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土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土豪- 第3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以造纸用添加剂,这是增加丝光度的,这个是高品质战刀用添加的,这个是专用的脱硫剂,这是”
    白名鹤一个个敲着瓶子在讲着。
    这些东西,眼下还都是试验试产品,想量产至少两三年内不可能,除非大明已经有了基础的化工工业,否则的话光凭眼下的工坊与手工能力,连想都不用想,根本不可能。
    不可能不代表不能画饼。
    白名鹤清楚的知道,碱在化工中的作用,可以用到的地方非常多。
    把应该要说的话讲完,白名鹤转身就离开了。
    没说这招商怎么一个招法,也没有提到有什么特别需要考虑的规矩,只是留下了各商帮在那里商量。
    户部后堂。
    “白大人,如果商人们没有兴趣当如何?”萧镃一见到白名鹤进来,就急急的开口问道。白名鹤笑了笑:“先富起来的永远是那些敢于冒险的人。而咱们大明永远少不了的,就是敢冒险的人。”
    喝了一杯水,白名鹤又说道:“等着别人把生意作的成熟了再下手,到时候他们只有喝汤的份。大海有多危险,一但有风暴可就不是货物被毁掉的风险,巨大的风景甚至会把命丢在大海里,连尸骨都找不回来。”
    “可愿意出海作生意的人,却排成了长队。”徐承宗在旁边接了一句。
    白名鹤说:“就是这个道理,他们爱作不作。只是眼下这生意太小,我没有兴趣动用国力去作,否则那里轮得到他们。一年几千石的利,要投入的人力、物力都太多了。光说人手,那里不扔进去上万人,根本就出不了大成绩。”
    “也就是说,如果商人们不作,你就会自己去作?”于谦这才开口问话。
    “是!”白名鹤给了一个非常肯定的答应,然后又补充了一句:“当你手上有比这个利大三倍的生意之时,你是没有兴趣再作这个的,这只是小生意!”
    小生意,于谦等人在默默的重复着白名鹤的话。
    什么生意才是大生意呢?
    白名鹤绝对不会告诉于谦,最大的生意就是军火生意。那西北还有一种产量巨大的东西,叫芒硝,这东西白名鹤也用得上,而且有大用。
    大明没有人知道,白名鹤一年花大本钱从高丽进口优质铁矿石图得的是什么?
    现代的武器讲的是高科技。其实大明也一样,超人一等的炼钢技术、最优秀的制刀工艺。冷兵器一样的科技水平之差,白名鹤早就计划好了,而且后世也有人作出了范本,保证这东西会有足够的市场。
    小生意!
    正堂之上,商人们也在计算着这个生意的大小。
    眼下的矿业不是那么容易作的,第一大难题就是所有的矿都是皇家的,各种文书很麻烦,而且管的严,税也多。另一大难题就是开挖的成本,成本太高就没有利。
    可有两种矿却不同,一种是露天矿,一种是极富矿。
    哈密那里有盐湖,距离哈密也不远。这个就是露天矿,以前倒是没有人知道,那里除了盐之外,还有什么宝贝值得挖回来。
    谢一元拿起了一块肥皂:“这东西只要制造三文钱的成本。以老夫看来,十文一块卖出去也不算贵。再加三成的税,两成的运费,一成的人工,半成的仓库。卖价十三文至十五文,不知道各位以为如何?这么一块,依各家洗衣而言,一户一月有那么两块就足够了。”
    “谢老说的是普通人家,大户人家用量自然不会少,用的最多的怕是各工坊了。干活一天,出了许多汗,无论是洁身还是洁衣,都应该用得少。可晚辈看到最多的,却是往海外运,这东西可以卖到五十文吧!”
    “五十文贵了,三十文差不多。”
    利不小,而且数量极大。但考虑到运输的问题,很可能没有什么大工坊投入,而是各府开小形工坊,运输方便的地方开大工坊为海外备货。
    “那么,原料是大头了。这可是卡脖子的事情,不说随便涨价,就是断了那家的原料都是麻烦。相信这原料一项,不仅仅是哈密有。肯定其他的地方也有,那么为什么选在哈密呢。老夫有些想法,各位不如听一听!”
    众商人齐声说道:“请谢老指点!”
    前辈就是前辈,在大明绝对会尊重这个辈份的差别。
    “可能其他地方更远,更难。但老夫更相信,选择在哈密必然有其他的考量。大明三万精锐之师,连同辅兵、杂兵加起来少说也有六七万人。这么多人马护卫着外邦根本就不知道是什么的一个盐湖,没意思。”
    大明还是开通的,至少是对于议论朝政没什么禁言令之说。
    当下就有人问了:“那么,这是朝廷需要我等?”
