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路人甲变成太子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当路人甲变成太子妃-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蔺秋用早膳的时候,刘嬷嬷把昨夜的事情向陈嬷嬷说了,气得陈嬷嬷直跺脚,等蔺秋用完早膳去见几个匠人的时候,陈嬷嬷又把这事添油加醋的和另两个嬷嬷说了。
  结果等中午梁熙终于起床了,坐在蔺秋旁边用午膳的时候,总觉得背脊一阵阵的发冷,扭头去看,身后只有几个嬷嬷正低着头,似乎在想事一般。
  “孤已经能十中六、七了,是不是很厉害啊,哈哈。”大梁国没有食不言的规矩,梁熙一边用膳,一边将昨夜与几个护卫头领一起玩投壶的经过说了。
  “嗯。”蔺秋点了点头。
  梁熙望着他那张面无表情的小脸,居然看出了几分认真来,开心得忍不住弯着眼睛笑了。
  大梁国几乎没什么游戏,即使是那些纨绔子弟想玩乐,也不过是骑猎斗狗,或者去青楼找几个妓子、小倌淫乐一番。虽有歌舞,但那主要是祭祀用的歌舞,或者是大型节日皇上赐宴,会有几个歌颂大梁国历代皇帝的歌舞。
  投壶看似简单,却是梁熙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玩的游戏,而且这个游戏还是可以和众人一起玩的。整整一个晚上,梁熙就和那几个护卫头领一边投壶一边互相灌酒,玩得几乎忘了尊卑,如果不是他们饮的酒度数低,梁熙大概得被人抬回来。
  “你下午可有事做?”梁熙说这话的时候明显带着期待,他和几个护卫头领约好了,今日继续玩投壶,他很想让蔺秋和他一起去,让蔺秋看看他的风采。
  可惜蔺秋完全没感受到他的期待,说:“下午要去看木料。”
  昨日蔺秋让张德儿运一些在水中不容易腐坏的木料来,这里依山傍水,雁鸣县里有专门的船工,木料自然不是问题,张德儿虽然对蔺秋要做的“水车”并不看好,但不影响他办事的效率,昨天夜里他赶回雁鸣县,今天一早已经带着人运了木料回来,这会儿正在卸木料呢。
  梁熙有些失望,不过想到蔺秋来这里是为了管理田庄,只能表示理解,然后脚步轻快的找人玩投壶去了,顺便还叫了两个小太监抬了两坛好酒。
  蔺秋看着梁熙的背影,直到他消失在门外,才站起来向打谷场走去,后面还跟着几个心都要疼坏了的嬷嬷。
  那混账太子太不是个东西了,小公子身体不好,还要为田庄的事操劳,他居然还想小公子陪他玩游戏,真想揍他一顿。脾气暴躁的陈嬷嬷一边磨牙,一边看着旁边的庞嬷嬷。
  不行,揍他会给小公子惹祸,必须找个不会影响小公子的方法,再狠狠揍他。庞嬷嬷虽然也想动手,可做过盗贼的她最先想的是后路。
  另一边的刘嬷嬷瞪了她们两个一眼,小公子明显对那太子不同,现在开始他们不仅不能得罪太子,为了小公子的以后,还得巴结好太子,把他的心绑在小公子身边才行。
  什么?!陈嬷嬷和庞嬷嬷差点把眼珠子都瞪脱框了,小公子居然对那个傻子一样的太子动心了?
  蔺秋不知道几个嬷嬷在后面的眼神交流,他正想着水车的事。他以前所在的那个游戏里有农夫的职业,自然也少不了水车,他所画的高转筒车也有,还有那种大型的复式的筒车,就是多个轮子拉多条竹索运水,这样可以浇灌大面积的土地。
  雁归山的山脚下荒地很多,以前需要大量的人员运水,所以耕地面积并不大,四百多庄客,种地面积居然不足一千亩,如果解决了水源问题,剩下的人就能扩大耕地面积了。
  因为蔺秋要得急,张德儿只运来了两车的木料,其中有一车明显是正在做船的木料,已经处理了大半,不知道被他用什么办法也弄了来。
  “太子妃,这些都是上好的杉木。”张德儿指着堆放在地上的木料说:“这些木料都都是三年以上的陈木,做水车再好用不过了。”
  蔺秋点了点头,拿出昨晚画的图纸,对张德儿说:“按这个做。”
  张德儿有些疑惑的接过图纸,在他看来,做个水车再容易不过了,无非就是一个马车再加个大桶上去,可是当他看到第一页图纸上那个高转筒车的全貌时,整个人都呆住了,这么巧夺天工的运水装置他别说见,就是听都没听过。他飞快的一页一页的翻过去,后面是高转筒车所有零件的图纸,上面详细的写上了尺寸。
  “太……太子妃,这……这是水车?”张德儿惊喜交加的话都说不清楚了。
  “嗯。”蔺秋点了点头。
  张德儿又看了一会儿,突然脸色一正,对蔺秋恭敬的说:“太子妃请放心,奴婢一定督促工匠尽快完成。”
  蔺秋看了他一眼,又“嗯”了一声,转身带着几个嬷嬷回去了。
  看着蔺秋远去的背影,张德儿站在那里捧着图纸又从头看了一次,想了想对身后跟着的小太监说:“去,立刻准备车马,咱家要连夜回宫。”
  “是。”那小太监应着离开了。
  和蔺秋不同,蔺秋只是想解决雁归山这两个田庄的水源问题,张德儿却在这几张图纸里看到了大梁国的希望。大梁国多山地,许多地方水源不足无法耕种,可是如果有了这个高转筒车,大梁国的耕种面积起码翻倍,甚至更多!
