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拣宝- 第8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看看……”
    方明升顺势走去观看瓷器,东西有瓶有盘有碗,实用姓器物比较多见。
    一般来说,在过去的古玩收藏家眼中,瓷器里瓶子最值钱,罐子次一等,接下来才是盘碟碗之类的东西。不过现在却不是这样区分了,主要是看东西的质量,综合它的来历,胎质纹饰,是否完好无损等等情况,才决定最后的价格。
    严格来说,广彩瓷的质量不差。在传统的烧瓷工艺之中,又融合了西方传入的金胎烧珐琅技法,然后施展在瓷器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犹如万缕金丝缠白玉,而且颜料更是丰富多彩,所以才有了织金彩瓷之称。
    能够形成自己的独特品牌,那么特点肯定十分鲜明。
    反正在方明升观赏东西的同时,王观也走过来打量,一眼望去就感觉这些瓷器纹饰精细,颜色艳丽,充满了富贵繁华之象,也难怪得到西方人的喜爱。
    毕竟与提倡含蓄美的东方人相比,西方人更加直接,从来不觉得绚烂明艳的东西俗气。一般来说,他们更加喜欢能够发光闪亮的事物。所以钻石、水晶、金银器物才是西方人公认的财富象征。
    至少王观觉得,西方人眼中的古董,很大程度上应该是各种金银制作的物品,以及各个时期大艺术家流传下来的油画、素描、手稿。这些东西,应该才是他们收藏的主流。
    不过审美观也是与时俱进的,而且也是因人而异。王观觉得广彩繁缛华丽,不符合他的审美情趣,但是方明升却未必觉得不好,看他上手端详的时候,眼中透出欣赏之色,就知道他似乎挺喜欢这些东西。
    这也正常,锦绣华丽的事物,就算王观不怎么欣赏,也不见得会讨厌。方明升更加不用多说了,追逐富贵繁华就是他的天姓,自然比较喜欢这种华丽绚烂的物品。
    在几人打量的时候,店主终于走过来了,然后用生硬的中文问候起来:“泥濠!”
    听到问好,王观多少有些惊讶,不过随即反应过来,这事也不奇怪。
    毕竟来伦敦旅游的中国人太多了,来淘宝的人更是不少。看到几个东方面孔在欣赏中国的瓷器,如果还不能猜测出几人的来历,那么老板肯定是才开张做生意的新手。
    当然,外国老板再厉害,也只懂几句简单的中文罢了。问好之后,就开始用英语与余味愉快地交涉起来,应该是在推销,或者介绍这些广彩瓷器的来历。
    语言障碍的存在,却是让王观感到有几分烦闷,干脆小声道:“你们慢慢沟通,我再看看其它东西。”
    “嗯。”
    余味轻轻点头,然后向方明升转达了店主的报价。
    “这么贵。”
    听到价格,方明升眉头一皱,却是比他预期价格高了许多。
    “便宜没好货……”
    不要怀疑,这是从外国店主嘴里迸出来的话。或者是经常讲述,口音比较顺溜,居然没有什么生涩感。听到这话,方明升惊诧苦笑,然后通过余味与店主讨价还价起来。
    看得出来,这里经过有中国的买家、藏家光顾,店主对中国古代瓷器的艺术价值、市场价值、存量大小及收藏走向的认知把握并不比国内的行家差多少,甚至更远在我们的某些收藏大款之上。所以方明升想低价收购捡漏,纯粹是痴心妄想。
    与此同时,王观也在浏览店中的物品。其中也可以看到一些西方的餐具,比如说镀金措银的盘子、刀叉等物件,另外还有一些别致的军刀、勋章。不过类似于这种纯西方化物品,他也没有收藏的兴趣,自然直接忽略过去。
    之后王观来到一排柜架旁边,只见架子上摆放了一些充满埃及风格的物品。之所以肯定东西与埃及有关,主要是他认识那些黄金面具,以及一根根弯曲权杖,还有一些项链。尽管不清楚这些东西具体代表的含意,但是毫无疑问应该来源于埃及。
    当然,王观打量之后,也可以十分肯定,黄金面具和权杖绝对是赝品。人家黄金面具是用真正的黄金铸成,可是现在王观随手拿起面具上手一掂量,就知道分量不对了。再稍微验证就知道东西哪里是什么黄金,分明是铁皮做的,再在表面涂了金粉而已。
    至于权杖什么的,也不太好判断,反正感觉不对就是了。
    毕竟类似这样珍贵的东西,一般是搁在博物馆、大藏家手里保管。如果是真品,不可能随便放在古董店的架子上,而是仔细收藏起来,等待大顾客出现才拿出来展示。
    看来不仅是中国古董鱼龙混杂而已,外国的东西也未必靠谱。
    王观摇了摇头,绕过了这个柜架,随即来到了收银台旁边的玻璃柜。低头一看,只见柜中是一些十分精致美丽的珠宝首饰。白金项链,镶钻戒指,以及各种水晶饰物,在灯光的映照下闪闪发亮,充满了珠光宝气华贵气息。
    总而言之,就是有点儿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感觉。
    仔细观赏片刻,王观觉得这些饰物应该是真品,但是其中的价位是多少,是存在虚高的水分,还是切合实际,那就不得而知了。
    “王观,看中什么东西了?”就在这时,余味和方明升走过来了,自然还有店主。好像已经谈妥了价格,准备结账。
    “随便看看。”王观应声道,正准备收回目光,忽然之间在柜台的角落发现了一件十分别致的物件,当下忍不住示意起来:“老板,能不能把东西拿出来让我看看?”
