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张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黄巾张狂- 第2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龌鳌=ザ康拇蛩懔恕
    要知道,他们也不是没有自知之明的人。整个酸枣联军中,最能打的就是曹操与鲍信所部。如今曹操既然元气大伤,光凭一个鲍信,就更没有可能对付董卓军了。
    吃了这一次败仗,曹操并没有气馁,再次劝说酸枣诸侯出兵进攻。当然,他的话语依然没有人响应。郁闷中的曹操,给名义上的盟主袁绍写了一封信。发泄自己对局势的不满:
    “若听吾计,使兄【袁绍】引河内之众临孟津,酸枣诸将守成皋,据敖仓,塞轘辕、太谷,全制其险;使袁将军【袁术】率南阳之军军丹、析,入武关,以震三辅:皆高垒深壁。勿与战,益为疑兵。示天下形势,以顺诛逆,可立定也。今兵以义动,持疑而不进,失天下之望,窃为诸将耻之!”
    曹操的牢骚再大。也不能改变什么结果。接到小弟写来的信,袁绍也是无可奈何,只得想法子安慰一下曹操。
    袁绍这个“盟主”的话语,在有些时候还好使。但其他州郡大吏若是一心推脱,他也是无可奈何的。难不成。袁绍还能够将某位不听话的诸侯给撤换掉?
    听了小兄弟曹操的抱怨,袁绍只得从军需中凑了一笔钱给曹操送去,让曹操到扬州的丹阳郡,去招募一些“丹阳兵”,以补充损失的兵力。
    所谓的“丹阳兵”,是大汉除了边地的并州兵、凉州兵和幽州兵以外最好的兵员,向来与“泰山兵”、“三河骑士”齐名。
    曹操得到了袁绍给予的财货补偿,勉强算是压下了对酸枣诸侯的不满。他也不愿意继续呆在酸枣,看那些诸侯的无聊行径,于是便带上兄弟曹仁、夏侯惇、夏侯渊、曹洪等人,前往南方的扬州招募勇士,以图日后再战。
    坐镇雒阳,还没有动身前往长安的董卓,在得到了徐荣击败曹操军的消息以后,自然极为高兴。正好,这时候弟弟董旻也传来了,皇甫嵩已经接受城门校尉之职,来到汉家天子身边随驾侍从的好消息。
    双喜临门之下,董卓并没有被这些利好消息冲昏了头脑。在整合完三万皇甫军,迁都长安完毕之前,他依然需要一段不算短的时间。于是在李儒的建议下,董卓携新胜之威,派出几位被查明暗中倾向于关东诸侯的朝中大臣,前往河内,想要与袁绍进行谈判。
    但是,被派出去的几位大臣,连关东诸侯的面都没有见到,就被袁绍派人强行送回了雒阳地界。
    袁绍此举,无疑宣布不肯与董卓和解。
    得到消息的董卓,通过袁绍的反应,知道己方与关东联军,已经没有和解的可能了。于是,他心里头一时恼火,认为袁隗已经没有用了,便将太傅袁隗、太仆袁基等袁氏亲属五十余人,尽皆处死,以警告袁绍和袁术,顺便给朝廷的迁徙做一做祭奠。
    满目皆敌的董卓,这个时候不由得对北方那个,始终不曾来找麻烦的邻居,心怀一丝丝好感。
    在张狂再次上表朝廷,表示愿意从太行山出兵,牵制袁绍、韩馥等人的兵力以后,董卓终于不好意思继续小气了。他很是慷慨的,将张狂图谋已久的“使匈奴中郎将”一职,正式任命给张狂。
    同时,无暇顾及并州事物的董卓,还顺应张狂的请求,将张狂的老师兼军师程昱,任命为“并州刺史”,长史郭缊任命为朔方太守。
    如此一来,对董卓怀有敌意的上党太守张杨,可就没有心思南下与袁绍合兵了。而袁绍也必须时刻小心着来自北方的敌人,无法全心对抗董卓军。这对董卓的军事态势,固然影响不大,却毕竟是件好事。(未完待续。。)



第12节 张杨谍影缠
    张杨好不容易处理完眼前的一堆文牍,终于可以站起身来,大大的伸了个懒腰。虽然他出身武人,对于处理民政事务实在是不太凑手,可既然担任了一郡主官,就要接下这些烦心的杂事。
    对张杨来说,这个上党太守,做的其实一点儿都不舒服。本地的名门世家,对张杨这位以勇武而被大将军何进提拔的卑微武人,其实很是看不上。
    若不是张杨手中有几千精兵,压制的地方豪强都不敢动弹,上党郡东西两侧又受到太行军的威胁,需要一个敢战\能战的人来保护全郡,那些世家名门早就在朝廷中活动,酝酿着把张杨赶走了。
    别的不说,光是一个“三互法”,世家们就能理直气壮的让张杨离职。
    所谓“三互法”,是桓帝时期制定的官员任职回避政策。简单的来说,地方长官需要回避本籍,不得在自己出身的州郡中任大吏。更有甚者,就连地方长官的婚姻之家,亦须互相回避对方的原籍。而两名官员若是分属两州,则两人也不得对相监临。
    张杨是并州人。光凭这一条,理论上他就不得在并州任太守。多亏如今朝局动荡,各项制度监管乏力,无人理会,更兼有太行军在一旁威慑,并州诸郡的要职多有空缺,没人上任,张杨才得到了上党太守一职。
    “唉!”
