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卫公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卫公子- 第3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沉浸在胜利果实下的于扶罗。根本没料到这样的局势若在继续下去,迟早,匈奴人来去如风的秉性,将会彻底的转变,而永远的落根在一个地方。
    当然,卫宁对这个被他一直扶持操纵下来地匈奴部落,匈奴王庭,反而拥有巨大的话语权从来都是汉人妄图用大环境来包容,吸收匈奴人。卫宁的反而其道而行。同样收获巨大。汉人会被同化吗?有先进的知识,先进的生产力。各种繁华的事物,注定他们不会向往匈奴人那种颠沛流离的生活,即便他们在初期要忍受,但迟早会不由自主的改变这一切,向着汉人的方向发展,同样,也有匈奴人于扶罗成了卫宁吸收匈奴人地帮凶,同样给他汉人作为兵员,一切地补给从他征战中掠夺鲜卑人而得来,反而养活了无数的汉民,省去了卫宁在北方地物资压力,同样却也帮助训练出来了一支不弱的骑兵。
    而于扶罗取得的,只不过空虚的单于风光,以及阴山一片注定日后将要归附在汉人治下的土地。
    不过,现在,卫宁更希望他作为抵挡乌桓人的先头军,用他刚收拢的两万北匈奴奴隶,为并州建立起一片人墙。
    或许,袁绍也根本没料到,卫宁竟然还有这样一支王牌,根本不知道,在边军上,那个渐渐名头渐大的匈奴部落,几乎是被卫宁一手操纵着。即便卫宁保守的估计,动用河东根本力量的二十万人,但他可以用的底牌,却丝毫不弱于对方。
    当匈奴部落中的庞大汉人力量一但凝聚起来,相当于不费卫宁丝毫付出,便能凝聚起数万的汉人骑兵,他们的马是匈奴人,鲜卑人提供的,他们的武器有的是从汉人的资助,有的是从别的部落所抢劫而来,而他们的马背技巧,更是通过匈奴人的传授,从一场场争夺阴山控制权所磨砺出来的。
    更重要的是他们有对河东的归属感,有对卫宁的认同。
    五万,匈奴人帮助训练出来的强大汉人骑兵,两万于扶罗的匈奴控弦,卫宁很想知道,当袁绍还在疯狂而得意洋洋的妄图让乌桓人骚扰并州边疆的时候,当这样一支力量踏上他的后方时,将会是什么样的表情。
    这也是卫宁给徐荣调度的一张绝强底牌,虽然控制权,还未移交给他,不过,也足够让卫宁踌躇满志。
    当初出兵时候的狂言,胜利,胜利,再胜利,从一场场捷报中,瓦解掉袁绍的斗志,卫宁并没有任何虚言。
    而这,不过只是卫宁的一张底牌而已。
    “典将军是时候了!”太史慈勒马停住,大军已近了他判断的地点五里之处,月色已经高攀,显然便将是一场大战开始的契机。
    典韦脸色一喜,当即大大咧咧道,“你认为,这就是那傻瓜河北兵想要设伏我军的地方?”
    太史慈点了点头,微微笑道,“此计本该是不错,既算准了卫侯对朝歌防守的重视,又算准了时机和地点,倘若不是吕布和颜良这样的莽撞之辈,或许根本不可能让朝歌徐晃将军看出端倪,近而让卫侯察觉既然有了徐晃和卫侯的叮嘱,若还不能从各种细节中看出端倪的话,便真该愧对卫侯信任了。呵呵,不过,若不是如此,又岂能让大功与我等?”
    典韦那凶恶的脸上一红,事实上,就算有了徐晃和卫宁的提点和叮嘱,他还真没瞧出个所以然来。那双牛眼看太史慈的眼神却是变了几变,弄了半天,河东所有大将中,论起头脑来,反而他还该算末流了?
    不过典韦却也不回在这样小事上沮丧太多,反而拍了拍胸脯铿锵道,“好了!不说这个了!呆会仗该怎么打,你便直接给我说!反正公子在我北上的时候便说得清楚了,你让我杀哪我便杀
    说道此处,典韦眨巴了一下眼睛,道,“公子说,这一仗打完了,你便应该足够在河东站住脚跟了,反正要还有谁不服气,我老典的双戟定然不饶他!”
    太史慈微微一愣,却是不知道卫宁竟还有这样的吩咐。心头不由一暖,当即沉声道,“典君放心,我自万万不会让卫侯失望!”
   
(本章结束)…
第四百三十九章 河北有猛士,慑河东!


