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黑道-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用事,更非理性。这也证明,《黑道》这本书无意中讨得了女性喜欢,仿佛应了那句话: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世上的事,大多如此,你想的偏得不到,没想的却突然来了。我还真没想过要用这部小说讨好女性,可能是我在写钟铁龙时,写出了男人身上该有而很多男人身上恰恰又没有的好的一面。如今的男人,大多自以为是又自私自利,只想要老婆对他好,这都是独生子女闹的,男孩子一生下来就被父母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包围着爱,还不把他“爱”成一个长大了以自我为中心的鸟人?!所以一些女性在读了《黑道》的上部后,觉得钟铁龙关心老婆、爱老婆,这样的男人在她或她的生活中都没有,也就不管钟铁龙是否犯了杀人的大罪,都关心起钟铁龙的命运来了,要我让他跑,跑到美国去躲起来。我正在加紧写,我对打球的女友说,我会好好考虑她提出的要求,只要出版社的编辑同意,我绝对让钟铁龙跑得远远的。
  也有一点让小悲哀,对事不对人的悲哀,如今的人,也许是生活过好了,承受能力就变低了,都不愿意看悲剧,更不愿意看血淋淋的事件,看到悲剧、惨剧,就换台,比如伊拉克发生人肉炸弹或巴勒斯坦或阿富汗的极端分子制造的惨剧,一些人就叫赶快换频道,宁可看搞笑的毫无思想意义的短片或娱乐片。这是今天的人,在物质、金钱横流的世界里,只喜欢看歌舞升平的视频。这让我觉得,一个民族果真承受能力都降低的话,一定不是好事。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重庆“打黑”
把小说《黑道》也打了出来
  何顿
  小说《黑道》起笔于二00五年,竣稿于二00七年。那几年有好几部国内产的电视连续剧《黑冰》、《黑洞》等,很多人都叫好,我看了,也觉得不错,但又觉得有些不对的味儿,也不知这种感觉是从何而来。就是有,去不掉,总觉得这些黑社会方面的电视连续剧和香港拍的这方面的影碟,不是夸张得脱离真实,就是在创造一个弱智人的世界,感觉上就是这样。不是导演弱智,便是演员弱智,要不就是导演以为观众弱智,便积极主动地把自己变弱智,好让大家一起弱智。以我的浅见,黑社会人物虽然张狂,可也不是那种标签似的,走路摇摇晃晃,一副把自己做黑社会人物展示的形象。尤其在大陆,社会主义的国家,共产党会允许黑社会那样的组织存在?黑社会人物难道这一点都不懂?不懂还是黑社会的?那只是街头巷尾的小混混,其结果是还没混出来,就栽在自己手上了。所以,看了那些部电视剧,总觉得有众多遗憾萦于脑际,心里想,如果要我写黑社会人物,就一定要提供一个与以往电影、电视不同类型的黑社会人物。这只是那时候这么想想罢了。
  什么事情都是这样,一旦动了心就会去注意,况且我又是那种喜欢傻干的人。有天,去一朋友家玩,席间,我注意到一个四十来岁的男人,不爱谈吐,脸上略带微笑,表情似有点拘泥,一双眼睛很平常、友好地望着我们等等。吃毕饭,我这朋友送那人出门,回来后告诉我,那人是某某某,黑社会的老大。我早有耳闻。我是个在下层社会中寻找素材的作家,什么人我都可以聊天,只要他愿意与我聊,我一般都洗耳恭听,没办法,干我这一行,如果不摆正位置——成为录音机,那就没那么多东西可写。一个作家,坐在家,只能凭空想象,而生活本身的故事,往往比作家坐在家里空想出来的要精彩!生活本来就五光十色。当然,这也是懒办法,就是到生活中直接取材,好像木匠到森林里直接取木料一样。最开始,听人说黑社会的人和事,不是很感兴趣,觉得他们与我的生活较遥远,但听多了就听出味来了,就有了些构思,钟铁龙这个人物就浮出了水面,石小刚也从水面上露出了头。钟铁龙说,你可别把我写成一个耀武扬威的人,我可没那么笨。也许这样说,读者会诧异,事实上确实是这样,在我写钟铁龙这个黑社会人物时,他总是提醒我,他没那么笨。
  作家越在生活中挖掘,越能感觉生活中的人活鲜鲜的,有血有肉、生龙活虎的。有些事有些人,简直不用构思,只需记录下来便是了。说穿了,这是懒办法。懒办法却填补了我那缺乏想象空间的大脑。在我与一系列的人打交道中,一些人将他们的故事或别人身上发生的故事,三言两语地说给我听,某某某仗义方面的,某某某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听得我心潮澎湃,还让我十分震惊。有天,一个黑社会中的小老大,跟我说起了我在朋友家遇到的那个黑社会老大,说了那人从十七岁时走进社会的一些“壮举”,听得我一下子似乎找到了我想要写的钟铁龙这个人物的影子。
