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卫公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卫公子- 第5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本来,乓宁还认为这种转变应该会很长,甚至可能在他闭上眼睛的那一刻,卫灌都还不能调整过来,但现在,他觉得自己的的确确是多心了。
    这应该算是卫疆第一次自主的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而不是卫宁询问实实的作答,卫宁卜下看着卫者脸煮一下乓变,以为自己的顶撞触怒了卫宁,却不曾想到后者脸上竟然浮起了一集欣慰的笑容。
    卫宁看了郭嘉一眼,大笑起来,“是啊!灌儿也终于长大了!哈哈!我们两个,看样子真的老了啊!”
    郭嘉也嘿嘿笑道,给了卫灌一个激赏的眼神,对卫宁道,“如此,兄长就可以安心平定曹操了!”
    “果然还是你知我!”卫宁点了点头,这又将注意力放到卫灌的身上。拍着他的肩膀道,“你的担忧的确不错,但是可别忘了叔父使你如此厚待张松的用意!”
    卫灌瞳孔微微张大,“额,叔父莫非是以蜀治荆?”
    不过说到这里,加卜才才卫宁并没有责怪他顶撞的意思,不免心里又多了几分胆气,继续道,“不过叔父,恕侄儿直言那刘焉,刘障两父子盘踞蜀中多年,苦心经营,保守观念已是根深蒂固,孩儿不认为刘樟会轻易出蜀,恩“据侄儿所知,叔父大加推崇的那个法正就曾进言使刘辑偷袭汉中,吞并雍凉,据险关以待天时,若刘樟听从。我河东必然危险,可就如此,刘璋都不愿出蜀,可见一斑
    卫麓又道。“何况,刘障刘表皆汉室宗亲,岂有同宗相残的道理。若说刘樟有意出蜀,我以为,刘障攻打我河东的可能性还要更大些。或许张松在蜀中人脉甚广,可侄儿却不认为他有能力说服刘障相助我河东
    卫宁满意的点了点头,屏退了左右。看了郭嘉和贾诩等心腹一眼,终于笑着开口说道,“不刘障或许本意不会出蜀,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是,刘表认为他会不会出蜀就行了。而张松的作用也不是劝说,只要某些时候推波助澜,即可!”
    “离间?”卫疆惊了一下,脱口而出。
    “蜀中,荆襄多有能人,区区离间还容易为他们所看破这是道。我们要做的,是让他们不得不战!”卫宁挥了挥袖口,将双臂抱着,笑道。
    “叔知“莫非早有准备?”卫灌本以为自己追逐着叔父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却不曾想到,自己还是那般稚嫩,垂头丧气起来。
    卫灌那点失落。只是道,“作为一个上君,只要懂的用人,这便是成功了。不管他是敌人还是自己人。只要能为自己所用。那么花任何代价都是可以的!区别就在于你是否能看清某些人的价值,能否给他相应的代价!”
    卫灌若有所思,卫宁却没有给他太多的思考时间,实际上,在陈留城楼上。吹着寒风,逐走曹操的兴奋过去,已经是深深的疲惫,便开口道,“好了!等你南下以后,你就知道,刘障不愿出蜀,我们就逼他出蜀,我会让文和随你南下一次,诸事可多问问他,你该知道,这个家伙到底有多狡猾的!”
    卫宁指着贾诩,调笑道。后者那副懒洋洋的模样,又让卫宁无可奈何。
    卫灌当然知道贾诩的力量该有多么庞大。或许在前一刻还会有些忐忑。但卫宁让贸诩跟着他的话,心里却莫名其妙的踏实了起来。
    卫灌却不曾听到,卫宁最后一声呢喃,“至于曹操”这个枭雄,我就拼着最后一口气。帮你扫除他吧!有这个枭雄陪我一起,再加上刘备,这一辈子,也是值得了”可惜孙坚啊,江东暂时还不是河东能够攻下来的”
    而这个时候,张松已经回到了蜀中,对于卫宁的抬爱,存激动之后。以张松的头脑也不难回觉过来。这其中的用意。
    当然,他并不知道卫宁的打算,但对于蜀中的图谋,他却是清清楚楚。但无论如何,卫宁如此礼贤下士。已经做到了任何一个诸侯的极致。甚至还有超出,即便是有利用的关系来说,张松也觉得,就算是效大马之劳,死,而后已也是值得!
    而张松做为了蜀中激进派的党魁已经对卫宁死心塌地了。那其余人自然也不会反对。而当法正听说了卫宁对他的评价之后,不禁心里也生出了一种知己的感觉,要知道,他在蜀中的名气根本不能与张松相提并论,就连刘獐都不待见他。偏生一个北方的雄主专门将他提出来赞赏。就凭这一点,他就有理由对卫宁充满感激!
    投靠河东,发出了一致的声音”剩下,只是为了完成卫宁对蜀中和荆襄的最后一次大叭
    一月,卫宁亲领十五万大军进驻东郡。汇合黄忠典韦十万人,再度向东南徐州挺过而孙坚将大军退回寿春固守,巩固长江防线,显然是打算最殊死抵抗,河东军的动静并没有瞒过他,在松了口气后,又不免有种兔死狐悲的感觉,未来的大势,已经完全为河东所主导了!,!
