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拣宝- 第8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时,段老解释道:“接到你的电话,就知道你现在有空,就干脆带他来了……”
    在三人闲聊之中,采药的两人也轻快返回。
    “亮仔。”
    适时,段老也有几分欣喜,连忙招呼道:“山参在哪里,快拿来看看。”
    在说话之间,采药的两人也不怠慢,笑容满面地把小药篓递了过来,同时说了两句话,好像是在表功。
    “知道了,回头带你们到城里吃大餐。”段老许诺起来,然后把篓里的山参拿了出来。
    王观也凑近一看,只见山参还带着鲜泥土,模样有几分怪异。不像是他想象中的诚仁形的萝卜状,而是类似于山藤根茎。
    “这是人参?”王观感觉有些意外。
    “这是野山参。”
    看出王观的疑虑,段老嘿嘿笑道:“你别拿栽培人参的模样和野山参对比,要知道山参长在荒山野岭之中,没有人工控制的干扰,模样肯定长得千姿百态,形状各异,没有任何规律可言。如果个个长得像萝卜似的,反而不是野山参了。”
    “哦。”
    王观恍然点头,再看山参只有半截拇指大小,另外还有一些丝须,看起来很小。不过考虑到野山参昂贵的价格,这一点东西的价格肯定在十万以上。
    “老颜,你的运气真好。”掂量了下山参,段老夸赞起来:“收获了这件东西,你这几年总算没有白在这里瞎逛。”
    “幸中副车罢了,有什么好得意的。”颜老笑了笑,也没有多少欢喜之色,反而有几分轻叹:“想要的没找到,不打算要的偏偏送上门来了。”
    “矫情。”段老哼声道:“真不想要,干嘛让亮仔挖出来。”
    “我本来就没打算要。”颜老随口道:“村里不是打算承包荒山种野菜吗,把野山参卖了,这钱应该足够了。”
    “这倒也是。”
    段老想了想,回头把野山参递给了采药的青年,让他按照颜老的意思去办。青年显然有些意外,犹豫了一下,在段老的劝说下,就高高兴兴把山参接下来,连连表示感谢。
    然后再在颜老的示意下,青年就欢欢喜喜带着野山村回村,准备与大家分享快乐。
    “我们也走吧。”
    这个时候,段老抬头看了眼天色,也随之招呼道:“再不回去,太阳就要下山了。在野外走夜路可不好。”
    大家也没有意见,帮颜老收拾了画稿画箱之类的东西,然后就往山村方向而去。路上,王观也忍不住心中的好奇,轻声打听起来:“段老,你刚才说颜老要找什么东西?是草药吗?”
    “不是药,是草。”
    看了眼颜老,段老摇头道:“一种十分稀少的草,估计已经绝迹了。但是老颜却不死心,有空就往山里跑,希望奇迹发生,能够有所发现。”
    “什么草?”王观有些惊讶。
    “虹草。”
    发现颜老没有阻止的意思,段老更加不会隐瞒,直言不讳道:“据说这种草的草汁好像彩虹一样,能够散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芒,所以老颜想要找到这种草融合到墨汁中绘画。这事十分玄乎,我肯定不信的,你也当成笑话来听吧……”(未完待续。)


第950章 关键的一步
    “什么笑话。”
    这一瞬间,颜老不乐意了,皱眉反驳道:“我不是给你看过古书了吗,确实有这种虹草的记载。就算现在找不到,并不代表古代没有。”
    “什么古书记载,就是只言片语,不过十个字的记载。而且还是野史杂谈,到底是真有其事,还是古人胡编乱造,也是值得商榷的事情呢。你居然当真了,真是让人无奈。”
    段老摇头起来,一脸怒其不争的表情。
    颜老也不生气,只是淡声道:“钟馗捉鬼图你也看过了,既然有能够隐墨的草汁,干嘛不能有闪烁虹光的草?”
    “谁知道那画是不是你说的隐墨草的效果……”
    在两人的争议声中,王观自然明白过来了,第一时间想到了荧光树脂。同时暗暗忖思,钱老果然不会无的放矢,让自己过来拜访颜老,好像还有其他深意。
    适时,王观试问道:“颜老要虹草,是准备作画吧?”
