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读者-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添加剂尽管都经过了国家质检部门的检验;但复合摄取的结果究竟如何;却是未知和模糊的。 
这些问题让安部司担忧。 
他从添加剂厂辞了职;没了高薪;生活一度没有着落。 
“良心标准” 
在添加剂领域十几年的资历;总是为安部司带来一些求教者。 
面对听众中的孩子们;他经常做的一个试验是“甜瓜饮料”: 
在一杯白水中;加入蓝1号着色剂;水变成了纯蓝色;然后加入黄4号着色剂;水变成了纯绿色。绿得和甜瓜的颜色一样。 
“这两种颜色;全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他会这样告诉孩子们。 
随后;他又会在这杯绿水中加入一成多的果葡糖浆。以前饮料里都加砂糖;但过重的甜味孩子们不喜欢;而果葡糖浆的甜味很清爽。 
加了糖浆的“绿水”会让陪在孩子身边的妈妈品尝;反应一般是“很甜;根本不能喝”。 
魔术师般的安部司会往糖汁液体中加入三种酸味剂以及柠檬香料;再让这位妈妈尝。对方往往会大吃一惊:“这样就能喝了;味道不错。” 
安部司随即告诉孩子们;他们认为美味香甜的“果汁”只是由一些粉末调和而成;而一瓶500毫升的饮料里;含有相当于50克砂糖所含的热量;也就是200千卡;但是人喝了之后却没有饱腹感;必然会引发热量的过度摄取。 
“日本这些年肥胖儿越来越多;到处是自动销售机;随时随地可以买到甜水。我常常为儿童们演讲;告诉他们不该这样生活。”他说。 
安部司的反思在一步步深入;除了公众知情权之外;除了因为食品添加剂而被抛弃的“老手艺”和饮食文化之外;他更关注的是被现代食品工业和“便利生活”改变的心灵。 


他回忆起自己年幼时在乡下养鸡、种菜;那时吃进嘴里的鸡肉、蔬菜;自己都曾确实地感受到它们生命的存在;妈妈用一晚上时间亲手做的饭团;也更能让孩子体会亲情和珍惜。 
添加剂本身无所谓好坏;只要严格地遵照规定的标准;也根本不违法。但是;安部司希望;在法律标准之外再加上另外一个标准——“良心标准”。 
“日常生活变得方便、舒适、富裕;我们得到的东西很多;这是事实。但在其背后;我们是否失去了什么珍贵的东西呢?”安部司的追问也是我们的追问。
撞好最后一天钟 
吴若权 
 下雨的晚上,眼镜行没什么生意,店面十分冷清。几位服务员缩在柜台旁边聊天,看到顾客上门,其中一位中年的女性服务人员赶紧站起来,热切地招呼我。说明我要的材质及款式之后,她很积极地寻找符合我描述的几款眼镜。经过试戴,暂时还没有找到我真正喜欢的。于是,她又翻箱倒柜,前前后后、林林总总大概摆了将近三十副眼镜在我面前,然后一一详细解释它们的特色,以及她认为它们为什么适合我的原因。 
  其中,有几副眼镜,我刚开始试戴时,觉得不怎么样,经过她热心说明之后,才愈看愈顺眼。试戴眼镜的过程中,她的态度积极但没有攻击性,不会让我产生购买压力。所以,我才能从容挑选,做出最后的决定。但当我和她议价时,她十分坚持原则。 
  “这真的是我所能给予的最大权限!”她指着计算器上经过七折八扣以后的价格,很镇定地说。她没有露出为难的样子,也没有摆出“不要就算了!”的脸孔,只是安安静静地等待我的决定。“或者,吴先生,你也可以回去考虑看看。”我看看时间,快要打烊了。她陪着我耗了一个多小时,而且她提出的数字距离我的理想成交价格已经算很接近,我终于不再坚持,同意她提出的价格,决定配这副眼镜。 
  “明天取件喔!你可以傍晚来拿,我在。”她叮咛我。由于事忙,隔天我没有到眼镜行去取件。第三天,我再到眼镜行时,已经找不到她了。“邱小姐,被公司遣散了,昨天是她的最后一个工作日。而且,您是她最后一位成交的顾客喔!她在我们这里工作十几年了,很高兴最后一个服务的对象是您。”负责接待我的先生向我说明。 
  乍听这个消息,我的内心感到震惊而愧疚。她提醒我昨天去取件的,我竟错过了。“她是临时被通知的吗?”我好奇地问。“不,公司早就公布裁员名单了,她早有心理准备。”他一边取出配好镜片的眼镜让我试戴,一边解释邱小姐离职的过程。“吴先生,您放心!她交代得很清楚,没收您订金,试戴满意后再刷卡。”完成刷卡手续,取走眼镜之后,我想到一句话:“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原来,那天我听到的是她在这一家店里最后的钟声。返家的路上,我仔细回想两天前她提供销售服务时的态度,那种“即使做到最后一秒钟,也要坚守自己岗位”的精神,不言而喻,令我十分感动。 
