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皇帝分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皇帝分身- 第1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理论上,自然界的财富,如同江河中的水一般无穷无尽。而人类创造财富能力,相当于挑水的水桶,水桶越大、越多,从江河中获得的水的能力便越强。”

“以粮食生产为例。chūn秋战国时期,我国每亩粮食最高亩产0。5石。汉唐时期,通过努力改进了农业技术,最高亩产达到3石。宋朝时期又有了一定进步,江南地区最好的农田,最高亩产有8石。而我葛沽改进良种、肥料,最高亩产创下20石记录。这便充分说明一个道理。天下财富并无定数,完全可以通过改进自身的生产技术,获得更多的财富。。。。。。”

小公主连连点头,肖图白从粮食亩产的角度解释财富,这年代任何人都懂得。哪怕是皇家,为了表示重视农业,皇帝每年会在chūn耕中,带领自己后妃、子女,体验一下亲自务农。虽然,这些不过是形式主义,但是通过这些实践,一个正统王朝的皇家,一点不懂农业常识,是很罕见的。

肖图白又从农业,阐述到了工业。他举例子说明,大明1名工匠生产的棉布,出口到了海外能够换取二十名农民一年的生产所得粮食。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工业能够获得的财富,比之农业更为丰厚。

“为什么会这样?”小公主不禁皱眉,显得不解。

肖图白笑道:“因为吃饭是人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全世界列国的百姓,不约而同的摸索出了一套农业技术。但是工业却是满足更复杂的需求,里面含有的道理,更为艰深一些。有些国家,技术积累不足,只能生产低端的产品。所以,我军与那些技术水平较低的国家,进行贸易,往往能够占大便宜。”

公主道:“这和我的零花钱之间有关系吗?”

“当然有关系,农业的问题是天下田亩有限。地主视田地如生命,不到万不得已。只会通过购买增加田亩,而不会售出。而工业是暂时是不存在瓶颈的,只要不断的盈利、便可以扩大规模。假设,公主你一年的零花钱是100两,投资在工业项目中,每年收益率50%。并且,将收益全部继续投资工业生产。十年后这笔投资会变成多少?”

公主拿着算盘,愁眉苦脸。虽然,她自小就开始接受启蒙教育。能够写出不错的书法文字。但是,古代的教育中并不重视数学,而且她才八岁。数学功底也仅仅限于数数。

肖图白给她答案道:“财富增值了57。66倍,100两银子10年时间变成了5766两。再过十年332525两,增值了3000多倍。因为工业的投资,前景暂时是没有瓶颈的,百年以内,是可以不断获得这种爆发式的增长。而如果投资田亩,由于天下田亩有限,赚取的银两只能藏在地窖中,不能无限的扩展增值。。。。。。。公主如果想要更好的为皇上分忧,那么可以选择将零花钱投资到工商业上。”

后世的学过工业历史的。一般皆是知道。第一次工业革命100年时间内,赚取的财富比之过去1000年人类创造的财富更多。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的财富比之第一次工业革命更发达数倍以上。第三次工业革命,比之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财富的能力。又有爆发式增长。。。。。。。

可以说,300年后的人类社会一年创造的财富,比之古代社会3000年创造的财富更要庞大的多。

也正是因为人类生产力水平可以用如此残暴的速度狂飙,肖图白向来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永远是无尽的!

人类社会遇到一切大的困境,皆是生产力不足。每年创造100亿财富的生产力不足解决问题。变成1万亿呢?还不够,将生产力发展到100万亿呢?如何还不能解决问题,再生产力再发展到1万万亿。。。。。。。

这种野蛮的生产力思维,才是真正唯物主义、生产力崇拜者应该拥有的情怀!而将小萝莉公主,调教成生产力崇拜党人,是肖图白任重道远的任务啊。

公主目光露出了喜sè,道:“谢谢肖哥哥指点。”

——————

崇祯九年十月的京师,显得无比的热闹。

先后迎来了卢象升率军献鞑子的首级和俘虏,光是首级,就摆了一百五十车,每车100具用石灰保存好的头颅。

除此之外,鞑子的俘虏送上京师的有数百人。其中,还有一名被活捉的牛录额真谭泰,更是令京师数十万军民感觉到民心振奋。

众多的鞑子的首级,也被皇帝令人堆放到皇陵中,用以告慰被被掘陵墓。

在鞑子的首级、俘虏被送到京师不久。陕西巡抚孙传庭也率领3000多名士兵,将闯王高迎祥押送到了běijīng进行献俘。

与历史上,立即判处高迎祥腰斩不同。崇祯亲自与高迎祥进行交谈,让高迎祥答应归顺明廷,封其为“顺义伯”。

这高迎祥本身不过是马贩子出身,而后来陕西灾荒,土匪们纷纷下山,召集流民造反。高迎祥这个马贩子,也带着一帮兄弟们造反了,由于高迎祥手头拥有数千匹战马,所以一开始班底就无比雄厚,因此在王嘉胤兵败后,被推选为各路起义军队的总盟主。高迎祥甚至做过皇帝美梦,但是随着如今被俘后,其美梦清醒,贪生怕死的念头不断的涌起。