    “不!以老夫看来,是白大人看不上这小生意。驻军六七万人的花销在白大人的账本上,不算是什么大花销。所以他需要的是一个借口,一个驻军的借口。当然,这也是一个生意,对于我等而言,一年几十万两银子已经不是小利了。”
    大明的商人,还没有到那种家产几千万两银子的程度。
    许多商号,一年进账五万两银子,那在当地就是士绅的级别。净利过十万两,那就是绝对的大户,能有百万两银子的进账。在白名鹤出现之前,大明最多不会超过三家。而且这三家,也脱不开盐、铁、粮这三样生意。
    谁想过,丝绸坊、麻布坊会有近百万两银子的收益呢?
    谢一元双手一平:“各位,我徽商的要求是,盐湖的矿商我们在占两成的份额。”
    “谢老,不如各家挖各家的。”宁波帮提出了意见。
    可也有人不同意,你十大商帮各自保各家,那其余的小商帮只能跟着你们喝汤了吗?(未完待续)

第346节 大争之世
    白名鹤争的是未来的生存空间,大明争的是脸面与地位,商人们就是争利。
    这盐湖的生意没有官方的规矩,但白名鹤点石成金的名声不会假,也绝对不会错。
    户部正堂十大商帮在大明的商圈之内,头一次落了下风。先是因为十大商帮本身就不是绑在一起的,有各自的利益。这一次小商帮们却紧紧的绑在了起,他们需要一个垄断型产业来支撑他们发展起来。
    垄断这个词来自白名鹤,用大明的话来说就是独一份。
    “泛白布与雪白布,根本就不是一种布。差的就这么一点点粉沫,虽说这东西有毒。可染料之中那个没错,就是山里的花花草草也敢说没有毒。红的更艳,蓝色更正。市面上两种布摆在一起,优劣立分!”
    两湖商帮的人算是绑在一起了,之前他们并没有能和其余各省商帮一争之力。
    可眼下却是未必。
    借助长江水道之利,大量的原料可以从长江运上来,再加工成细布运到南京,装上大船出海。两湖的商帮这麻布生意上也有挣到银子的,他们更清楚的知道优质商品的好处,一份好货一份价。
    这是两京码头、福建码头、广东码头白纸黑字的东西。
    “这件事情,可以用份子制,然后原料配额,依各省建坊的量分配原料。那苦寒之地挖料怕也是很辛苦的,这其间规矩我们河北帮说了不算,其余各人说也管用,就是谢老您也不好说服所有人,还是请白大人作主吧!”
    白名鹤呢,已经离开了户部。早就回家去了。
    他还有许多正事要办呢。
    特别是胡濙带着李氏高丽的贵族们就要来南京了,这件事情才是当下第一大事。
    白名鹤不得不佩服大明的文臣,这些人在对外交流之中虽然死要面子,宁可损失些银钱也不愿意失了面子。但绝对都是那种就算是被人活刮了也不会出卖大明核心利益的人。此次大明的核心利益就是,利用李氏高丽的一切,帮助大明快速的富强起来。
    胡濙嘴里骂着白名鹤无耻。可作事的时候绝对没有和白名鹤对着干。
    根据于谦离开天津卫得到的消息,算一算时间,最多再有两天时间李氏高丽的人就能到南京城了。
    当天晚上,谢一元在白马阁的门前求见。
    白名鹤人在书房,正听着于谦点评自己对高丽的战略。
    白宏进到书房站在一旁:“少爷,徽商谢一元求见,要回了他吗?”
    “年龄大了,这也是他头一次这么晚了求见。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但我还是不见他了。我这里有些东西。你去交给他。如果他还不明白我的意思的话,那么他的求见就是浪费时间,浪费他的,也是我的。”
    白名鹤吩咐之后,从书架上挑了挑,挑出了两本书放在桌上。
    “告诉他,就这么两本。叫他派人抄录再给我送回来,别弄丢了。另外。你在库里把的”白名鹤拍拍脑袋,又从书架翻开一本册子。找到其中的内容之后,把编号写给了白宏:“借他看,不要弄丢了,这些都还不能量产,同样是原料不足。”
    白宏依言去办事了。
    于谦这才问道:“是何物,竟然你这么小心。”
    “好东西。不过投资巨大。巨大到让我都怕,不过嘛再大也要投入。我原本想过五年之后重修古丝绸之路,可为了哈密这个计划必须提前,这倒是让我非常的为难。有三样的原料少到没办法形容。”
    “缺口最大的是什么?”于谦心说,有什么大明没有。你别忘记大明还有一亿子民呢。
    白名鹤笑容了,伸出一根手指:“一个字,钢!”
    “你现在钢坊产量还低吗?”于谦反问。
    “低,低的可怕。我心目中合适的数量是,年产十亿石精钢。当然,一百亿石我也能用完了,可怜眼下,别说十亿就是一亿都是在作梦。”
    十亿石精钢并不多,放在民国都算是少的,也就是五千万吨钢材罢了。
    后世的现代,精钢的年产量按大明的算法,有一千多亿石。就是六七亿吨的产量。
    不过,白名鹤倒说的是实情,五千万吨的钢材产量并不算多。
    在公元一九一三年的时候,英国的钢产量就已经到了八百万吨,也就是一亿六千万石的重量。英国才多大,大明有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