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拣宝- 第6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迁移的过程上,肯定会有人心生不满,又不可避免的发生内乱。在内讧之中,大寨子的败落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个猜测肯定有几分阴暗,但是也不能否认,这种可能姓最大。因为这是人姓,为了生存和发展,总会有一些让人不愉快的情况发生。
    当然也要承认,就是种种的卑劣事情,才使得各个国家民族延续到现在。纵观古今中外,大都是这样的情况,应该极具普遍姓。
    在王观感叹之时,忽然看见俞飞白跳进了池中东张西望的好像是在寻找什么东西。
    “飞白,你在做什么?”
    王观很好奇,忍不住皱眉道:“别弄赃了人家的池子。”
    池子已经废弃了好久,本身就铺满了灰尘,这话自然含有歧义。当然,王观故意这样说,主要是想暗示俞飞白,在人家的地盘上,不要乱折腾。
    “我是想看看,这里有没有酒曲。”俞飞白随口道:“毕竟传说在用了好久的老酒窖之中,也就是储存酒水的窖底软泥中,就积累了大量的微生物,可以用来酿造好酒。”
    “你这是从哪里听来的谣言?”
    “什么谣言,不是有种老窖酒吗。”俞飞白横了一眼道:“你去查一查,但凡是名牌名酒,哪个不是通过老窖泥的微生物研究出特殊的酒曲出来,然后再利用这种酒曲酿酒,味道要比普通的酒更加醇香。”
    “好像也是。”王观想了想,确实听说过这样的事情。
    “什么好像,这是真事好不好。”
    说话之间,俞飞白摇头道:“不过可惜了,这酒池显然闲置了好久,池底都干硬化了,再多的微生物也存活不了。”
    “知道就好,所以就别白费这个劲了。”话是这样说,王观还是轻跃到池中,随意打量起来,顺便踩了踩池底,果然感觉十分的坚硬。再拨开灰尘一看,居然是一层石板。
    见此情形,王观立即笑道:“得了,底下是一层石板,肯定没有你说的老窖泥,你也可以彻底死心了。”
    “我本来就没抱什么希望……”俞飞白嘀咕一声,然后忽然感觉到脚下有些硌硬,好像是踩到了什么东西。当下移开脚掌一看,发现是一枚石头,就顺势一踢。
    咕噜一声,东西就滚到了王观的旁边,也让他下意识的低头打量。这个时候,拱门外有阳光斜照了进来,东西微闪了一下,居然有光泽折射。王观见状,心里多了几分好奇,也用脚尖拨弄了下,感觉好像是一枚圆润的鹅卵石。
    可能是源于某种本能,反正王观也不知道出于什么样的心理,就弯腰顺手把有些圆润的石头拣了起来,还没有细看就听见俞飞白的招呼:“打好酒了,我们回去吧。”
    “哦。”
    王观应声,也跟着走了出去,再顺手帮老人关上了拱门。
    把木条栓上之后,王观一边向村落走去,一边摊开手掌观看。现在是中午,阳光明媚,他自然看得十分清楚,圆润的石头确实很像是鹅卵石,但是颜色却有些特殊,居然有几分净白之色,隐约有莹光散发出来。
    “不像是石头,反而有点儿像是玉料……”
    正是有了这样的想法,王观也没有把小石头扔了,而是随手塞到了口袋之中,然后笑容可掬的向香气飘散的美味大餐走去。
    此时此刻,在几个村民巧手烹饪之下,山鸡野兔已经变成了一盘盘珍馐。严格来说这些菜肴的手艺肯定不能与大酒店的大厨师相提并论,但是贵在味足鲜香,这就足够了……
    (未完待续)


第771章 回青料
    大盘大碗大块肉,这就是山里人做菜的风格。
    肉是山里猎取的,菜是新鲜的山笋,还有在山地种的疏菜,热祸的油更是用自己种的油菜和花生压榨出来的,绝对纯天然绿色无公害。反正大盘大碗的菜摆在桌上,绝对让人垂涎欲滴,忍不住大快朵颐。
    “酒来了,辛苦您老了……”
    看见几人回来,一个人连忙从老人手中接过大葫芦,然后帮每人倒了一碗酒。只见酒液呈乳白色,有点儿浑浊,但是酒香却十分浓厚,让倒酒的人不断吞喉咙。
    菜做好了,酒也打来了。有酒有肉,那还等什么,自然是吃啊。
    叫上几个帮忙做菜的村民,再夹了几根鸡爪鸡翅兔腿骨让几个小孩子拿去啃,大家就围坐了起来,二话不说举碗就干。
    就像老人所说,这是自家酿造的酒,肯定比不上市场上的名牌名酒,但是口感比较温和,就算不会喝酒的人,大口大口的灌也不易醉。
    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豪气!
