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拣宝- 第4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那是我去年的作品,还算是不错吧。”
    这个时候,陆崇明用毛巾搓着微渍的头发,慢慢走出来笑道:“师父说我的格局不够大,那我索姓用了一个月时间,在各地的名山游了一圈。然后经过镇江的时候,看见一水横陈,连冈三面,做出争雄势的真山真水风貌,就突然来了灵感。”
    “之后,我在镇江待了三个月时间,才算是完成了这幅作品。”陆崇明也有几分自得道:“还可以吧,连师父看见了,也夸赞我大有长进。”
    “镇江?”
    俞飞白沉吟道:“就是地踞雄势,扼南北要冲。又是长江与京杭大运河唯一交汇枢纽,素有天下第一江山美誉的地方?”
    “没错,就是那里。”陆崇明笑道:“你也去过?”
    “没。”
    俞飞白摇头道:“我是搜查镇江金山寺资料的时候,顺便也看了些镇江的情况。”
    “金山寺?我也去逛过,就是个和尚寺院而已,也谈不上多么稀奇。”
    陆崇明随口道:“据说寺里有苏东坡留下来的玉带,这个多少有些扯淡。玉带上面又没有苏东坡的名字,怎么能够证明是他的东西。还说是苏东坡与佛印和尚打赌输了,玉带就成为了寺院的镇山之宝。这事更加让人无语了,好好一个和尚居然也赌,不算犯戒律呀?”
    “这么大的火气?”
    俞飞白惊奇不解道:“寺里的和尚得罪你了?”
    “呃……”
    陆崇明不好意思一笑,鄙视道:“是那些和尚小气,我不过是想借幅画观赏几天而已,没有料到他们竟然不借,一点出家人慈悲为怀的广阔胸襟都没有。”
    “你想借什么画呀?”
    俞飞白想了想,忽然笑道:“该不会是金山寺四宝之一,文徵明绘画的金山图吧。”
    “嗯。”
    陆崇明点头道:“文徵明你也知道,吴门四家之一。他一专多能,山水、人物、花卉、兰竹等无一不工,但是尤精于山水。”
    “我要雕刻镇江的山水,他的金山图肯定很有借鉴意义。可是那帮和尚太利势了,我好歹也给了几万香油钱,他们竟然只让我观赏几个小时,然后说什么也不肯外借……”
    陆崇明气呼呼道:“不借就算了,我也不稀罕。再说了,也只有他们把金山图当成宝贝。也不想想,文徵明而已么,比唐伯虎差远了。等哪天我找到了唐伯虎的金山胜迹图,一定要把那帮和尚羡慕嫉妒死。”
    “金山胜迹图?”
    刹那间,王观心中一动,连忙问道:“这画好像没怎么听说……”
    “肯定没听说,因为这画在民国时期,就已经失踪了。”陆崇明笑道:“传说是在周佛海公馆失火的时候被烧成灰了,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什么?”王观和俞飞白惊愣起来,相互看了一眼之后,立即追问道:“你快说说看,这是怎么回事?”
    “干嘛?”陆崇明迷惑道:“那是陈谷子烂芝麻的事情了,只是传说而已,不知道是真是假……”
    “不管真假,先说哇。”俞飞白催促起来。
    “好吧,这事要从汪精卫身上说起……”陆崇明一顿,惊讶道:“你们不觉得奇怪?”
    “奇怪什么,有什么好奇怪的。”俞飞白摆手道:“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两人在抗战时期,那是狼狈为歼的难兄难弟。勾搭一起很正常,不勾搭才是怪事。”
    “是这样吗?”陆崇明讪笑道:“是我孤陋寡闻了。”
    “别扯了。”俞飞白又催促道:“赶紧说正事。”
    “好。”
    陆崇明咳嗽了下,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才徐徐说道:“话说当年辛亥革命爆发,袁世凯利用清廷无力与革命军抗衡的时机,东山再起,做了总理大臣,兼领北洋全军。”
    “察觉袁世凯的狼子野心,又或者是谋求退路。为了拉拢革命党人,当时的隆裕太后在肃亲王的安排下,在御花园接见了汪精卫,并赠送一轴古画……”
    (未完待续)


第473章 白费心机?
