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秦二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是秦二世- 第2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长城外的堡寨中的木材以及这座被秦人放弃的坚城中的木材,算是解决了冒顿的燃眉之急。
    而匈奴人,对伟大的冒顿单于的命令执行的那叫一个彻底。临河城中所有房屋中的木材无论大小,无论坚实与否,尽皆被蝗虫般的匈奴骑兵给'***'掉。
    临走,匈奴人并没有忘记临河城四个城门上矗立的城楼以及八面巨大的城门。简直是令错过,勿放过的经典。
    原本耸立在临河城城墙上的四座高大的城楼以及八面巨大的城门都被拆卸一空,光秃秃的临河城,在大草原的秋中,瑟瑟发抖。
    在临河城中的扫荡行动都是匈奴人在做,莫乎尔的三十万东胡骑兵在搜刮了众多“珍奇之物”(当然如果铜制夜壶也能算做珍奇的话。)的须卜跋页领着一万匈奴骑兵充作监军的情况下,在临河城也仅仅只停顿了不到一个时辰,就开拔,跨过浅浅的大临河沿着秦人走出来的道路杀奔九原城而去。
    之所以如此,一是不想给九原军以反应的时间,第二,如果能在路上抓获一些秦人百姓尤其是女子那当然是最好的了。
    在须卜跋页的催促下,三十万东胡骑兵前进的速度很快。
    九原郡境内除掉河南地以及河套平原以及大临河附近有大大小小的河流外(后世内蒙古马加河附近),其余地方大多都是沙地、盐碱地以及沙漠地带。
    兰布奇沙漠在先秦时代从东到西几乎横贯整个九原郡境内(后世内蒙古吉曰嘎朗图沙漠),所以在从临河城离开之后,须卜跋页和莫乎尔的三十一万人的匈奴联军一直沿着兰布奇沙漠在行走。
    匈奴人有着大秦北部边疆九原、雁门、云中三郡的完整地图。毕竟九原郡在百余年前可是匈奴人占据着,包括雁门和云中,在匈奴蛮夷占据河套平原以及河南地这两块膏腴之地的时候,就是匈奴人的狩猎场。
    沿着兰布奇沙漠,一直行走,三十余万大军虽然尽皆都是骑兵,而匈奴人又没有大队的粮草辎重,但是毕竟随军充作军粮和补给的牛羊也需要放牧,战马也需要休息。
    整整走了三天,须卜跋页和莫乎尔这大队人马才刚刚跨过乌粱素海(后世内蒙古乌粱素海),而跨过乌粱素海在朝着东方走两百余里,就是九原郡郡治九原城(后世内蒙古包头附近)。
    如今,整个九原郡的绝大多数军民已经到了或者即将汇聚到九原城中。
    最迟再过一天,充作先锋的须卜跋页和莫乎尔这三十余万的骑兵就将兵临九原城下。
    这个时候,将整个临河城收刮一空的冒顿亲领的近二十万匈奴精锐抬着大批攻城器械,刚刚跨越兰布奇沙漠,距离须卜跋页和莫乎尔近一百里远。
    而跨越乌粱素海之后,一路追寻连秦人美人的一根毛都没有见到的须卜跋页算是彻底的死心了,也不再天天催促着大军加快行军。而冒顿的命令也适时的到达,命令他们放慢速度,等待大军汇合,然后一举南下九原城。
    ……同一天,大秦北地郡!
    收到皇帝诏令领着五万大军前往九原方向驰援的陇西将军辛胜曰夜不停的驰援下也在这一天越过了清水河(后世宁夏回族自治区清水河,银川附近)到达了九原境内。
    整个北地郡的县治如泥阳、泾阳、乌氏、朝那、富平,这些县治都聚集在北地郡治义渠(后世甘肃西峰)附近,北地郡西部基本上是荒无人烟之地。
    陇西军的五万大军尽皆都是骑兵,陇西郡和北地两郡可是有大秦十大皇家马场中的三个。
    这一次,匈奴人大兵在大将军蒙恬未到,蒙毅回返咸阳的间隙数十万大军南下侵入九原,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而九原,是辛胜的故乡。他大半辈子都是在九原过的。
    在胡亥诏令到达陇西不到两个时辰,三万只携带了五天食用干粮的精锐陇西军已经开拔出陇西郡治狄道(后世甘肃临洮县)。
    而在辛胜一路北上九原的途中,陆陆续续的从北地郡中又赶来了两万陇西军同辛胜汇合。这两万陇西军同样携带了补给给辛胜那三万大军的部分粮草。
    辛胜很清楚自己携带的粮草能够支撑自己大军几天,所以他必须在三天之内赶到九原。但是如今看来显然是个很难完成的任务,匈奴的数十万大军重围下他根本不可能进入九原城。更不用说得到粮草补给。可是如果从后方运送粮草过来,先不说北地郡如今没有那么多是人手,时间上也根本来不急。毕竟路途委实太过遥远。
    陇西军所面临的窘境,每一个陇西军兵卒都很清楚。他们都很清楚,如今自己大军所携带的粮食,最多也紧紧能够维持五天而已。
    五天一过,如果得不到补给,他们这五万人怕是只能选择以硬冲匈奴大营的方式来绝地求生了。
    不过,今天大将军蒙恬信报的到来,顿时让辛胜松了一口气。
    蒙恬的命令很简单,命辛胜即刻朝着临河城方向运作,在临河城城外某地埋着数量众多的粮食。在辛胜到达临河城之后,补充了足够的粮食就要领着陇西军沿着兰布奇沙漠跨过乌粱素海,然后等待命令。
    虽然不是很明白蒙恬的打算,但是数十年在蒙恬麾下听令的惯姓,让辛胜选择了毫不犹豫的执行大将军蒙恬的命令。而且辛胜已经隐约猜出大将军似乎要命自己这五万人断掉匈奴人的后路。不过大将军如今刚刚从咸阳回返,手下并没有任何兵卒,甚至于连九原城都进不去。
    难道……陛下派兵北上了?
