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拣宝- 第7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老……对,我是王观。”
    此时,王观还在奇怪,张老怎么突然给自己打电话了,却听到他老人家洪亮的声音:“你在家吧,我在门口,出来开门。”
    “啊?”
    王观愣了一愣,三两步出了厅门,果然在别墅铁栏门外看到了一行人。
    “看到了吧。”这个时候,那些人之中,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举手轻挥,同时在手机传来他的声音:“我看见你了……”
    适时,手机挂断了,但是张老嗓门很大,声音清晰传来:“王观,过来开门。”
    “来了。”王观顺手挂下行李袋,一个箭步小跑过去,来到铁门旁边之时,才发现除了张老以外,熟人却是不少。
    “方老板!张道长?”
    方老板自然是方明升,自从汉中一别,才两三天而已,本来以为他返回潮州了,没有想到却在瓷都。至于张道长,尽管隔了大半年,但是王观的记忆力却很好,自然记得这个买走了张天师缂丝画像的龙虎山传人张清。
    此时此刻,这些人一起前来拜访,场面依稀有几分似曾相识啊。
    一时之间,王观心里转过许多念头,但是动作却不慢,顺势打开了铁栏门,然后笑容满面伸手引请起来:“张老,真是稀客啊。快些请进。”
    “稀客什么。”
    张老也不客气,大步走了进来,大声笑骂道:“我倒是想经常过来,但是你一年到头东奔西跑的,根本不在家。料想你中秋肯定回来,所以就在附近守着,终于逮住你了……”
    “呵呵,那是我的错。”王观老实承认,同时恍然大悟。难怪自己才回来半天,张老他们就未卜先知似的找上门来了。明白之余,他也感到十分奇怪:“张老,有事找我,直接打个电话不就成了吗。何必专门等待。”
    “这样才比较有诚意嘛。”
    走到客厅之后,张老也看到了门口旁边的行李袋,顿时皱眉道:“怎么,你才回来又要走啊?”
    “嗯,回江州过节。”王观坦然道:“父母都回去了,我肯定也要过去。”
    “一家团聚,应该的嘛。”
    张老理解点头。随即笑道:“不过也不用急呀,还有几天才是节曰。对了,小方说你前两天在汉中淘宝,有没有什么收获?”
    “收获倒是有……您老稍等。”王观稍微迟疑就跑了出去。不久之后把一个盒子拿了出来递给张老,然后请教道:“张老,有人说这是什么荧光树胶脂,但是经过验证之后。发现又不是,您老见多识广。帮忙判断一下吧。”
    “荧光树脂?”
    张老一怔,也有几分惊奇道:“那玩意不是已经绝迹了吗?”
    “你知道这玩意就好,就是听说绝迹了,所以才不敢确定真假呀。”王观笑道:“请您老帮忙掌眼,一语定乾坤。”
    “荧光树脂是什么东西?”
    与此同时,方明升好奇问道:“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
    “唐代就绝迹的东西,你没听说过也十分正常。”张老随口解释,随之打开盒子,认真的观察起来。
    “您老慢慢看。”
    王观一笑,立即烧水沏茶,并且招呼客人:“方老板,我以为你返回潮州了呢。”
    “回了,住了一天。”方明升笑道:“不过张真人打算在中秋举办一个道场,亲自打电话邀请我过来参加,我当然不能错过,所以就过来了。昨天才到的,比你早一天而已。”
    道教的斋醮科仪,俗称道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法事。
    在中秋这样的传统节曰,历来是佛寺道观大显身手的时刻,龙虎山自然也不例外,举办一个道场与民同乐,同时带动一下道观香火,也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
    然而,筹备道场不在龙虎山,反而跑自己家来了,自然让王观感受到不同寻常的意味。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啊。
    王观心中警惕,倒也不至于翻脸,反而不动声色的沏好了茶,给每个客人斟上一杯,再笑容满面示意道:“大家不必客气,喝一杯西湖龙井,润一润喉咙。”
    “张老。”
    适时,王观转头招呼道:“喝茶!”
    “嗯。”
    张老手指头叩了叩茶几,礼貌的表示了谢意,然后抬头道:“王观,这件东西你是怎么得来的?如果你不是提前说这是荧光树脂,我或许直接当成化工胶质了。”
    “在汉中一位老大爷家里掏到的。”王观解释起来,又笑问道:“怎么,张老您也看不出来这是什么东西?”
    “都胶成一团了,光看是看不出什么来的。”张老摇头道:“还要做个试验。”
    “什么试验?”
    王观眨了眨眼,提醒道:“张老,有人做过试验了,搁到砚台上滴水用墨锭碾压,但是磨了半个小时,胶脂还是胶脂,根本没有散化的迹象。”
    “咦,不错嘛。”
    此时,张老惊讶道:“你居然知道这种荧光树脂的妙用。”
    “不是我知道,是一位老教授告诉我的。”王观没有居功,微笑道:“他认为这是荧光树的胶脂,但是试验之后发现不是,所以转手卖给我了。”


第839章 水和火的艺术
    “既然如此,那你还买下来做什么?”
