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财奴的种田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守财奴的种田生活-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小桃红笑了笑,“大家你情我愿。他们家有钱不想出力,我们家勤快却没有钱,就互相换一些。”
  村里佃户忙完农活都去镇上赚钱了,才不留在家里给地主欺压,所以地主家才会缺柴火。如果那些男丁在家,地主大部分会让佃户去给他家捡柴,她们倒还没机会卖柴火了。
  于是从那天起,小桃红便领着花儿几人去尽量捡柴,最多的时候一天可以捡十来捆呢。捡了直接扛去地主家,地主家屋子大,放许多柴火也是没问题的。
  这日她们扛了柴火去地主家,遇到了在地主家帮佣的刘大娘。小桃红笑着打招呼:“刘大娘好。”
  “小桃红啊,又捡到这么多柴呐,可真能干。”顿了顿刘大娘又道:“小桃红,要不你帮大娘一个忙,大娘家里这几日有些事情,可是这边又抽不开身。你帮大娘在杨家抵几天行不?这些天工钱都给你,只要占着这个位置就行了。”
  小桃红合计了一下,“那行,大娘放心去处理家里的事情,这里就交给我吧。”
  “哎,那我去跟杨家说一下。”刘大娘说着就转身往里走,去给地主说这个事情。
  只要有人做事,杨家也不在意是谁在做,反正都是一样的工钱。只是看着小桃红瘦瘦巴巴的,警告了一下不能偷懒,事情该做的得做完,不会因为她年纪小而放松。
  刘大娘在杨家的工作是粗使嬷嬷,打扫卫生,喂猪喂牛。于是小桃红姐弟早晨起床去地主家,用他们自己捡的柴,煮土豆和玉米面做猪食。煮熟猪食打扫卫生,中午喂猪喂牛,下午也喂猪喂牛,中间小桃红还能抽空回家跟虎子他们去捡柴。
  工作小桃红倒不觉得有多辛苦,只是工钱太少了些。一天只有五文钱,换做现代,卖一天体力怎么着也不可能才值这么点钱啊,吃碗面条都不够。
  这天早晨花儿跟小桃红一同去煮猪食。
  “大姐,柴省着些烧,很难捡的。”花儿看着小桃红一个劲的往灶里添柴,有些心疼柴火。
  小桃红抬眼看了看四周,虽然现在才卯时,地主家大概没人起床。但是小桃红还是悄声道:“咱可不能省着烧,得使劲儿烧,能烧多少烧多少。”
  小花儿也压低声音:“为什么?这些柴可是我们辛辛苦苦捡的,花儿看着心疼。”
  “你不想想,如果我们省着,按照咱们捡柴的速度,用不了几天堆柴那屋子就该满了。到时候地主家不就不收我们的柴火了?可就少了好些钱呢。”
  她们统共给地主捡了七天柴,平均一天可以捡六七捆的样子,钱都是当日结算。加上喂猪的五文,一天也就只有个十几文钱。
  如果家里没有粮食,靠这十几文,还保证不了几姐弟两餐吃饱。
  这些钱对于地主家来说是九牛一毛,但是对小桃红来说,可算得上一笔巨款,百多文钱,拿着都是沉甸甸一坨。
  眼看柴火越来越多,小桃红觉得那间柴房堆满地主就不会要柴火了,毕竟钱再多也不是这样用的。于是这几天小桃红都可劲儿烧柴,能拖一天是一天,多拖一天可就多个十来文钱。
  听小桃红这样说,小花儿也觉得蛮有道理,于是一个劲儿的加柴。水烧开就加冷水,直到感觉时间差不多,才把玉米面放下去。
  就这样又过了好几天,已经到了十月中旬,就是尽量烧,地主家的柴房也还是满了。地主家不再要柴,小桃红姐弟也就不再捡柴,刘大娘家里的事情也处理完,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于是小桃红几人又闲了下来。
  小桃红不得不叹口气,这里的山地三两银子一亩,良田五两银子一亩。而一两银子是一千文,她们姐弟四人辛辛苦苦做了二十来天,现在手里的钱不足四百文。。。。。。又没有活计可以接了,何时能存够买地的钱啊!

