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罪(书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心理罪(书评)-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小说看完了,仍有意犹未尽的感觉,一部没有鬼怪神异的小说,却时不时让人心生战栗、汗毛倒竖。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魔鬼,它潜伏在那里,窥伺着我们的弱点。长时间的凝望深渊,深渊也回望着我们。
  你还敢看心理医生吗?到底谁才是病人?
  文/额尔德莫
  穿过平庸的心理,谁又能抓住那心理的瞬间变化。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那种感觉,当看到红色的时候,就联想起了很扭曲的那一副画面,不知道是不是我这样变态的小说看多了,有时候站在窗前,站在街头,站在闹市的人群中,我就是有那么一点点、一点点的想要跟书里一样的去,行走!
  我看过很多的灵异小说,有很多被成为灵异文学的东西被这样、那样的编辑们放到了我的包包里,让我帮着写点什么,可是看来看去的,我总是不知道他们到底要表达的是什么,有着怎样的意境,所以那些个文字也就是一拖再拖的,只有这个《心理罪》写的太让我激动了,当朋友推荐此书给我的时候说的天上有地下无的,让我催了编辑好久她才恋恋不舍的快递了一本给我,真有这么强吗?本来以为那‘变态教科书’的名头只是个噱头,可是当我刚看了个开头就开始高呼“知己”!那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暗色不是用白描描绘出来的,那气氛,是让你身上不自然的就冒出小米粒的,这感觉正是我要的!都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那些变态事件打交道过于深刻了,这个人无论有多健康,他内心深处还会有那么一丝一毫的变异的,除非他不是人。
  《心理罪》中的事件很有技术含量,血和牛奶混合的喝下去,感觉很有创意,让我很想尝尝那个味道;那个催眠杀人的心理医师,他的意志力得有多强,才能掌控了那个可怜虫的精神那么久?你还想去看心理医生吗?到底谁才是病人?忽然想起了阿姐鼓,那个带着宗教色彩的凄美故事,当一个人成为了悲剧人物的时候,我们往往看不到那背后到底有多残忍,多变态,而是将他看成了美丽的牺牲品。雷米很棒,他是一个会织絡布网的人。
  看多了黑暗文学之后在看看生命周围的蓝天,忽然觉得自己很幸福,因为我们活在一个起码看起来算是正常的世界里。看了看周围同事的眼睛,怎么觉得他们的眼神里也带着那一点点的不对劲呢?
  让我看透你的心!——《画像》书评
  文/华斯比
  以前不看《今古传奇·故事版》的我很幸运地从今年4月末开始看起了月末版,而吸引我读这本杂志的正是4月末那一期封面上打出的“2007年度最佳长篇心理悬疑故事”——《画像》(连载①)的广告,自从看了那多和蔡骏的小说后便开始喜欢悬疑文学的我岂会轻易错过这个“年度最佳长篇心理悬疑故事”呢?
  于是,我像一个在沙漠中穿行的旅人见到绿洲一般疯狂地进入了雷米所营造的《画像》的悬疑世界。
  就像06年读刘慈欣在《科幻世界》上连载的《三体》一样,每次读完当期连载的《画像》,我都在一边猜测谁是凶手的同时焦急地如同新郎盼望洞房之夜一般等待着下一期月末版快快上市。
  方木——对于看过雷米《第七个读者》的读者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名字了——在《画像》中再次登场并成为故事的主角。他是一个具有察觉犯罪天赋的大男孩,可是他因为“第七个读者”事件而变得孤独,越发地沉默寡言。
  他仿佛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精灵,一个游离于人世之外的神明,以冷峻而镇定的目光审视着这个充满潜在犯罪危机的世界。
  没有读过《第七个读者》的人可能不会了解这一切。当你心爱的女孩的头颅被凶手在众目睽睽之下砍掉,当你挚爱的亲友一个个从你身边消失的时候,你还会无动于衷吗?
  方木的选择是与凶手抗争,用他那冷峻的足以令人窒息的目光看透凶手的内心。对手愈强,方木也变得愈加强大。可方木愈强,凶手就变得愈加凶狠与残忍。最后受害的往往是方木身边亲他爱他的人——他的老师,朋友,还有情人。
  凶手无法击败你,就从你身边的人下手,他要让你痛苦,让你生活在失去亲人、友人、爱人的阴影之中,以次来彻底击溃你的心理防线。
  忽地,我想起一个人,古龙笔下的“小李飞刀”李寻欢。李寻欢说他自己是一个会给爱他的女人带来不幸的男人。他的表妹林诗音,惊鸿仙子杨艳都深深爱上了他,但都不幸地死于非命。
  而方木呢?与他之间关系不明的美女邓琳玥由于方木救过自己一命就觉得从此找到了一生的依靠,可当死亡的威胁悄然降临到方木身边时,她却没有和方木站在一起,而是选择的逃避,她不想让方木连累自己。这一切都可以理解,因为这一切都太现实了而不是武侠小说中的故事。
  不仅是邓琳玥,方木室友杜宇的女友张瑶也因为方木而成了凶手的目标,最后惨遭杀害。
  众叛亲离——方木又变成了孤家寡人。一个人勇敢地面对凶手的挑战(也是一种考试)。
  在《画像》大结局推出之前,我和一些网友就在《画像》的博客上展开了“谁是凶手”的大讨论。最后,我和几位网友达成共识——凶手是图书馆的孙老师(后来知道他叫孙普)。
  等大结局出来之后,似乎毫无悬念地证实了我们的推论。于是有人就说小说的结尾不够好,到最后已经再无悬念了,凶手一下子就让人猜到了。
  可我觉得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暴露在阳光下的罪恶往往更让人恐惧!你明明知道凶手的下一个目标是谁,可你依然无能为力,眼睁睁看着身边的人离你而去。要战胜这样的恐惧需要多么大的勇气的毅力呀!而方木却做到了!
