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刹那芳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刹那芳华- 第1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8点半,是病区主任查房。这是全科医生都要参与的,实习生们抱着自己分管的病人的病历牌跟着。

    主任对每个病人都要询问一番近来的情况。指导一下后面的治疗措施。每到一个病人床头,管床的实习生就赶紧递上病历牌,并且开始汇报病情。如果是新入院病人,就要汇报病史和入院后安排的检查项目及其结果,以及初步的治疗方案。当然,完了照例是住院医生接着补充。

    查到芳华昨天收治的新病人了。芳华赶紧站在病人床边,和主任隔床相对,将病历牌递过去后,就开始汇报了:“17床,昨天新入院病人,姓名……”

    主任边听边打开病历牌,开始翻看起来。本来他都是习惯翻过放在前面的大病历,直接看后面住院医生写的小病历,没想到今天翻了几页还没翻到。他不由“咦”了一声,仔细看起这份实习生写的大病历了。

    详实的病史记录,特别是期间病人病情的反复、和用药的情况记录,让他看得连连点头。很有参考价值啊!

    没等他看完,芳华已经简明扼要地汇报完了病人的基本情况。病人和周围的医生都等着主任的指示呢。

    主任不露声色地按常规给病人做了问诊查体和治疗指导后,才带着众医生退出了病房。

    在门外,他忍不住将芳华的病历牌摊开,展示给大家看:“你们一会儿都看看这份大病历,写得好啊!好在哪儿?好就好在认真!这样的病历在以前的老协和并不少见,但从文化**后就几乎看不到了。这个同学,叫林芳华是吧?”

    段老师忙点头称是。

    主任又问:“是哪个学校的?”

    “华西医大,五年制的。”

    “哦——!不错,我看比我们学校的那些个八年制的还强!因为她很踏实啊!有些人尽管学历高,门门功课学得优秀,但也不一定能成为一名好医生!只有像这位同学这样,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才有可能成为名医!名医可不是速成的!我们协和的老专家老前辈们,都是这么踏踏实实地走过来的!你们这些实习医生都该好好跟这位同学学习,认真写好每一份大病历!”

    主任没再多说什么,继续带领着大部队查下去了。

    几个实习生都在后面冲着芳华挤眉弄眼,意思是:你可风光了。程浩还冲她比着大拇指。

    芳华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不过,她也对主任说的“名医不是速成的”这句话印象很深。

    本来实习生值班后是允许第二天下午休息的,但是今天又赶上了内科大查房,所以芳华照样和其他实习生一起随着段老师等人。准时赶到内科大教室。

    这每周一次大查房,是由内科住院总主持。他负责选择各科最近一两周收治的疑难病例、少见病例或者危重病例等有价值的病例,由全科医生一起讨论该病的诊断治疗情况。

    这是各住院医生学习和展现自己才能的好机会。到讨论的时候,住院医生们都会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些病例比较有意思的时候,主治级别的医生们也会参与讨论。

    最后,往往由对这种疾病浸yin多年的专家教授们做总结发言,对疾病做出诊断、对治疗提出意见。

    听了全科大查房,让芳华感到了不同水平的医生之间,那不同的临床思维的相互碰撞和相互启发。老师们辩论中表现出来的渊博的临床知识和 (炫)丰(书)富(网) 的临床经验,都让芳华很佩服。

    她和其他学生一样,边听边忙着做记录。大查房后,她又回到病房,将自己管理的病人的病程记录、以及各级医生查房的病历记录写好,然后将这两天小记事本上的一些重要收获,分门别类地归纳/炫/书/网/整理后,转抄在一个大笔记本上。

    在学校课堂上,学生们学习的是系统的知识。但是到了临床这个“真实的世界”后,他们就发现真实病例远远比书本上讲述的复杂。而且实习生遇到的都是琐碎、具体的事务,是完全不系统的知识。

    而芳华及时的总结和归纳,就是努力将实习中得到的琐碎知识,又重新组织成新的系统,这样她才能真正有所收获,而不只是一个光会听从上级医生命令、死干活的简单“劳动力”。

    晚上算是没什么事了,但芳华又从协和图书馆借来专业书籍查看,目的是将自己的知识进一步扩展和拓深。近了说是为了在主任查房时不至于“一问三不知”,远了说当然是为成为一名好医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协和的图书馆可是全国医学类书刊杂志收录最多的了,特别是它订阅的外文期刊的种类也是最全的。现在近水楼台,守着这么好的图书馆,芳华自然要增加自己的阅读量了。

    虽然,现代医学的分科越来越细化,但是拥有广博的全科医学知识,依然是成为名医的必由之路。

    现在的芳华,只感到时间的不够用。要做的事情很多,要写的病历很多,要听的查房很多,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忙起来的时候都没时间给嘉辉打电话了。