  ☆、第5章

  十月份已经进入了冬天,天气越来越凉,期间大伯回来过一次。就是带着布料和棉花回来的,让隔壁王婶帮忙做些衣裳,给家里人穿。
  他们这些天的工钱,买这些布料棉花便已经没有剩下多少。大伯在家住了一晚,第二天天未亮又匆匆忙忙赶去镇上,耽误工天是要扣工钱的,他们耽误不起。
  今年衣裳这事儿倒是没有再麻烦王婶儿,小桃红与小花儿都稍微能做衣裳了。只是不太懂的地方去请教王婶儿,赶了几天便也就把衣裳做了出来。
  还剩下一些布料,小桃红又给爷爷做了一件棉马甲,爷爷年纪大了,耐不住冷,得多穿一点。
  照着现代手套的模样,缝了五双手套,只不过这里的布料没有弹性。小桃红在手腕的地方加上带子,戴上扎紧了便可以御寒,也不怕天太冷起冻疮。另外还拼凑了几双袜子。
  衣裳做好,小桃红打算给爷爷他们送去,天冷了在外干活也不容易。小桃红想早些送给爷爷他们穿上,而且小桃红也想去赶一下古代的集市。好不容易去一次镇上,自然不能空手去,得找些东西去卖了换钱。
  于是小桃红打算做些麦芽糖去换钱,麦芽是半个月前开始发的。小桃红用去年的三斤大麦,洗干净装在簸箕里,时不时去撒上些温水,现在已经长出细白的根儿,发出了嫩白的芽儿。
  用刀把成块的麦芽切碎,再拿去王婶儿家石磨上细细磨来,和着昨晚泡好磨好的玉米,放在锅里煮着。
  慢慢加热,快熟的时候已经冒出来了嫩绿色的糖水。小花儿用木勺舀一些起来,用手指蘸了一点尝尝,喜笑颜开道:“虎子,三郎,大姐说的是真的,玉米跟麦子真的是甜的,真的可以变成糖。”
  虎子与三郎迫不及待跑过去,眼巴巴看着搅糖水的小花儿。他们听小桃红说拿玉米可以做成糖,全都半信半疑,糖可是稀罕物,哪能说做就做。
  小河沟的人们只知道大米可以做麦芽糖,只是大米也是稀罕物,这里山地居多,能种稻米的田地较少,大家都以玉米为主食了,也就没有几家人愿意用能填饱肚子的米去做麦芽糖。却不知道其实麦芽只要跟含淀粉的东西一起发酵,都可以产生麦芽糖,比如地瓜,玉米。
  只是方式有稍许不同,产糖量不同,做出来的糖都大同小异。
  小桃红看着弟弟们小狗般的眼神笑了笑,“花儿,既然你们等不及,那就拿碗装一碗糖水先解解馋。”
  说着上前替了小花儿继续搅着糖水,不然底下沉淀的麦芽玉米混合物要粘锅。粘锅容易糊,糊了做成的糖有股子糊味儿,可就不能卖个好价钱了。
  “我去拿。”一旁的三郎出声,转身往壁橱而去。穷苦人家的娃儿,多少年不能吃些零食,就算三郎再稳重,说到底也只是一个七八岁的娃儿。
  “碗来了,二姐给。”
  小花儿接过碗,装上满满一碗,与虎子三郎一人一口的喝着。
  小花儿抬头看了看专心搅糖水的小桃红,“大姐,你不喝吗?让花儿来搅着,大姐去喝几口。”
  小桃红一边搅着,一边看向小花儿笑道:“大姐不喝,花儿你们喝就好。”
  她倒是不大喜欢吃糖,而且玉米淀粉含量赶不上大米,以一斤麦子十斤玉米的比例,她只熬了三十斤玉米。淀粉不可以全都变成糖,其中有一定损耗,把水份熬个差不多变成琥珀色易保存的麦芽糖的话,十斤玉米至多能熬出三斤半麦芽糖。
  也就是说,她这一大锅糖水,熬干之后只有十来斤麦芽糖。把糖水喝了可就没有这么多了,到时候还怎么换更多的钱,反正她也不喜欢吃糖,就让弟弟妹妹喝就好了。
  她问过隔壁王婶儿了,这里糖价可是算得上相当高,比之盐也差不了多少。因为这里不产蔗糖,蔗糖都是从远处能种植甘蔗的地方拉过来的,这里交通不便,什么都靠人力,自然更是贵得可以。
  一般人家是用不起蔗糖的,所以这里大部分用的还是麦芽糖。而这里用大米做麦芽糖,麦芽糖产量也就是一般,应该算得上供不应求,以至于糖价居高不下。
  蔗糖比麦芽糖容易保存,只有镇上大一些的糕点铺子会进一些货,放着以免做不出麦芽糖的时候备用。
  所以小桃红打算做一点麦芽糖去试试水,可以直接拿去给糕点铺子,就算价格比零售便宜一些,大概可以做一个长期固定的买卖。
  又过了一会儿,锅里的麦芽与玉米已经完全熟透了。小桃红几人把锅抬下来,借着火光把锅里糖水舀到纱布里,扎紧之后使劲挤压,流出来在盆里的可就是纯粹的糖水。
  小桃红招呼几个弟弟妹妹把手洗干净,四个人上手挤那坨残渣,争取把里面残留的糖水都挤出来。
  几人使上吃奶的劲儿,到最后实在挤不出来才作罢。
  小桃红把之前煮糖水的锅洗刷干净,把纯糖水倒进去,又开始添柴加火。现在只需要一直烧着火,直到水份熬得差不多,倒出来冷却,就变成了琥珀色麦芽糖。
  把火儿烧着,小桃红看了看外面的天色道:“虎子跟我去担水,花儿与三郎烧着火,添柴动作轻一些,别弄灰尘掉锅里。”
  别看小桃红姐弟已经做了许多事,其实外面刚刚亮,现在只是辰时。因为熬糖水是一项费时的工程,如果不起早一些开始做,只怕到深夜也熬不出来。他们明日可是要去镇上赶集,不能熬夜。
  到了下午酉时左右,锅里的糖水已经呈琥珀色,粘稠无比。看着锅里起了个大泡,小桃红立刻让大伙把柴火撤出,火炭刨光。
  一切收拾完,小桃红看着锅里的糖长舒一口气。刚刚起泡这时候可是关键时刻,慢了片刻这锅糖就废了,里面不止糊了,冷却之后啃都啃不动。
  小桃红把糖尽数倒进干净的竹簸箕里,锅上粘了一些倒不下来,小桃红索性也就不倒了,留着干了取下来给小萝卜头们解解馋。
  第二日天蒙蒙亮,小桃红起床把之前晒的柿子干装到竹背篓里。还没熟的柿子就可以晒柿子干,容易保存,柿子干好吃,甜蜜蜜的带着香味儿,但是吃不饱,只能当零嘴儿吃。
  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