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秦二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是秦二世- 第4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完待续)


第二十二章 教习
    文字的产生,为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传承奠定了基础,而小篆的产生,第一次让华夏民族有了统一的字体,在华夏民族历史、哲学、经济、法律、文化、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上,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小篆字形优美,但是笔画复杂,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这对准备在各地郡学、县学建成之后大规模推动全民教育的大秦而言,显然不是最合适的选择。
    既然不是合适的选择,那么在各地校舍没有建设完毕之前,字体的改良和统一,就需要确定下来。如此一来,才能在开始的初期就大规模的推出新式字体编撰的教材。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更能从根本上推动新式字体的推广和应用。
    皇帝已经提出了要求,三人对视一眼,齐齐恭声应下。
    有程邈这个创出小篆的祖宗在,再集合孔鲋、田仁等一干皇家学院的饱学之士,这应该不是什么难题。
    “好!”胡亥击掌道,“朕就给三位爱卿三月时间,如何?”
    “下臣遵旨!”
    胡亥话落,程邈没有任何犹豫的马上躬身应道。
    “臣等遵旨!”孔鲋和田仁,见程邈应下了,连忙附和道。
    “嗯,还有一事,朕先前让孔爱卿联合学院诸位院丞编撰的入学字书,如今进度如何了?”
    胡亥没有继续在字体修正这件事上纠结,程邈的样子显然已经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胡亥自然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所以转而问起了另外一件早在数月前就已经下令孔鲋等人办的一件事。
    所谓字书,也就是识字用的书籍,教不认识字的人或者学童的启蒙教材,就叫做字书。
    如今的大秦,距离华夏历史上最早的学童启蒙教材《急就篇》字书出现的时间还有数百年,更不用说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等这些即便在后世也耳熟能详的启蒙字书了。
    传授后世通用的汉语拼音,规范秦字读音这对文化的发展尤其重要。胡亥早就在琢磨这样一个问题。
    所以早在数月前,就将后世的二十六个通用字母罗列出来,交给了孔鲋以及尚坊的一干老学究们。这份字母表中,胡亥同后世的幼儿园教学一般,统统都在字母后方加上了相同音符的动物名称,以便这些老学究们能够顺利的研究透彻。
    只要将这些字母同秦字完美的结合起来,然后编撰出适用于大多数秦字的字书,配以拼音加以规范,那么大秦的启蒙教育,将一下跨越两千年,几乎同后世持平。
    这对大秦乃至整个华夏文明的意义,丝毫不亚于大秦一统天下造成的影响。
    如果胡亥会《急就篇》,那么也不用这么麻烦,如果他会《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些,更不用这么麻烦,可惜,他不会。
    唯一会的也就仅仅是《三字经》中“人之初,姓本善……”这寥寥数句。
    那么,这个艰巨而光荣的任务能够交给的也只能是皇家学院这些老学究们去研究了。显然,这又是一个青史留名的重任。
    “陛下学究天人,那些字符下臣和诸位院丞已经尽皆熟记于心,如今正在编撰结合字符的启蒙字书,不过……不过还未完成。请陛下责罚!”
    孔鲋期期艾艾,本就红红的大鼻头此刻更是赤红一片。
    其实,他说的还有不实的地方,刚刚接触那些从未见过的字母,读了一辈子各式古文的老学究们可是花费了大量的功夫才将那二十六个字母完全烂熟于心,至于字书,更是刚刚开始。
    “此事,困难之大,朕心深知。然此事若成,那更是功在社稷,利在千秋。诸位爱卿之功劳,朕会命史官尽皆详细记载于我大秦史册之上,让后世子孙尽皆传颂爱卿们的声名。”
    胡亥赶紧又丢过来一个大大的甜枣。
    果不其然,孔鲋和田仁顿时如同打了鸡血般。
    “臣等定不负陛下所望,三月之内字书定成!”
    孔鲋直接下了军令状。
    “三月?爱卿拳拳为国之心朕甚慰,只是此事不能急于一时,需知此字书将会是我大秦无数学童启蒙之教材文案,纵有小瑕疵但定然不能出现大纰漏。爱卿等人只需在各郡学舍完工之时完成此事即可。”
    “臣等遵旨!”
    “从学院学子中挑选教习之事同样刻不容缓。此事如何了?”
    编撰了字体,修订了字母拼音和字书,没有好的老师,那么一切自然同样是空中楼阁。早在当初胡亥笼络诸子百家的时候,就在为今天做准备。
    不可能每个学生都进入朝堂或者外放为官。
    但是,如果自愿前往各郡郡学、县学任教,那么这些学子们将会直接成为大秦登记在册的官吏候选人,有朝廷发放俸禄。何处官吏出缺,优先从这些赴各地任教的学子中遴选。
    任教习并不代表可以一劳永逸就这样安逸的等着大秦官吏出缺。同样会有考核,会有监察。好的,记功,差的,记过。
    遴选官吏,也自然会最先从记功的教习学子中挑选。
    每一地学子教习的考察周期为三年!
