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拣宝- 第7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方明升自然也不例外,在他的印象中,国外的贵族,应该是优雅、绅士、高贵的代名词,自然让人心生向往。
    然而,如果知道方明升心中的想法,王观肯定会直接告诉他,你一定多想了。所谓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国外的月亮比较圆,其实就是距离产生美的结果。
    不是王观存心抹黑,只不过明白天下乌鸦一般黑的道理而已。中国的老虎要吃肉,难道外国的狮子就吃素不成?只不过人家吃相比较文雅,而且懂得包装自己,其实本质却没有什么不同,相反更加狠厉,颇有宰人如草不闻声的意味。
    “英国呀。”
    与此同时,俞飞白皱眉道:“好像远了点。”
    确实比较远,从东亚飞到西欧,而且还是西欧的边缘位置,应该算是隔了大半个地球了。当然,以现在发达的交通条件,最多十个小时就可以抵达。所以说,所谓的距离远近,无非是去与不去的借口而已。
    方明升明白这个道理,直接看向王观,再次劝说道:“且不提解锁的报酬,多认识一个朋友也有好处的,或者说过去旅行,顺便参观大英博物馆中的中国文物……”
    听到这话,王观确实有几分意动。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姓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博物馆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文物和珍品,藏品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为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
    其他东西就算了,但是其中的中国馆藏文物,囊括了中国整个艺术类别,一言以蔽之,有远古石器、商周青铜器、魏晋石佛经卷、唐宋书画、明清瓷器等等精品。
    至于这些东西的来历,想必大家也十分清楚。尽管这是一个耻辱,但是并不妨碍大家对于这些珍宝的向往。如果是别的理由,王观还可以一笑置之,但是参观大英博物馆,确实让他有几分心动。
    就在王观踌躇之时,俞飞白的手机铃声忽然响了,看到他摸出手机打量,然后走出去接听电话,大家也没有在意,继续关注王观的决定。
    不久之后,俞飞白接听电话回来了,表情却有几分古怪。
    唐清华见状,好奇问道:“怎么了,是谁找你?”
    “我哥……”
    说话之间,俞飞白问道:“王观,你决定去英国了没有?”
    “在考虑。”
    王观坦诚道:“你也知道,我比较懒,不太愿意出远门。”
    相对来说,出国不仅是出远门那么简单。年初去了一趟马来西亚,他也觉得比较麻烦,更何况万里之遥的英国,地理环境与饮食习惯和中国截然不同,肯定是各种不适应。折腾来折腾去的,难免要受几分罪,何必自讨苦吃?
    “告诉你一个消息,或许你不去也不行了。”
    此时,俞飞白挠头道:“还记得那个拿酒精瓶砸我们的那人吗?”
    “记得,怎么可能不记得。”王观皱起了眉头:“朱大先生的同伙,你哥好像一直在追查,难道现在有线索了?”
    “没错。”
    俞飞白点头道:“尽管这人跑得快,而且不断更换身份证,不过只要在中国的境内活动,肯定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通过这些线索,一番排查之后,发现他最后跑到了沪城,然后就直接飞往英国去了。”
    “又是英国。”王观眉头一皱,有些迟疑道:“他的目的地是英国,还是将英国作为跳板,再去另外的地方?”
    “谁知道。”
    俞飞白无奈道:“反正那人跑到英国之后,线索就断了,鞭长莫及啊。”
    “这事好办。”
    就在这时,方明升连忙说道:“我的朋友在英国也有一些关系的,或者可以托他帮忙找一找,说不定有什么发现。”
    “这主意不错。”俞飞白琢磨道:“就好像在中国,找一个外国人比较容易,那么中国人跑到英国去,也是外国人了。如果在当地有关系,那么找起来确实比较方便。”
    “……回去吧,回去听听钱老的意见再作打算。”王观想了想,算是定下了基调。不是他优柔寡断,而是想要谋定而后动。
    毕竟谁也料不准朱大先生同伙的目的地是不是英国,如果英国只是他的跳板,那么大家匆匆忙忙跑过去追查,注定是竹篮打水一空场。明知道有这样的结果,那么何必被人牵着鼻子走呢?
    对于这个基调,方明升还是有些失望的,不过总不能强迫王观吧,所以不再鼓动下去。之后大家又闲聊片刻,感觉时间较晚,就各自回房休息。
    第二天早上,与文教授、侯老、覃老先生等人辞别之后,王观等人就乘飞机返回京城。至于方明升却留下来,准备送曾老返回潮州。
    “关兄,你直接去找三哥就行。”
    回到京城,出了首都机场,王观微笑道:“我已经和三哥打过招呼了,他会安排你的。”
    “谢谢老板。”
    关扬态度变得谦和了许多,帮人打工就应该有这样的觉悟。
    “好好干,年底给你封个大红包。”王观轻笑道,随即又与唐清华告别,再转身与俞飞白上车,然后驾轻就熟来到大宅门。
    此时此刻,钱老却不在家,一打听才知道他老人家受到朋友的邀请,清早就出门参加某店铺的开业庆典去了。
    “什么店铺呀?”
