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慕香-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南红袖对慕香另有企图?袁向鲤觉得自己不能再等,否则,江南红袖可能骑到自己头上来,这无异于将自己这些年的努力毁于一旦。
  十年磨一剑。
  袁向鲤觉得这把剑,已经足够锋利,是让它见光的时候了。
  袁向鲤看着亮着灯的厢房,微微冷笑。


第十一章 九州逐鹿
  袁向鲤在古昌城大张旗鼓的祭祖,在袁怀璧西山的陵寝焚烧垒成山的纸钱,以及纸人和纸马。古昌城对袁向鲤已经噤若寒蝉,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袁向鲤竟然会起兵谋反,而且首当其冲的就是古昌城。幸而,袁向鲤除了搜刮大户的银钱之外,并没有太多影响古昌城的平和。一些依附袁向鲤的大户人家,甚至甘愿出钱资助,他们想,若是袁向鲤真的做了皇帝,那么他们都是开国的元勋。
袁向鲤在兵冢里安了一张床,带着两个丫头,日夜住在那里。陵寝里仍然住满了工匠,日夜不停的熔铸、建造。京畿大败之后,袁向鲤更加明白只有锋利的兵器才能够使自己利于不败之地。除此之外,他迫不及待的想着完成三池的建造。
夜。
磨铁突然叫醒酣睡的袁向鲤,在袁向鲤耳边耳语两句,袁向鲤眼神大热,他看了看睡在自己身边的两个裸着的丫头,起身更衣。
磨铁跟在袁向鲤身后,两个人急匆匆的往陵寝深处走。凝血池仍旧满是浓稠腥臭的鲜血,困兽池中增添了新的禽兽的骸骨,看起来还未来得及盖上陶俑。两个人一直往里走,直到袁向鲤在一处更加巨大的池子面前停下来。
终于建成了。若是早些建成,也不会有京畿的大败。
袁向鲤的身子也颤抖起来,他望着赫然横在自己眼前的杰作,双拳握紧,咯咯作响。
这便是我的仙殒池了,加上凝血池、困兽池,我耗尽十年之功终于将三池建成。天下,天下就要入我囊中了。
眼前的池子,无比深邃,四周规则的耸立着九个铜铸的大鼎。
昆吾铸鼎。
我已经将九州天下都困在这一个仙殒池当中了,袁向鲤自言自语。
仙殒池中布满了大大小小、颜色不一的陶俑,或站或倒,形态各异。袁向鲤一一看去,仙殒池中的陶俑竟然都是上古时候的神话人物,只是与平常在庙宇里见到的完全不同:盘古竟然被粗壮的铁链捆绑,面色灰败,身边的巨斧已经粉碎。盘古身侧的伏羲和女娲歪歪斜斜的倒在池中,巨大的尾巴正在被青面獠牙的恶兽撕咬,表情扭曲痛苦。黄帝和炎帝跪倒身子,头发被烧焦,满面哀求。三皇五帝被捆绑在一口巨大的鼎镬里,鼎镬下面烧起来熊熊大火,如同熬粥。池中还有九根残破不堪的天柱,天柱中间倒着共工的尸身,肚腹上竟然是一个巨大的窟窿。玉皇大帝被倒吊起来,蓬头散发,衣衫褴褛,身边立着几个小鬼,正在用龙筋抽打玉皇大帝的身子。王母娘娘全身裸着,身边倒毙着周穆王的八匹骏马。众神仙被困在铁笼里,衣衫烂尽,围着一顿酒饭互相扭打。陶俑之中,身形最大的是如来佛祖。如来佛祖身上竟然爬满了人面蛇身的妖艳女子,而佛祖脸上的表情竟然是一片迷离
真不愧是仙殒池。
即使是神仙到此,直面此景,恐怕也要双股战栗,向我袁向鲤跪拜。哈哈哈哈。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曹守敬觉得这头鹿并没有丢,此刻正在自己的胯下,温顺极了。可是,天下有很多人不这样想,尤其是袁向鲤,还有九王爷。为了一张椅子费尽心机的人太多,几乎每个人都想吃鹿肉,可惜这时间只有这一头鹿。
  曹守敬是坚定的无神论者,什么龙脉、戾气之说他从来不信。三天前一条黑蛇在早朝时落到龙椅上,使得文武百官战战兢兢,那是亡国先兆。曹守敬不信,曹守敬说,这是看守失职,该杀。几个侍卫被车裂,杀鸡儆猴,大臣们虚与委蛇惯了,依旧拍着曹守敬的马屁。然而,心中却隐隐生疑,开始准备自己的后路。
  两天前,宫中一座天坛在雷雨天倒塌,砸死一只狸猫,又在宫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尽管曹守敬严令不准此事外泄,可是哪里有不透风的墙,宫中所有的琐事都是宫外百姓取之不尽的谈资。
  这是亡国先兆,是上天降罪。
  曹守敬自然知道,这些事跟上天没有关系,一切都只是混乱人心的小把戏。这样的把戏千百年前就被无数人用过,想不到袁向鲤还要用。
  曹守敬对袁向鲤不是没有防范,他不止一次的下了死令,可是袁向鲤永远是阳奉阴违,甚至,自从,樊家没落之后,他手里握着江南一带无数产业,牵一发而动全身,即使是曹守敬也不能奈何他。再者,袁怀璧适时适地的死了,袁向鲤理所当然回乡守灵,曹守敬觉得这是放虎归山,可是自己却毫无办法。
  曹守敬是熟读史书的,宦官和外戚把守朝政,很难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即使是曹守敬将外戚全部置之于死地之后,还有各大藩王,甚至还有一直虎视眈眈的袁向鲤。曹守敬原本与袁向鲤是相互扶持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好比天下事一块肥鸡,曹守敬与袁向鲤各自闷头吃,互不相顾,可是,曹守敬抬起头来的时候,却发现袁向鲤已经兵强马壮了。
  势大难治。
  曹守敬应付天下流言几乎焦头烂额,却突然又得知一个晴天霹雳一样的消息,黄河决口。
  黄河也来凑热闹,难不成真的要改朝换代了?
