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拣宝- 第3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呀……”
    忽然之间,安浣情好像是受到什么惊吓,连忙躲到了贝叶的身后。
    “怎么了?”
    王观一愣,连忙回头望着,立即看到了粗犷大叔尴尬的笑容,顿时恍然大悟起来。
    “呵呵,大家不要误会,这位宋大叔是厚道人。”这个时候,俞飞白笑着说道:“我们不是要买檀香木扇吗,大叔店里就有,我们去看看吧。”
    “檀香扇肯定有。”宋大叔和气笑道:“不过,没有老山香,只有一般的新山香、地门香、雪梨香。”听他一说,王观反而觉得靠谱。毕竟老山香是檀香中的极品,非常的难得,不是那么容易买到手的。
    安浣情没说话,就是楼着贝叶,似乎还有点儿发怵。不过,也没有表示反对。
    见此情形,大家就当她同意了,然后在宋大叔的引领下,来到了他的店铺。铺子的面积也不大,二十平方不到,架上柜台上摆满了文房四宝,有玉制的笔架,陶瓷的笔洗,也有字画和印章,显得有点儿乱。
    “都是清末民初的物件,小玩意儿,做得不大。”宋大叔笑道,招呼大家坐下,然后烧水沏茶忙活起来。
    “大叔,哪有你这样做生意的。”俞飞白稍微打量就笑道:“我们都没看,你就把自己的底儿捅出来了。”
    “诶,这有什么好掩藏的。”宋大叔坦诚道:“我刚才就说了,经营这个铺子,主要是为了兴趣,没打算挣钱。一个月有三五千,够给租金就行了。”
    “不仅是我而已,其他店铺的掌柜,也是这样的想法。这个店面,就是一个联络站点,平时有空就招呼一帮兴趣相投的朋友来喝喝茶,聊聊天什么的。”
    说话之间,宋大叔冲好茶了,每人倒了一杯。茶汤清澈却有些泛黄,不算是顶级的好茶。但是清香扑鼻,滋味不错,也不算是劣质粗茶。
    王观也能够感受得到宋大叔这番话里透出一股真诚劲,绝对不是在忽悠大家,所以脸上也多了几分轻松笑容。
    “你们要檀香扇是吧。”
    此时,宋大叔在柜台下翻找起来,同时说道:“其实你们应该去王星记专卖店买,他们那里保真能退,我也是在厂里直接拿货的……”
    一边说着,他搬出来一个还算宽大的锦盒,然后随手把盒盖拿开,只见里面搁放了许多长短不一,不同材质的折扇。
    “扇子都在这啦。”宋大叔笑道:“不过,檀香的就三四把,你们自己挑吧。”
    “大叔这样说,我们就不客气了。”王观笑道,把那些檀香扇拿起来递给了安浣情,让她选择自己喜欢的。之后,他自己也随手拿了把扇子观赏起来。
    与镂雕的檀香木扇不同,王观手中的扇子却是纸扇,他把纸扇轻轻展开之后,只见扇面上有一幅画。画上绘秋菊和两只蟋蟀,菊花以藤黄、曙红、花青等巧妙布色,配以浓淡相宜的墨线勾勒,沉稳而不失生机。
    另外,还有两只小蟋蟀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画在菊边,颇有几分意境,似乎能够让人听见秋夜低鸣之声。
    “意境深远,不错。”王观忍不住赞叹起来,发现扇面画下还有落款,看了一眼,他就愣住了:“白石老人?”
    “什么,齐白石的东西?”俞飞白连忙看了过来。
    “哦,这个是……”
    宋大叔看了过来,正准备解释。
    就在这时,王观连忙阻止道:“大叔,您先别说,让我们自己判断。”
    “对!”
    俞飞白连忙附和,笑眯眯道:“就好像是看悬疑侦探剧,你事先把答案揭露了,我们也没有了乐趣。”
    “好,我不说,让你们自己琢磨。”宋大叔笑逐颜开,然后有些惊讶道:“不过,听你们这样一说,好像对这方面也颇为了解?”
    “嘿嘿,多少有些研究,不然也不会来逛古玩市场了。”俞飞白笑道。
    “也是,单纯看热闹,也不会进店了。”宋大叔释然,不过也没有觉得王观和俞飞白能看出什么东西来。在他心里这两人应该是爱好者之类,或许翻看了几本古玩书籍,但是想要理论联系实际还差得远呢。
    当然,宋大叔也不会有什么笑话嘲弄之色,毕竟当年他也是这么过来的,自然清楚许多爱好者就是在满腔热忱之中,逐渐的学习蜕变,最终成为了专业的人。
    那是一个辛苦而又充满了乐趣的过程,宋大叔陷入了回忆之中,脸上充满了会心的欢笑,使得粗犷的脸孔也变得愈加和善……“赝品。”
    与此同时,俞飞白稍微打量扇面,就得出这个结论。
    “理由?”王观问道。
    说实在话,如果东西是假的,却未免有些可惜。要知道在文人创作之中,扇画比立轴、镜心、册页等作品更加的稀少。因为在扇子上作画,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需要专门学习,才能掌握这种技艺。
    而据王观了解,齐白石也精通扇面画,这些年来拍卖会上,屡屡推出齐白石创作的画扇,价格也连年的增高,也算是一个不小的亮点。
    再说了,王观仔细打量,发现画中的蟋蟀,在笔法上也有几分齐白石的风韵……
    (未完待续)


第443章 小诀窍,找上门
    大家都知道,齐白石以虾画扬名,所以自然而然觉得,齐白石只会画虾了。
    然而,一般人很少去了解,齐白石不仅虾画得好,一样十分擅长其他花鸟、虫鱼、山水、人物题材的绘画。实际上受到这样的名声所累,晚年的齐白石也这事而苦恼。
    扯远了,言归正传。
    这个时候,俞飞白指着画扇笑道:“看蟋蟀就知道了。”
    “蟋蟀不错啊,很有韵味。”王观惊讶道:“线条流畅,体态优美,挺精神的呀。”
    “是不错,但是没到细致入微,翅膀都像在扇动的程度。”俞飞白十分肯定。
    “少来。”
    王观鄙视道:“这话你糊弄下外行人就算了,想用来蒙我还早呢。赶紧说实话吧,你这么肯定,又这样快就鉴别出来,是不是看出什么明显破绽了?”
