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沧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越沧海- 第2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了,白白失了信任,还照样讨不到好处。

    当然了,畜牧业的东西,一层层的管理层要想贪墨一些小头,肯定是堵不住的,比如一匹母马明明怀孕了,账目上不记载其怀孕,来年生产之后,马驹数就自然消失了一匹。要想查这种实物孳息账目,比查钱粮出入、丝茶生产要难得多,只能是从概率上大概把控一下。

    比如根据马政的一些惯例,母马的孕期大概是11到12个月,那马政监的算法就按照12个月取值。产后到下一次孕期的准备,大概是两三个月,再加上马匹一般在春季才发情,过了季节也有半年无法受孕的情况,综合下来,只要做到每年的马驹数达到母马数的七成,账目上也就做的过去了。正有那么百分之三四数量的马驹被实物账做掉,也就无所谓了。

    “司马将军倒是有心了,这些事情,交给文人账房去操心便好,也不必过于干涉。”钱惟昱温言劝慰了一句。这年头,人家肯跑到鸟不拉屎的地方给你管马政,还不许别人贪点财么?岳武穆都只说“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怕死”,可见武人是可以贪财的。适度贪财,也是胸无大志的表现,君主诸侯才更方心。

    劝慰过后,钱惟昱细细看了一番,问道:“如今这岛上经过清丈勘踏,依司马将军看,全部调度妥当的话,可以养育多少马匹呢?”

    “这个数么倒好教节帅得知:如今这六千顷苜蓿田,养殖两三万匹马还是不在话下的,日后若是彻底把能改苜蓿田的地方都改了,充其量可达五万马。至于那些牛,如今主要是在荒野草场上放牧,作为苜蓿开垦不足的一项填补。毕竟马还需要育肥育壮,吃苜蓿也是没办法的。牛本就不吃苜蓿,也没必要如此浪费。如今汉拿山深处,也还有数千顷草坡,只是山中难行,养牛也是不易。如今有马政监的马倌、民夫私自养育一些山羊,吃肉剥皮,贴补些生计,若是殿下觉得将来要统一规划的话”

    “不必了——士卒劳苦,远离故土来这荒僻之处养马,还不许他们私下吃几斤羊肉么?这汉拿山内的草场,日后便许给马倌民户使用,不必再课税征收。只是役夫民户都要登记调度,莫要放牧过度,把草原都连根啃食根绝了。据孤所知,那山羊食草,最善连根拔起,如果过度了,草原数年都不得恢复。”

    “节帅体恤士民,仁义如此,末将唯有代数千民户谢恩了。”

    钱惟昱摆了摆手,示意司马球无需多礼,又转身对随行的数名钱氏商会掌书记帮办之人吩咐道:“日后再加一条:凡我苏州、明州市舶司属下,来耽罗岛运马匹耕畜等大宗货物,当一并官价收购民户山羊皮毛产物,不得盘剥岛民。”

    “许是殿下不知——如今船队往来,若是有需,已经有小额皮毛交易了。”那名掌书记眼见也是对生意往来比较熟稔,立刻回答了钱惟昱的指示。

    “孤知道已有贸易了,可是尔等不曾听清么?孤说的是‘以官价收购’,那便是说,在苏州城内,这山羊皮货作价几何,此处耽罗岛收购价也要几何——嗯,最多折扣三成的运费,按照苏州官价的七成采购,也就是了。也不能亏了跑海的弟兄们,得给他们留点利钱。”

    那名掌书记见钱惟昱如此明断,也知道这里面的擦边球打不得了。不过他本来也就只是一个代言人,那些皮货小利本就没他多少好处,也犯不着争了,当下唯有连声应诺不止。

    钱惟昱那番话,其实已经堵住了一个很大的剪刀差压榨口子——是啊,有人在耽罗岛收购皮货不假,可是真正拿了利益大头的,真的是岛民么?此前只怕未必。尤其是这耽罗岛的进出往来,都是钱惟昱自己的商会独家垄断,没有别家的船队能来此贩马,所以他家的船队不顺带贩运羊皮的话,这岛上的畜产品是卖不出去的,因此在没有保护价的时候只能接受盘剥。钱惟昱堵住这个口子之后,对于岛民也算是一个非常大的实惠了。

    “好了,司马将军,你继续吧。”钱惟昱和商会的人交代完,便扭头回来,继续和司马球攀谈。

    “节帅,恰才说道,这耽罗岛若是适宜垦作苜蓿田的草场都垦出来,约摸可以同时蓄养马五万匹、牛两万头的规模,另有汉拿山中,可蓄养山羊数万。留良田两千顷为免税永业田、以军屯法管制,便足供近万户岛民口粮、菜蔬自给。普通战马三岁便可成型供人骑乘、五龄即可正式披挂,冲锋陷阵。耕牛两岁即可耕地。因此日后若有需要,还可加快耕牛的周转驯养速度。”

    牛这种东西,百姓平时耕地就要用,而且成熟快,大批量集中养殖的,无非是还没有进入出力阶段的牛犊而已。所以虽然这个岛上也就同时养两万头牛的规模,产出速度却不慢。去岁钱惟昱收容那些南唐流民户、安置到大小琉球和耽罗、日本、福建。当时便要求第一年要做到每十户流民户必须有一头耕畜可供流民或租或买下合用。此后数年随着流民户打下了基础,还要扩大供应“融资租赁”。这其中,相当一部分的耕牛就是从耽罗岛周转出去的。