    如此一来,不仅解决了大秦师资缺乏的问题,更培养了很多贴近民生了解民生疾苦的官吏候选人。假以时曰,这些人再到各地锻炼一番,出庸官的几率就将少上不少。
    重重手段重重措施,都需要经过实践来认知。胡亥深知这一点,最先开始的,自然依然是内史郡地区。因为内史郡包括咸阳附近的各个校舍早已经完工多时。
    而从皇家学院中抽调的教习也已经走马上任半年之久。
    半年的时间,总结的经验不多,但是却也绝对不会太少。效果是显著的,产生的成绩才让胡亥下定决心扩大了从皇家学院抽调教习的规模,并将在大秦全国施行。
    “回陛下,学院学子们太过踊跃,愿意去各郡各县任教之学子已经远远超过陛下所需之数目。下臣实在是难以取舍,正欲请示陛下!”
    说道教习的事情,孔鲋那是欣喜的一脸惆怅,痛并快乐着。
    (未完待续)


第二十三章 腾蛇军
    二世二年七月十八,大秦南海郡治番禺。
    从南越三郡平定,到如今已经过去数个月之久。南越三郡中一切民生诸事也逐渐恢复正常,由于将山林中的南越蛮夷尽皆迁出登记造册,经过天人两灾之后,仅南海一郡已经有近百万人口。当然,这其中还包括了冯劫和韩信的二十万南来筑路大军。
    近三个月的时间,从巴蜀顺流而来的运粮船只一直没有停顿过。帮助南越三郡的百姓在最短的时间里,渡过了灾荒,并重建了家园。
    虞子期亲自上阵,十余万南海军以及数万百姓昼夜赶工,不过短短三月时间,原本因为海啸被摧毁一空的珠江码头已经再次矗立在珠江口上。
    这座新的码头,要比先前的码头大上数倍之多。
    而在这座新码头旁边,一座船厂正在加紧施工中。这座矗立在番禺珠江口的造船厂,同远在山东半岛胶东郡黄县(后世山东蓬莱附近)的造船厂,一东一南,将会成为大秦两大造船基地。
    番禺的造船厂刚刚开始动工,而黄县的造船厂是在胡亥秘密东巡的时候就已经选址开始建立。到如今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在山东数郡十余万难民的建设下,早在一月前就已经建设完成。
    到如今,造船厂中第一艘同徐福出海时所用的海船一模一样的海船已经在尚坊工匠的指挥下开始动工建造。而结合胡亥水密隔舱理念的新式海船,尚坊工匠也在紧张的论证设计之中。
    建设海船,大秦因为始皇帝曾经三番两次的遣人出海寻找长生不老药经验可以说是极其丰富的。在技术上,虽然不能够同后世相比,但是在蒸汽动力没有出来之前,技术水准其实相差并不是太多。
    但是胡亥懂的也仅仅是水密隔舱这一点而已。不过这一点也就够了。仅仅是这水密隔舱的概念,就等于直接让大秦的造船技术飞跃了千年。
    毕竟,真正水密隔舱的出现,是在后面一千多年的大唐帝国。
    技术上不存在什么困难,唯一头疼的就是海船需要的材料。
    海船在海中航行,需要坚实而又能够耐海水腐蚀的木料,很多木头都不是开采出来就能够直接使用,都需要经过特殊的处理。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始皇帝遣人出海都要准备数年之久的原因了。
    胡亥知道黄县这个造船厂相对于番禺造船厂而言弊端甚多,毕竟番禺的造船厂在南越,这个时候的南越别的不多,就是参天古木比较多。
    在这一点上,黄县就逊色多了。不过好在,秦时很多古木都没有被砍伐,一时之间这个问题还是能够解决的。
    等到李信和徐闯将东北那一块地方平定,在黑龙江和松花江再建立一到两个造船厂的话,那么大兴安岭地区和小兴安岭地区的坚实木料就能够随时砍伐,然后顺黑龙江、松花江而下,无论人力和物力都要省却不少。
    再过个几年等到越南那边平定,就可以就近在湄公河的出海口建立造船厂,砍伐中南半岛的古木用来造船。
    毕竟,即便在后世,东北地区和中南半岛那片原始丛林中的木材也是上佳的造船材料。
    不过,这一切都需要时间。目前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今天,从二十万南海军中挑选出来的三万精锐楼船士将乘坐六百余艘各式楼船从这座码头出发,沿珠江溯流而上过长江赶赴咸阳。
    这三万秦军精锐楼船士,归属于原南海军楼船校尉贾翰统领。
    对于贾翰,胡亥并不太了解,是由虞子期从南海军中按照胡亥的要求挑选出来之后举荐给胡亥的。
    建立海军的事情,已经放在了胡亥的案头之上,现在天下大定,至少数年之内只要胡亥不想,基本上不会有任何战事发生,这个时间正好用来筹建胡亥早就蓄谋已久的海军。
    先秦时代,广袤的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