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拣宝- 第5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时,大家也纷纷凑近打量起来,只见屏风的金陵十二钗是色彩艳妍的工笔画,而且笔法十分的细腻,赏心悦目之极。
    “画得这么好,肯定是大师的手笔。”
    有人赞叹起来,连忙绕步到最后观看落款。事实上这人也猜对了,在看到落款的一瞬间,他也忍不住惊叹出来:“居然是胡也佛的作品。”
    “谁?真是胡也佛……”刹时间,其他人纷纷涌过去围观。
    王观慢了两步,也不好和别人挤,眼睛一转之后,干脆去向常老请教:“常老,这件屏风的来历,你应该知道吧,真是胡也佛先生的杰作?”
    胡也佛是近代著名画家,当然也要承认,这个著名肯定没有张大千、齐白石之的类画坛巨擘有名气。而且作为海派中被忽视的大师级画家,提到他的名字,一般人肯定会摇头不知。
    然而在行家的心中,胡也佛的作品却属于难得的精品,是大家极力追捧的目标。不过十分可惜,胡也佛的作品真迹极少,在市面上鱼龙混杂,赝品很多,也难怪王观会怀疑。
    “当然是真品。”
    常老点头肯定之余,也有几分感叹:“当年贾兄与胡也佛是至交好友,胡也佛知道贾兄的喜好,就在他生曰的时候,亲自挥毫提笔绘制了金陵十二钗臣幅组图赠送给贾兄。”
    “贾兄收到这份礼物,自然是大喜过望,正巧家里在制作屏风,马上灵机一动,得到胡也佛的允许之后,就小心翼翼把巨幅群图分割十二份,用透明玻璃夹在了屏风之中。这样不仅可以很好的保存画像,更使得屏风的价格翻了十几番,在当时也是一段美谈。”
    常老感慨万端:“这东西是贾兄的至爱,记得前几年有人出价三千万想要把屏风带走,贾兄根本没有考虑,直接翻脸把人赶走了。”
    “三千万……”王观有些咋舌,不过回头看了眼屏风之后,又忽然觉得这价格似乎低了。要知道胡也佛一生以仕女画最出名,人称仇十洲(仇英)第二,连张大千也自认画不出胡也佛笔下仕女的那股媚韵。
    在民国时期,胡也佛的工笔仕女图就风靡一时,以一手“铁线游丝”的绝活而独领风搔,勾勒人物的线条一气呵成,而且十分均匀有力,至今还是海内一绝。
    这样的大师,画的还是自己最擅长的仕女画,再加上以黑酸枝精心镂空雕刻而成的屏风框架,两者综合起来,报价三千万真的偏低了。
    想到这里,王观虚心请教道:“那么常老觉得,这东西应该值多少钱?”
    “……小子,这是在套我话啊。”常老没上当,似笑非笑道:“你自个儿想去吧。”
    人老成精,老歼巨滑,还真是不好糊弄……王观轻轻眨眼,在心里腹诽吐槽几句之后,就认真的考虑起来。东西真的很好,不过就怕后面还有更好的,现在买了这个,兜里就没钱了。
    想到这里,王观发现自己居然是穷人……
    (未完待续)


第679章 黄金宝塔
    很久之前,王观银行卡积蓄破万,他就觉得自己是小富即康了;有了十万块,他就开始憧憬买车还是买房了;接着有了一百万,他就觉得这辈子可以衣食无忧,再不用为钱的事情而发愁了。尤其是过了千万以后,他觉得钱纯粹就是一串数字……然而残酷的事实却告诉王观,就算他身家已经过亿,一样还是个穷人,需要瞻前顾后,精打细算,才有可能达成目标。
    与此同时,常老倒是察觉王观的失落,顿时冷笑道:“小子,你好大的野心,想把屋里的东西都吃下来?也不怕撑死你!实话告诉你吧,这房间的东西,你要是能够带回去一两件就不错了,别指望和刚才一样一枪打。”
    说话之间,常老直接站了出来,高声说道:“事到如今,也没有必要遮遮掩掩了,这面屏风五千万,我们荣宝斋要了。”
    “五千万!”
