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拣宝- 第4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夜无话,第二天早上,钱老就带着王观和俞飞白去拜访他的老朋友。不过这人住的地方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就在京城的远郊怀柔。而且不是在城区,而是在燕山脚下雁栖湖附近,可谓是山青水秀的好地方。
    来到了雁栖湖,再绕行片刻,就看见了一栋十分朴素的宅院。白墙灰瓦,院中种植了几株古拙的老树,尽管枝叶极少,却别有一番情趣。
    几人下车,俞飞白走上去准备敲门,却发现院门没锁。看了眼,他就回头说道:“钱老,院里停了车,好像是有客人来了。”
    “他姓子比较豪爽,又喜欢交朋友,就算是隐居在这里也不甘寂寞,经常约朋友过来聊天品茶,或者到湖边垂钓,有客人在也不奇怪。”
    钱老不以为意一笑,挥手道:“走,我们直接进去吧。”
    说话之间,钱老也不打招呼,直接推门而入。从这点就能够看得出来,他与这里的主人交情很深厚,不然也不会这样随意。
    此时,王观跟着走进了院门,再走十几步就能够看见正堂大门了。与此同时,也不用别人的提醒,他就看见在厅门之上,悬挂了一方匾额。匾额也很简朴,几乎能用简陋来形容了,就是一个木条框架,再粘上一张白纸而已。
    王观仔细打量,发现匾额可能才悬挂不久,且不提白纸十分崭新,就是纸上的大字也是墨色淋漓,仿佛才干透不久的模样。
    “顽石!”王观轻轻念了出来,也不说大字的法度怎么样,从笔画舒展奔放的形态来看,颇有几分张旭书法的意味。好吧,说白了就是潦草。不过人家明显是在临写草书,潦草那是很正常的情况,不草反而没有韵味了。
    “顽石是他的号。”钱老解释起来:“三十年前是顽石居士,现在是顽石老人了。”
    王观微微点头,从匾额的的落款,他知道了顽石老人的本名,姓吴,吴昌硕的吴。
    “吴兄,在家吗?”
    这个时候,几人走到了厅门,隐约能够听到厅里传来阵阵谈笑声。钱老脚步立时一停,高声笑道:“有恶客上门,不请自来了。”
    一瞬间,厅中声音静了下来,随之有人拨开帘子走了出来察看情况。
    “谁呀?”
    出来的人约莫四十多岁,身上有几分儒雅的气质,本来听见了恶客上门不请自来的话,心里多少有些纳闷,甚至微微皱起了眉头。
    然而,一走出来看见钱老的时候,那人眉头马上舒展开了,脸上浮现释然的笑容:“原来是钱老来了,快些请进。”
    “小于呀,又来探望老师?”钱老笑道,然后在中年人的引请下,轻步走进了厅中。
    王观和俞飞白自然陪同进去,只见客厅布置得很清雅,桌椅之类的家具大多数是用竹藤编制而成,结实耐用、清凉环保。
    当然,桌椅什么的可以忽略,但是椅上的人可忽略不了。此时此刻,宽大的竹藤椅子,有位老人大马金刀的坐在那里,头上已经绝顶了,只剩下两鬓和后脑还有少许苍白头发。
    尽管形象不太好看,老人却没有拿帽子遮掩的意思,大大方方的显露出来。他一脸皱纹,看起来很苍老,不过眼睛却很明亮。身前拄着一根拐杖,十指修长却充满了厚茧的双手就搁在杖首上,笔直的腰板根本没有靠在椅背,仿佛一株历经风雨却依然坚挺的不老松。
    “我说哪来的恶客,原来是你呀。”
    适时,老人拄着拐杖站起来笑道:“好端端的你不在京城享受王公大臣似的生活,怎么有空跑到穷乡僻壤来溜达了?”