  小说《黑道》写完后,也许是写作时想尽量还原于真实就写得较猛,审稿时自然遇到了阻力,因为有些编辑担心这部小说的伦理和道德的价值取向不好把握。而且我还犯了忌,写了公安与黑道人物尔虞我诈,还写了公安成了黑道人物开的桑拿中心的保护伞,等我把书送到出版社后才知道那些事情是不能写的。这就是这本书拖了这么长时间才问世的原因。还有的编辑,在写审读意见中,尖锐的指出,这是一部犯罪教科书,是一本“教父”。所以我说,人与人是多么不同,人与人对问题的看法是多么不一样。受的教育不同,积累的生活经验不同,审美观就不同,区别就有这么大。这就是这部长篇拖了两年多才出版的原因,要感谢重庆“打黑”,如果不是重庆“打黑”于“打黑”中让一些人感觉到,原来社会上还真有这样的人和这样的事,不光有在党的光辉下健康成长且积极奉献自己的阳光灿烂的故事,还有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也会发生故事,也会有流汗、流血和流泪的故事啵地一声发生,像青春痘痘破了样。只是我们的新闻媒介大多去歌颂改革开放的好时代了,这些事就被整个社会忽略不计了,甚至被掩盖了。没有重庆“打黑”,这部小说可能还在我电脑和出版社的编辑手上,所以我要感谢重庆“打黑”,把小说《黑道》也“打”出来了。
  
第一章 大学(1)
上个世纪的一九八十年代,钟铁龙考取了湖南师范大学数学系。四年大学,他喜欢上了踢足球。他成了学校里的足球明星。一次,他们与体育系的学生比赛,体育系的人早就知道数学系有一个脚法很好的男生,每场比赛都要进球,就暗中派一个很凶的大汉害他,一脚踢在他的髌骨上,造成了粉碎性骨折。那是他读大三的那年,很多同学都跑到医院看他。他觉得这一脚挨得真的很值,因为有一个外语系的漂亮女生为此愤然爱上了他。
  外语系的女生手捧一大把红艳艳的鲜花来看他,脸上对他展开了许多气愤和多情的笑。外语系的女生为他打抱不平说:“踢球就踢球,干吗踢人?”
  外语系的漂亮女生是长益市人。漂亮女生毛遂自荐地告诉他,她姓刘,名丽云。刘丽云的父亲是长益市的一名处级干部,母亲也是一名干部。这是事后他到她家玩才晓得的。那天他不由得多打量了刘丽云几眼,她无所适从的样子走时,他冲她一笑说:“谢谢你刘丽云。”
  过了两天,刘丽云又来了,拎来一篮水果,穿着一身漂亮的草绿色衣服。窗外是五月里十分明净的天空。他打量一旁的刘丽云,刘丽云红了脸,像一朵开得正艳的荷花。他对刘丽云淡淡一笑,“我想抽烟,能帮我买包烟么?”
  刘丽云很乐意地去了,不一会她拿了包常德烟厂生产的芙蓉烟来了。他说了声“谢谢”,点上支烟抽着。刘丽云看他抽烟,说:“你抽烟的样子好帅。”
  钟铁龙望着刘丽云,刘丽云的脸又一次红了,红中继续透着女孩子的娇媚。这娇媚就像花瓣上沾着的露珠,让他想伸出手去触摸那湿湿的鲜艳的娇媚!他说:“你真美。”

()
  钟铁龙在医院里住了一个月,出院了。七月的一个下午他将刘丽云扳倒在床上了,那是在刘丽云的闺房里。那天下午她爸爸妈妈都上班去了,那个下午很热,他头上汗水直流,他穿的白底蓝格子衬衣也被汗水湿透了。刘丽云娇声说:“钟铁龙,你热就把衬衣脱了。”
  这一*服,感觉就不一样了。刘丽云也只穿着白色的薄薄的连衣裙,自然就有她的汗香和体香从薄薄的衣裙里肆无忌惮地飘出来,犹如桂花香在房里飘似的。他开始紧张了。刘丽云在他紧盯着她的目光下,似乎变成了一只被逼到死角的白老鼠,他像一只大猫。他把她搂到了身上,她的脸很烫,像发高烧样。他用火热的嘴吮着她的舌头,她的舌头很甜,流淌着爱情的蜜汁,使他周身的血液沸腾。他充满激|情地把她抱到床上,脱去了她的连衣裙,于是他看见了一具女人的身体。他十分粗鲁和慌乱地进入了她的身体。他太幸福了,幸福得自己产生了飞升的感觉,他说:“啊啊,在你身上,我感到了升天的快乐。”
  刘丽云笑了,“我也很快乐,”她摸着他结实的胸肌,“你是个了不起的男人。”
  刘丽云的母亲是个市侩,一个科级干部,经验告诉她,女婿如果没有家庭背景,那她的女儿就只能跟着这个名叫钟铁龙的男青年受苦。一天,刘丽云的母亲让钟铁龙坐到沙发上,让女儿回避她和钟铁龙谈话。“小钟,我不是看你不起,”她很看不起他道,“刘丽云从小娇生惯养,她不适合你,反过来你也不适合我刘丽云。”
  钟铁龙茫然不知所措,起身走了。刘丽云很气愤,跟母亲吵了一架,跑到学校对钟铁龙说:“别理我妈,她是个神经。”
第一章 大学(2)
钟铁龙大学毕业分到了长益市电工厂子校教书。长益市电工厂在长益市郊区,距市区有二十公里。钟铁龙于那年七月里的一天,拎着行李,搭乘一辆开往郊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