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里的米虫日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侯门里的米虫日子- 第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怎地还要反过来安慰两个丫头呢?不过看在她们也是一心一意为她着想的份上,就认了吧。
    “其实先前听姑爷的意思,这齐嬷嬷原就是老太君作主留下来让大奶奶练练手的,如今岂不正好能把人打发了去?哪里有一个做婆子的下人不替主子着想,却反去替一个丫头打算前程的,真要细心追究下去,总能说出不少道理呢。”董嬷嬷在一边提醒道。
    “对呀!反正书云姐下个月出嫁之后,很快就能回来帮大奶奶的,所以在书云姐回来之前,大奶奶要先替她把位置腾出来,那也是很正常的事呀。”剪梅也连连点头附和道。
    “虽说理由很充份,不过刚刚凌翠出去时也有番动静,还不知道夫人那里若听到这件事,心里会怎么想呢?会不会认为大奶奶的嫉妒心太重?”幽兰心里对董嬷嬷和剪梅的话亦是深以为然,不过又不免担心自家姑娘把丫鬟赶出去的事如果传到当家主母那里,还不知道长辈们怎么想呢。
    “应该不会有事的,我看了又看,无论是以前只有大爷一个人时,或者大奶奶进门后,又和大爷出远门的那段日子里,夫人从来就不曾插手管过锦葵院的事,所以想来只要不是和府内其他事务有密切关系的,夫人都不会放在心上。”董嬷嬷略一思索之后,极为肯定地说道。
    韩语苓勾起手指,轻轻地扣在桌子上,她心里琢磨着董嬷嬷的话不假,本来她就很担心遇到个对儿女之事样样都要关心倍至的婆婆,但是诚如董嬷嬷所言,她的婆婆虽然掌着中馈,天天要打理一府的大小琐事,却不会过份干涉儿女的院内私事,这点从姚振荣那时作主要换掉锦葵院大部份的人手,婆婆竟不曾说过半句话就能看得出来,便是她和姚振荣去了建州那么久,婆婆也没有趁虚而入地作了锦葵院的主,一切事务在他们出门前是什么样的,回来后依旧是什么样。
    只是书云出嫁后,韩语苓也没打算让她立刻回来,画屏那时也是准其半年之后再回来的,书云当然是要比照办理,不过书云虽是暂且不能回来她身边,但是画屏却是早就回来的,可惜只回来没几天,又传出怀了身孕的事儿,所以韩语苓不得不把人又赶回去严家。
    “对了,嬷嬷不是昨日去探望画屏了吗,怎没听你说起她如今可还好?小娃娃没闹她吧?”韩语苓想到一回来时,画屏就兴冲冲地跑回来说她又能侍候姑娘了,可乐和没有两天,一天早上起来突然吐得七荤八素,差点没把严慎给吓坏,严慎连忙命家中小厮去请大夫过府看诊,大夫一把脉才知道是画屏有了身子,于是严慎立刻派人来向她告罪,并且请她允画屏生下孩子后再回来侍候她。
    “画屏那丫头挺好的,只是一直跟我说她又得拖上一段时间才能回大奶奶身边侍候,也不知道幽兰她们几个能不能把大奶奶侍候妥贴。”董嬷嬷笑眯眯地点头应道。
    “我这么大一个人,还怕会有什么事不成?倒是严慎家里人口少,心里难免盼着些,她又有福气,过门不到一年就有了身子,自然该好好照顾自己,早点替严慎生个大胖小子比较好。”韩语苓无奈地笑叹一句。
    “可不是如此?我也是这么安慰她的,我瞧严慎那孩子有心,还特地买了个小丫鬟侍候她,看着颜色平平,手脚倒是勤快,画屏有那丫鬟陪伴,许多事也省心不少。”董嬷嬷又重点道出画屏如今也是有人疼了,让韩语苓不必为画屏操心。
    韩语苓微露一丝安心地点点头,这件意外的插曲也就这么结束了,因为韩语苓没有特地告诫众人不许多言,所以当天晚上姚振荣回来时,孟昆三言两语地把事情始末说了一遍。
    等姚振荣走进正房之后,看着一脸无辜样的妻子,却是一个字也没有多问,只说他们屋里的事,本来就该由她作主打理,让她不必因着一些不长眼的小人顾忌他的想法。
    韩语苓眸光微微一闪,自然明白姚振荣这些话在暗示她,那个齐嬷嬷是时候该扫出门了,于是隔天,韩语苓就让董嬷嬷去办了这件事,连来向主子辞谢的步骤都开恩省略,直接叫两个丫鬟盯着齐嬷嬷打包好行李回家‘养老’。
    齐嬷嬷在院门外哭求了半天,墨竹几人硬是没让她踏进门一步,齐嬷嬷心知在这里是行不通了,又转向姚国公夫人那里,希望姚国公夫人替她说几句,哪知姚国公夫人也不愿见她,还很好心地命陈嬷嬷拿了五十两银子,说是赏给劳苦功高的齐嬷嬷,允她回家好好享福…。
    齐嬷嬷转了大半天,却没人敢为她求情,后来又知道连前一天得罪过大奶奶的凌翠也是一早就让管家命其家人来领回去,还言明不许她再回府当差,便知这次是把主子们都得罪惨了,只好灰溜溜地回自家去。
