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凤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成凤计- 第1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她不想再回宫去了。
    原因并不复杂,皇宫不是她的家。瑞王府虽也称不上是家,但至少是她此时的身份应有的居所。每个人都该有自己相应的位置,她也不例外。
    瑞王披衣从浴室内步出,周身还散漫着氤氲之气。他还未走出门去,已见妙懿捧着汤羹,立在门内。她手中还捧着一盏羹汤,那是留给他的。
    晨光点点金辉点缀在她乌油般的鬓发间,散在她茜红色的广罗轻纱衣袍上,她侧着身立在那里,逆光勾勒着她曼妙的轮廓,仿佛古画中的天女临凡。
    一瞬间,瑞王有些怔忪。
    仿佛听见了他的脚步声,“天女”转头朝他望来,“殿下,”她嫣然一笑,惊艳迷离。
    他一惊,笑意已不受控制的凝聚在了眼角眉梢间,与此同时,他心中却不期然浮现一丝异样。
    “殿下请进羹。”
    “好。”
    瑞王口中虽应了,却并未动手,依然含笑凝视着眼前捧羹之人。妙懿面现桃花之色,含羞舀了一羹匙送到瑞王口边,后者就着她的手吃了。
    如此一匙一匙的吃净了一盏之后,众婢又上前服侍瑞王更衣,束发。妙懿亦上前亲手为他正了正衣冠,最后道了声:“好了。”
    瑞王握住她的柔荑,温声道:“辛苦王妃了。”
    妙懿微微一笑,嗔道:“往日……从前妾亦是如此,都是做惯了的,殿下何须见外。”
    瑞王微怔,似忆起了往事,也是一笑,声音愈发柔和起来:“从前妙儿也是这般周全,四时衣衫,三餐汤水,从未简慢。往事历历,从未改变。”
    妙懿颔首,恬然一笑,道:“是呀,从未变过。”
    瑞王起了兴致,谈起从前二三小事,颇有感触。妙懿含笑附和,不忍拂其兴致。刚说至心甜意恰之时,下人进内通禀说詹士府来人求见,瑞王只得摆驾去了。
    “沈姐姐怎么才来,可急死妹妹了。”却说沈牡丹的马车还未行到瑞王府的垂花门处,远远已瞧见秦蕊姬领着人在门口处迎接。
    “外面风大,你怎么就亲自来了?”
    沈牡丹的声音中略带些不悦,见秦蕊姬一副含泪欲哭的愁苦模样,心内愈发鄙视。从前像这样既是庶出,且门第又不见得多高的女子,她从来不会拿正眼去瞧上一眼,觉得自降身份。更别说她品行不端,轻易经不起诱惑,当时选中扶植她也不过事有凑巧罢了。
    她不动声色抽出被秦蕊姬握住的手掌,温声说道:“有什么大不了的事,竟值得妹妹如此心急。若真是大事,妹妹觉得在此处说可恰当?”
    秦蕊姬稍有畏缩,沈牡丹已走到她前面。“既然我是客,好歹先去拜拜真佛。待得了空再和妹妹说体己话。”
    秦蕊姬只得跟了上去。
    沈牡丹先是见了瑞王妃,又和众女眷问好。当她听见康王妃无意中说起瑞王府小公子的时候,便也随声附和道:“说来小公子也一岁多了,我竟从未见过,不如抱来让我们瞧瞧。”
    瑞王妃闻言,微微颔首,笑着命人传唤。在座的几位王妃贵戚交换了一下眼色,均各有深意。
    “快过来让我瞧瞧。”康王妃第一个开了口,迫不及待的从乳母手中将孩子接过,抱在怀中,一边逗弄,一边笑着对众人道:“真是个齐全的孩子,二皇嫂好福气。”
    瑞王妃笑道:“多谢四弟妹。”她又看向秦蕊姬,赞道:“其时还要多谢秦妹妹,为我们王府添子添福,论功劳,要属她第一。”
    秦蕊姬抿了抿嘴角,低眉浅笑不答,眼角却偷偷朝沈牡丹处撇去。
    沈牡丹心内微叹,还是出言赞了小公子几句,随即话锋一转,道:“二皇嫂回府多日,我们妯娌姐妹一直想上门拜望,今日终得一见,着实不易。想来待二皇嫂回宫之后,再见恐怕就没这有这般容易了。”
    妙懿自然知道她想试探什么,却见秦蕊姬也偷偷朝她望来,目光闪烁不定,不觉有些好笑;再看乳母已将孩子抱到了秦蕊姬身边,她却连一眼都未看,又不觉有些疑惑。
    “多谢三弟妹关怀。如今我已归府三月有余,然宫中并未下明旨传唤,因此未敢擅问。待我问过王爷再说吧?”
    众女眷正说着话,却见小公子忽然哭了起来,且久哄不停,乳母慌忙跪下请罪。在坐一位年纪稍大些的夫人道:“小公子年纪尚小,乍然见了许多生人,恐不习惯。”
    妙懿遂命乳母将其抱回房中,似有遗憾的道:“我没生养过孩子,不懂这些。”
    那夫人笑说:“这倒不用学,将来慢慢就知道了。”
    康王妃忽道:“我这位侄儿虽不是二皇嫂所诞,但眉眼细瞧起来,和瑞王殿下倒很相似。”
    她的声音有些突兀,室内寂静了片刻。妙懿知她仍对当年失子之事耿耿余怀,故意出言想让她难堪,便也不接她的话。
    “是吗?方才倒也没瞧仔细。”立刻有人出来打圆场。
    又有人说:“父子长得像也是常事。”
    “孩子还小,此刻也还看不出什么。”沈牡丹已瞥见面现异色的秦蕊姬,怕旁人看出什么来,于是出言遮掩:“不知今日怎的没有瞧见武国公夫人?”
