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魏]乱世魏书洛阳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曹魏]乱世魏书洛阳城-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了时光之中。
  荀彧坐在矮几之后,透过香炉里升腾缭绕的烟幕望向郭嘉,止水般的心就荡起了涟漪,“奉孝……”
  与他面对面地坐下,郭嘉咧嘴一笑,深邃的眼里折射出的光芒刺痛着荀彧,他伸手将香炉推远了一些,还是那样清亮的嗓音,“文若,尚书令做得可是舒服?”
  害怕被烟雾迷茫了双眼,荀彧索性将香炉从案几上拿到一旁的地上放好,意味不明地笑道:“就是那样,没什么舒服的,也不算难过。”
  中规中矩的回答像足了荀彧的风格,郭嘉仿佛早就料到他会这样说一般,只是点了点头,没有过多的表示。
  见他不说话,荀彧拿过摆在案角的茶具给郭嘉倒上茶,淡淡道:“今日怎么突然想起要来了?不是在帮曹公整治袁家的……”
  执起茶杯小啜一口,郭嘉状似漫不经心道:“我要走了。”
  给自己倒茶的手轻轻一抖,荀彧慌忙把茶壶放下,有些讷然地望着郭嘉,“走?”
  点点头,郭嘉补充道:“将军决定把军事大本营迁至邺城,可能以后回许县的机会就很少了。”看他有些回不了神,郭嘉兀自道:“你知道吧,前些日子将军打败了袁尚,在邺城哭祭袁绍,之后就决定安定在邺城了。”
  看着洒在案几上的茶水慢慢流下来,滴滴答答地落在自己的衣袍上,荀彧也毫不在意,他沉吟片刻,倏地一笑,“那很好啊,这不是你一直希望的吗?跟在曹公左右,施展你们的宏图,离开许县对你们有不少好处。”
  不解地望着他,郭嘉觉得眼前的荀彧有些陌生,要是放在从前,他一定会蹙起眉头担忧起曹操迁移军事力量的用心,可今日看来,荀彧的态度竟有一些事不关己的无所谓。
  难道是他想通了?这样暗自忖度着,郭嘉迟疑道:“文若你……”
  抬眼对上郭嘉的视线,荀彧轻轻浅浅地笑着,“很奇怪吗奉孝?不像我说出的话吧?”见他点头,荀彧笑得更开,“这些年你们在外带兵作战,我留在汉庭处理政务落得清静,有些想法慢慢也就变了。可能你说的是对的,这天下姓什么并不重要,我们作为谋士不过是需要找到一个明主,然后为他表现出自己的全部价值。我在这里的时候常常会听说关于你们的消息,每次听说,我的欢喜是大于忧愁的。应该,从内心深处,我是希望看到曹公和你功成的那一日吧。”
  “那为什么那时候你要那样固执?”盯着荀彧平静的面容,郭嘉表现出一丝急切。
  伸手握住郭嘉随意搭在矮几上的手,荀彧缓缓道:“我是固执,过去是,现在也是。奉孝,我忠于汉室这一点是永远无法改变的。可我发现,我的忠诚并不是为了不让汉室倾覆,否则,你们要迁往邺城这件事,我就会让圣上阻止,不要以为我不知道曹公的想法,天高皇帝远,他是什么心思,你也是知道的。”
  愈发的不明白起来荀彧的立场,郭嘉稍稍歪了下头,“我真的搞不懂你。”
  宽容地笑笑,荀彧继续道:“我也有些不明白自己,我想,我的忠诚大概是为了自己,我们之前所谓的不合,并非我不能背叛汉室与你们走同一条道路,而是我不愿背叛自己。”
  一语惊醒梦中人,郭嘉一眼望进荀彧水样的眸子里,一时无语。良久,他不无辛酸道:“是,我也不愿意背叛自己。”郭嘉觉得,这是自己唯一一次彻底感知了荀彧的心,因为身受,所以感同。只是,这份迟来的理解带来了过分的伤感。
  夕阳西下,月出东山,斗转星移,东方既白。
  晨风轻轻拂进室内,荀彧静静跪坐在空余杯盏的案几边,面容沉静如玉。朝阳丝丝缕缕地投射进昏暗的室内,给他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色光芒,一切都祥和得如同画卷。
  一个时辰以前,屋外还是拂晓的景象,苍穹上星月可见,郭嘉起身告辞。走到门口时,他反身望向荀彧,面带哀色,“文若,一定要那么坚持吗?我们可以一起走。”
  浅浅地笑着,荀彧看不太清郭嘉的样子,殿内滴漏声声,衬得荀彧的声音格外柔缓坚定,“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滴答——”
  是光阴的哭声,恍若挽歌。
  汝心匪石,却若磐石。汝言不转,余我独悲。
  作者有话要说:1、建安九年曹操迁邺城,荀彧为汉尚书令留许县。2、我心匪石,不可转也。——出自《诗经?邶风?柏舟》
  ☆、北征之路多祸事,鬼才叹恨无人知
