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确喜欢林姨娘和她的孩子,也愿意抬举她们,可是他更喜欢自己的家族和
社会地位。老太太前脚刚拒绝墨兰,林姨娘后脚就让一双儿女装病不去请
安,这是摆明了下老太太的面子,也是明刀明枪的告诉整个盛府,她林姨
娘腰杆硬着呢。

  而老太太立刻的反击,是在逼盛紘在宠爱林姨娘和家族体统之间做个
选择,孝字当头,盛紘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后者。这就好像买股票不能光看
公司的运行状况,还要多看国家形势,现在盛府的形势是:盛紘愿意护着
林姨娘,但林姨娘必须谨守做妾的本分。

  老太太觉得这个小孙女见事明白,微微有些意外,又温和的问道:
“那明儿觉着你四姐姐错在哪里?”

  明兰晃动小脑袋,有模有样的说:“让谁来老太太这边,本就是我们
的孝心和老太太的乐意,四姐姐不该因为没遂成心愿就来装病来让您操心。”

  老太太满意的笑了,把明兰抱过来坐在自己膝盖上,摸着她的小脸道:
“我的六丫头呀,你说的好。要知道,在老祖母这里识字学女红都是次的,
咱么第一紧要的就是学着明理知事;人活在这个世上,总有遂心的和不遂
心的,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莫要强求,要惜福随缘,不能为求目的
不择手段……”

  老太太看见小孙女一脸懵懵,表情似懂非懂,觉得自己说的也太深奥
了,就不再说下去了,叫崔妈妈来把明兰抱进梨花橱去睡午觉。

  其实明兰都懂,盛老太太这人挺悲催的,当初她养林姨娘吧,原想养
出个高洁的林黛玉,没想到却养出个彪悍版的尤二姐,心机重、战斗力强,
把盛府闹了个天翻地覆,而这一切原由概因一个‘贪’字。这次她养的是
个庶女,倘若因为跟在她身边就心高气傲起来,还有了不该有的指望,那
反而是害了她,所以老太太在这儿未雨绸缪呢。

  躺在暖和的炕上,明兰小小的叹了口气,其实盛老太太不用担心,从
接受这个身份的那一天起,她就在想过自己的将来了。显然这是个很正常
的古代世界,森严的等级制度,明确的封建规则,没有一点YY的社会环境,
她不可能离家出走去当侠女,也不可能异想天开去创业,更加不敢想象去
宫里讨生活,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经营好自己的生活。

  人类的幸福感是通过比较得来的,如果周围人人都比你惨,哪怕你吃
糠咽菜也会觉得十分愉快,庶女们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一起长大的嫡出姐
妹往往会有更好的人生,看着一个爹生的、一起长大的姊妹处处比自己强,
心里不痛快是必然的。

  但是,如果不和嫡女去比较呢?明兰假设自己出生在一个食不果腹的
农家,或是更差,生在一个命不由己的奴仆家呢,比起这些,她已经好很
多了,目前的生活让她至少衣食无忧,还算是微有薄财;父亲也不是贾赦
之流乱嫁女儿的烂人,家庭也还算殷实。

  像她这样的古代女孩,人生已经被写好轨迹——按照庶女的规格长大,
嫁个身份相当的丈夫,生子,老去;除了不能离婚,很可能得接受几个
‘妹妹’来分老公之外,和现代倒没很大的区别。有时,明兰会很没出息
地想:这样也不错。

  如果生活不顺遂,老天硬要给她安一个悲惨的人生,哼,那就要命一
条要头一颗,真的无路可走,她也不会客气;她不好过,也不会让亏待她
的人好过,到时候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大不了鱼死网破,谁怕谁,她可是
被泥石流淹死过的人!

  想到这里,明兰心里反而通透了,舒展着小肚皮,沉沉睡去了。

  第13话

  又忽忽过得十几日,待到一日冬雪初晴,王氏期盼已久的孔嬷嬷终于
翩翩而至,据说她原是山东孔府旁支后人,从宫女升做女官;这几十年皇
帝换了好几任,她却一直安然在六局女官的位置上轮换着,前几年病老请
辞出宫后,一直在京中的荣恩观养老。

  时下,不少公侯伯府或世家望族时兴请些宫中退出来的老宫人到家里
来教养女儿规矩礼仪,明兰的理解是增加女孩的附加值。

  这位嬷嬷前后已在英国公府、治国公府还有襄阳候府教养了几位千金
小姐,都说她脾气温厚,教规矩的时候耐心细致,不像别的嬷嬷动不动就
要罚要打的,却又能把礼数规矩教到位。王氏没想到盛老太太这么有面子,
居然能请到这么有档次的嬷嬷,又到寿安堂谢过几次。

  能在宫里当足几十年女官而没有发生任何作风问题,明兰估计这位嬷
嬷长的很安全,见面之后,果然如此。孔嬷嬷大约比老太太小几岁,体型
消瘦,眼睛不大,鼻子不高,团团的一张大饼脸瞧着很和气,穿着一件银
灰色素面织锦褙子,只在袖口镶着茸毛皮边,头上也只简单的绾了支斜如
意纹的白玉扁方,一身显得很素净。

