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第一将- 第1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卫涛这个时候也是心生好奇,要知道但凡能人必有傲气,虽然糜竺敦厚,但这傲气也在,能够当得起糜竺这些话语的,显然那人非是寻常。
    “此人乃是琅琊人士,乃名士诸葛珪之子。”
    听到这里卫涛顿时心头一跳,琅琊诸葛氏,总不会是那一位吧?
    “敢问此人大名如何,如今可到我并州否?”
    卫涛终于是忍不住先是问道。
    “此人单名一瑾字,如今已经是随我到来,如今想必是在府内休息,若是大人欲要见之,随时可以将之传唤。”
    原来是诸葛瑾,诸葛亮的那一位兄长。
    想想也是,如今的诸葛亮想必也是刚刚开始修学,不怎么可能会是前来投靠。
    虽然心中有一丝失望, 毕竟后世当中却是将诸葛亮传说得神乎其神,若是能够得到诸葛亮自然就是最好。
    不过说是如此一说,其实能够得到诸葛瑾也是足以让人喜出望外。
    若是诸葛亮是‘龙’,那诸葛瑾便可称之为‘虎’,纵有不如,其能力也不会是有多少差距。
    “能得子仲先生如此赞誉,必是大才也!快快有请!快快有请!”
    其实真的按着卫涛的想法,哪怕就是亲自出迎也算不得什么,只是想到之前糜竺所言,如今诸葛瑾也不过于周瑜年纪相若,真的说起来应该是刚刚出仕,最多是在徐州有些名声。
    以当时孙乾更胜的名望,同样也是有糜竺引荐,也当不得卫涛如此。
    若是此时真的出迎,恐怕其他人心中也是泛有嘀咕,就算是那诸葛瑾恐怕都是要有几分疑惑。
    所以虽然此时卫涛心头也是为之兴奋, 但也不敢是如此施行。
    诸葛瑾乃是有才干之人,若是其真的不愿意出仕,那么想必也是不会到来。
    过不得片刻,一个青年男子缓缓步入正厅,行到卫涛面前,向着卫涛就是一礼。
    “琅琊诸葛瑾见过州牧大人。”
    青年男子的态度倒是不卑不亢,当然若是在有心人看来这就是有些桀骜不驯了。
    不过卫涛却是明白,这等大才,若是不能服其心,那么就是如此,虽然看似有礼,但距离其实却是于你相距甚远。
    “子瑜先生请坐,子仲先生可是对子瑜推崇备至,我想子瑜必定不会令我失望的不是?”
    卫涛只是轻轻一笑就是说道,而后就是见到诸葛瑾倒也不拘谨,随即就是坐下,淡然而视卫涛。
    “不知子瑜观我并州如何?”
    “并州之地,可谓是地广人稀,加之土地并不算肥沃,可供的粮草却是有所不足。虽有马场以供产马,但以吾观之,虽然以物换马有资助匈奴之嫌,然利大于弊,这并州本身的马场也只能够是供养自家军马而已。”
    诸葛瑾也是知道这是卫涛在考校自己,当即就是将心中的看法一一说出。
    “当然,并州地处边陲,民风剽悍,其兵员若足,可练出天下少有的劲旅精兵,此之为并州优势。”
    不过显然诸葛瑾在回答的时候,也还是同样在考验卫涛。
    若是卫涛连并州本身的优劣都是接受不了的话,那也算不得什么明主。
    “子瑜所言不差,不过子瑜可知吾之志向否?”
    卫涛笑笑,对于诸葛瑾所言倒是没有太过在意,反倒突然向诸葛瑾反问一声。
    “吾闻将军有大志,欲安我大汉边患,此志向之远大,瑾甚服之。”
    听得卫涛一问,诸葛瑾却是正色而应。
    “近闻将军又是大破匈奴,虽然死伤亦是相当,但可见将军之才不下于卫、霍,令人敬佩之极。”
    说到最后,以诸葛瑾的沉稳,依旧是忍不住面色微动。
    “子瑜可是知晓我那义弟周公瑾否?其年岁也是于子瑜相若,甚至还是略小,不过这一次对战匈奴之所以能够战而胜之,全有赖于他与公达。若非他二人连连设谋,如何可是应对那匈奴骑兵?”
    听到卫涛提起周瑜,诸葛瑾的面色再是微微一变。
    如今的诸葛瑾也还只是一个青年,虽然生性沉稳,但也还有青年人的傲气,所以虽然准备前来投靠,但依旧是想要一试卫涛,看看其心性如何。
    但被卫涛如此一说,诸葛瑾已经是发现自己的肤浅。
    “却是瑾肤浅了,周将军所为瑾所不能比也。北驱匈奴更是为我大汉万世不朽之基业,其功业也甚令瑾佩服。”
    不得不说诸葛瑾也不愧是诸葛瑾,胸襟的确颇为宽广,面对卫涛暗自指责,他乃是明言认下。
    说到这里,诸葛瑾就是起身,向着卫涛就是恭敬以礼。
    “启禀大人,瑾志学至今,也是略通于事,如今乞拜于大人麾下,不求闻达显贵,但求能够一展心中抱负,但有一日能够与大人一般北驱匈奴, 复我大汉光辉!”
    诸葛瑾此言却是出自其心,看向卫涛的目光更是炯然。
    “说得好!”