历史上,崇祯皇帝没有给他机会,一见面不久就下令斩了,连劝降的兴趣都没有。

如今,崇祯露出了招降的姿态,高迎祥不禁喜极而泣道:“罪臣叩谢吾皇恩典!”高迎祥却是不断的表示忏悔,并且一力保证,劝说旧部向朝廷自守,接受朝廷招安等等。招降了高迎祥后,崇祯将焚烧凤阳皇陵的责任完全推给张献忠、李自成两人。

至于,高迎祥的官方表态,当年烧凤阳皇陵时,其本人不在场。被焚烧后,高迎祥内心受到巨大谴责,如此云云。。。。。。

来到京师献俘,孙传庭每rì也是在京师活动,与京师同僚多多交往。其中,孙传庭更是拜访了名声更响的卢象升。

这两名明末历史上,最著名的督抚见面,不免要多多亲善。

“传庭此役擒住高迎祥,可谓给我拾遗补缺了!”卢象升本来为追击高迎祥一半,却被招到北方勤王,显得有点遗憾。

但是,刚刚上任不久的陕西巡抚孙传庭,在高迎祥必经之路上,伏击了这位天下匪军的盟主,从而让整个中原的匪患,陷入了低cháo。

虽然有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等等各部窜逃,然而各部的声势大跌,不复高迎祥时期那般鼎盛。

孙传庭谦虚道:“还是先生手段高明,连续大破高迎祥让其元气大伤,高迎祥窜逃至陕西,才让我捡了便宜。若非如此,传庭如何能获得如此巨功!”

历史上,明廷在崇祯年间的三位个救命稻草——卢象升、洪承畴、孙传庭。卢象升死、洪承畴降清、孙传庭兵败不知所踪后。崇祯朝,才进入了无可挽回境地,迅速的灭亡在李自成的大军下。

总体而言,明末三大著名督抚中,卢象升、孙传庭比较有气节,洪承畴的本事不弱就是气节差了一点。

片刻后,孙传庭道:“近期朝中,一股倒温风cháo,象升兄是如何看待?”

卢象升洒然笑道:“这党争真是无味之极!大明真正的忧患,一个是关外鞑子。一个是腹地流贼。这两者不灭,朝廷诸公却纷纷窝里斗,掀起门户之争。象升反正是不愿参与的!”

孙传庭也是笑道:“党争方面,小弟也不敢搀和其中。卷入过深,想要摆脱可就难了!不过,私底下谈谈何妨?”

半晌后,卢象升说道:“我看,那温体仁还不至于倒台?”

“哦?”孙传庭忽的感兴趣道。

卢象升笑了笑道:“倒温的风波,不外乎是刘宗周的奏折引起。那奏折,大意也就是向皇上诉说温体仁是小人。为了怕奏折弄不倒温体仁,近期京师又多了一些‘皇上遭温了’之类的谣言。看起来汹汹舆论,但是够分量的朝中大佬,很少亲自参与其中。显然他们也怕,温体仁未被罢掉,会对诸公进行打击报复。。。。。。”

孙传庭恍然道:“所以说,温体仁会不会被罢掉,完全是看有没有失去圣眷!”

“对!”卢象升道,“前几rì,刘宗周上书不久,我刚刚离开宫中,却无意见到皇上召温体仁入宫,由此可见,他还是未失去圣眷的!”

s

第一五三章迁都之议三)求订阅

崇祯九年十月下旬,天气转寒。

五更过后,天sè蒙蒙亮。众位大臣多已来到皇极殿中上朝。此时,皇极殿中,已经挂着灯笼、燃着一些香炉,虽然带来一些温度,但是一些出身南方的大臣,还是冷的直跺脚。

太监喊道:“皇上驾到!”

众位朝臣恭迎皇帝,早朝便正式开始不久。户部禀告,山东布政司申请免除五年以内未缴纳的赋税。

考虑到山东这些年,屡次遭到兵乱天灾,各地元气大伤。五年之前积欠的赋税,恐怕也是交不上来。

崇祯道:“准了!”

“皇上,臣有奏!”

一眼扫去,又是罢温体仁的奏折,崇祯道:“唔,知道了,待朕看过再说。”

崇祯将奏折让王承恩收好。实际上,崇祯打定主意,近期关于罢温体仁的奏折,一概采用“留中不发”。所谓留中不发,便是皇帝把臣下的奏章留在宫禁中,不交议也不批答。

在汉朝的《史记》中,已经有“留中不发”的记载。明朝最擅长“留中不发”的皇帝是万历爷。万历大帝是明朝涵养最好的一位皇帝,大臣与他商议问题,他哪怕是持反对意见,也会一本正经的听完。同样,万历对于一些不好公开表明立场的奏折,皆是锁在柜子中,奏折发霉后,也不会答复。

“留中不发”也是一种非常没有节cāo的做法。设身处地为大臣想想,他们写给皇帝的奏折。往往是左思右想,改了又改,确认毫无疏漏之后才会上书。递出了奏折后,大臣自然会期待皇帝的反应。

但是,“留中不发”这种做法,让大臣绞尽脑汁构思的奏折文章,如同石落大海一般。毫无动静,也太不尊重臣子的劳动成果了。

当然,皇帝将奏折“留中不发”。也等于将自己的立场隐藏起来,与群臣博弈中,心理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