    “那幅古画,就是金山胜迹图了。”
    陆崇明娓娓而谈道:“说起这幅古画,另外还有一段奇闻。据说是当年乾隆下江南,在路过苏州的时候,当地的豪绅晋献的礼物。”
    “然后,乾隆皇帝召集饱学之士,经过细密的考证之后,确定那幅金山胜迹图就是唐伯虎的真迹。从此以后就挂在御书房之中,早晚相伴,十分珍惜。”说到这里,陆崇明摇头道:“可惜他的后人不给力,都是败家子,让我们看了都心疼。”
    “他们不败家,哪有现在的我们。”俞飞白催促道:“不要歪楼,赶紧说汪精卫得了古画之后的事情。”
    “得了古画之后,肯定是秘而不宣,该干嘛就干嘛去了。”陆崇明笑道:“不过,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汪精卫手中有这样的珍宝,肯定是害怕别人觊觎,少不了有提防之心。”
    “后来汪精卫投靠了曰本,成为了世人唾骂的大汉歼,内心肯定是十分不安。尤其是到了抗战后期,曰本败迹已生,作为头号大汉歼的汪精卫,自然开始寻思退路。”陆崇明笑着说道:“这种事情,汪精卫肯定要找二号大汉歼商量。然后两个人密谋,也有了主意。”
    “之后某一天,周公馆突然离奇失火,浓烟滚滚,火光冲天。由于那天风干物燥,火势非常的急猛,等到消防人员闻讯赶来灭火的时候,周公馆已经付之一炬……”
    陆崇明轻笑道:“不过有人猜测,这是汪周两人为了转移财产,故意使用的把戏。毕竟这样一来,人家损失惨重,曰本方面也不好揪住这事不放,反而要予以慰问。反正据说在那一天之后,再也没人见过汪精卫手中的金山胜迹图了。”
    “当然,以上一切,纯粹是道听途说,真假难辨。”
    到了最后,陆崇明补充说道:“这是师父告诉我的,他说当年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猜测,所以在抗战结束之后,尤其是周海佛死后的几年时间,许多人都在打探他财宝的下落。”
    “难道就没有人找到?”俞飞白有些怀疑道:“毕竟在曰本投降之后,周佛海可是被逮捕法办,接受审讯的。”
    “虽然两人是投降派,但是怎么说也是党国一员,和党国有千丝万丝的关系。汪精卫不用说了,没撑到曰本投降就病死了。周佛海被关起来后,听说当年许多人给他说情,蒋公还打算特赦他。不过,由于当时舆论压力太大,才没有签署指令而已。”陆崇明解释道:“这种情况下,就算受到羁押却也没受到什么虐待,更加不用说对他严刑逼供了。”
    “听起来,貌似有些道理。”
    俞飞白点头道:“毕竟当年曰本投降以后,周佛海是第一个向蒋公靠拢的,并且把沪城完整的移交给蒋公,自然让蒋公视为有功之臣。”
    “诶,说起来,民国时期的人际关系非常的复杂。同宗同乡同学同志,错综复杂,盘根错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说不清,剪不断,理还乱……”
    俞飞白感叹了下,琢磨起来:“不过我更加关心,是不是真有这批财宝。”
    “谁知道。”
    陆崇明耸了耸肩膀:“反正几十年了,没听说有这方面的消息。或者只是流言而已,又或者财宝已经被挖掘了,政斧不宣传罢了。毕竟周佛海的儿子,可是我们忠诚的党员。”
    “啊,差点忘记这茬了。”
    俞飞白拍了拍额头,一脸的失望之色:“王观,我们可能是白费心机了。”
    “嗯。”
    王观微微皱眉,赞同道:“确实。”
    别人就算了,作为儿子,那么多少应该知道父亲财宝的下落吧。
    “你们在说什么?”
    陆崇明错愕道:“什么白费心机?”
    “王观……”
    俞飞白看了过去,见到王观轻轻点头之后,也没有什么顾虑了,七嘴八舌把无意中发现扇子秘密的事情说了出来。加上手机中的图片辅证,以及他们的推测结果……“你们厉害。”
    刹那间,陆崇明佩服得五体投地,竖起大拇指道:“才几个字的暗语,加上一幅没头没脑的涂鸦之作,你们居然硬生生联想到这么多东西,果然是强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你不相信?”
    俞飞白眉头一皱,然后笑道:“本来我们也没有多少信心的,但是听你说到金山胜迹图,立即增加到七八成把握。”
    “实际上,扇子中的提示已经十分明显了。扇面画的就是紫金山,暗语化龙归海这四字,指向的也是金山……”俞飞白兴致勃勃道:“不仅是金山胜迹图,你们说,那批财宝会不会就埋在金山寺?”
    “……也不是没有可能。”
    王观思索道:“毕竟从地图来看,南京与镇江也不是隔得很远,转移财宝倒是挺容易的。问题在于,就算当初财宝是藏在那里,怎么能够确定东西不被拿走了?况且,金山寺的和尚也不是傻瓜,如果寺里藏有财宝,他们就没有一点察觉吗?”
    “嗯嗯……”
    陆崇明连连点头,提醒道:“再说了,金山寺也蛮大的,就算不藏在寺里,往山里一扔,估计没有几年工夫,你也找不出来。”
    “如果真是藏在金山寺的话,我知道具体的埋藏地点。”俞飞白哼哼笑道:“白蟒化龙归海去,岩中留下老头陀。”
    “法海洞?”
    陆崇明去过金山寺,一听就知道是哪里。
    “没错。”
    突然之间,俞飞白一拍茶几,猛地站起来叫道:“忍不住了,就算明知道会白跑一趟,我要也去看看,不然心有不甘啊。”
    随即,俞飞白转头问道:“你们去不去?”
    “去镇江?”王观迟疑道:“别忘了,我们在杭州还有事,时间来得及吗?”
    “没问题。”俞飞白点头道:“我问过魏叔了,具体的竞标时间定在五天之后,足够我们在镇江待上两三天了。”
    “那行。”
    王观想了想,点头笑道:“就算找不到东西,就当是去旅行吧。说实在话,我对于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