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握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权握天下- 第1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太后娘娘,您为什么不进致宁殿呢?”叶原秋见紫苏并无不悦之色,试探地问道。
紫苏果然不在意,脚步甚至没有停顿半下,淡淡地道:“哀家为什么要进去?”
“尹相与谢相在御前就如此争执……奴婢逾越了,太后娘娘恕罪!”叶原秋及时发觉失言,连忙请罪,紫苏轻笑着摆手,依旧沉默,走了一会儿,紫苏忽然叹了口气:“皇帝虽然年轻,失于稳重,但是,总不会连起码的分寸都没有……”
叶原秋怔了怔,才明白过来,紫苏是说阳玄颢这次虽然做错了,但是,应该会及时改过来,她不知道这是不是回答自己方才的话,但是,她仍然不知道紫苏对这次争执的态度,不过,既然这样说了,紫苏明显倾向于谢清的意见。
那么尹相这次肯定要上表自劾了!
叶原秋叹息,从一开始她就觉得尹朔不适合做这件事,虽然也不是很明白外政上的事情,但是,之前紫苏摄政时,外政从不轻易假手,谢清看上去不在意,但是,她却知道,外政厅的事情每一项都须报予谢清才能决定,谢清从来没有要将所有权力握在手中的打算与做法,他只是抓住几个关键的部门,既然他对外政厅如此在意,若说外政不重要,她第一个不相信。
尹相的首位还能待多久呢?
这次的冲突如此明显,两人之间再无和谐可言,谢清不可能再让尹朔居于首相之位,只是,除了尹朔,谁能为首相呢?
谢清自己不可以,齐朗又在丁忧,剩下的人资历够的才能不够,才能够的资历不足。
也许,朝中还可以平静一段时间吧!
叶原秋不着边际地胡思乱想着,这些事情,她想也没有用,即便是紫苏摄政时,也从不会问她的政见,她只是后宫女官而已!
叶原秋这样想着,还分神注意着紫苏的动作,所以,她根本没看到一名内侍匆忙赶来,直到紫苏停下,示意那名内侍过来,她才看到那人就是被赵全留在致宁殿的小内侍。
“谢相可好?”紫苏关心的是谢清的身体,并不担心他无法劝服皇帝。
内侍琢磨着回答:“奴才看谢相并无大碍,只是看上去很疲惫。”
紫苏点头,对赵全吩咐:“等会儿让太医去给谢相请脉,再替我挑些补药赐给谢相。”
“是!”
“你退下吧!”紫苏摆手让那人退下,并未在意那人怔了一下。
赵全见他不动,提醒了一句;“还不下去?”
“太后娘娘……”那人没有给太后回过话,一时不知如何说才好。
“还有什么要回吗?”紫苏随和地问他,抬手示意赵全不要过去。
那名内侍连忙道;“谢相让奴才回太后娘娘一句话,原话是——只怕已经迟了!”
“哦?!”紫苏先是一愣,随退醒悟过来,不由脸色大变!
“该死!”紫苏急道,“赵全,去请皇帝过来!你出宫去,听听京中有什么消息!”
“……是!”赵全惊讶着回话,匆忙离开。
紫苏许久没接触政务,也就遗忘了许多以前必须的事情,这件事若放在以往,哪里需要谢清来提醒?
古曼!周扬肯定会把这个消息漏给古曼的!
成佑皇帝就算有耐性,此时草本呈进御前,于他,可以说是做实了!
紫苏坐在步舆上回慈和宫,心里苦笑:“我的儿子似乎与战事太有缘了!”
阳玄颢的有心拖延在赵全面前完全无用,赵全只是将紫苏的意思陈述于他:“太后娘娘请皇上立刻见驾。”
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不要说在批奏章,即使是大朝会,面对母亲的宣召,皇帝也必须前往,否则必受弹劾。
阳玄颢只能立刻前往慈和宫,赵全则出宫去“听”消息。
慈和宫长宁殿的东侧是一座雅致的竹轩,与皇宫东北角的亭台轩榭连成一片,竹轩内题有“明心”二字,为文宗手书,最初是文宗之母端敬皇后礼佛的处所,后来渐渐成为慈和宫的书轩。由于是供太后休闲读书之用,〃奇〃书〃网…Q'i's'u'u'。'C'o'm〃明心轩内的书卷气并不重,相反,精巧的细节、宽敞的空间,处处流露的都是闲适之气。
紫苏回到慈和宫,直接就到了这里,并命宫人将门窗全数打开,站在书案前,努力平静心绪。
本以为是小事,却忽然发现棘手得很!
阳玄颢的銮驾已到,被宫人引至明心轩,未及行礼,就听母亲问道:“皇帝做好开战的准备了吗?”语气平淡,带着三份审慎的味道。
阳玄颢未及细想,直觉地回答:“朕已经按谢相的提议,驳回草本了。”
紫苏不悦地皱眉,抬手轻扣书案:“皇帝竟然只想到此节吗?”
本以为经过前番的事情,阳玄颢已经学会对一件事思虑周详,此时,紫苏却发现,自己高估了儿子。
——低估了一帆风顺的境遇对阳玄颢的影响!