    作者有话要说:其实某柔一直觉得啊~红楼梦的经典之多,除了人物的刻划、物景的描写之外,应当就属穿插在文中那等杀人不见血的宅斗,曹公笔下的勾心斗角,并不似我们平日所看那种一眼就觉得心惊胆跳的明斗,而是另一种潜藏在文字底下,不停流窜四方的暗争。
    还有许多文标榜着一进门就必然要跟婆婆争斗,为什么非要这么做,某柔至今依旧一直闹不清楚,也不记得以前提到过没有,婆媳固然是天敌不假,但没道理一个刚嫁过门的晚辈该去跟长辈争权夺利…当然啦,如果已经涉及人身安全的就不在此列了,所以大部份只要能够写到那个情节的,某柔都觉得仍然不错滴,虽说自己写不出来啦,可看看别人写的也挺好的。

☆、第九十七章 管家

韩语苓的甩手宅居日子结束于她与姚振荣的第二个儿子出生之后不久,已经为姚国公府劳心劳力许多年的姚国公夫人终于看不下去了!!从嫁进姚国公府到如今也有三十年的光阴;怎地别人要防婆婆防姨娘防媳妇;可她却是一进门不久;婆婆就立刻撒手不管事,姨娘虽有俩,但平日个个跟闷葫芦似的安静,好不容易熬到媳妇过门了;呵~那岂止是安份而已?!要不是还有俩孙子蹦出来;她都要怀疑自己儿子是不是真的已经娶妻子了。
    姚国公夫人左思右想,越想越觉得不是滋味;这偌大一个国公府真要说起来;事情大大小小总有不少件,可是她家大儿媳除去过年过节和几次府里办大喜事之时,在她要求之下,勉强出面帮忙打理了几件琐事外,根本就是个不管事的,典型的天塌下来了有婆婆和丈夫顶住的小懒虫。
    至于二儿子,三年前娶了工部尚书童启恩的次女童氏之后,便进工部任司门员外郎一职,小夫妻有长兄长嫂为例,日子倒也过得快活自在,韩语苓不出头的事,童氏就听从夫君的意思,同样安份地不做出头鸟。
    只不过这两年以来,姚老太君的身体更加不如以往的安泰,老人家该有的病痛渐渐出现在她身上,姚国公夫人身为长媳妇,哪怕还有两个儿媳陪同尽孝,她一样要求事事躬亲,于是几个月的折腾之后,她自然觉得自己也老了,精神不比几年的那样好不说,甚至不时感到有些疲于奔命,再回头看看府里的情况,深以为既然家里几个晚辈都已经完成终身大事,她又为何要紧抓着手里的事不放?
    姚国公夫人一连琢磨了数日,她想着大儿媳嫁进国公府已经有五六年,虽没真正管过中馈,可她却不信大儿媳真的不懂打理家务,她记得以前媳妇在娘家里就学过的,哪怕真的半点都不懂,人说没吃过猪肉也看过猪走路,她跟着自己身边那么久,又怎可能完全不明白?不过是偷懒不肯做罢了,如今既是儿子都有两个了,自然更该早日在这个府里掌握话语权,所以她趁此时把权利交接出去也是刚刚好而已。
    再者这个二儿媳亦是乖巧懂事的,虽说第一胎是先开花生了大姑娘,但想来日后要生第二胎、第三胎也不什么难事,生个儿子更是不在话下,虽说日后不是这个府里的正经主母,可难保二儿子不会有外放的时候,所以理该也要跟着学点东西才好,如此思前想后,姚国公夫人总觉得是时候放下肩上的担子啦,活到将近半百的岁数,若还不知享福,她就是个傻子。
    于是这一日,姚国公夫人把韩语苓和二儿媳童氏叫到菖蒲院里,说是有事情要交代她们。
    韩语苓满心纳闷地暗自琢磨着最近发生的事情:因为老太君身子骨越来越差,所以几个晚辈都是轮流去到跟前侍候的,还有老二祺哥儿的满月酒也已经在一个半月前圆满结束,如此想来想去,好像没有什么大事值得婆婆这么慎重把她和二弟妹找去呀?可是为什么她总觉得心里有种毛毛的感觉?!
    韩语苓来到菖蒲院门外,正巧遇上同样被叫来的童氏,两人略一互道安好之后,又默默地看了对方一眼,显然…两人都不知道她们那位一向不爱为难媳妇的婆婆叫她们过来,究竟有什么事要交代。
    妯娌俩随着陈嬷嬷来到姚国公夫人平日看账本的小书房,一进门就看到桌上放着几本账簿,姚国公夫人低头拨着算盘,听到陈嬷嬷的声音,她才抬起头来匆匆望了一眼,又低头看向账本。
    “你们来了,先坐一会儿。”姚国公夫人随意地指了指离她最近的两张椅子,示意两人坐下。
    韩语苓飞快皱一下眉头,然后才走向婆婆指的地方坐下,童氏自然是随着她身后一起坐下,完全没有想专美于前的意思。
    姚国公夫人又拨了几下珠子之后,这才轻吁一口气地合上账本,再次抬头对两个人说道:“这几天我想了想,老太君的身子骨越来越不好,身边必须时时有人守着她,王嬷嬷她们几个再怎么好也不是亲人,所以我打算多挪些时间陪陪老太君。”
    “这些事,儿媳们都明白,有我们在一旁帮衬,自不需要婆婆事必躬亲地动手做,想来老太君也不会介意这种小事的。”韩语苓有些小心地回道。
    “你们的孝心可嘉,这我和老爷都明白,老太君当然也一定感觉得到的,不过你们尚且年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