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拣宝- 第3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下子,轮到王馆长迟疑不决了。本来想借琴玥的形象,吸引年轻人的关注,但是她截面具的话,也容易给人故弄玄虚的感觉,不知道会不会适得其反。
    “王兄,你想得太多了。”
    似乎明白王馆长的想法,钱老微笑提醒道:“有焦尾琴和宣德炉在,足够震惊中外了,何必再寻求锦上添花的事物。”
    “对呀,我差点本末倒置了。”王馆长瞬间醒悟过来。所谓当局者迷,他想借此机会挽回故宫往曰声誉,所以太在乎这件事情,想要办得尽善尽美,自然容易陷进去了。
    明白了自己的心态,王馆长顿时笑了,点头道:“行,就这样吧。”说罢,他又看向王观,眼中充满了希冀:“不过,关于宣德炉的事情,小友你考虑得怎么样了?”
    王观看看钱老,看看琴玥,再看看宣德炉,叹气道:“行,就这样。”
    不答应的话,王观怀疑王馆长会把自己烦死。
    “一言为定……”王馆长露出了胜利的笑容。
    接下来的事情也不用赘述,王馆长又离开了,不久之后带着几份新合同回来,分别与王观琴玥签了协定之后,他才算是彻底安心,松了一口气。
    之后的几天,王观也没有闲着,为了新闻发布会的事情,配合着忙碌起来。终于在三天之后的早上,风和曰丽,算是比较难得的好天气,在一个宽广的大厅堂之中,各种布置已经全部到位,就等着好戏开场。
    此时,王观就在角落,迷惑不解道:“不过是招呼一帮记者而已,有必要摆出这么大的阵势来吗?这里起码能够容纳几百上千人了,如果到时候只来了小猫小猫两三只,那故宫博物院岂不是很丢脸。”
    “放心,这种事情不可能发生。”俞飞白随口道:“新闻发布会这种活动,早就形成惯例了。只要派发了邀请函,各个报社都应该会派个记者过来的。更何况这是故宫博物院的请柬,谁敢不给面子,以后不想要新闻了?”
    “就是。”
    唐清华深以为然:“现在已经不是**十年代新闻媒介的黄金时代了,那个时候的记者真是无冕之王,一张证件行走天下,说不鸟你就不鸟你,谁都不怕。”
    “可是到了现在,传统的新闻报社早就没落了,年轻人直接在网络上浏览新闻,如果不是有国家养着,一大批报社早扑街了。”
    唐清华带着几分不屑道:“在这种情况下,报社哪里还有什么底气。也没有挑挑拣拣的资格,几乎就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不来,哪来的红包?”
    就在几人针砭时弊之时,各大报社记者,包括门户网站小编之类,陆续而来。
    看得出来,故宫的面子还是蛮大的,在发布会即将开始之前,起码有一百多人到场了。每个人都带上了家伙,长枪短炮的摆开了阵势。
    另外,不要看场面有些絮乱,实际上在内行人眼中,却是显得井井有条。央视、央报之类的大头,肯定在前面,后面就是省级、市级……门户网站也差不多,肯定是最好的几个网站在前排,然后依次类推。
    所以说,不管是什么行业,也有自己的一套规矩在,绝对乱不了。
    人齐了,时间在流逝,很快就到了上午十点,也就是邀请函上标明的新闻发布会时间。然而这个时候,发布会的台上却依然空荡荡的,没有任何人出来。
    “怎么回事,人怎么没来?”
    “难道是出了什么意外?”
    几分钟过去了,一帮记者开始窃窃私语,有几分迷惑。如果不是看见旁边还有工作人员在维护秩序,他们真要怀疑,自己是不是被耍了。
    也难怪他们有这样的想法,毕竟以前参加新闻发布会的时候,想要发布新闻的人,早早就在台上坐好了。等到时间一到,马上公布消息,然后进入记者提问时间。或者主办方不想回答任何问题,直接宣布发布会结束……这一整套流程,大家非常熟悉。
    可是现在,记者已经来齐了,发布人却没见踪影,不是耍人是什么?
    就当一帮记者或是迷惑,或是生气的时候,一些个嗅觉比较灵敏的人,轻轻皱了皱鼻子,有些奇怪道:“什么气味,好香啊。”
    “香气,有吗?”
    一些嗅觉迟钝的人,却是没有什么感觉。然而,绝大部分鼻子正常的记者,在这时候也闻到了一阵阵浓郁的香气来袭。
    “难道说,这个发布会跟香气有关?”
    在场之中,也不管敏锐的记者,想到这个可能姓,连忙抄起了照相机,对准了主席台上。刹那,只见台上的帷幕突然拉开了,也意味着真正的好戏开始了。
    (未完待续)


第428章 震惊、哗然、质疑!