    一般都是嘉辉晚上从病理科梁主任办公室,挂个长途到科里找芳华,但是芳华往往都在忙,只能和他匆匆说几句,就放下电话继续去忙了。

    无奈的嘉辉,只能叮嘱芳华要保重身体,注意劳逸结合。

    芳华一想,还真是啊!到协和这里都没地方跑步了,自己又这么起早贪黑的劳累,长期下去可是不行的。于是,她也从善如流地在下午或者晚饭后,抽点空和程浩他们打打篮球什么的,算是休息和锻炼了。

    *****************

    【加更】

正文 一百零四、情牵一线

    一百零四、情牵一线

    内分泌科一般没有太危重的病号。但是琐事特别的多,主要是各种化验和检查多如牛毛。

    糖尿病还算好的,只要定期测个血糖尿糖什么的。有的老病人烧尿糖,比实习生还熟练。不过,协和早已经在使用袖珍的血糖仪了,只需病人手指的一滴血滴在仪器试纸上,就可以快速地知道血糖结果。这种方法胜在方便快捷,很适合病人自测。

    而芳华最近主要忙的是给几个尿崩症、原发性醛固酮增高症(原醛症)、库欣综合症的病人做各种检查试验。

    因为这些病人体内的激素水平是有时间变化,所以有些试验也是有时间性的。

    比如给原醛症患者做肾素-血管紧张素的基础值测定及负荷试验,芳华要在病人清晨安静平卧4小时后采血,测定基础值。然后让病人站立4小时,并肌肉注射速尿20mg,再抽血化验。

    而给他做醛固酮基础值测定及负荷试验时,又不一样了。芳华要在病人清晨起床前就采血测醛固酮浓度基础值,然后让病人站立2小时后采血测负荷后的醛固酮浓度。

    总之,芳华就要天天做这些琐事,并努力弄清楚这些试验和检查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这一天晚上芳华总算是做完了这些纷乱如鸡毛的事情,她想起今天嘉辉在外科值班,是不能给自己打电话了。

    而自己已经好久没有主动打给嘉辉了,于是她又跑到门诊的磁卡电话那儿拨起了号码。这里到了晚上就没什么人打电话了,不像住院部里总是排着长队。

    电话响了半天。都没人接。芳华觉得有点奇怪,这时候才九点半左右,又是夏天,正是病房里实习医生最多的时候,就算嘉辉有急诊手术上台去了,也该有别人接电话啊。

    终于有人接电话,是个女声,芳华听出来不是同学的声音,应该是值班护士吧。她请那位护士帮着叫一下嘉辉。

    不料那人却说:“实习生都不在,好像是他们的同学出了什么事。你晚点再打过来吧!”然后就挂了电话。

    芳华愣住了:到底是哪个同学出了事,您倒是说清楚啊!

    她不由得往坏处想:一定是嘉辉出事了!不然,他正在值班,是不应该离岗的啊!可是会出什么事呢?生病?受伤?一定很严重吧?

    芳华发觉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是最让人着急的,因为不知道的东西可能被自己的想象力夸大到吓人的地步。

    她在话机前踱来踱去,不停地给自己做心理建设:没事的,一定没事的!嘉辉就是个最老成的人,不会生病也不会受伤的。他一定会好好的。对!就是没事的!

    好不容易,她等到过了十分钟,又给川医打电话过去。没想到电话还占线。芳华不停地拨号,终于接通了。

    还是那个护士:“梁嘉辉不在,实习生都还没回来呢!”然后就迅雷不及掩耳地挂了电话,让芳华还没来得及问得更清楚,可把芳华郁闷坏了。

    等到十点多钟,芳华又一次打通后,那个护士总算说:“找梁嘉辉啊,你等等!梁嘉辉——。电话!”

    这一声终于让芳华有点放心了,看来嘉辉没事,都回病房了。

    果然是嘉辉接的电话:“喂——!”

    芳华心里很激动,忙说:“嘉辉,是我!”

    “嗯,你今天有空了啊!”

    “嗯,你们刚才出什么事了?刚才那个护士说有实习生出事,不是说的你吧?”

    “当然不是我,我没事。”

    “那是谁出事了啊?”

    嘉辉停顿了一会儿,语气有点沉重:“是廖珊,她刚才爬上了手术室顶层的天台,想跳楼。”

    芳华吓了一跳:“啊?!为什么啊?”

    “听说是因为和男朋友吹了后,想不开。”

    芳华想起来那次去告别时,廖珊就躲在床上没下来。没想到,两三个星期过去了,她还这么想不开。

    “那她怎么样,没事吧?”

    “现在没事了。我们一听病人说有人在天台上,就跑上去看,那时候她刚刚翻过了栏杆。我和戴平马上冲上去把她拉了下来。真是很悬啊!再晚一点,廖珊可能就跳下去了。”

    芳华感觉很难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