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匈战争三百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匈战争三百年-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四、班超经营西域

公元73年(永平十六年)夏天的一个清晨,沉睡多年的阳关突然被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惊醒,一行三十六位骑士,在一名身材魁梧的中年武将率领下穿关而过,迎着扑面而来的黄沙,踏着坚硬的沙砾,朝西方绝尘而去。为首的这位中年武将,就是以重新沟通西域而永垂青史的东汉名将——班超。

班超,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出身于一个著名的文人世家。父亲班彪、哥哥班固、妹妹班昭,均是一代博学高才的史学家与文学家。署名班固的著名史书《汉书》,实际上是始创于班彪,集大成于班固,补璧于班昭,集三班之力而完成的。在父兄的熏陶下,班超从少年时代起就勤奋好学,博览群书,精研汉史,对于匈奴、西域的历史尤感兴趣,思绪常常驰骋于大漠荒野之上,萦回于金戈铁马之中。永平五年(62年),班固赴京城任职,班超与母亲随之迁居洛阳。在达官贵人聚居之地,为帮助职微俸薄的哥哥养家,班超终日忙忙碌碌,伏案抄写那些枯躁乏味的官府公文。终于有一日,班超再也按捺不住,愤然投笔于地,感叹道:“大丈夫即使没有别的志向,也应当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于绝域,万里取封侯,怎么能在笔砚之间消磨时光!”

永平十六年春二月,奉车都尉窦固奉命出酒泉击北匈奴,班超毅然从军,被任命为假司马,从而开始了他长达三十一年的西域生涯。在此次战役中,班超自将一支偏师,攻击伊吾城(今新疆哈密西),战于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多有斩获。窦固非常欣赏班超的军事才能,于是命令他出使西域,从而揭开了东汉王朝重新经营西域的序幕。

自从宣帝神爵年间在西域设置都护府以来,在历任都护的治理之下,西域诸国大体上平安相处,渡过了六七十年的安定时期;匈奴自从呼韩邪单于归附朝廷后,北境也是一番太平景象。然而到了西汉末年,政治日益腐败,外戚王莽执政,朝廷对西域及匈奴的控制能力已经严重削弱,元始二年(2年),车师后王姑句与来去胡王唐兜因不满戊己校尉与都护的欺辱,率部众逃入匈奴,即是西域将发生动乱的信号。王莽不仅没有及时安抚诸国,反而遣使至匈奴强索二人,会集诸国国王,当众杀之,激起西域诸国的愤怒。王莽代汉建新后,任意“贬易王侯”,西域诸国愈加瓦解。始建国五年(13年),焉耆(王治今新疆焉耆西南)率先起兵,攻杀都护但钦,继而又在各国支持下,大败继任都护李崇。李崇率残部退守龟兹(王治今新疆库车),数年而死,西域从此断绝与中原的联系。其后西域诸国自相攻击,匈奴也乘机而入,役使西域诸国,莎车王贤也联系邻近诸国抗击匈奴。建武十四年(38年),莎车王贤与鄯善王安遣使贡献,俱言诸国苦于匈奴重敛,皆愿属汉,恳请复置都护。这是东汉时西域与中原的首次交往。光武帝刘秀因天下初定,百废待兴,无力西顾,因此拒绝所请。公元45年,车师后国等十八国皆遣侍子入汉,再次请求内属,光武帝厚礼遣回诸国侍子,但仍然拒派都护。三年之后,匈奴正式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南下附汉,北匈奴逐渐向西北迁徙,企图控制西域,作为侵扰中原的基地。至明帝永平时(58~75年),北匈奴利用西域诸国的争斗,坐收渔利,最终完全控制了西域,数次胁迫西域诸国攻掠河西地区,以致河西一带城门昼夜皆闭。东汉政府为了保障西北地区的安全,不得不重新考虑夺取西域的问题。在公元73年窦固击北匈奴的战役中,汉军占领伊吾,并设置宜禾都尉,驻兵屯守。伊吾是北匈奴侵扰中原的必经之地,也是匈奴进入西域的咽喉要道,汉军控制了伊吾,从而揭开了汉匈再夺西域的序幕。班超就是为了实现这一方略而出使西域的。

班超重新经营西域是从距离匈奴较远,控制比较薄弱的南道诸国着手的。当时,位于南道东端的鄯善与中西部的于阗号称南道二大国,控制了鄯善与于阗,就可以稳定住南道诸国,乃至整个西域的形势。因此,班超一行首先到达中原通西域的必经之地鄯善。鄯善王广得知汉军新破北匈奴,慑于汉朝兵威,所以对班超等人热情款待。但是数日之后,鄯善王广的态度忽然怠慢起来。班超立刻察觉出这一变化,准确地判断出匈奴的使者已经到来,虽然鄯善王正动摇于汉匈之间,尚没有作出最后的抉择,但局势对于汉使已经非常不利。于是班超设法从鄯善侍者的口中探问出匈奴使者的住处,召集随从三十六人商议,以“不入虎穴,不得虎子”激励众人。于是在夜色掩护下,班超率众人奔赴三十多里外的匈奴使团的营地,顺风放火,鸣鼓大呼,匈奴人在睡梦之中被惊醒,顿时乱作一团,班超与众人守住营门,将逃出火海的三十余人杀死,其余近百人都被烧死。天明之后,鄯善王广得知消息,震恐惊愕不已,在班超宽慰劝说之下,终于同意归附,遣王子入汉为质。