   
(本章结束)…
第二卷 黄巾乱 第五百四十六章(大结局)第二卷 黄巾


    正当卫宁大军进驻东郡的时候,朝廷的特使也南下同时抵达,中原大战的胜利已经进入了尾声,虽然卫宁有意要在给曹操来上最后一击,但毕竟是可以享受胜利果实的时候了。
    事实上,正如同卫瓘所言,这一场大胜,其实河东也耗尽了多年来储备的元气,更应该是稳固消化战后所得的时候。
    可是卫宁怕等不起,他不知道自己的身体到底还能熬到什么时候,在击败了曹操和孙坚之后,那一直支撑着他战斗下去的气力,在松弛下来后,仿佛飞快的从他身体里流失出去。
    在领军东进的时候,卫宁分明的感觉到了身体的疲惫,那并非操劳而得,而是身体机能开始退化的表现。
    正是如此,他才迫不及待的想要将曹操赶尽杀绝,只有这个人存在一天,他就觉得对于自己一手营造起来的庞大势力是个威胁。
    曹操,就是那种在再艰苦的逆境中也能顽强生存下来的人。
    在原本的历史中,曹操遇见的艰难不少,甚至许多时候都几乎要了他的性命,或许是时运,或许是他的坚韧,让他一次次挺了过来,若说同时代能够比曹操还要顽强的,恐怕也只有刘备一人了。
    刘备已经不在了,而曹操却还在残喘。卫宁觉得即便是在耗上一些元气,也不能让他再有东山再起的可能。
    正是如此,卫宁才忽略了卫瓘的建议,也忽略掉了如贾诩,郭嘉等等谋士的劝阻,这或许算是他最后一次的一意孤行吧。
    但是,卫宁还是忽视了郭嘉等人的想法,虽然大多数人不知道卫宁为什么急于想给敌人最后一击。在他们眼中,现在的曹操不过只是丧家之犬,整个徐州局势因为和河东大战过度透支,已经一片糜烂,二十年内要想恢复实力都算困难,倘若河东修养一些时候,恢复一些元气,征讨徐州,不过手到擒来。
    即便是郭嘉虽然知道卫宁的身体可能出了状况,但也无法理解卫宁对曹操的重视。
    在直面劝谏不成,郭嘉伙同贾诩等人暗中传书给坐镇安邑的刘晔,想要曲线改变卫宁的决策。
    在同时击败了张鲁,刘备,曹操,孙坚之后,卫宁如今的声望已经达到了一个无可比拟的高度,可以说,单单卫宁的名字,便可以让天下震动三分。
    即便有刘表不识时务的跳了出来,但没有人怀疑这可笑的螳臂当车迟早是自寻死路,这个天下的大势已成,没有任何人还能挡在河东兵锋的前面。
    郭嘉等人联名上书,对卫宁歌功颂德,请进爵为公,这其实已经是水到渠成,事实上,以卫宁如今的成就来说,要封公爵并不困难。
    不过大汉建国以来,除了高祖刘邦建汉时封了些异姓王公外,未来数百年,就只有篡汉的王莽,其余非皇室成员都不曾有外姓封过王爵,公爵,外姓将臣所能追求的最高荣誉也只能是列侯而已。
    而卫宁先前打破了旧制进爵为国侯都算是逾越了数百年的规矩,但毕竟还是属于侯爵范围,而现在,数百文臣武将的联名上书,似乎也要挑战大汉最后的权威!
    久居深宫如同傀儡的献帝,感到绝望了,在那最后一次的安邑之变后,刘氏最后的一点余威也丧失殆尽。
    这一次跳出来送死的,只是一些跳梁小丑,再没有什么有分量的人了,或许私底下还有人愤愤不平,暗骂卫宁有不臣之心,但在如今卫宁挟大胜之势,也不敢跳出来指责一二。
    献帝无奈,只能让刘晔起草诏书,封卫宁为雍公。
    乘金车,驾四马,持九锡,假行天子事,赐雍州十郡为其封邑,建国号定都长安,可置国相,百官,礼同天子,入朝不拜,剑履上殿。
    这些殊荣下来,卫宁俨然已经是这个天下的实际拥有者了。
    特使随行百人,得天子诏书,匆匆南下请卫宁班师回朝。
    而当卫宁接到朝廷特使抵达东郡的时候,甚至都不知道郭嘉等人已经暗中做出了这么大的举动,虽然在此前他已经有所暗示,但没想到,竟然会在这个时候封爵的消息下来。
    联想到先前所有人都劝谏他停兵休养生息,卫宁猜测能有这么大胆量的恐怕也只有郭嘉一个人了。
    现在朝廷特使已经南下,再进兵徐州已经不可能了,卫宁虽然知道郭嘉是为他好,但这依旧让他怒气不平。
    可是
    当他愤怒的找到郭嘉的时候,映入眼帘的,竟然是一块染血的手帕,还有那略显苍白的脸色。
    郭嘉知道自己这一次擅自做主已经违反了某些规则,但他实在不愿意看到河东在如此大好局势下真正的伤筋动骨,只要再给一两年的时间休养生息,徐州根本造不成什么威胁,他不能不为河东的未来做打算。
    一如同他知道卫宁身体已经开始恶化,但也知道如今卫宁最迫切的并不是吞曹灭吴,而是要彻底巩固如今的权势和地位。而封公,势在必行,甚至是比灭曹还要重要的事情,一旦建立起了国号,那么卫宁指定的继承人,将名正言顺的延续他的权利,这才是刻不容缓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