    一想到当今的朝廷,张杨就忍不住要叹气。
    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朝廷中所发生的大事,比过去四、五年里的总和还要多。
    先是天子因病中年驾崩,然后大将军掌权,诛杀权阉蹇硕。扶立少帝。初时得到这个消息,时任骑都尉的丁原,还与张杨等部将,在军中大大的庆贺了一番。
    可是,接下来形势的急转直下,却让张杨目瞪口呆。或者说。让张杨完全想不通。
    手握兵权,在雒阳城内占据了绝对优势的大将军,居然会被一群兵权被收,没了爪牙的阉竖,莫名其妙的给杀害了!
    然后,又是袁绍、袁术两兄弟果断起兵,尽诛阉竖的消息传来。还没有等张杨回过神来,凉州军的董卓居然挟救驾之功,带兵进入雒阳城。为大汉朝局的变化,再添波澜。
    张杨是并州军的老资格,曾经带领千余并州军和匈奴义从,去过凉州,与羌汉叛逆交战。那时候,他也见过董卓,知道这位胖子身手极为出色,号称“万人敌”。但是。张杨绝对想不到,董卓居然敢以一介武人的身份。入朝为官,试图执掌朝政。
    ——难道他不知道故段太尉【段颎】是怎么含冤而死的吗?
    这是张杨听说董卓成为三公之一的“司空”时,心中的感想。同为武人,董卓的行为,无疑还是让张杨心里窃喜的。
    但是,这份张杨对董卓的担心。很快被对董卓的痛恨所取代。
    原因是:
    张杨原来的上司兼同僚,新任执金吾丁原,居然被董卓当众逼迫下狱,愤而自杀!
    张杨是个重义气,讲感情的人。当年他在丁原部下。论武功,比不上吕布;论能力,不上张辽;可是丁原最为倚重的,偏偏就是张杨!
    张杨人缘好,对人诚恳,是并州军里的老好人。也正是由于大家都信得过张杨,在丁原被害以后,一部分不愿意接受董卓和吕布统帅的并州军,这才会千里迢迢的跑回并州,投奔到张杨部下。
    但是,张杨也自家事自家明。要说做朋友,做同僚,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人选。可要说做首领,带领大家发展壮大,张杨就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
    由于重感情,每当张杨的部下犯了些什么错误,他都不好意思对部下进行有效的处罚,往往说上两句就不了了之。这种治军的态度,让张杨所部的军纪明显松散起来。虽然还没有达到军纪败坏的地步,可是军中的明眼人,也都看出若是一直这样子下去,绝对是不行的。
    所以,张杨这些日子里,一直想要任命一位军法官,好杀一杀军中的懈怠之情。但是,到底任命谁充当军法官,却是一个不好选择的问题。
    目前,张杨手下有杨丑、穆顺、眭固、卞喜等部将。这几人各领一个曲,总数超过两千,兵员也相当精锐,构成了张杨军的主要战力。
    其中,杨丑原来是丁原的亲信部曲将。由于受恩深厚,在丁原死后,他不愿像张辽那样跟从吕布,于是从雒阳一路奔逃回到上党。他所统帅的并州兵极为精锐,其中骑兵较多,就算与张杨的本部兵马相比,也是不逞多让。
    穆顺则是并州军的老人。说起来,他当年也曾经是与张杨地位相当的并州军司马。只是后来,穆顺与太行军近来冒头极快的猛将关羽打过一场,结果深受重创,不得不回家养伤,结果耽搁了数月。
    如此一来,当张杨、吕布、张辽等人,由于分润太行军征服南匈奴的功绩,得到升迁时,穆顺却倒霉的错过了这一次机会。
    时运不济之下,一两年过去了,其余诸将各有升迁,穆顺依然是一个司马。而且,在兵力数量上,他如今也只领了一个曲,在张杨手下,居然还被杨丑压过了一头。
    至于剩下的眭固和卞喜二人,都出身当年的黄巾余孽。不过,眭固原本曾是士人,在治军、列阵、指挥战斗方面,都颇有一手。虽然张杨为了提防眭固,只给了他一个军侯的职位,眭固却能凭借自身的威望和能力,将同为军侯的卞喜折服,让卞喜事事对他言听计从。
    这三方面的人员关系,再加上张杨的嫡系部曲和上党的当地郡县兵,让张杨属下的人事关系,变得极为错综复杂。张杨想要提拔一个军法官,有资历入选的就是上述四位。可是无论是哪一位当选了,其他几位只怕都不会心气舒畅。
    这个时候,张杨不由得羡慕起北方的那位恶邻。
    那个张狂虽然年纪轻轻,却在太行军中拥有高得不可思议的威望。他只要随便发一句话,手下即使是桀骜如“万人敌”一级的猛将,也要乖乖的低头从命。这份能耐,虽然是由于太平道邪教的鼓吹而得,却也极为难得。
    正在思索间,突然,一个亲卫快步走进院子,向张杨禀报说道:
    “府君,贼曹掾求见!”
    贼曹掾是一郡之中管理治安,负责缉捕盗贼的官员,大约相当于后世的公安局长。张杨自从占据上党以后,为了得到郡中豪强的支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