    店主或许听不懂王观在说什么,但是他的动作已经表明一切。店主回头看了一眼,立即心领神会,随手打开玻璃柜把王观需要的东西拿出来了。
    “这是什么?”
    方明升凑过来一看,顿时惊讶道:“金枝玉叶!”(未完待续。)


第905章 撞大彩了
    金枝玉叶,原意是在形容花木枝叶的美好。后来多指皇族子孙,比如公主之类。至于现代则是比喻出身高贵,或者娇嫩柔弱的人。不过十分显然,方明升现在所说的金枝玉叶,并不是形容词,而是在指代某个物件。
    此时,店主把东西拿了出来,就搁在柜台上面,大家也看得十分清楚。这件东西实际上是一件金镶玉的器物,一片叶子形状的玉上镶嵌着一只金蝉。众所周知,蝉又称知了,知与枝是谐音,金蝉玉叶也就是金枝玉叶。这是十分美好的寓意。
    当然,吉祥寓意也不代表什么,关键是东西的做工十分精巧。一只形神毕肖、金光闪耀的蝉,侧身翘足,双翼略张,嘴巴微开,好似在奏鸣;玉叶则叶脉分明,洁白无瑕,将金蝉微微托起。
    这个时候,王观把东西小心翼翼拿起来,稍微感受就知道玉叶应该是和田白玉精雕细琢而成。经过精心的打磨雕刻之后,叶子脉络十分清晰,叶片正面的叶脉琢成了弧曲的凹槽,背面的叶脉相应搓成凸棱,使叶片极具真实感。
    至于金蝉就不必多说了,制作技术十分复杂,简直就是以真蝉为原形精心打造出来的,再与玉叶相结合起来,整个画面构思奇巧,动静结合,妙趣横生,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打量了片刻,方明升忍不住感叹起来:“王观呀,还是你眼尖,一下子就发现了好东西。”
    “东西是不错。”
    王观微微点头,随即笑道:“余先生,帮我问一下价格吧。”
    “没问题。”余味眼中也有几分遗憾之色,他也觉得东西不错,可惜被王观抢先了一步。不过既然王观开口了,他也尽责转述起来,顺便向店主打听东西的来历。
    交流两句之后,余味表情突然变得有些怪异:“老板说东西是他前几天才进货回来的,而且是今天才在仓库之中拿出来摆在柜台里,没有想到你马上看到了,真有眼光……”
    “运气,运气。”王观笑了笑,又问道:“东西多少钱?”
    “不仅是运气,更撞大彩了。”
    此时,余味身体微转,不让店主看到他惊羡的表情:“老板开价五百英磅。”
    “什么?”
    一瞬间,王观和方明升面面相觑,顿时感到十分意外。不是意外价格太贵,但是意外价格比他们想象中的低廉许多。
    “这不奇怪。”
    这个时候,余味解释道:“忘记告诉你们了,英国人对于玉石无爱,觉得只是一种不错的石头而已,不怎么值钱,所以只估算金蝉的价格。”
    这应该算是一种文化差异吧,毕竟对于玉石的追捧,那是东方独有的文化内涵。可是在西方世界,东方文化却不是主流。如果对东方的玉石文化缺乏了解,自然不清楚它的价值。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捡漏的机会。
    “真的。”王观眼睛一亮,顿时欣喜道:“帮我还价,问他三百英磅行不行?”说话之间,他也朝店主伸出三根手指头摇晃,想必店主也应该明白他的意思。
    “NONONO……”
    店主连连摇头,五根手指头伸了出来,然后把大拇指收回来:“four;four!”
    “四百英磅,这是底价。”
    不用余味解释,王观也了解店主要表达的意思,当下立即点头:“OK!”
    在付钱的时候,方明升忍不住叹道:“早知道我也买玉石算了。”
    “这是运气。”
    适时,余味连忙说道:“也不是每个店主都不了解玉石价格的,也有一些人对于东方文化十分清楚,开出的价格也低不到哪里去。反正随着中国藏家的身影遍布世界,各地的古玩商人也会不断的调整价位,捡漏的机会越来越少。”
    “不过话又说回来,他们对于东西的文化内涵,比如说纹饰的吉祥寓意方面,肯定不如中国人透亮,还给我们留下一点机会。”
    这个时候,余味轻声道:“以这件金枝玉叶为例,店主未必不清楚玉石的价格,只是不能区分和田玉和普通玉料之间的价值,而且更加不清楚在玉叶上镶嵌金蝉代表了什么含意,所以肯定贱卖了。”
    “确实是贱卖了。”方明升低声道:“别说是四百英磅,就是四万英磅,我也考虑买下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