    五月中,袁绍以颜良为先锋,领兵三万,伙同吕布星夜南下攻取朝歌。朝歌守将徐晃,坚守不出,一万人,守得城墙密不透风,三日攻城不果,毫无寸进。
    大军屯扎,自幽州,冀州征剿粮草,源源不断送于前方。袁绍希望毕其功于一役,不论上下,对这场战事也颇为卖力。
    朝歌,牧野之战,实际上,也便是关乎到未来走势的大战争。无论是谁,在这一线路上的溃败,都将失去未来的主导。
    河东固然占据上了地理的优势,即便这一线上溃败,也还有箕关天险可以镇守,但没有人认为他能输得起。这便是人心上的争斗,卫宁能够在袁绍的强大压力下还能后方勉强稳固,毕竟就是战局的不明朗以及强大的军事实力压制忧患,但假若,朝歌,牧野一战失败,势必便会如同折断的栋梁一样,轰然倒塌。而袁绍虽然可以容许一两场失败,但若被河东夺回邺城,将他逐走北方,冀州,幽州一马平川,将无险可守。
    所以,朝歌,牧野一战,无论是对于谁来说,都不容许失败。
    袁绍听从逢纪献策,以颜良和吕布围困朝歌,而虚实之间,用颜良领兵一万悄然南下,伏兵大道,围点打援,解决卫宁派遣北上的援军。若能在短时间剪除掉卫宁的增援力量,朝歌围困下,必然不战自乱
    而同时,袁绍又以淳于琼领兵三万,顺漳河南下,绕过朝歌战场的局限性,而占据黎阳,隔河向西牵制牧野。
    朝歌和牧野在徐晃布防下,便如同两个尖刺,锐利。但却又紧密相连。但毕竟仓促起兵固守,兵力上的不占优势,只能以固守来拖住敌兵的脚步。以邺城在北面,加上黎阳的包围,面对牧野,朝歌的掎角之势,却仿佛一条皮带将两根犄角分别纠缠住。却是不能在关键的时候上。互相支援。
    所以,无论是对于谁来说。卫宁的援军是两军第一场真正意义上地交锋。
    在闻得卫宁已经亲自到得河内,袁绍也却如同卫宁所言一般。做耐不住。
    无论卫宁北上的援军是否被歼灭,袁绍势必不可能将所有希望全部寄托在颜良身上。加上冀州源源不断填补而来的兵马,邺城在分兵颜良和淳于琼之后,很快又屯兵到了十三万之数目。
    袁绍以沮授坐镇邺城,当即亲自又提中军八万。文丑,许攸。沮授等文武亲自南下,增援朝歌一线而来。
    朝歌与牧野,北面借助太行山的险峻地形,南面又依靠漳河,横开形成一条尖锐而宽小的战线。袁绍若要西进,必然需要跨过这条最重要的障碍。即便有邺城和黎阳双双牵制,但也只能做到牵制,却是不可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南面还没有传来捷报,袁绍大军压境地消息,便已经传遍了敌我两方。
    卫宁不可能学曹操官渡之战。用白马。黎阳,延津来换取战略纵深。虽然曹操也是出于无奈,但卫宁却是万万败不得,万万不能让出寸土的。
    既然袁绍已经出动,作为和他等量级地人物,卫宁却也不能在作势下去。
    尤其,在淳于琼领兵三万驻扎在黎阳的情况下,即便如今大军地力量还未完全集结,卫宁也不可能在等待下去了。
    与朝歌的地位不同,牧野的附属自然是起了牵制的作用,分担了朝歌方面很大的压力。袁绍围困朝歌,自然是需要部分兵马防守牧野可能从侧面地出击。
    但在这个时候,显然,有了黎阳的牵着,那些防范牧野兵马地敌军,自然便可以悠然抽调,投入攻打朝歌的行列。
    在南面援军可能被颜良阻拦,而不知道典韦和太史慈需要花费多长的时间才能击溃他。这段时间里,朝歌压力自然便会陡然增大,尤其,在袁绍亲提八万大军南下朝歌的时候,若卫宁再没有半点反应,那朝歌的失守根本就没有任何悬念。而分兵典韦,太史慈领兵三万北上的时候,驻守在河内的兵马也只留有区区四万人而已。好在这个时候,来自司隶的援兵,从虎牢关渡河直接北上的赵云也终于到达了河内。
    两万兵马的增援,足够给卫宁带来了更大地筹码,借以让他地手上,有多了几分可以运用的筹码。
    手中六万兵马,卫宁当即使黄忠分兵一万,轻装而行,星夜不停,直入牧野以西三十里处屯扎于淇县,借助漳河天然防御,来解除掉黎阳对牧野地威胁。
    与此同时,牧野作为偕同朝歌作战的优势,在黄忠截断黎阳带来的威胁后,自然便要将其发挥出来本该具有的作用。
    卫宁当即便又以马超为主将,庞德为副将,分兵一万,再向牧野增援,随时做好从侧翼攻打袁绍大军的主意。
    于是,大战略上的布局已经渐渐成型,卫宁亲自提兵四万,随行刘晔,司马朗,赵云,张绣等文武,一并开拔起程,直北上,向朝歌之南百泉而去。
    显然,不管如何,在辉县附近的一场伏击和反伏击之战的战局,注定将会是以最短的时间结束。颜良一万兵马的作用,已经将初战第一场,提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
    若能胜,一可鼓舞军心,挫敌锐气,杀敌战意,二,则可就地依靠辉县,拦截卫宁北上的步伐,抢夺延长袁绍大军对朝歌的攻势,时间拖得越长,朝歌便越发危险,对于袁绍来说更有力,甚至,当袁绍亲自南下的八万大军一但到达,凭借朝歌区区一万五千人,城破不过是旦夕之间的问题。
    而典韦,太史慈的三万兵马,对于卫宁来说同样也有类似的作用。
    “绝对是这里了!不会错!”太史慈语气肯定的一扬马鞭指着前方,看上去连绵浓密的树林中。眼睛炯炯有神。
    看了看天上的月亮,典韦嘿嘿一笑,嘲讽地循着太史慈的马鞭望去,道,“敌军那个傻瓜,以为我军连夜急赶,却不知道我等本便是昼伏夜出。为的,就是让他以为我军疲劳不堪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