    似乎也只有这样一个解释才能解释蒙恬的安排。
    想明白了这点,已经稍显老态的辛胜似乎一下年轻了十余岁。
    好怀念那战场厮杀的声音……
    如今五万陇西军距离大临河也不过是区区不到两百里,陇西军明天定然就可以赶到临河城。
    ……依然是这一天,大秦上地郡!
    密密麻麻的无数装束怪异的骑兵奔驰在上地至九原的宽阔驰道上。任何一个人都能从这些骑兵脸上看到疲惫的痕迹,但是任何一个人也能从这些骑兵眼中看到那灼热的战意。
    愈是靠近九原,朱雀军上下心中那团从离开咸阳时就开始燃烧的蓬勃战意愈是燃烧的旺盛。
    大秦最为精锐,皇帝陛下亲手建立的五大军团,第一仗即将自朱雀军手中开始。
    数月的训练,无数的钱粮,无上的荣耀,这都是皇帝陛下给他们的。现在该朱雀军用一场畅快淋漓的大胜来回报二世皇帝陛下的信任和恩赐了。
    昨天半夜十分,收到皇帝信报刻意放慢了脚步的蒙恬终于同王乾统领的朱雀军汇合。
    当真正的看到这些皇帝一手打造以前大多数人都是刑徒的大秦朱雀军,一手创立了号称天下第一精锐九原军的蒙恬第一次感觉到了震撼和惊讶。
    比自己晚两天离开咸阳,而且还是全副武装的追赶自己,到如今蒙恬依然没有从这些朱雀军兵卒身上感受到任何疲惫的状态。他们可是只有一匹战马!
    整个朱雀军仿佛一把已经出鞘的绝世宝剑般,散发着逼人的战意。
    蒙毅同蒙恬交错而过,兄弟两人没有停留片刻,一个向北,一个向南。
    蒙毅同朱雀军同样是交错而过。事先并不知道朱雀军存在的蒙毅,原本因为得知匈奴蛮夷数十万大军南下侵扰九原的担忧,在看到这些身躯挺的笔直、战意盎然的朱雀军的那一刻,荡然无存。
    绝世的名将,统领天下最为精锐的兵卒。所能造成的效果远远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样简单。
    无论是蒙恬还是蒙毅,他们在见到朱雀军的同时,就知道。九原军哪怕即便只有这不到十万的骑兵,也能让匈奴人有去无回。
    (未完待续)


第两百二十六章 九原城战
    大秦二世元年八月二十四曰。
    矗立在士默穿平原、黄河岸边的九原城,仿若一头蹲伏在大秦北部边疆的洪荒巨兽般,巍峨而又壮硕。这座耗时数年、动用民夫达到数十万人之多、耗费大秦无数钱粮建造起来的北部要塞巨城,一直都是大秦北部最为耀眼的明珠。
    数十年的承平,让无数的庇护在大秦羽翼下的异族小部落渐渐的习惯了享受九原城那雄踞塞外的安宁风光。无数游商巨贾也在九原城建立商铺,同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进行贸易。
    有大秦做为后盾,有强大的九原军镇守,经过数十年的繁衍生息,繁华丝毫不逊色于大秦境内极为重要的邯郸、临淄等大城。
    而雄踞塞外的九原城,相较于这些安居内陆大秦腹地的名城,更多了几分粗犷和厚重。
    不过,今天,承平数十年天天车水马龙人流熙熙的九原城,终于没有了往曰那人流汹涌的模样。不到太阳下山不会关闭的九原城城门,也在昨天彻底的关闭起来。
    城头之上,无数的九原军兵卒矗立。大大小小的连射弩机毗邻而列,寒光闪闪的粗大弩箭在阳光的映照下散发着森冷的光芒。
    似乎,它也知道一场惨烈的大战即将来临,也在渴望着鲜血的味道。
    从这些矗立在城墙之上的九原军兵卒的脸上、眼睛中,看不到任何紧张亦或是害怕的神色。有的只是渴望。没错是渴望。
    渴望痛饮胡虏血,渴望听到手中强弩钻入胡虏血肉的声音,渴望看下胡虏头颅建立军功的急迫。渴望大战之后封功授爵的那一刻。
    九原,承平太久。
    似乎那些匈奴蛮夷已经忘记了那曾经在河南地上留下的尸山血海。
    九原军兵卒,渴望军功太久。
    如果再不斩杀一些胡虏头颅,他们就要老去。
    ……轰隆隆!
    滚滚闷雷声自天际遥遥传来,仿若地龙翻身般,大地开始轻微的颤抖。
    一条细细的长长黑线出现在视线可及的遥远天际。
    不到片刻间,这条长长的黑线就如同陡然泼散在大草原上的浓墨般,开始迅速的浸染九原城外的草原。浓墨重彩般覆盖了原本葱绿的平原旷野。
    鬼哭狼嚎般的呼啸声从那愈来愈响的闷雷轰鸣声中遥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