    “明摆的事情。”段老笑道:“他的野心大着呢,打算创作一幅名垂千古的宗师级名画。但是又觉得技法达不到宗师之境,所以打算另辟蹊径,搞歪门邪道。”
    “什么歪门邪道。”这下子,颜老真心生气了:“我这是尽可能的追求完美……不可否认,我是有些投机取巧,不过也是唯一的机会了。”
    “什么意思?”王观不太明白。
    “遇到瓶颈了。”段老解释道:“卡了七八年,一直没能突破,已经形成了障碍,所以想要想要借助外力提升。”
    “哦。”
    王观恍然大悟,经过陆崇明事件之后,他知道手艺人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几道槛。迈过槛了,前面就是一片坦途。如果突破不过去,那么就被困住了,不用指望有什么大成就。显然,现在的颜老,就是处于这个尴尬状态。
    当然,明白归明白,却不怎么能够理解。毕竟没有经历过这种事情,自然不会感同身受,产生不了强烈的共鸣。
    “其实我觉得他钻牛角尖了。”段老摇头道:“在我看来,一切顺其自然就好,该吃就吃,该喝就喝,不用刻意追求突破,时间到了,肯定水到渠成。”
    “这是你的道,只适合你自己,却不是我该走的路。”颜老摇头道:“你们相地师,与道家渊源极深,无为而不争肯定是对的。但是我们画师却不同,一般有两种类型,分别是极具天赋型和勤奋刻苦型。”
    “天赋型的画师就不多说了,在绘画创作方面很有天分,几乎是一上手就懂了,经过名师点拨之后,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至于勤奋刻苦型则是另外一种表现了,要下苦功工去学习去磨练去绘画,没有七八年时间打基础,字画根本没办法见人。”
    颜老娓娓而谈:“当然,也不是说勤奋刻苦的画师取得的成就就未必不如天赋型的画师,其中的优劣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解释得清楚。反正到了最后,也应该是殊途同归。”
    “有天赋的人,如果骄傲于天赋,不肯刻苦学习,最终也是白浪费了天分而已。但是刻苦勤奋的人,尽管由于天道酬勤,不会让你一无所获,但是如果真的缺乏了一丝天赋,那就注定他的成就有限……”
    适时,颜老苦笑道:“我就是这样,不敢说多么刻苦勤奋,但是几十年来,却从来没有松懈过。然而现在面临突破的最关键的时刻,却始终迈步不出那一步。”
    “那种迷茫的感觉你们不懂,明明好像能够触手可及,但是却隔了一层薄薄的膜,依稀看得清楚,却始终摸不着的膜。可谓是一线之差,天堑之别。我已经不年轻了,已经蹉跎了七八年,估计也没有几个七八年可以继续挥霍下去了。”
    听到这话,王观和段老有些默然,想要安慰也无从说起。
    还好在这个时候,众人也慢慢回到了山村之中。应该是采药青年把颜老的决定说了,村民们自然十分感激,所以有许多人在山脚迎接。
    村民是自发姓的行为,也没有什么人组织,场面自然显得有些乱,但是贵在真诚。看到一张张纯朴的笑脸,王观等人的心情自然也好转起来,有些沉闷的气氛也随之一扫而空。
    在村民的拖拉下,大家想走也走不成了。在村民筹备晚餐的时候,王观等人也被顺理成章的请到了山村祠堂之中。
    对于一个村子来说,有一些东西肯定是不可或缺的,一是井,二是庙,三是祠堂。
    一般来说,庙宇和祠堂的功能有些重合,两样齐全说明村子比较富裕。如果单独有祠堂而已,那么充分说明村子绝大部分人同宗同姓。
    现在这个村子就是这样,来到祠堂的门口,王观习惯姓抬头一看,只见门上牌匾上有一个大大的孔字,让他愣了一愣。
    “村里的人姓孔?”王观自然有几分惊讶:“孔家村?”
    “差不多。”段老笑道:“尽管村子不是这个名,但是村里孔姓确实占了九成以上,称为孔家村也没有什么错。”
    “孔夫子的孔吗?”王观好奇道。
    “没错。”
    段老干脆点头道:“曲阜孔家延续了两千多年,根据古人开枝散叶的习惯,除了嫡系一脉执掌衍圣公府以外,其他旁系支脉自然也要生存下去,就集居在这里了。”
    “我看过县志,在清代的时候,整个县城的绝大部分土地,都是孔家的产业。不过到了民国以后,就江河曰下了……”
    在段老的解说下,王现也明白了孔家村的来历。以他对古代宗族的了解,自然明白嫡系和旁系之间的待遇存在了天壤之别。有时候旁系族人的生活,还不如嫡系奴仆好呢。
    所以说在破四旧的时候,孔家村与孔子坚决画清界线,甚至想要集体改姓,那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尽管在村中长辈强烈抗议下,改姓的事情不了了之,但是改村名却是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
    不过,那是往事了。反正在这个时候,村民却以姓孔为荣。一些老人更是十分热衷于修家谱,看看自己到底是孔子的那辈子孙后代。
    对此,王观只得感叹事物在发展,大家的观念也随之变化。以前觉得祖宗不好,肯定是个个踩上两脚,现在发现祖宗有用了,自然恨不能天天供起来。说起来,这也是中国人比较功利姓的一面,不好予以评价。
    此时,走进孔家祠堂以后,王观随意打量起来,发现地方也不算多大。想想也是,这里不过是偏僻小山村罢了,就算大家推崇孔子,政斧投资花大钱重修孔府,但是修建的肯定是原来的衍圣公府,绝对不可能是这里的祠堂。
    当然,祠堂再小,其中的功能却也齐全,祭堂寝堂什么的都不缺。现在大家就在祭堂之前的天井位置坐下来,一边闲聊,一边等候开宴。条件是简陋了点,但是粗茶倒是不缺的,大海碗撒上一撮茶叶,浓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