    “呵呵,就知道瞒不过你。”
    俞飞白笑眯眯道:“你还记得齐叔叔吧。”
    “齐庆国?”王观眨眼道:“当然不会忘记。你还叫人叔叔呢,在京城的时候,怎么没见你去拜访人家。”
    “他不在京城,跑到国外写生去了。”俞飞白解释道:“你先听我说……你返回瓷都之后,齐叔叔又上门拜访了,我趁机向他请教了一些鉴别齐白石画作的诀窍。”
    “什么诀窍?”
    王观自然十分感兴趣。
    要知道作为齐白石的后人,齐庆国肯定掌握了一些鉴别齐白石画作的要点。这些要点或许不能百分之百鉴别画作的真伪,但绝对也是十分重要的依据。
    其实不仅是鉴别齐白石的画有要点而已,实际上几乎每个鉴赏家,都有自己的鉴赏方法,往往确立一个自己的鉴定标准。有人看字,有人看纸,有人看印章等等,侧重点各不相同,所以才会产生了许多的争议。
    毕竟,根据自己的角度,自己的判断,自己的分析,觉得东西应该是真的或假的,但是别的鉴赏家未必会接受这样的结论,这也就是为什么字画鉴定十分复杂的原因。
    “要说诀窍,就要先弄明白齐白石的身份。”
    与此同时,俞飞白笑眯眯问道:“你知道白石老人是什么身份吗?”
    “呃……画家?”王观试问道,不怎么确定:“或者篆刻家?”
    “好了,就是画家,而且是以卖画为营生的职业画家。”
    俞飞白也没有打算卖关子,拿捏一下就直言不讳道:“作为职业的画家,他的作品自然是明码标价。比如说尺幅多大,就收多少钱。凡画不题跋,题上款又要加多少钱。另外还规定了如果画中要加虫鸟,每加一只又要累积收费……”
    “真的假的?”王观有些惊讶,这样的事情,他还是头一次听说。毕竟在他的印象之中,白石老人应该是品德高深的国画大师,不可能这样市侩才对。
    “有什么好奇怪的,都说了老人家是职业画家,职业的……”俞飞白强调道:“当时的时局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哪有现在这样的好条件。创作一幅画,可以直接拿到拍卖会上宣传炒作一番,然后价格哗啦啦上涨。”
    “别说齐白石了,就是张大千这些大师,哪个不是以卖画为生?”
    俞飞白摊手道:“要知道大师也是人啊,也要养家糊口的。没有经济来源,光喝西北风,谁还有创作的心情?”
    “好了,我可以理解。”王观催促道:“别偏题了,继续说诀窍。”
    “是你先歪楼的,还怪我……”俞飞白嘀咕了下,又继续说道:“白石老人的名气很大,那么上门求画的达官贵人、巨贾富商肯定很多。作为职业画家,他肯定要提前画好一些存货,以便应对这种情况。”
    “来客人了,他就先问要多大尺幅的,需要什么题材。等弄明白了,他就到柜子去拿,一卷一卷整整齐齐在那儿摆着呢。”俞飞白露出几分佩服之色:“题款加钱,草虫加钱,而且也不用担心画上没添笔的位置,老人家早就预留了足够的空白……”
    “从这些细节就可以知道,齐白石创作非常讲究,很有规律姓。”
    说到这里,俞飞白笑着说道:“所以只要掌握了这些规律,那么就可以比较容易的鉴别作品的真伪了。比如说印章的钤盖……”
    “嗯?”
    王观专注聆听,发现俞飞白又吊人胃口了,立即瞪眼道:“关键时刻,你掉什么链子,成心找打是吧?”
    “我在想,这样轻易透露诀窍给你,好像很吃亏啊。”俞飞白笑容可掬,施恩索报道:“你打算怎么回报我呀。”
    “你想敲诈勒索?”
    王观一听,顿时无语。然后也不生气,反而无所谓道:“那就算了,反正没你的诀窍,我一样可以鉴别东西的真假。”
    这下子,轮到俞飞白挠头了。他也相信以王观的眼力,就算没有他的诀窍,只要认真的观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