    卫涛当即就是起身,行到诸葛瑾面前握住他的手臂就是言道。
    “我相信以子瑜之才,定不输于公瑾也,子瑜可莫要让我失望。”
    “诺。”
    (感谢天?叶№舞空的打赏,也感谢其他书友的一贯支持,谢谢!)(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一章 子瑜显才
    “拜见主公。”
    当糜竺再是下去休息的时候,诸葛瑾却又是再次前来拜见。
    “子瑜可是有何事?”
    卫涛微微一愣,随即就是明白了过来,这应该是诸葛瑾欲为己谋,当即就是笑言而问。
    “瑾初来并州,寸功未有而得主公所重,心中诚是不安,欲献一谋与主公,为主公大业添助一分力。”
    诸葛瑾当即就是一拜而道。
    “吾虽知子仲心先生向主公,然不欲在其面前所畅言,还望主公见谅。日后子仲正式归服主公,吾亦会是向其请罪。”
    “哦?不知子瑜意有何言?”
    卫涛一听也是来了兴趣,当即就是问道。
    “是,如今并州地广人稀,于匈奴一战并州更是死伤数万人,所以如今并州之忧不在兵疲粮少,而在并州后力不足,主公若是不重之,恐怕数年之后,唯有老弱,无青壮可是招募,一旦匈奴再是南下,当无守御之兵,到时莫言主公志向,恐主公是为大汉罪人也。”
    诸葛瑾这话说得却是有些重,但话中之言却不是什么威胁,而是实实在在确实如此。
    “多亏是有子瑜,吾几忘矣!”
    卫涛经由诸葛瑾这么一点醒,就是明白了自己的失误。
    说起来荀攸、周瑜的确是经世之才,不过其才多是在军事谋略,于民生政治之上虽然也是有建树,但所为关注不多。
    诸葛瑾单以智谋而言,未必是比得上周瑜、荀攸。但其才却是能够弥补自己的不足。诚是可贵。
    这让卫涛眼中更是多了一丝热切。微微一拱手就是言说道。
    “敢问子瑜可有何策?”
    “方今天下,纷乱将起,昔日大汉皇都洛阳也是被焚烧一空,百姓欲求一安生之地而不可得。若是有人能予之,其必得百姓拥护,到时候百姓纷至沓来,岂不可得哉?”
    诸葛瑾虽然是第一次献谋,但也不见丝毫焦躁。当即就是侃侃而谈。
    “并州地广人稀,莫说是那些荒芜田野,就是肥沃之地也是少有人耕种。主公何不实行屯田?”
    “屯田,军屯?”
    一经诸葛瑾提醒,卫涛就是想了起来,历史上曹操就是先后实行军屯,才是保证了其后勤源源不绝。
    “军屯虽可,然主公麾下士卒方才是建立功勋,若行军屯,恐为不满也。而且施行军屯也会影响日常操练。主公既然志在驱逐匈奴,须得精兵。这军屯便是不合事宜,主公当可实行民屯也。”
    诸葛瑾侃侃而谈,所言都是让卫涛暗暗点头。
    “当然以如今并州之情势,单单是以屯田之言恐也是有差,并州人员不丰也。所以主公不妨可是如此,可以下令屯田,而后明言数年之后会是将田地均分给屯田百姓。”
    “此法不错,如此一来定可引来不少流民。”
    卫涛也没有想到诸葛瑾竟然还是有这一份意识,心头顿时大为欣喜,当即就是笑言道。
    “既然如此,那么此事便是由子瑜负责如何?我先封子瑜为典农校尉,主掌屯田一应事务。只要是并州之内的无主之地,皆可任由子瑜施为,至于具体如何定为,我便是不再插手。我相信子瑜定然会是不负我望。”
    “多榭主公信任,瑾必当竭尽全力为主公主持此一事令我并州粮草再丰。”
    诸葛瑾做为一个初来乍到之人能够得到卫涛如此信任, 心中自然也是激动。
    待到诸葛瑾领命而去之后,卫涛也还是将周瑜找来一问,听到诸葛瑾之策后,周瑜却是连声赞赏,以周瑜之能自然一听就此明白,这的确是并州之失也。
    糜竺这一次前来,为公亦为私,但不得不说,他这一行,不仅是让卫涛府库充盈,更是给卫涛推荐了诸葛瑾这一位大才,让卫涛收获极丰。
    不过这一次显然事情很是急迫,在谈妥的第二日,糜竺和陈登就是急匆匆是带着卫涛交托的战马离开,显然这一次勤王诏就是让孔融这位老好人也是动了真怒。
    转眼又是一月过去。
    不得不说孔融这人的确也是大汉忠臣,在等待了一月之后,就是下令太史慈带领刚刚组建出的骑兵西出勤王。
    孔融这么一动,当即就是引得天下瞩目。
    卫涛早已经将荀攸派到长安,直言自己苦难无法前来勤王。
    而袁绍这个时候虽然没有说些什么,但也同样是按兵不动,静观局势变幻,唯有曹操,在孔融一有动作的时候,便是发声响应,领军等候,当徐州军队经过兖州的时候,曹操便是与孔融一同西往长安。
    而就在这个时候,同样又是有一人有了动作,却是那西凉马腾。
    马腾并未是接到什么诏书,但以清君侧之名同样是兵下长安,一时之间又是有昔日联军讨董的架势,让长安城所在的李催等人惶惶而不安。
    事实上李催也不是没有想过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