    “武国公夫人就不说了,不知二皇嫂的那位姨母可否也在受邀之列?到底是一家人,至亲的骨肉,不请也说不过去吧。”康王妃抢回话头,自顾自的继续笑道:“像秦侧妃好歹也为二皇嫂养下了一名小公子,单只这一点,也不知为二皇嫂省却了多少功夫?”
    “四弟妹还未吃酒怎的就醉了?”沈牡丹见秦蕊姬的面色已经快绷不住了,便提点道:“今儿是瑞王府的好日子,不知府里可曾备下了戏酒?”
    秦蕊姬瞥见沈牡丹暗含警告的目光,忙攒起一个笑脸,陪笑说:“我这就让人去催一催。”
    恰逢此时下人入内回报说戏班已准备妥当,请诸夫人点戏。妙懿笑道:“既如此,咱们不如就此挪过去吧。”
    众人于是纷纷出门。因距离不远,大多数选择步行过去,三两结伴而行。少数年岁大或身体弱的才选择坐轿。
    康王妃走到沈牡丹身边,压低声音道:“方才我不过想当众下一下那贱人的面子,三皇嫂怎的竟再三阻拦?莫非她给了你什么好处不成?”
    沈牡丹淡淡道:“与其做此肤浅的口舌之争,四弟妹还不如想想如何让她继续回皇宫做尼姑去。”
    康王妃沉吟片刻,冷笑道:“贵妃都做不到的事,三皇嫂让我怎么做到?淑母妃如今在后宫被挤兑得都快没有立足之地了,谁不知道现在是贵妃娘娘和德妃娘娘的天下?我想管也得能伸得进手去。倒是三皇嫂这些年和我们不怎么亲近,反而同瑞王府那个生了儿子的秦侧妃交往甚密,不知是何缘故?”
    沈牡丹眉头微簇,停下脚步扭身直视康王妃道:“我与谁结交或与谁亲近都不关旁人的事。妇人相互之间来往不过是闲来无事打法时间罢了,这和谁与谁亲近又有什么关系?倒是康王殿下常来瑞王府做客,甚至于时常夜宿瑞王府。听说王府内甚至专门收拾出了一处书房供康王殿下歇宿。要说这兄弟情深也该和每位兄弟都亲近才是,你说是吗?”
    话不投机半句多,康王妃冷哼一声,甩袖而去。沈牡丹望着她的背影,眼神有些阴郁。
    连着三场戏唱罢,旁人倒还罢了,妙懿已是面色发白,胸闷喘不过气来。她这两年青灯古佛,整日连个人声都难得听见一回。今日算是开了荤,又恰逢寿宴,众人点的俱是拜寿迎喜的热闹戏文。谁也不是真的来听戏,不过是应个景罢了。
    怀珠率先发觉了她的异样,提议陪她出去散散闷。按说妙懿是今日东主,轻易不该离席,便命人唤来秦蕊姬,让她代为照看。“我去去就回。”她说。
    “姐姐可是不舒服?”秦蕊姬关切的问。
    “不碍事。”妙懿摆手,示意她留下坐镇。
    “这里离西跨院近,那边景致又好,姐姐不妨过去散散闷。”秦蕊姬殷殷的道。
    怀珠看了她一眼,微微蹙眉。妙懿点头说:“有劳费心了。”说着便欠身离席而去。
    秦蕊姬喏喏应承,一双眼睛却分明透着算计,妙懿也没理她。
    待出得门来,怀珠略有不忿的道:“秦侧妃自来便不怀好意,小姐莫要着了她的道。”
    妙懿只顾观花赏柳,见园中一片繁华盛景,树木花草比两年前愈发成熟,修剪得也十分精致,古朴中带着宁静悠远之意,其韵致堪比京中景致第一的“睢园”,遂忍不住感慨道:“昨播花种今始发,数载蓬勃荫年华。若得初识花荫下,苍苍白露述蒹葭。”
    念完,她怅然一笑,心说自己还真是痴心妄想。
    人生若似初识,等闲人心不变,世上又哪里去寻那么多痴男怨女呢?
    “王妃好雅兴。”一声不速之音忽然打破了宁静,妙懿扭曲望去,只觉眼前一亮。只见转角花丛中站立一女,鹦哥绿的衫裙上绣着金线,在阳光下泛着点点微光。但见她芙蓉面上生就一双晶莹璀璨的杏核目,顾盼生辉,温婉秀雅;和中身材,削肩细腰,纤纤细指捏着一方米白丝帕,上绣一枝胭脂色卧梅。
    怀珠一见她就拧紧了眉头,下意识的上前一步挡在了妙懿身前,不悦的道:“鲁姑娘怎么今日这般有雅兴,竟然肯走出西跨院了?”
    妙懿一听就明白了此女的身份,不觉打量了她两眼。鲁绣月感受到了她的目光,含笑蹲身朝她行礼,燕语莺声的道:“民女鲁绣月,给王妃请安。”
    “鲁姑娘请起。”
    妙懿此次回府早有心理准备,知道不会那么简单,必有新人出现。出乎她意料的反而是府里仅仅只添了两个人。秦蕊姬因为诞育一子,得了侧妃之位;另有一人便是这位鲁姑娘。之所以并无名分,妙懿猜测是因其来历不明。
    据说瑞王某次在外办差,下属送来一女在侧服侍,后来发现此女竟是下属之女,便收在了身边。具体其出身,系何门第,旁人全然不知。其实这种事在贵族之中不算稀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