    俞飞白十分好奇道:“面子不小啊,居然请得动钱老过去捧场。”
    “不是店铺,好像是什么博物馆……”
    “博物馆?”
    听到这话,俞飞白更觉得稀奇了。
    现在才开业的博物馆,十有**是私人博物馆。但是前段时间,一个奇葩私人博物馆的事情已经闹得沸沸扬扬,钱老听到消息之后还严肃地评判了几句。这种情况下,他老人家对于私人博物馆应该有几分不待见才对,现在却去给人捧场,说明那个博物馆的来头肯定不小。
    好奇心上来了,俞飞白立即打了个电话,向钱老打听清楚情况之后,立即兴致勃勃的招手道:“王观,走吧,我们也去看个热闹。”
    “才回来又跑出去。”
    此时,王观无奈极了:“你不觉得累吗?”
    “累什么。”
    俞飞白笑眯眯道:“开业庆典已经接近尾声了,我们过去正好赶上末班车,然后就直接去大酒店蹭饭吃。这样的好事你居然不去,浪费是可耻的……”
    “以你现在的身家,难道还差一顿饭钱?”王观忍不住摇头,最终还是耐不住俞飞白的拉扯,才放下行李包就再次出门而去……(未完待续。)


第890章 外销瓷大瓶
    “对了,那是什么类型的博物馆?”
    车上,王观也随口打听起来。毕竟现代的博物馆一般比较讲究专精,比如说香港的两依藏博物馆,专门收藏明清家具,以及西方古典化妆盒。
    也不是说综合姓博物馆不好,只不过一开始的时候,肯定是专项收藏。然后慢慢地发展壮大,这样比较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当然,如果馆主是不差钱的大土豪,挥金如土,大肆搜刮藏品填充博物馆,那么就另当别论了。
    “好像是海归瓷博物馆。”
    此时,俞飞白解释道:“似乎是某个爱国华侨,在国外玩了一辈子瓷器收藏,年老了觉得应该落叶归根,就把瓷器带回来,成立了一个博物馆。”
    “咦,这是新套路啊。”王观笑道:“一般来说,不是应该把东西捐赠给国家的吗?”
    “可能是觉得损赠的人太多了,最多是宣传几天,大家就把他忘记了。成立博物馆却是不同了,只要博物馆不倒,大家都知道他是创始人。”
    “有道理……”
    两人并不是嘲笑,而是真心觉得那人聪明。
    人生在世,无非就是追逐名利……好吧,就是追求物质生活,以及精神享受。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大家的普遍需求,也没有什么可指责的。
    有人求名,这是好事,他想要得到美名,肯定要做许多好事,这样大家才会交口称誉,名声就是这样流传开了。而且还要细心维持,中途不能出现任何差错,不然一不小心被子女“坑爹”了一把,大半生的清誉就毁于一旦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单纯的求名比逐利困难百倍以上。需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啊。
    “博物馆建在哪里?”
    此时,看到熟悉的街道,王观有些惊讶道:“这好像是琉璃厂方向啊。”
    “嗯,没错,就在琉璃厂附近。”俞飞白笑道:“不过你放心,人家只是供人参观游览,不卖东西的,对你不构成任何威胁。”
    “就算卖东西又怎么样,琉璃厂的竞争对手多了,也不差他一个。”王观随口道,随着拾遗阁生意的蒸蒸曰上,他的信心越来越足。本来目的是保本就行,经营一年才开始盈利。没有想到,从营业第一个月就开始赚钱了。
    究其原因,主要是拾遗阁真东西的比例比较高,而且好东西更是不少。一些行家买不起好东西,总是过来观赏,心里多少有些不好意思,自然会买上一件真东西。这样一来二去,口碑有了,钱也赚了,生意自然不错。
    当然,生意只能算是不错而已,与荣宝斋这种行业龙头相比,拾遗阁的营业额还相差十万八千里。不过王观有这个耐姓,也有这个信心,在有生之年把拾遗阁发展成为行业内不逊色于荣宝斋的龙头企业。
    然而这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万里之行始于足下,王观也不想多折腾,只要踏踏实实地经营下去就好,火候到了,一切自然水到渠成。
    “好像到了。”
    不久之后,车子来到琉璃厂附近,经过一番搜寻之后,两人就发现了目标。那是一栋商业大楼,一二三层已经被租下来,改造成了博物馆。这个时候,巨大的招牌上悬挂着红布,只要抬头就可以看见,想让人忽略都难。
    “东旭博物馆!”
    王观看了眼招牌,忍不住沉吟道:“且不说招牌名称,这字倒是有些眼熟。”
    “……正常。”俞飞白眯眼打量了下,随即点头道:“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