  曹守敬没有想到,黄河决口只是一切的开始,然后是接连不断的天灾。似乎上天也在帮助袁向鲤,这让曹守敬觉得不可思议。
洪庆二十二年,天下大旱,蝗灾肆虐。山西一带连续数月的地火,焚烧天地,使得整个山西境内如同炼狱,富含煤炭的地界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很多地面都已经断裂,喷涌出烧红的煤炭,人畜都被烤成了熟肉。由于山西境内富含煤矿,大火连续数月不灭,几乎要将地下的煤炭烧光,地面上一片焦土,人畜大批逃亡。山东一带先是干旱,然后蝗灾不断,直至寸草不生,干裂的土地上到处都是迁徙的灾民。黄河长江先后决堤,历朝历代经营了几百年的大堤轰然瓦解,洪水吞没城镇,源源不断的灌入大海,海上几座零星的海岛纷纷被湮灭,扶桑岛被海水淹没,扶桑人大举南迁。
  天灾之后,便是人祸。
  盗匪四起,各个藩王拥兵自重,不与朝廷来往。小股小股的叛军如同野草一般,遍地开花,打劫商旅以及运粮队伍,九州天下,民不聊生,饿殍遍野,易子而食。
  袁向鲤终于按捺不住,撕破了脸,他似乎是从天上借了兵,很快聚集起五十万大军,一路摧枯拉朽,进逼京城。九王爷秘密回到封地,任凭曹守敬数十道急召,只是充耳不闻。
  曹守敬觉得一切都像是做梦一样,一夜之间,天下大乱,几乎不给他喘息的时间。
  袁向鲤春风得意,一路攻城略地,所向披靡。
  这么快就反了,而且声势浩大。
  曹守敬觉得自己此前犯下一个天大的错误,这个错误可能要了他的老命。
  袁向鲤原本想等到慕香杀死了廷素之后,再揭竿而起。可是,那可能错过了最好的机会。眼下正是天时地利人和,最适合改朝换代。袁向鲤觉得自己真的掐住了皇室的龙脉,而龙脉的所在正是袁怀璧的陵寝。一切似乎都是注定的,注定要他来扭转乾坤。西山的陵寝是袁向鲤的福地,他在此地建造兵冢,打造兵器。同时,建成三池,储存戾气,致使天灾不断。袁向鲤坦诚,所谓黑蛇和天坛倒塌,那都是他的手笔,而黄河长江先后决堤,山西地火,山东蝗灾,这些却是天助我也。袁向鲤越来越相信这句话,自助者天助,千真万确。
天下大乱是改朝换代必要的步骤。
不然,若是没有袁向鲤费尽心机积攒了十多年的戾气,而后造成不间断的天灾,诸多城镇也不会这样容易就土崩瓦解。天灾人祸,民不聊生,他们需要一个秦始皇一样的大帝,扫平六国,一统天下。只有这样,他们才愿意臣服,如同百川灌海一样,普天之下的百姓俯首称臣,甘愿做我袁向鲤的牛羊。我来放牧,这些牛羊才能够平平安安的吃草,他们只要能吃草,就不会在乎是谁来牧牛羊。袁向鲤熟读史书,他很清楚,要想控制天下,首先要控制人心,得民心者得天下。杀戮、酷吏、刑罚、赋税这些都是历朝历代所惯用的低级手段,只能维持表面上的拥戴,却永远也无法控制深藏不露的人心。
孔子说,名不正言不顺。袁向鲤深知名正言顺的重要,不然,曹操何以非要挟天子以令诸侯?刘玄德何以时时不忘以皇叔自居?吴楚七国即使是明目张胆的叛乱,也要打出“清君侧、诛晁错”的旗号。
旗号很重要。
名义亦很重要。
而旗号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乱人心。人心是最危险的,永远欲壑难填。人心又是最平静的,只要丰衣足食、饱暖思淫欲那就给他们淫欲,人心一旦满足了就会安之若素,所谓安土重迁、固步自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袁向鲤要做的,就是先乱人心,然后再满足人心,他所做的一切都无外乎这两个目的。如此两个步骤,足以安定天下。
所谓“大楚兴陈胜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样的口号都是为了乱人心,而“均贫富”“同富贵”则是为了安定人心。
如此而已。
普天之下,都以为袁向鲤是大逆不道的乱臣贼子,曹操初时也被人称作是曹贼,可是后来不也是众望所归吗?所以,袁向鲤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旗号,于是有了袁军打出的 “平战乱”“治天灾”“杀阉党”“定天下”“均贫富”的旗号,号令天下。
百姓需要一个如同秦始皇一般一统天下的大帝。
袁向鲤确信,他就是这样的大帝。
只是,袁向鲤也没有想到,原本只是在传说里才有的三池,竟然真的会有这样大的威力。当初,袁向鲤开始修建三池的时候,他并不确信鬼神之说,所谓“戾气”到底有没有传说中的威力,袁向鲤并不确定。他最初的目的只是借助袁怀璧的陵寝,修建子自己在古昌城的兵冢,用来锻造各种兵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