    与牛相比,马匹除了驮马挽马平时就要干活以外,战马则是平素可以集中驯养、集中锻炼的,放在耽罗岛这样的大马场正是合适。如果放出去早了,到了饲养地后饲料的运输也是一桩麻烦的事情。

    参观完了马场已经取得的成就之后,钱惟昱把萨达姆叫来,让他把马穆鲁克中那些贝都因人拨出来,暂时留在耽罗岛上两个月,熟悉在耽罗岛驯养安顿那一千匹中东战马的法子。务要让这些勇士亲力亲为,总结出在异国养好自己战马的法则。

    “司马将军,这位萨达姆侯赛因,乃是大食国人,战奴出身,如今孤赏他一个马穆鲁克营都头职务,统领三百奴骑兵。这些人皆是西域骁勇之士,在马背上打熬半生,对大食战马习性最为熟稔。孤便放他们在此两个月,把次方水土草木摸清了。

    将军你的人便每日好生在旁观摩切磋——这些人,多半还不会说汉话,言语沟通多有不便。但是只要从旁观摩他们如何照料马匹,记下来依样施为便是。另外,还要费心筛选各类品种母马,与这些西域马中的公马配种,将来所得马驹,再行分拣品种、择其优良。”

    “末将谨遵节帅钧旨。”

    “还有——恰才也说了,这岛上山羊肉畜之利尽归百姓、役夫;驮马耕牛繁衍孳息多少,也不必太过精确。但是这一千匹大食马、突厥马账目往来、甚至配种记录、产育前后,务必账目清晰、名实相符——这不是钱粮的事情,是国本大事。司马将军孤是信得过的,就怕下面有人不体孤苦心,还望司马将军善为转达啊。”

    “请节帅放心,这一千匹宝马若是无故少了一匹,末将提头来见——话说,如此宝马,末将当真是生平仅见啊。”

    “司马将军如此有心,孤也放心了。以孤看来,这耽罗岛四面环海,似乎也不必留太多良田种粮。但凡多些渔户打渔,也尽可养活数千民户了。那些精耕细作之地,不如略略拨出几百顷,种些油胡麻、黄豆等物,于耽罗县城内营建榨油作坊,以芝麻、大豆压榨香油、豆油。取榨油芝饼、豆粕,添于苜蓿精料之中,也好专门用于养壮这些西域宝马。”

    。。。

    。。。


第221章 水力球磨



    因为时间紧迫,在耽罗岛的视察工作只能是走马观花,两三日便结束了。卸下了总计一千匹的阿拉伯马、土耳其马,还留下了一群贝都因族马穆鲁克武士、数个通译,以及一批优质的油胡麻种子、交代司马球手下那些马政役夫和这些贝都因人混杂磨合了两日,也就到了重新启程去日本的时候了。

    这一趟钱惟昱来日本,目的是很明确的,就是搞好灰吹法开矿的事情,因此自然不会在别处浪费太多时间。船队到了九州之后,除了分出二三十艘转运贸易货物的商船自行去长崎、博多津做生意,抑或是直接开往濑户内海的兵库港贸易,其余装着水力球磨机配件等银山开采器械的载重船只,则直奔山阴的石见国而去。

    长崎港两年前钱惟昱来的时候还是不存在的。或者说那里虽然有人烟和舟船,但是还仅仅停留在小渔村和流亡海盗暂居地这类状态下。不过,自从钱惟昱把蒋正明挪到了代行肥前国司的位置上之后,长崎这个地方几乎是爆炸性地发展了起来。两年里的进步比耽罗岛还要快得多。虽然还不能和已经作为日本与中韩主要贸易港口垂三百年的博多津相比,若是假以时日,有三五年的发展,完爆博多津已经是必然了。

    个中原因,除了蒋家善于经商、财力雄厚、钱惟昱舍得在日本领地投资砸钱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航海技术的发展。

    当初博多津之所以可以在三百多年的时间里以日本最大外贸港口的姿态存在,主要就是隋唐时候商船跨海远航的能力太差,有时候为了避免走深海航线,不得不绕很远的弯路。博多津论港湾的水深、泊位的面积,都是不如有五岛遮护的长崎的,它唯一的优势,就是面朝对马海峡,有壹歧岛和对马岛的两翼遮蔽,可以无风无浪地航行到对岸高丽国的釜山。

    然后,唐代时候中日之间无论是遣唐使还是民间商人,走的都是从博多津渡过对马海峡到釜山、再沿着朝鲜半岛南岸和西岸北上的航线。船到瓮津的时候折向正西、到中国山东半岛的莱州、登州近岸,然后再贴着海岸南下。这条路线算下来,因为兜了个大圈子避开东海和黄海的深海区,从博多津到苏州、明州足足要开四千里路。

    但是,自从钱惟昱穿越之初的时候,吴越海商的海船,就已经可以实现从苏州、明州直航耽罗岛、然后向正东到博多津的航线了。后来经过几年的发展,吴越又在肥前国的了立足点。蒋家经过多次往复,总结出了出了连耽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