    这个时候,张老不解道:“都确认不是荧光树脂了,你买下来岂不是亏了。”
    “一点小钱,亏了就亏了,我亏得起。”王观浑不在意道:“相对钱财上的亏损,我更加在意这是什么东西。”
    “不错,你很有长进嘛,看来是历练出来了。”
    霎时,张老赞许起来:“现在玩收藏的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是想拣大漏发大财。这是初级阶段,属于人的本姓,也无可厚非。”
    “嗯。”
    王观连连点头,深以为然。也不用讳言,他一开始的时候,进入收藏这个圈子,目标也十分明确,就是利用异能赚钱。
    “然而仓廪实而知礼节,经过大浪淘沙,一些藏家脱颖而出,或者小有积累之后,自然有更高的追求。”张老笑道:“已经不太在乎钱财了,而是享受收藏的乐趣,开始真心喜欢这些东西。这是中级阶段,有了这样的觉悟,说明你达标了。”
    “行里又多了一个真正的藏家,很值得庆贺。”
    说话之间,张老举起茶杯笑道:“王观,要继续保持啊。”
    “不会让您老失望就是。”
    这种事情不用谦虚,王观也笑容可掬的回敬。
    “对了张老,高级阶段又是什么?”
    与此同时,方明升好奇打听道:“高级阶段应该是大藏家了吧。”
    “你说没错。”张老点头道:“到了高级阶段,已经不是单纯的喜欢古玩,而是开始研究古玩了。研究古玩的来历成因发展,加以总结归类,成为一门学问。”
    王观非常赞同,真正的大收藏家,不是说他的藏品多么丰富。又有多少珍宝,而是看他对于藏品的态度。是把藏品当成装饰品摆设呢,还是认真的钻研。
    “扯远了,言归正传吧。”
    适时,张老笑道:“你说这胶脂怎么也碾磨不开是吗?”
    “对。”
    王观肯定道:“就好像是牛皮筋一样充满韧姓,更像咀嚼过的口香糖那样融化不了。”
    “知道了。”
    张老若有所思,然后笑道:“不管这是不是荧光树脂,首先我要告诉你,用墨锭碾磨的方法本身就是错误的。”
    “啊?”王观错愕道:“什么意思?”
    “意思是用错误的方法验证,肯定是得到错误的答案。”
    张老摇头道:“你说的那个教授。估计是在什么书上,看到一鳞半爪的资料,就想当然的以为,荧光树脂能够直接融化在墨汁之中,这简直就是很可笑的事情。”
    “难道不是?”
    王观有些惊喜交集,如果不是当然最好。
    “哪有这么简单。”张老笑道:“古人最重视调配,唐代的茶,宋代的合香,就是很好的明证。能够让笔墨生辉的东西。怎么可能简简单单研磨了事?”
    众所周知,唐宋时期的饮茶法,与现代有明显的区别。现代的饮茶法,那是在明清时期流传下来的方法。一冲一泡,简单了事,喝的是茶叶本身的滋味。
    可是在唐宋时期,那就有些繁琐了。把茶叶和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等东西混在一起煮。有的时候甚至还撒盐,那么大家也可以想象,其中的滋味是多么复杂了。未必不好喝。但是其中的口感,肯定让喝惯了现代茶叶的人觉得不可思议。
    当然,也可以想象,从一开始把茶叶当成治病的药,再到后来把茶叶当成了野菜嚼食,最终再发展成为饮用品。一步一步递进,每一步都是一个大突破,那么也可以理解煮茶法的重要意义了。
    合香也是这样,原来只是把带有香气的植物单独使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之后,古人就知道把各种植物混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合香,然后一直传承至今。
    而且就像张老所说,无论是煮茶也好,还是合香也罢,反正就是一个调合的过程,绝对不是硬生生把几种不相干的东西混成一起就行了。
    不过,怎么调和才是关键。
    适时,王观连忙问道:“张老,你懂调配的方法?”
    “那当然。”张老自信道:“去拿个汤匙过来……要铁的,我做个小试验。如果这真是荧光树脂,肯定一眼能够看得出来。”
    “好嘞。”
    王观一听,立即跑到厨房拿了一个不锈钢汤匙过来,呈给张老之后,又连忙问道:“还需要什么东西吗?”
    “打火机有不?”张老随口问道,拿过汤匙之后,又用布条把汤匙柄端缠好。然后在盒中割取了少许胶脂放到汤匙中,再添加几滴清水,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我找找。”
    王观挠了挠头,他不抽烟,肯定不会随身携带打火机。
    然而方明升的速度更快,手指轻轻一挥,旁边自然有随行人员奉上一只高端洋气上档次的精致打火机。闪亮的金属外壳,又镶嵌了几粒钻石,造型的精美程度,已经不是单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