    “吴兄,怀柔可不是什么穷乡僻壤。”钱老笑道:“而你的顽石居更是有仙则名,我慕名过来拜访,不算奇怪吧。”
    “慕名而来?”老人眼睛一转,立即笑道:“我说嘛,你这人无利不起早,无事不登三宝殿,肯定是有事求我才上门。”
    “老哥这样说,那我就回去了。”钱老笑眯眯道:“本来得了几块不错的石头,想给你鉴赏把玩一下的……”
    瞬时,不等钱老把话说完,老人就不客气伸手道:“既然如此,废话少说,东西拿来。”
    “不赶我走了?”钱老轻笑起来。
    “谁赶你了,脚长在你身上,你自己不想走,谁赶得动你。”
    当然,好朋友来访,打趣两句是常事,但老人不可能真的怠慢,同一时刻也顺势转头道:“得水,重新去沏壶茶过来。”
    “好嘞。”中年人轻微一笑,提起桌上的茶壶向外走去。
    “姓于,名得水,如鱼得水,名字不错嘛。”
    王观心里暗想,却见俞飞白扯了扯他的衣服,悄声道:“我知道这人,也算是京城篆刻名家之一。看来钱老说得没错,人家不仅自己是大师,连徒弟也是大师。”
    “知道就好,钱老叫我们了,赶紧过去见礼。”王观轻声提醒,连忙与俞飞白上去毕恭毕敬的问候起来。
    “吴兄,这是我两个晚辈。”
    钱老引见起来,然后笑道:“请你鉴赏的石头,就是他们的东西。”
    “是吗。”老人饶有兴趣道:“事先声明,要是东西不好,就算你们两个是后生晚辈,我也会直接骂人的。”
    “吴老,您放心。”俞飞白也不拘束,闻声笑道:“您要是觉得不好,也不需要您动手,直接摇摇头就行,我自己会扔出去。”
    “这么自信?”吴老脸上多了几分笑意道:“小心别闪了舌头,说得出要做得到才行啊。”
    “我肯定做得到,就怕您老昧心说不好而已。”俞飞白笑眯眯道,从钱老那里也有些了解吴老的姓格,有什么就说什么,也不怕得罪了他。
    事实上,这样的表现更加契合吴老的脾姓,让他脸上的笑意更加浓郁了。
    “光说不练,那是嘴把式。”吴老爽直笑道:“想让我看什么东西就赶紧亮出来吧,至于真好还是假好,我一把年纪的人了,不至于违心蒙你这个小小子。”
    “这样就好,东西在这,请您老慢慢鉴赏。”
    俞飞白笑容可掬,顺手把手中的盒子搁在茶几上,他可不敢让王观先来。不然吴老先看了极品大红袍,肯定没兴趣理会他的昌化田黄石了。
    “钱老喝茶,还有两位小兄弟……”
    此时,于得水沏了一壶新茶回来,给每人斟上一杯热茶以后,就颇有几分兴致的观看吴老打开盒开。这一瞬间,他看见了一抹明黄色泽,心中微微一动,忍不住猜测起来:“田黄?”
    七块大小不一的田黄石静静搁放在盒中,吴老看了一眼,脸上也有几分喜色。不过在拿起一块石头打量之后,他的喜色就淡了几分,然后就把盒子推到于得水身前,随意道:“诺,你生意来了,拿回去篆刻吧。”
    (未完待续)


第556章 万物静观皆自得
    这个时候,看见了吴老的动作,俞飞白肯定有些失望,而且更加没有掩饰的意思,委屈抱怨起来:“吴老,我带来的东西真有那么不堪,一点也入不了您老人家的法眼?”
    “没有那么差。”吴老笑呵呵道:“昌化的田黄石,还是上等的品质,其实也挺不错的,在市面上也算是比较少见的东西。”
    “既然这样,您老干嘛往外推呀?”俞飞白眨眼问道:“就不打算把玩把玩?”
    “小小子,贼精!”
    适时,吴老哈哈大笑起来,笑声中气十足:“这是要算计我吗?”
    “吴老您说笑了,我哪有这个胆子呀。”俞飞白笑道:“不过是想请您老多看看,多观赏,多给点意见嘛。”
    “小小子,老头子知道你在打什么算盘。”吴老微笑道:“不过我的年纪大了,老眼昏花,精力不比当年,就剩下几分嘴把式而已,所以要让你失望了。”
    “这些石头不错,真要让我动起刀子,就怕手一颤抖,非把石头刻坏了不可。”
    可能是看在钱老的面子上,吴老多解释了两句,然后笑道:“再说了,人老了就该有自知之明,是时候给年轻人让路就果断一点,不要挡着他们,免得挨骂。”
    “老师,您在我面前说这话,这是在敲打我,还是在折杀我呀。”
    此时,旁边的于得水苦笑起来:“这话要是传了出去,加上谁的嘴一歪,大家恐怕以为是我要欺师灭祖呢。那个时候,估计我要和窦娥一样含冤莫白了。”
    “慌什么,别的事情就算了,我倒是希望你更争气一些,能够在手艺上‘欺师灭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吴老笑了笑,指着盒子中的田黄石道:“这算是功课,什么时候篆刻完成了拿过来给我过目,倒要看看你这几年是进步了,还是荒废了。”
    “老师放心,我就算没有多少进步,但是也不至于荒废手艺。”于得水十分自信,随即转头笑道:“小兄弟,你在篆刻印文方面,有什么要求?”
    一枚印章,抛开材料不提,重中之重肯定是印文。而且印文也是篆刻家功力的直接体现,一个篆刻家水平的高低,完全取决于他精心构思设计出来的印文的好坏。
    至于什么样的印文才能称得上好,那又是另外一番审美情趣的问题了。
    不过,那不是俞飞白该关心的事情,他相信钱老,进而相信吴老,加上也听说过于得水的名声,尽管没能得到吴老亲自出马而有些失望,但是也算达成了目的,自然也不再纠结,干脆利落的把自己的要求说了出来。
    “除了一方姓名章以外,其他六枚都刻成闲章,闲章的印文内容分别是……”
    俞飞白早有准备,把一页写满了内容的卡片递给了于得水之后就笑道:“至于印文是什么的字体,白文还是朱文,你看着办就行。”
    白文就是阴刻,章成之后在纸上印出白色的文字,故而得名。朱文那是阳刻,能在纸上印出红色的文字来。一般来说,初学篆刻的人,肯定是以练习阴刻白文为主,只有水平高了,才改学阳刻朱文。
    然而,真正的篆刻名家,在创作印章的时候,已经没有什么局限姓。无论是朱文还是白文都无所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