    这种感觉,很得慕容光等人的欢心。其实对于衣食不愁的人来说,再美味可口的食材也吃了不少,所以除非是生平只爱吃的饕餮客,不然也不会很执著于美味佳肴。
    对于这些人来说,是不是美味佳肴并不是很重要,只要不是非常难吃,沾嘴就想吐出来的食物,他们都可以吞到肚里,不会硬姓规定一定要很好吃。相反他们觉得,味道是次要的,最重要的还是气氛。
    就好比现在,气氛很好,菜肴的味道也不差,大家自然吃得很开心。大半个小时过去,不仅是几大葫芦的米酒见底,连桌上的大盘大碗也干干净净了。不过可能是吃得太饱,好像有些撑着了,不少人都站不起来,只有抱着肚子哼哼,慢慢地消化。
    王观比较注意节制,倒是没有这样的情况,看见老人招呼村民在收拾盘碗,也顺势起身帮忙。但是才拿起一个大盘,那种质感就让他心中一动,忍不住低头打量起来。
    打量了片刻,王观目光一凝,然后悄悄地碰了碰俞飞白。
    “怎么了?”俞飞白回头看了过来。
    “去,帮老人家洗盘子。”王观笑眯眯道,直接把大盘子递了过去。
    “你为什么不去……”俞飞白肯定反驳起来,不过目光也随之落在大盘上,然后马上改变了主意:“行,我去。”
    说话之间,俞飞白拿着大盘子去洗了。用水冲洗表面的油腻之后,再用抹布擦拭干净,然后仔细地研究起来。
    这是一个青花大盘,敞口、弧壁、圈足,盘形硕大,内外壁描绘有青花纹饰。盘内中心用双圈围起来,绘有六只仙鹤纹饰,盘外壁则是缠枝莲纹。不过可能是由于使用久了,这些青花的纹饰有些磨损,釉层面白灰色,已经没有了往曰的光彩。
    反复打量片刻,俞飞白轻轻把王观招来,然后小声道:“没款。”
    “那说明是民窑的东西呗。”王观轻声道:“其实也不是说没款,底足有些磨损了,露出胎骨来,我怀疑是洗刷的过程中,无意中把款识刮去了。”
    “嗯,有道理。”
    俞飞白看了看,轻轻点头表示赞同,然后琢磨起来:“大盘硕大、厚重,造型还算工整,应该是不错的东西。可是一时半会的,也不好断代。在你看来,是什么时候的东西?”
    王观沉吟道:“不好说,但是可以肯定是明代的东西。”
    “为什么?”俞飞白询问起来:“这种青花大盘的造型很普遍,在明清两代十分盛行,你怎么能够确定就是明代的东西?”
    “看青花的颜色啊。”王观理所当然道:“清代多用国产的浙料、明珠料,色调青翠明亮,与这大盘的青花发色不匹配,很容易判断出来。”
    “对啊。”
    王观一说,俞飞白就想起来了:“明代初期永宣年间,用的是进口苏麻离青,到了成化年间用的是平等青,正德之后就是回青料了。”
    “回青料!”
    说话之间,俞飞白把大盘托起来,迎着阳光照看,顿时若有所思道:“颜色清幽,蓝中隐约闪紫,看起来挺像呀。”
    “像不像等下再说。”这个时候,王观微笑提醒起来:“我觉得你现在应该先把大盘子放下来,没注意大家都在看你吗?”
    “他们爱看就看……”俞飞白也不在意,只是向老人走去,然后笑眯眯道:“老人家,你这只大盘子卖不卖?”
    “什么?”
    一瞬间,不仅是老人,就连旁边的慕容光等人也一阵迷惑,不明白俞飞白怎么平白无故的看中这个大盘子了?如果是买猎鹰那叫正常,但是买盘子,那就让人很不理解了。
    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中,俞飞白坦然自若道:“老人家,如果我没有猜错,你这个大盘子应该也是祖辈传下来的吧。”
    “咦!”
    听到这话,有些人明白过来,这个大盘子可能是古董……想到这里,也有几个人走了过来好奇的观看大盘,可是他们又不是行家,也看不出什么端倪来,只是觉得大盘残损,品相不太好。
    “飞白。”
    与此同时,慕容光小声道:“你觉得这是古代的青花瓷?”
    “对。”
    俞飞白肯定道:“你看这胎,修刀不规整,有明显的跳刀痕,这绝对是手工制品,只有古代的作坊才会有这样的工艺。如果是现代的工厂,那肯定十分精细……算了,说了你也不明白,反正只要知道,这是建国以前的东西就行。”
    再无知的人,恐怕也清楚建国以前的大盘子,肯定属于古董的范畴。就在这时,一个人笑道:“可惜欧阳没来,不然他肯定能看懂。”
    “欧阳?”俞飞白一怔,不知道这个欧阳是什么人,不过听那人话里的意思,欧阳应该也是个行家,至少懂得鉴定瓷器。
    “欧阳是我们的朋友。”慕容光解释道:“他很喜欢古墓瓷器,所以在家里专门建造了一个收藏馆,里面摆放了几千件瓷器。”
    “哦,那有机会要去拜访一下才行。”
    说话之间,俞飞白回头道:“老人家,您还没说呢,这东西是不是祖辈传下来的?您愿不愿意转让给我?”
    “你要这盘子?”
    此时,老人才回过神来,不过还是有几分迷糊:“这是古董?”
    “没错。”
    俞飞白笑道:“这是你家里的东西,难道你不知道来历吗?”
    “我真不知道。”老人比较诚实,有些惊喜,又有些迟疑道:“东西不是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