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的养成计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女皇的养成计划-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夜已三更,庭户无声,殿外风来暗香满,一点明月窥人,清明烛火,将斑驳的影子投在案上的奏疏上。

    殿下时而在奏疏提腕勾画着,时而蹙眉凝思,神情专注,带着几分隔世的冷漠。

    “魏征啊,这是你从前给朕上的‘十思疏’,用以劝戒朕该如何做一个圣明帝王。每隔几日,朕都要取出重读一次。”陛下忽地仰天长叹,似在对我说,却又更似自言自语,“但其中却没有告之朕,太子之争、手足相残该如何做?更未告诉朕,若有一日你魏征离开朕,朕又该如何是好?”

    这些年我随侍陛下左右,看得最为真切。

    魏征此人有胆有识,敢言他人所不敢言之言,且不畏死,不达谏之目的绝不罢休。他曾向陛下面谏五十次,呈奏十一件,一生谏诤多至“数十万言”,其次数之多,言辞之激烈,态度之坚定,古今怕只有他一人,无怪陛下对他刮目相看,器重有加,会为他的逝去而如此哀伤。

    帝王者,一生若能遇此良人,何愁大业不成?

    “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古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知得失。朕常以三镜提醒自己,以防过失。今魏征已逝,朕便失去了一面镜子。”陛下依然深深叹息,由远而近,漫过四周,“来人。”

    “在。”立即有侍臣快步上前,跪伏于地。

    陛下沉声下令:“传旨,魏征便葬在朕的陵墓地旁,朕要为他立碑,上头须有碑文。”

    侍臣答道:“是,我立即去准备。”

    “不,那碑文,朕要亲自写。”陛下微微摇头,“另遵从魏征遗志,薄葬治丧。”

    魏征与陛下,与其说诚于人,不如说他们诚于己。明主难期空负高才,奸佞当朝报国无门,如此窘况,断然不会出现在他们之间。

    两种人生,曾经相知,各有传奇。

    *****************************************

    因魏征的逝去,陛下抑郁许久,闷闷不乐,今日忽内侍来报,突厥的突利可汗已到长安。

    突利乃陛下当年的结义兄弟,他的到来,自然使陛下欢喜,立即下旨,在太极殿内设宴款待。

    风过穿廊,摇动树梢,碎花在清绝阳光中飞扬,我捧着一盅温好的酒,急步走向大殿。

    我只顾低头赶路,并为留心,在曲径回廊处,一个人影从另一头闪出来,想来他也是毫无防备,两人便蒙蒙地撞在一起,他更是收不住去势,踩掉了我脚上的丝鞋。

    “啊……”那人正是晋王李治,他见踩掉了我的鞋子,顿时臊得面红耳赤,竟弯下身子,拾起我的鞋,伸手便要来捧我的脚。

    “你,你做什么呀?!”虽说我与他曾有过亲密之触,但如今见他如此,我仍觉得十分窘迫,一时方寸大乱,本能地往回缩着脚。

    “我,我只是想帮你将鞋穿回去……”李治见我抗拒低叫,更是慌了手脚,半跪在地上进退不得。

    “哦?你要帮我穿鞋?”我垂眸看着他,他满头是汗,臊得全身似都要烧起来了。我顿时心念一动,将右脚轻搭在他的膝上,低笑着问道,“你看我的脚,好看么?”

    “好,好看,比上等白玉雕成的还好看……”李治见我如此举动,又惊又羞,头立即侧到一旁,不敢正眼望我。

    “那,殿下还不为我穿上?”我的脚趾稍稍挠着他,双眼勾勾地望向他,我伸手撩着发丝轻笑,半真半假地说道,“奴婢的脚很冷啊……”

    “是,是……”李治正呆滞地望着我,见我催他,这才如梦初醒,忙不迭地为我套上鞋子。

    “殿下,为何许久都不见你入宫?”我带着几份幽怨,眼中隐隐含泪,一切愁情已在不言中。我的声音略带娇羞,几乎连自己要都感动了。

    “不,不是……我……”李治先是手足无措,而后他低低一叹,“父皇告戒我,不可荒废学业,命我无事少到宫中来……”

    陛下果然有所觉察,还做了防范……

    “那,你想不想以后仍常来宫中见我呢?”思即,我勾唇一笑,斜瞥着他。

    “想,自然是想,日夜都想!”他眸光一亮,随即又暗淡下去,“但是父皇不准……”

    “我有法子。你叫我姐姐,叫姐姐,我便告诉你。”我踮起脚尖,在他耳边低语,声音似梦如幻,自成一种魅惑。

    李治又羞红了脸,声音轻若呢喃:“花妖……姐姐,姐姐……”

    我眉眼一挑,轻撇嘴:“此处无人,你大声些叫。”

    李治怯怯地转头四孤,而后朗声大叫:“姐姐!”