  不是没有想到远征乌桓的艰难,只是未能料到竟会如此凶险,长途劳顿几乎拖垮了郭嘉,让他整日整日的感到力不从心。但他知道,此时此刻,谁都可以倒下,惟独他郭奉孝不能。北征乌桓的主张是他提出的,即使军中反对声占到了九成,曹操仍旧力排众议,采纳了他的计策。如今行军百里不得水源,粮饷紧缺,如果自己再倒下了,那便是辜负了曹操的信任与期盼。思及于此,郭嘉心一横,饮尽碗中苦涩的汤药,整了整衣冠,强打精神走出了营帐。
  帐外烈日炎炎,干裂的土地上没有丝毫生机,郭嘉向着曹操的营帐走去,心情愈发沉重起来——纵然随性如他,也无法忽视一路上军中将士投来的怨毒眼神,那样的眼神加上不断传来的痛苦□,无一不在摧残着郭嘉的心智。是的,他的良心难以安宁,为这些枉死的生命。但是,他的内心并未因此动摇,他依然相信自己和曹操图取乌桓的决策是正确的,即使行之不易,那也只是一时的,等到斩获乌桓王蹋顿,抓到袁尚的那一日,他们取得的便远远不止一场战役的胜利,而是整个北方的统一。
  略感欣慰地扬了扬唇角,郭嘉想,唯今之计只有坚持,只要能够到达乌桓,一切便可尘埃落定,到时……
  “啊——”一声凄厉的哭号倏地破空而来,打断了郭嘉的思绪,停下脚步循声望去,只见一个二十来岁的小兵趴伏在另一个双目紧闭,脸上了无生机的小兵身上失声痛哭,周围还站着一些兵卒,亦是面露哀戚。
  十余日来,这种情形郭嘉已不是初次见到,久而久之,他非但没有麻木,反而更加的沉痛。每看一次,他便觉得自己身上又背负了一条人命,又多了一分压力。讷讷望着死去的小兵被抬走,郭嘉的视线恰好对上那个痛哭的小兵。一瞬间,他从小兵脸上解读出了深深的愤慨与彻底的仇恨,这些情绪融合在一起,化作了利箭,射向郭嘉,不留情面。
  电光石火,众人尚且来不及反应,小兵已冲到郭嘉面前,一把揪住他的衣襟,声嘶力竭地吼道:“是你!郭嘉!你害死了我弟弟,他才十七岁!他才十七岁啊!”
  “刚才那是……你弟弟?”酸涩地开口,郭嘉闪躲着小兵刀锋般的目光。
  “是,我弟弟,就在刚才,他死了,活活饿死了!我弟弟,再也没有了!你……”情绪再度失控,小兵抓着郭嘉的衣服跪倒在地,落下的眼泪很快便□燥高热的土地吸收,了无痕迹。
  听着他撕心裂肺的哭声,郭嘉心里如同压了块巨石,良久,他无力道:“战乱之中生死有命,你节哀顺变。”
  哭声戛然而止,仿佛一切都静止了一下。而后小兵的身体微微颤抖着,嘴里发出怪异的笑声。郭嘉低头看着他抖得越来越厉害的身体,心中不免有些害怕,无奈衣服被小兵抓得紧紧的,无法脱身。
  “生死有命?节哀顺变?”缓缓站起身,小兵低头重复着郭嘉的话,语气有如死水,抬头对上他的眼睛,小兵露出一个比哭还要难看的笑容,“祭酒大人,如果你不一意孤行,我们全军上下根本不会陷入现在这种艰难的境地!如果你听了夏侯将军的话不北征乌桓,我们怎么可能会有那么多兄弟枉送性命?我弟弟又怎么会被活活饿死?啊?你回答我!你居然敢说什么生死有命,节哀顺变!你怎么敢!”越说越激动,小兵一拳便挥在了郭嘉脸上,打得他头一偏,踉跄地向后退去。
  抬手擦擦嘴角的血迹,冷静地扫视了一下不远处袖手旁观的人群,郭嘉站直身体顿觉无限悲凉,将目光锁定在眼前带着怒意发怔的小兵身上,他字句清晰道:“你可以打我,为了你弟弟和死去的同胞。但你绝不能质疑我和将军的决策,如果你一定要怀疑,那我无话可说,唯有最后的胜利能证明北征乌桓的意义。你们恨我有好,怨我也罢,最后都可以报应在我身上,可在这之前,谁也不许忘记自己身为士兵的责任。”
  郭嘉说话的声音不算大,却是掷地有声,足够让在场的人听清楚,见他们半天没有动作,郭嘉深深呼了口气,迈开脚步继续向曹操的营帐走去。
  “我现在就要让报应落在你身上!”被失去弟弟的悲伤冲昏了头脑的小兵向着郭嘉的背影扑去,一把扼住他的颈项,手上暗暗发力。
  被突如其来的冲击力扑倒在地,郭嘉双手扒住小兵的手,眼里闪过一丝震惊。随后,缺氧的感觉渐渐席卷而来,耳边的嘈杂声不再清晰,仿佛都化作了细小的蜂鸣声。不!我还不能死!在心里大声地呐喊着,郭嘉用残存的力气努力抗争着。
  “你才是最该死的!最后的胜利都是你编造的谎话,我怕在那之前我们怎么死的都不知道!郭嘉,郭嘉!你呃……”
  喷涌的鲜血飞溅在郭嘉的脸上,卡在脖颈上的力气渐渐小了,空气重新涌进鼻间,周围的一切声音又清晰起来,惊呼,愤怒,咒骂,哭泣随着热风重新传到了郭嘉耳中。抬手摸了下喷溅在自己脸上的温热液体,他将手缓缓举到眼前,只见满手的猩红。大口喘着气,郭嘉惊恐地摇着头,飞快地抬手扶住身体即将往旁边倒去的小兵,“喂!你……”
  低头看了看从前胸穿出的箭尖,小兵又咳出几口鲜血,无比嘲讽地一笑,断断续续道:“你……良心何在!”话音一落,他便身体一软,干脆而彻底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只是那双瞪得大大的眼睛依旧死死盯着郭嘉,带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