班超因降服鄯善有功,明帝下诏褒扬,擢升为司马,命其继续出使于阗。窦固欲多遣士卒以壮声势,班超婉言谢绝,仍率三十六名壮士沿南道行至于阗(王治今新疆和田东北)。此时于阗王广德因新破莎车,国势强盛,雄据南道,与匈奴关系密切,匈奴亦遣使者常驻于阗镇抚。因此,广德对班超等人的到来,态度甚为冷淡,并且听信神巫之语,强索班超的乘骑,准备杀马祭神。班超佯若应允,命神巫前来取马。神巫至后,被班超杀死,送首级于广德。广德大为惶恐,又慑于班超在鄯善攻杀匈奴使者的显赫声威,因此杀掉匈奴派来监视的使者,归附汉朝。班超善言宽慰广德,厚赠财物,留居于阗镇抚。

南道诸国虽然归附,但北道诸国仍在匈奴的役属之下。龟兹王建为匈奴所立,依恃匈奴的势力,称雄于北道,攻杀疏勒王,另立龟兹人兜题为疏勒王。疏勒位于南北二道西端的会合之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不控制疏勒,西行之道依然不通。第二年春天(即永平十七年,74年),班超率部下从于阗出发,由僻避小路进入疏勒境内,在距兜题所居的涅槃橐城九十余里处停下来,仅派田虑一人前去劝降。兜题见田虑孤身一人,毫无戒心,傲慢地拒绝归降。田虑乘其不备,突然将兜题捆绑起来,左右卫士惊惧逃散。田虑挟兜题纵身上马,飞奔出城。班超见兜题被俘,立即率部进城,召集疏勒群臣,宣布兜题罪状,立已故疏勒王的侄子忠为王。疏勒人早已深恨兜题,纷纷请求班超杀之。班超认为杀之无益,不如释放以示汉朝恩德,于是遣兜题回龟兹。

就在班超招降疏勒,南道基本上被打通的同年冬天,汉军又在西域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窦固、耿秉率军攻破北道的车师前、后国,重新控制北道的东端。在这种形势下,朝廷决定在西域重设都护和戊己二校尉,任命陈睦为西域都护;耿恭为戊校尉,屯兵于车师后国金满城(今新疆奇台西北);关宠为己校尉,屯兵于车师前国柳中城(今新疆吐鲁番东南)。至此,中断六十多年中原与西域的交通重新开通。匈奴失去西域,自然不肯甘心,永平十八年(75年)二月,北单于遣左鹿蠡王率兵二万进攻车师。耿恭坚守金满城,以毒箭射退匈奴骑兵后,移屯于距水源较近的疏勒城(其地不详,应在车师后国境内)。同年七月,匈奴发兵攻疏勒城,又被耿恭设计击退。十一月,焉耆、龟兹在匈奴的支持下,攻陷都护府,杀死都护陈睦和汉军二千多人。此时柳中城也被匈奴围困,关宠上书求救,适逢明帝去世,朝廷议而不决,救兵久拖不至,柳中城也被匈奴攻陷。至此,汉朝在北道仅有耿恭坚守的最后一个据点。车师这时也叛汉,与匈奴共同围困疏勒城达数月之久,但始终不能攻克。章帝即位后,于建初元年(76年)春出兵击破车师,始解疏勒城之围,这时耿恭部下仅剩下二十六人。章帝在此役之后,不愿再用兵西域,于是罢除西域都护与戊己校尉,刚刚恢复与中原联系的西域北道交通又告终断。

就在朝廷决定放弃西域的时候,班超与疏勒王忠正在奋力抗击来自北道的匈奴属国龟兹、姑墨的进攻,坚守槃橐城一年多。章帝考虑到西域都护已撤,班超孤掌难鸣,因此下诏征其回国。班超将奉旨回国,引起疏勒国内一片惊恐,都尉黎弁不忍见汉使离开后被龟兹吞灭,自杀而死。班超东归至于阗时,于阗的王侯竟抱住班超的马腿,坚决不肯放行。班超被西域诸国归汉的诚心所感动,也不愿意自己壮志未遂就中途而废,于是决定留在西域,并且立即拨转马头,返回疏勒。此时疏勒已有二城发生叛乱,投降龟兹,并与尉头国(位于疏勒东北)连兵。班超返回后,果断平叛,击破尉头,再定疏勒,并准备以此为基地,打通北道。

建初三年(78年),班超率疏勒、康居、于阗、拘弥(王治今新疆于田东北)四国兵一万多人,首先进攻位于疏勒东北的姑墨。此时姑墨役属于龟兹与匈奴,邻近疏勒,对其威胁最大。班超攻破姑墨重镇石城后,解除了来自东北方向的威胁。随后,班超上书陈述政见,表示不须耗费中原之力,“以夷狄制夷狄”,即利用西域人统一西域。章帝赞同班超的见解,于是任命徐幹为假司马,率一千士卒前往增援。就在徐幹尚未到达之时,南道莎车以为汉廷不可能出兵,班超孤悬域外,不是龟兹的对手,于是归降龟兹,并策动疏勒都尉番辰反叛。班超前后受敌,形势再度危急。恰在此时,徐幹率军赶到,与班超合力大破番辰,第三次平定疏勒。此后,班超上书朝廷,建议遣使联络乌孙,共击龟兹。建初八年(83年),章帝批准班超的计划,任命班超为西域长史,徐幹为司马,另派卫候李邑护乌孙使者回国,以通汉朝善意。不料李邑刚行至于阗,听说龟兹进攻疏勒,吓得不敢西进,反而上书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