愿意便宜两成出售。
    李泉购买庄园的目的是为了自己种葡萄酿酒,一方面为了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她也不想受制于人,但她没有信心一鼓作气买下庄园,打算只去十天左右,先考察一下便返回洛阳。
    但计划往往没有变化快,她没有看上原本打算购买的那座庄园,感觉那座庄园的光照还是不足,南面有一座大山遮挡,全年至少有三四个月的时间都照不到太阳,对种植葡萄极为不利,这让李泉很不满意。
    灵武县城内的一家酒肆内,二楼靠窗处,李泉郁郁不乐地喝着闷酒,王轻语就坐在她对面,她陪同李泉一路从长安过来,不辞劳苦,此时她很理解李泉心中的失望。
    “泉大姊,要不我给你另外介绍一座庄园吧!”王轻语笑道。
    “你也有庄园?”李泉停下酒杯,不解地望着王轻语。
    王轻语轻轻点头,“王家在这边也有几座庄园,是很多年前购置,事实上也顾不过来,只安排一名执事在这里管理,如果泉大姊感兴趣,我可以领大姊去看一看,如果满意,我能做主。”
    “这——”
    李泉有点为难,她怎么能要王家的庄园,王轻语能陪她来灵州,她已经感激不尽了,怎么还能再提出非分的要求——
    “谢谢你的好意,庄园以后再说吧!”
    李泉脸上露出了难以掩饰的沮丧之色,她太渴望得到自己的葡萄庄园了,灵州之行是那么令她失望。
    王轻语笑了笑又道:“王家在灵州有三座庄园,而这三座庄园对于王家而言都无足轻重,我兄长甚至从未踏足,事实上,这三座庄园属于我,转让时只要告诉父亲一声,我愿意把其中一座庄园卖掉,为什么不可以呢?”
    王轻语见李泉有点动心了,又笑着劝她道:“要不我们先去看一看吧!”
    “这——好吧!”
    李泉终于被王轻语迂回的办法劝服,先去看看应该没有关系,“那我们就先去看看,庄园在哪里?”
    “在黄河东岸,过了黄河就到!”
    两人匆匆吃了一点东西,便起身前往庄园,王轻语介绍给李泉的庄园位于黄河东岸,距离黄河灵武渡口很近。
    她们渡过了黄河,乘坐马车在一望无际的麦田内缓缓而行,十几名王家武士则骑马护卫在两旁。
    泥路不太平坦,马车行使在上面略有点颠簸,但李泉依旧兴致勃勃,透过窗户向外面的大片麦田张望。
    春耕将至,麦田内到处是忙碌的农人,推犁催牛,翻耕着肥沃的土地,一条条灌溉沟渠内的水在缓缓流淌,长在沟渠两旁的柳树枝条已经变绿了,一群群鸟儿在树上的鸣叫,处处洋溢着早春的气息。
    这一切都让李泉感到心旷神怡,她笑问道:“轻语,你们庄园的土地也种麦粟吗?”
    “我们要去看的这座庄园是种甜瓜和葡萄,王家的另外两座庄园是种麦子。”
    “哦——”李泉的心中开始期待起来,她不断探头向前方望去。
    马车从一处山坳走过,山坳高不足百尺,低缓的山坡上长满了茂密的松林,一眼望不见边际,劲风吹过,松涛如海。
    走过山坳,李泉眼前顿时一亮,眼前出现了大片肥沃的土地,两边是低缓的丘陵,延续着茂密的松林,一条灌溉河渠从东北方向流淌而来,汇聚在西南角,在低洼处形成了一片数百亩的湖泊,又继续穿过一处山坳流走。
    在肥沃的土地里布满了甜瓜藤蔓,远处还有一片片搭好的葡萄架,在东面山脚下,有一座不大的山村,约十几户人家。
    李泉一眼便看中了这座庄园,这里灌溉便利,阳光充足,正好位于一座谷地内,气候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