  “只是太子妃从哪里弄来的图纸呢?”张德儿皱起了眉头,突然想到蔺秋的大嫂孙氏,那可是差点做了状元的女子,学识渊博得连朝中几位以学问出名的大臣都赞赏不已,这高转筒车莫不是她设计的?
  张德儿怎么都不会想到,这么精巧的运水工具,竟然是那个瘦瘦小小、面无表情的太子妃设计的。
  ☆、第 17 章
  按照蔺秋的规划,水渠在快速的建造着,所需要的石材被一车车的运来,堆在打谷场上,而打谷场另一边,原本用来堆放谷物的仓库里,几个木匠正按照图纸做着一个又一个古怪的零件。
  张德儿站在田边的一个小土坡上,看着那逐渐成型的水渠,心中是对那传闻中的女状元孙氏的浓浓敬佩,单是这水渠的铺设就有如此多的讲究,石子、沙子、泥巴……一层又一层的,最后还要一层青石板,这样才能防止水份在水渠里就渗入土层,大梁国以前挖水渠可从没这些讲究,不愧是差点当上女状元的人。
  他可不认为这些是蔺秋自己想出来的,这段时间他出于好奇,小心的从几个嬷嬷那里打听了蔺秋在家中的情况,身体不好,每日只能在房里呆着,连风也不能吹……就这样的一个孩子,能知道水渠怎么挖,能画出那么精巧的装置?
  想到皇后娘娘对自己说的话,张德儿微微皱了皱眉头。
  “等太子妃回宫来,再把这水车的图纸献给皇上。”楚皇后看着那图纸,双眼都在发光,很显然楚皇后也看到了大梁国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的希望。
  可是为什么不快些把图纸献上去呢?皇后并没有召太子妃回宫,也就是说,太子妃很有可能在田庄里住到水渠开挖完毕才走,那至少也要一个月,这么长时间,要是把图纸献上去,可以多种好多地了。
  难道说……
  张德儿想到了一个可能性。
  不管皇子还是太子娶妃,最看重的通常都是家族势力。要说蔺秋的娘家,在大梁国也算是数一数二了,虽说蔺大将军是个孤儿,可是有从龙之功,又是今上的救命恩人,领了全国过半数的兵马,两个儿子也是战功标卓,就连三位蔺夫人也都是大梁国赫赫有名的。
  只是,娘家再有势力,蔺秋也有一个致命伤,他是男子,不能为天家延续子嗣,现在有皇上压着,又有蔺家这个后盾,一时之间不会有人不长眼的跳出来说三道四,可是时间久了呢?难保不会有人弄点幺蛾子出来。要想蔺秋以后能顺利的登上后位,光是皇室和娘家的支持也许不够,可如果有功于社稷呢?
  原来皇后娘娘竟然这么支持太子妃吗?张德儿想到这里心中一凛。
  最近不少人在下面走关系,想把女儿送到宫里去,做女官甚至做宫女都没关系,最好是能分到景琉宫去。如果不是蔺家实力雄厚,怕是朝堂上请太子娶侧妃的奏章要堆成山了。
  其实也不是没有,就在前几天,户部左侍郎赵冉就上书,说民间因为太子娶了个男子无法延续皇家血脉而担忧,请太子尽快娶侧妃,早日诞下子嗣以稳民心。这事皇上直接压下了,赵侍郎也没再上书,因为第二天他就一直请病假在家,听说是早上起来发现头发、胡子、眉毛脱了个精光,现在一张脸看起来就像个鸭蛋似的光洁溜溜的。
  张德儿忍不住露出一丝笑来,这肯定又是蔺家那个土匪出身的二儿媳妇梅氏做的,话说这是第几次了?上次吏部右侍郎黄茂弹劾蔺岳杀心过重,每次对敌都一个俘虏也没有,长此以往怕有伤天和。结果第二天他满头的头发全成了黄色,连眉毛都没放过。还有再上次,御史柳潡弹劾蔺敛治家不严,纵容夫人与人打架斗殴,结果第二天起来不仅全身青一块紫一块,象是被人用木棍殴打了一顿,头发还被剃成了桃子头。
  这些人心不足的人啊!张德儿摇了摇头,把蔺家弄下去,你们又能捞到什么好?你们是打算自己到边关戍边,还是想推自己人上位?这十几年边关也没有什么大战,就以为带兵是个容易的事情了?也不想想为什么胡国十几年没敢来。
  不,或许他们是知道的,只是胡国一向只劫掠,不占领土地,反正死的是百姓,又不是自己,就算是败了又如何,胡国杀够抢够就走了,到时候说不定还能写一个自吹自擂的折子,再捞点功劳。
  张德儿撇了撇嘴,虽然看不起这些人,但无可否认,朝中这种人可着实不少,也难怪皇上一直让蔺敛在边关呆着,只要不回来,朝中的各种指责就伤害不了蔺大将军,只有蔺敛一直统着兵,才能威慑朝中那些心怀不轨的人。
  这么想想,也难怪皇后娘娘一心支持蔺秋。蔺敛是个没有宗庙的孤儿,妻族也只是武林中人,两个儿子虽有战功却与朝中大臣没有瓜葛,即使长媳孙氏的父亲是礼部尚书,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