  她原照着宫中的老规矩要给老太太行礼,忙被老太太扶了起来,她们
是旧识,便一同坐在炕上聊了起来,这样长相平凡的一个人,一说起话来
却让人如沐春风,一举手一投足都大方流畅,谦谨端庄。盛紘和王氏笑着
陪坐在一旁,华兰兴奋的小脸红红,收敛手脚,一句话都不敢多说,墨兰
坐的雅致,保持完美的微笑着听两位老人说话,王氏怕如兰不懂事,丢了
盛家的人,所以根本没让她来。

  “盛大人为官明正,治理德方,在京中也素有耳闻,如今儿孙满堂,
府上的少爷小姐都芝兰雪树一般,老太太真有福气。”孔嬷嬷含笑着说。

  “居然能把你这大忙人请来,我是有福气;我这大丫头可交给你了,
有什么不好的,你只管打罚,不必束手束脚的。”盛老太太笑着指了指华
兰。

  “老太太说的什么话,我今日虽有些体面,不过是诸位贵人给的面子,
说到底我在宫中也不过是个奴婢;照我看呀,规矩是用来彰显德化,明正
伦理行止的,不是用来折腾人的;规矩要学,但也不用死学,用心即可,
况且老太太的孙女能差到哪儿去。”孔嬷嬷一边说,一边随意的看了眼了
华兰,华兰似乎受了激励,端端正正的坐着,腰背挺的笔直,目光期盼,
仿佛用肢体语言表决心一般。

  “嬷嬷此次能来,真是托了母亲的福,回头嬷嬷教导华儿得空时,也
与我们说些京里头的事,好让我们这些个常年在外的乡下人长长见识。”
王氏道。

  “泉州到登州,从南至北,物宝民丰,天高海阔,太太既见过高山大
川,又晓得天南地北的风土,见识当在我这一辈子不挪窝的老婆子之上,
太太过谦了。”孔嬷嬷谦和的微笑,这番话说的王氏全身汗毛孔都熨帖舒
坦,笑的更加合不拢嘴。

  这位孔嬷嬷话说的很慢,但没有让人觉得拖沓,话也不多,但每句话
都恰到好处,让旁人都能听的进去,恭敬又适意,明兰在一旁看了很是佩
服。王氏和华兰本来以为会来一个严厉的教养嬷嬷,已经做好吃苦的准备,
没想到孔嬷嬷居然如此和气可亲,高兴之余,更感激盛老太太。本来王氏
早已备下了孔嬷嬷住的屋子和使唤的下人,可孔嬷嬷委婉的表示想先在寿
安堂住一夜,好和老太太叙叙旧,王氏自然从命。

  当夜,孔嬷嬷睡在盛老太太暖阁里。

  “你居然肯来,我本来可不敢请你。”盛老太太道。

  “我真是厌烦那些权贵之家了,每个人都有千张面孔,面上肚里弯弯
绕绕的算计个不歇,我这一辈子都是猜人心思过来的,连梦里都思量着那
些贵人的肚肠,本想着请辞后能过几天舒心日子,没曾想还是不消停,索
性借了你的由头逃出京来,好过几天清净日子;再说我也老了,总得落叶
归根。”孔嬷嬷一改刚才的不慌不忙,一副疲惫状。

  “落脚的地方可找好了?若是有用得着的地方,一定找我。”盛老太
太目露伤感。

  “不用了,早找好了,我还有个远房侄子在老家,他没父母,我没子
嗣,整好一起过日子,况且你也知道,我这身子骨也没几天活头了,不想
再拘束了。”孔嬷嬷一副解脱的样子。

  盛老太太微有怜意,低声道:“你这一辈子也不容易,当初你都订亲
了,入宫的名牌上明明是你妹妹的名字,却被你后娘拿你硬冒名顶了进宫,
耽误了你一辈子。”

  “什么不容易?”孔嬷嬷豁达的笑了,“我这辈子经历的比常人可精
彩,不说吃过的用过的,就是皇帝我就见了三个,皇后见过五个,后妃贵
人更是如过江之鲫,也算是开眼了!还能衣食无忧的活到花甲,没什么好
抱怨的;倒是我那妹妹,嫁炫、偷人,给妾室婆婆下毒,被休,一辈子弄
的声名狼藉,我那后娘为她倾家荡产,最后潦倒而死,我可比她们强多了。”
说着呵呵笑起来,“当初听到这消息时,我可偷着喝了一整瓶老窖庆祝!”

  盛老太太笑道:“你还是老样子,瞧着恭敬,内里却落拓不羁。”

  孔嬷嬷微有伤感,道:“不这样,怎么熬得过去。”说着,突然冲老
太太怪声怪气道:“倒是你,怎么修身养性得如此地步?当年你那派头哪
里去了?”

  盛老太太摇了摇头,无奈道:“紘儿终归不是我亲生的,何必讨人嫌;
况且我也乏了,当年折腾的天翻地覆又如何,还不是一场空空。”

  孔嬷嬷冷笑道:“我看你是越活越回去了,你不想想,当初静安皇后
可比你日子难多了,儿子死了两个,女儿被抱走,皇家又不能和离走人,
她又能如何?太宗爷宠她,她高兴,冷落她,她也高兴。当年她怎么对咱
们几个说的,‘女人这一辈子顺心意的事太少了,出身嫁人又全不由己,
当需给自己找些乐子,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她虽不长命,可却天天活
得开心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