明心轩内,阳玄颢不解地看着母亲,仍未想到答案,紫苏叹了口气,慢慢坐下,决定先等等赵全的消息。
“母后娘娘……”
“太后娘娘,奴才赵全求见。”
阳玄颢正要询问,就被赵全在殿外请示的声音打断,不由暗恼,却见母亲举手示意他稍等,心中更加不满。
“进来回话。”紫苏没有漏过儿子眼中一闪而过的不满,只是一时也顾不得了。
赵全进来后,给太后与皇帝行过礼,便回话:“奴才方才出宫仔细打探,京中并无特别消息。”他如实禀报,心中忐忑也不解。
紫苏整个人一僵,半天没回神,那神情让阳玄颢看得心惊。
“母后娘娘……”
“……没有特别的消息……”紫苏苦笑着摇头。
“这是最坏的消息了!”
“母后?”阳玄颢一脸迷惑。
再坏也不过如此了!
紫苏叹了口气,开始教育儿子:“周扬的打算,皇帝已经清楚了?”
“朕清楚了。”阳玄颢双颊隐隐发烫。
“那么皇帝,如果想让一双盟友反目,你会等事情坐实再宣扬吗?”
“……”阳玄颢有些明白了。
“如果京中现在有关于寒关的消息,就证明,周扬才开始传播这个消息,可是,草本送入宫中这么久,京中却毫无动静,就证明周扬早已做了布置!”
紫苏担忧地摇头,阳玄颢的脸色变得苍白。
“哀家若没有猜错,关于周扬的条件,古曼早已知晓,周扬使节的一举一动,古曼间者都在注意,草本入宫,成佑皇帝不会再等了……”阳玄颢更加不安。
“这还是比较乐观的情况!”看了儿子一眼,紫苏再次轻叹。
“成佑皇帝不是轻易让出主动权的人,只怕古曼已经陈兵北疆了!”紫苏轻揉眉心,同样不好受。
“这……也是朕的错?”手握紧又松开,反复几次,阳玄颢总算镇定地说了一句话。
紫苏摇头,心下稍宽:“不是你的错!”
“母后……”
“这是臣下失职!你所受的教育从来都是正大光明的帝王之道,可揣摩人心,却不应行奇诡之事。未想到此节,不是你的错!”紫苏安慰儿子,说的却是事实。
阳玄颢报以微笑,但是脸色十分难看,即使他看出母亲并非虚言伪饰仍然笑得很不自在。
“……朕似乎总会将事情办得很糟糕……”
“阳玄颢!”紫苏变了脸色,正色以对,“难道事情出乎意料之后,你就毫无办法了?荒谬!没有计划是万无一失的!难道你的太傅没有告诉你吗?情况变化就想办法应对,你是元宁的皇帝,这是你的责任!”
“……是!”静静地看了母亲一会儿,阳玄颢眨了眨眼,抿唇应了一声。
紫苏暗暗皱眉,为儿子的态度担忧,却又不知该如何说才好,心中细细地斟酌措辞,明心轩一下子安静下来。
“陛下,永宁王殿下加急快报!”职司内侍焦急的声音划破竹轩内的寂静,仿佛一颗投下就会引来滔天巨浪的石头。
紫苏叹息,起身拍了拍儿子的肩,稳住他颤抖的身躯。
“你可以内疚,可以愤怒,唯独不可以因此恐惧!”
“身为天子,上惧天意,下惧民心,余者无所畏也!”
“现在,你去看看北疆到底如何了!皇帝!”
松开按在儿子肩上的手,紫苏退开一步,不再说话。
阳玄颢只觉肩上压着千钧之重,整个人完全动不了,紫苏只是看着他,既不催促,也不安抚。
明心轩外,奏报的内侍困惑地抬头,不知道为何轩内毫无动静,目光对上赵全,只见他轻轻摇头,示意不可妄动。
又等了一会儿,内侍正想着是否再次奏报时,吱哑一声,竹轩的门就拉开了,一身明黄的皇帝走出来,平静地取走他奉呈的奏匣,随后,转身又进去了。
门再次合上。
捧着那只奏匣,阳玄颢盯着封签看了许久,终于深吸了一口气,伸手划开封签,取出那份急报。
“永宁王臣承正叩问圣安。北疆骤起流言,言及和议,涉寒裕定三关之属,古曼遣使数问,臣无言以对,已见不豫,且臣获报,成佑帝已颁征召羽令至各部,故臣以大将军印暂闭伏胜、平嘉二关,各塞诸城皆行宵禁之令,北疆各营亦传战备令。臣恭请上意早决。”
永宁王亲笔所书,字迹飞舞,显然写得匆忙,没有任何修饰,只是说明情况,并要朝廷早作决定。
阳玄颢稍稍松了一口气,紫苏看过后却没那么乐观:“皇帝,十日之内,我们不给古曼一个交代,成佑皇帝必会出兵寒关,皇帝早下决断吧!”
夏承正的这份奏报并非密奏,虽然直送御前,但随后仍要备案,转议政厅,其中并无机密内容,不过,已经足以说明古曼的态度了。
这一天,谢清是没办法休息的,他的马车还没到府门,就被一名内侍追上,拿着信符转告皇上的口谕:“召议政大臣至钦明殿议事!”
这样的口谕让谢清心中立刻萌生一个念头:“古曼开战了!”
随即,他又将之否定了:“皇上只召了议政尹相与本相?”谢清示意御车的家人转向,同时随意地问了那名内侍一声。
“是!”内侍很谨慎,一个字都不多说。
谢清却松了一口气——若是北疆真的有变,就不会只召他们两人了!
到了钦明殿,梁应正殿门外,见到谢清,匆匆行了礼便道:“皇上吩咐了,您与尹相来了,不必通报,直接进去即可。”谢清颌首,便直接入殿。
刚进去谢清就被吓了一跳,迎面就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