    一时之间,许多人开始咋舌。
    另外大家多少也明白常老的意思,因为到了这个时候,确实没必要弄什么暗标了,现在比拼的是财力,没钱的肯定没资格参与竞争。
    至于有钱的,正如同常老自己所说,这里的东西十分珍贵,价格都在几千万以上,谁也没有办法全部买走。那么干脆明着来,让大家衡量一下,到底是与财大气粗的荣宝斋竞争,还是打另外东西的主意。
    认真考虑之后,曾老与几个有实力的大藏家不吱声了,而且贾芹好像也对这个价格颇为满意,自然与常老达成协议。
    “很好……”常老满意点头,随即手指轻轻在屏风微微拂过,可能是想起贾家老爷子了,眼中顿时掠过一抹寂寥。
    与此同时,贾芹又招呼大家绕过屏风,走进了房间之中。
    在屏风之后,却是一排书架,架上有六层,每层都堆满了密集的书册。从书册的装帧情况和泛黄的颜色来说,这些应该是古籍。
    见此情形,王观等人颇有几分意外,毕竟刚才宽阔的房间之中就有不少古籍了,没有想到这个房间居然还有。不过只是他们迷惑而已,常老几个却没觉得奇怪,显然是知情人。
    就在这时,一个大藏家直接伸出两根手指头:“两千万,这些书我全包了。”
    王观等人又是一惊,什么古籍这么贵,居然价值两千万。没想贾芹对这个价格却不满意,慢慢摇头道:“少了。”
    “两千三百万。”那人继续提价。
    这个时候,王观终于忍不住好奇,轻步上前打量起来,却惊奇的发现这些古籍的装帧、纸质、版本各有不同,但是大多数都与红楼梦有关。从最早的手抄本,再到官刻本、印本,以及锈像本,应有尽有,包罗万象,足足塞满了六层书架。
    “贾兄是红楼迷,更是研究红学的专家。”
    此时,常老轻轻一句话,让王观恍然大悟。他早知道想到的,从贾芹的名字,再到刚才的金陵十二钗屏风,都可以看出贾老爷子的爱好。
    也就是说,这个书架上的古籍缮本,应该是贾老爷子生前费尽心机才收罗起来的珍藏。不仅有诸多珍贵版本,而且十分的丰富齐全,那么价格贵些也可以理解。
    反正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贾芹与那个大藏家也达成了共识,最终以两千五百万成交。不要以为大藏家亏了,相反是他占了便宜。
    要知道书架之中可是有高鹗续写红楼梦的后四十回原稿,单单是这一份原稿,对于醉心研究红学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价值连城的宝物。
    当然,王观不好这个,肯定是舍不得花这笔钱就是了。不管怎么说,第二笔交易完成,贾芹心满意足之下,又带着众人绕过书架,走到了房间的内部。
    适时,眼前豁然开朗,里面的东西一览无余。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众人也感觉一阵眼花缭乱,恨不能多生几对眼睛,这样才可以尽情的观赏这些宝贝。不过在诸多宝贝之中,最引人注目的却是摆在中央位置的一座金光闪闪的宝塔。
    王观仔细打量,只见宝塔整体呈圆形,底座为方形,由塔座、塔瓶、塔刹三大部分组成,造型玲珑别致,周身佛光宝气,非常的精致,又美观大方。最让人不能忽视的是宝塔的高度,根据王观的目测,至少有一米五左右,与某些成年人的身高齐平了。
    “这是清宫内藏,佛祖金身圣母宝塔。”在众人观赏宝塔的时候,曾老微微一笑,直接报价道:“六千万,我们嘉德要了。”
    “六千二百万。”
    一瞬间,一个大藏家目光一闪,打算和曾老争一争。从大藏家脖子和手上悬挂的念珠和平安符就知道他是个佛教徒,看到佛家的宝贝自然是见猎心喜,不会轻易错过。
    曾老微微的皱眉,他自然知道大藏家的底细,表情也多了几分严肃,而且也敏锐的注意到旁边两三个大藏家蠢蠢欲动的模样,就清楚这事恐怕不能轻松解决。
    就在曾老准备重新报价的时候,贾芹却忽然开口笑道:“大家不用急,这件东西我爸比较喜欢,还在考虑要不要卖呢,大家先看看这些鼻烟壶吧。”
    贾芹的一句话,却把大家的注意力拉了过来,然后不约而同看向了旁边的玻璃柜中。
    对于鼻烟壶,王观自然不会感到陌生,不过贾家收藏的鼻烟壶也有几分独到之处。不仅是鼻烟壶的材料,更主要是鼻烟壶上的画像。
    贾老爷子真不愧是红楼梦的狂粉,连收集的鼻烟壶也与红楼梦有关,一个个小巧玲珑的鼻烟壶上,要么是书写红楼梦中的诗词,要么是描述了红楼梦中的人物画像。
    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些鼻烟壶竟然都是出自名家之手。
    之前提过了,清末民国时期的鼻烟壶内画高手有四个人,号称京城内画四大名旦。他们分别是登堂入室马少宣,雅俗共赏叶仲三,阳春白雪周乐元,文武全材乌长安。王观的收藏之中,就有马少宣的鼻烟壶。不过他与贾老爷子的收藏相比,那就相形见绌了。
    因为贾老爷子收藏的鼻烟壶,不仅把京派四大名旦一网打尽,而且还包括了其他名家的作品,其中的珍贵之处也可想而知。
    见此情形,王观忍不住叹了出来,大收藏家就是大收藏家。人家玩的收藏果然非同一般,红楼梦专题那是基本花样,都是名作的手笔那才叫真本事。
    与此同时,一些跑单的古玩商人也不淡定了,可是实力不足,只得开口问道:“贾少,这些东西能单个卖吗?”
    这些鼻烟壶价格有高有低,不过最低的都在几十万以上。如果全部加起来,那么总价更高了,连王观这样不差钱的都觉得有些压力,何况势单力薄的古玩商人,就算是倾家荡产,也未必能够吃得下来。可是东西真的太好了,他们又舍不得放弃,所以想按个来算钱。
    “不好意思,这些东西算是一套,一起来算钱。”
    然而贾芹觉得这样很麻烦,直接拒绝了。因为他知道就算是单个来卖,这些古玩商人肯定还要讨价还价,那还不如一起打包算一个总数。这样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