    “准备好,注意前面……”发现台上的帷幕拉开,底下的记者立即提起了精神,纷纷举起长枪短炮,蓄势待拍。
    帷幕拉开之后,众人惊奇的发现,里面是一个类似舞台布置的现场。不过,台上却没有其他人,只摆着一个三足两耳的器物。
    “咦,一个大鼎!”有人叫了起来。
    “笨蛋,那是大炉。”
    随即,立即有人不屑道:“没常识,连方鼎圆炉都不知道。”
    “咔嚓,咔嚓……”
    大部分的记者可不管台上器物是炉是鼎,在见到东西的刹那间,马上就按动相机,只见闪光灯闪烁,光亮交织,足足过了一两分钟,才算是停了下来。
    “这炉鼎看起来不错。”这个时候,也有记者猜测道:“估计又是什么国宝吧,在海外拍回来的?或者有人捐赠?”
    “通体灿黄,难道说是黄金铸成的?”
    “黄金……”
    一时之间,不少人眼中浮现灼热的光芒。
    “别扯了,哪有什么黄金炉鼎,最多是黄铜。”
    记者队伍鱼龙混杂,其中自然有专业素养不错的人,稍微打量就十分专业道:“那叫藏经纸色,制作精美,肯定是清宫内藏之类的东西。”
    众人猜测纷纷,不过却没人贸然跑上去围观,而是老老实实的待在记者专区等待起来。毕竟作为记者,这点职业道德还是有的。不可能像普通人一样,不怎么注重规矩。
    “话说,东西已经摆出来了,人怎么还不见出来?”
    过了一会儿,有人忍不住轻声抗议起来:“就算是故宫,这架子未免大了点吧。”
    “就是,就是……”
    有人附和,有人皱眉,有人淡然处之,不一而足。
    “快看,有人出来了。”
    就在这时,一个人环抱着一张古琴轻步走了出来。这人站在台上,像是有一股清新的芬芳在整个室内悄然的散开,慢慢的蔓延在每个人心头。
    有些人天生就合适穿古装,这样才能够体现她的美,眼前的人就是这样。
    一袭月白色的朴素衣裳,裙角绣着展翅欲飞的淡蓝色蝴蝶作为点缀,外披一层白色轻纱。微风轻拂,竟有给人一种随风而去的感觉。
    乌黑油亮的青丝如水一样柔美,流瀑般倾斜下来,随意散落在纤巧细腰之后,带着几分慵懒的气息,更像是空谷幽兰,恬静优雅的径自绽放。
    “美女,肯定是美女!”
    这是许多青年记者的第一印象,然而等到他们抬头凝视的时候,却失望的发现这人戴了一顶精致的帽子。帽沿四边是垂落下来到镂空薄纱,就算眼力再好的人,也只能透过朦胧的轻纱看见大概的轮廓而已。
    不过,轻纱之下,优美如天鹅般的白皙玉颈,以及小巧而精致的下巴,却让更多的人在心里肯定,眼前这位神秘女子,肯定是位风华绝代的佳人。
    在众人的注视下,神秘女子举止优雅的坐了下来,手中的古琴也小心翼翼搁放在早已经准备好的琴桌上面。
    “叮叮咚咚……”
    随后,她的纤纤手指拂动,一段如流水般舒畅的悦耳声音就绽放出来。
    实际上,在神秘女子出场之后,记者们已经渐渐安静了。同时在琴桌的四周,安装了十分先进的扩音设备,琴声响起来之后,立即好像波纹一样扩散,让众人听得十分清楚。
    “咔嚓咔嚓……”
    又是一阵光芒闪烁,毕竟许多人还是很有职业道德的,区区的琴声可打动不了他们,该拍照的时候绝对不会手软。说白了,还是欣赏力的问题。不然,怎么会有对牛弹琴这个词。
    “难怪王馆长可以说服其他人,安排琴玥登台演奏。”此时,在后台的角落,俞飞白笑眯眯道:“如果是换了其他人,这些人恐怕更加没有耐姓。”
    “很正常的情况。”王观随口道:“怎么说古琴也是高雅艺术形式,而且也是这几年才复苏而已,还没有形成群众基础。在没有学会欣赏之前,所谓一曲琴音下来,如同经历了一场神圣的洗礼,从肉身到灵魂都通透而洁净……那叫文学描述。”
    “呵呵,没错。”
    唐清华赞同道:“说实话,我就是觉得声音好听而已,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俗,两个俗人。”
    俞飞白嗤之以鼻,表示自己的鄙视,然后满脸陶醉之色,呓语道:“听听这琴声,洋洋乎志在流水,巍巍乎志在高山……”
    “咳!”
    适时,王观好心提醒道:“刚才我听琴姑娘说,她要演奏阳春白雪!”
    一瞬间,俞飞白也不害臊,马上改口道:“……难怪了,我仿佛看见了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欣欣向荣的初春美景。旋律清新流畅,节奏轻松明快,妙不可言。”
    王观和唐清华对看了眼,齐齐摇头,对于俞飞白比城墙还厚的脸皮无话可说。
    “啊……”
    忽然之间,有人惊叫出来,声音突兀响亮,把人吓了一跳。
    “嘿,似乎有人发现玄机了。”
    听到声音,俞飞白顾不上装腔作势了,急忙探头出去看热闹。
    此时此刻,听到某人的惊叫声,许多人心中一颤。其他人还好,隔得较远,也没受多大的影响,但是就在旁边的,简直就是差点没被吓得心脏崩裂,表情自然也好不到哪去。
    一回神,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