    “呵……”我掩口轻笑,转身再不理会他,快步朝前去了。

    “姐姐,你还未告诉我,你有什么法子啊?”李治在后急叫,我却置若罔闻,仍是头也不回地走了。

    母亲与陛下的那段孽情,成为刺进我心中的一根刺,痛入骨髓,却拔之不出。而我能做的,便是将那刺慢慢变成心的一部分,成为羽翼,便可展翅,也能笑傲。

    母亲引得陛下险为她折腰,我亦能。对岁月的复仇,最痛快淋漓的莫过于此。

    宴会之上觥筹交错、笑语盈盈,好一派宾主尽欢的气氛。

    陛下坐在御席之上,突利可汗坐在他的侧手边,而那个令我咬牙切齿的怒战,居然也随坐在旁。

    首发

正文 最懂我心意的是李恪

      突利可汗望见我,先是惊得半天合不拢嘴,而后却倏地释然。而怒战只轻瞥了我一眼,并未多瞧我一眼,似乎从未见过我。

    这个怒战,究竟在打什么主意呢?突厥人既来到长安,那个库摩是否也会到此?而母亲呢,她如今身在何处?

    在我走神的这点功夫,突厥使节已令怒战与另一名突厥女子献上了舞蹈。

    陛下微颔首,赞叹道:“突利,看来你们突厥男儿不仅骁勇善战,也精通音律。”

    突利谦逊地答道:“陛下过奖了,我们都是粗野之人,难等大雅之堂,倒是大唐歌舞闻名,不如请哪位王子舞上一曲,也可令我等开开眼界。”

    “恩……”陛下稍一沉吟,而后唤道,“恪儿。”

    “是。”李恪随即会意起身,一袭白衣在大殿的风中飘摇。

    怒战忽然开口:“吴王殿下要亲自舞剑,是我等的莫大荣幸,只是一人献舞似乎有些乏味吧?”

    “也是。恪儿,你便在殿上挑一人与你共舞吧。”陛下微皱眉。

    “媚娘……”李恪站在殿中,青纶如玉,白衣如雪,朝我缓缓伸出手。

    我略感讶异,却毫不犹豫地起身,向一旁的侍卫借了佩剑,不看周遭人审视的目光,漫步走到他的身边。

    乐起,舞起。

    李恪长空舞剑,威然起舞,宛若游龙。拔剑扬眉,是何等豪情快慰!

    我亦剑舞狂飞,剑走轻灵,时缓时疾,时起时伏,云烟四起,如丹青零落,横涂竖抹,飞扬殿上。

    高手比武过招,是以静制动,剑是武器上品,极尽飘逸灵动之致,我们两人对舞着,纯如水,素如墨,光影眩迷,灵光逼人,一切美艳不可方物,剑气中舞出千古柔肠。

    只在一举手一投足中,尘嚣、世俗,便离我们远去了。

    我瞥见一道银光从我发上飞出,那是我的银簪。黑发乱在风中,遮住了我的眼睛,神迷如雾,像笼着轻纱的绮梦。

    乐曲在此时嘎然而止。

    李恪装束一丝不乱,只是气息稍显急促,他手中捏着我的银簪,深望着我,眸光如水,倒映着我的影子。

    “好了!想来你们也累了,下去休息吧。”寂静无声中,陛下忽然发话。

    “是。”我与李恪再对望一眼,便各自退下。

    “哦,突利啊,朕记得那年你入长安,身边还有一个突厥的第一高手,为何今日不见他?”酒过三巡,陛下又忽然发问。

    我大吃一惊,面上却不敢流露出半分。

    突利随后解释:“哦,回陛下,此次他也随我来了。只是没有旨意,不敢入内。”

    “命他进来吧。”陛下似不在意地一笑。

    内侍得令后很快便将库摩带上殿来。

    那库摩脚步沉稳地跨入殿中,他身后还跟着一名蒙着面纱的女子。

    我心兀自一颤,险些惊叫出来。

    因为那名女子虽蒙着面,看不见样貌,但那弱不胜衣的体态、那头九尺长发,与母亲极为相似。

    “参见陛下。”库摩与那女子跪伏于地,向陛下行叩拜之礼。

    陛下还未开口,一旁的内侍便低声呵斥:“大胆,见了陛下,怎可隐藏面容,此为大不敬,还不快取下面纱。”

    那女子也不惊慌,侧头与库摩对视一眼,蒙面轻纱在纤纤玉指下摘落。

    “小女子乃库摩之妻,拜见大唐陛下。”她生得面若桃花、唇似朱丹、眉如秋水,确是个美人,但她并不是母亲。

    陛下看着那女子若有所思,但瞬时便恢复了平和的神态:“免礼,赐坐。”

    库摩与那女子再次叩拜谢恩,而后便坐到了下席。

    她不是母亲,那母亲究竟去了何处?库摩又为何要带着这个体态与母亲有几份相似的女子到此?

    “媚娘,为库摩使节斟酒。”陛下的声音若湖风拂面,却轻寒如霜。

    “是。”我领命捧了酒盅上前,才走两步,下意识地悄悄回头瞥了眼陛下。

    陛下神色寂淡,看不清他眼眸中潜藏的前尘往事,浮现的永是飞掠而过的流水行云。

    库摩的脸庞瘦黑了一圈,往日的嚣张跋扈已敛去许多,皆掩在苍白的憔悴中。

    我轻提酒壶,缓缓倾下,酒香扑鼻、热气醺人。我冷然抬眸,悄声问道:“你将母亲藏在何处了?”

    “她也未给你任何音讯么?”库摩闻言微惊,语气虽淡,目光中却有无法掩饰的忧心。

    我眉头一蹙,手不自觉地握紧了酒壶,努力以平稳的声音说道:“你这是何意?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