  撞最后一天钟,回荡在岁月的长廊,在生涯路上,我有和她十分近似的命运。服役时,预官退伍当天,我还带着全排弟兄跑五千公尺,早点名完毕,才卸下军装,归回故里。那时还十分年轻的我,并不是有什么特别高尚的情操,而是因为军队作业不及,接任的军官来不及报到。看到其他连队的预官,在退伍前三个月就开始当“米虫”等着养老了,我还得忙进忙出的,心里压力很大。 
  正式踏入社会工作之后,依然如此。每次转换职场跑道,离职前都碰上特别忙碌的时候,最后一天忙到加班还不算数,就任新职以后才回去打包或交接的经验,也有很多。当我想到在眼镜行工作十几年被遣散的她,就仿佛看到自己这一路走来的身影,虽并不觉得“坚守到最后一刻”是什么高尚的情操,却觉得十分感动,愿意为自己喝彩。 
  尽管,其中很多种情况并非自己所乐见的,而是形势所迫不得不全力以赴到最后一秒,但事后都感觉到“无愧我心”的坦然。也因为这份坦然,让我面对所有昔日共事过的主管,都很自在。 
  不过,最令我佩服的,还是那位在眼镜行工作十几年被遣散的中年女职员。她既没有丢鸡蛋抗争,也没有为了前途茫茫而怀忧丧志,反而高高兴兴做到最后一刻,相信她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不但值得我努力学习,也必然为她的事业开启崭新的一页。 
失败的生意 
吴作望 
哈斯早就打听好了,街头给人擦皮鞋的迈尔,收藏有一枚鸟蛋,这种鸟一百年前就绝迹了。这种鸟蛋一枚最少值上千万美元。 
  哈斯是个精明的商人,生意场上从没失过手。他找了迈尔不下10次,可迈尔总是眉头紧皱,劝哈斯不要打鸟蛋的主意。 
  哈斯不达目的不罢休。这天晚上,他又上门来纠缠,还带来2万英镑。迈尔叹口气,终于松口了,他愿意将鸟蛋白送给哈斯,但有一个条件:哈斯必须签署一份证明,证明他已经将鸟蛋转送给了哈斯。 
  “行行,这绝对没有问题。”哈斯兴奋得满脸通红,马上签了这份证明,然后,抱起装有鸟蛋的盒匣赶快走了。 
  一连几天,哈斯都处于亢奋之中,正盘算着如何卖出这枚鸟蛋时,突然来了两位不速之客。 
  一个戴礼帽的人亮出证件:“我们是国家鸟蛋保护委员会的。我叫威尔逊,这位是鸟蛋鉴定专家柏图。听迈尔先生说,他巳经将鸟蛋转送给你,请拿出来让我们核实一下。” 
  原来,这枚鸟蛋在迈尔家收藏时,就上了国家鸟蛋重点保护名单,每半年委员会都会派人来核查一次。威尔逊一脸严肃道:“哈斯先生,知道你为什么不能私人拥有吗?联合国环保旗上的图案,就是这种已经被人类灭绝了一百多年的鸟。而且,全世界迄今只发现有这一枚鸟蛋……” 
  “所以,”威尔逊稍顿了顿,加重语气道,“你只有保管权,如果你私自卖掉了,你将会被法院起诉,至少在监狱呆15年。” 
  哈斯傻眼了:“那我不要了,现在就捐送给国家。” 
  “对不起,”鉴定专家柏图摇起头,“我们国家虽然有成千上万种鸟类,唯独没有这种鸟,所以无权接受你的捐送。要不然,我们早就接受迈尔先生的捐送了。” 
  “那我、我捐给产有这种鸟的国家。”哈斯更慌了,连声央求。 
  “这个恐怕更困难。”威尔逊咳了声,拍拍哈斯的肩,“这种鸟以前生活在非洲,后来发现澳大利亚也有。但是,这枚鸟蛋究竟产生于哪个国家,迈尔先生买到它之前,究竟转了多少人之手,已经无法调查清楚了。你也知道,目前非洲有些国家正处于战乱……” 
  “那我现在该怎么办?” 

()
  “为这枚鸟蛋投巨额保险,这是唯一的最好办法。” 
  威尔逊走到门口,又像是想起了什么,看着呆若木鸡的哈斯:“忘了告诉你,迈尔先生以前比你还富有,就因为这枚鸟蛋,他每年要支付20多万的保险费。不过他现在好了……” 
从天堂看园艺 
覃芳芳 译 
偷听到的上帝和圣法兰西斯的对话。
上帝:法兰西斯,你熟知园艺和自然。美国到底在做什么啊?很久以前我开始播种的蒲公英、紫罗兰、蓟和其他一些植物呢?它们都怎么了?我曾有一个完美的免维护的花园计划。那些植物可以在任何土壤中生长,不怕干旱,恣意繁殖。常开不败的花朵中的花蜜引来无数蝴蝶、蜜蜂和成群的燕雀。我本以为现在能看到一个五彩缤纷的巨大花园,谁知见到的只是一块块的绿色。
圣法兰西斯:都是居住在这里的部落干的,我的主。他们把你的花叫为“杂草”,费劲周折地除掉它们,然后种上了草。
上帝:草?可是草太单调了,一点也不缤纷。它吸引不了蝴蝶、蜜蜂和小鸟,有的只是虫子和蚯蚓。而且它受气温影响,变幻无常。他们真的想种那种草吗?
圣法兰西斯:他们显然不想,我的主。因为一旦草生长一些之后,他们就会进行修剪……有时一周剪两次呢。
上帝:把草剪掉?他们把剪掉的草像干草那样捆起来吗?
圣法兰西斯:完全不会,我的主。他们把草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