  这是方木一个人的战役,但他却能看透对手的心!
  2007年8月7日
  回味,我的感怀
  文/星叶
  以前,除了《福尔摩斯》,我没再看过其它侦探小说,而现在,《心理罪》是我接触福尔摩斯后,讫今为止看的第二本心理悬疑侦破小说。
  只能说,我很幸运。在看过《福尔摩斯》之后,又遇上了同样带给我深刻印象,并觉得好的优秀作品——作者雷米创作的长篇《心理罪》。
  从前,看过《福尔摩斯》后,我说,这是我看过最好、最优秀,也最具传奇色彩的侦探小说集,它的每一则故事深深吸引着我,许多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无论是“跳舞的人”中美丽忧伤的小妇人埃尔莤,还是“归来记”中三名个性迥异的大学生,都成为记忆中难以释怀的人物。
  曾以为,再没有第二本探案集能够足以吸引我,直至遇见《心理罪》,身心便在一瞬间,彻底沦陷了进去,不能自拔。
  不眠不休地花上三个通宵,一口气读下来,然后合上电脑呆坐,脑海中充斥着精彩的故事情节与血肉丰满的人物交替,演绎出一幕幕结构严谨,逻辑性强,故事情节丰润生动的画面……
  我想,我是再一次爱上侦探小说,并且为《心理罪》这本书深深着迷了的。
  无论是充满矛盾,心地善良正义,孤独避世却又积极的优秀心理画像学生方木;还是热心爽快,既为方木带来过阳光,也带来了悲伤的室友杜宇;和有着轻微神经质,内向的大男孩孟哲凡;亦及原则性极强,表面略严肃刻板,专业知识水平极高的乔永平教授……他们的形象,皆深深植根在我的脑海中,如此鲜明丰满,承载着故事的推动与发展,将我一步步带入那迷雾丛林般的险地。
  阅读时,我曾一次又一次为书中人物的命运担忧与心焦,也一次又一次为不能冲破重重雾霭的情节忧虑与烦躁,更一次又一次为元凶的步步紧逼与残忍手段而愤怒咬牙,直至终于盼到云层散开,如沐浴在一缕绚烂阳光下,将整个故事贯穿照亮,才真正放下心来,满足地叹息一声……
  爱,谊,礼,义,人性,冲突,心理研究,道德欲望,激荡在整部小说的浪潮里,于严谨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外,再一次展示出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与耐看。
  当终于读毕时,欣喜,回味,赞叹,喜欢,充斥了整个心灵,紧绷的神经终于懒洋洋地松驰,却仍沉浸在兴奋与激动中,像被丰足的雨露刚刚浸润过,亦或见到大雨倾盆后的虹桥,身心充盈,而快乐非常。
  阅读,总是需要我们快乐品味,而品味过后是满足。快乐品味并获得满足,则需要一种接近快感,怀着急切非常的心情,近乎一目十行地收获着行文流水般的阅读之感。
  而这阅读之感,来自于小说文字与内容的不浅显,不虚假,不做作,尊重科学知识,尊重社会生活,让我们感觉——故事就在我们身边,人物就在我们身边。
  可喜的是,《心理罪》它做到了,无论是精准、流畅、通俗的文字,还是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都让我觉得此番读来不虚、不枉、不悔。
  《心理罪》,这部展示人性智慧与心理画像的优秀悬疑侦探小说,我想,不单是我,就是你,阅读时,也会深深被它吸引,并衷爱收藏。

  恶魔在身边——读雷米犯罪心理小说《心理罪》
  文/王唯径
  画像,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像绘画,是指刑事摹拟画像,是在刑事案件侦查中,警方为了缉查犯罪嫌疑人以及案件有关人员,通过调查访问受害人和目击证人等有关人员,根据他们的记忆描述,依据逆向追溯的逻辑方式,通过绘画的方法,再现犯罪嫌疑人及与案件有关人员的体貌特征的侦查过程。
  长篇犯罪心理小说《心理罪》通过对这一题材的掌控和发撅,成功塑造了主人公方木睿智、勇敢、机敏、正义的形象,这一形象虽然比不上福尔摩斯、比不上卫斯理,也比不上神探柯蓝,但是小说通过特有的悬念设置、情节安排、气氛渲染、背景衬托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