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拣宝- 第3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急,让我再看看。”说话之间,钱老绕着大香炉走了一圈,不时伸手轻轻敲打炉壁,或者弯腰察看断底。良久之后,钱老似乎有了什么发现,忽然笑道:“王观,常言道,真金不怕火炼,你敢不敢试试?”
    “用火烧?”王观有些吃惊。
    “没错。”钱老点了点头,笑着说道:“铁锈很坚硬,无论是砍、刺、锯,都十分费劲,不如直接拿火烧,这样比较快。”
    “嗯?”
    王观若有所思,然后干脆点头赞同道:“钱老觉得可行,那就烧吧。”
    “这个主意好。”俞飞白不怕事大,连忙不迭的表示同意,一脸笑容道:“那我叫人送几根喷火枪来。”
    “不要喷火枪,要木柴。”钱老摇头道:“你去叫人买两担木柴回来。”
    王观一听,顿时更加确信自己的判断。钱老肯定是看出什么端倪来,才把握十足的打算用火烧。而且,使用的还是木柴这种可控温火,而不是蜂窝煤炭、高温喷火枪这种烈火。
    与此同时,俞飞白皱起了眉头:“木柴?这个就比较麻烦了。”
    这倒是事实,别看钱老现在住在大宅门,但是厨房里的用具,已经是沼气炉、煤气罐、电磁炉什么的,木柴基本上已经在大城市消失。要买两担木柴,肯定比找几根喷火枪难。
    不过,这事也难不倒唐清华,只见他摸出了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随便吩咐了几句。半个小时之后,就有人送来几百斤的木柴,而且还是最上等的松木。
    “嘿嘿,好久没有玩火了,让我来……”俞飞白兴致勃勃的跑出来,把木柴堆在大香炉的四周,搭成了篝火堆的形状。
    此时,王观却是多想了一层,有些迟疑道:“钱老,在这里放火,不会有什么问题吧?”不是担心发生意外,而是害怕有人报火警叫消防队来。
    “没事,我已经叫人去和邻居打过招呼了。”钱老笑道:“另外,也通知了小区的物业、居委会,就说我们在烧烤……”
    刹那间,王观一脸佩服之色,难怪有个词叫老谋深算。自己还在想的阶段,钱老已经把一切安排妥当了,这就是差距。
    “钱老,这样可以了吧。”俞飞白叫道,却是用木柴把大香炉全部覆盖起来。
    “过了。”钱老摇头道:“没留下空隙,木柴怎么燃烧。”
    “对了,差点忘记这茬了。”
    俞飞白反应过来,连忙抽出了七八根木柴,留下了足够的空隙,这才按照钱老的指示,点燃了几页报纸,再塞到木柴空隙之中。
    松木易燃,很快就烧起来了,化成了熊熊大火,把大香炉包裹在其中。金黄色的火焰,把空气都烧干了,让空间出现扭曲的现象。
    不过,这不是大家关注的重点,只见在跳跃的焰火中,本来黑乎乎的大香炉,变得愈加的漆黑了,好像是木炭一样。但是到了后来,却渐渐冒出通红的颜色,似乎就要融化了。
    见此情形,俞飞白有些担心道:“钱老,火势太猛了,要不要减弱,或者干脆扑灭?”
    “不要着急,耐心看下去……”钱老十分镇定,注意观察大香炉的情况,眼中的笑意也更加的浓郁。
    (未完待续)


第416章 信息量好大
    所谓的真金不怕火炼,当然不是指火烧不化金子。相反,金子的熔点并不高,很容易就可以烧化了。不过,黄金的化学稳定姓很高,不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所以,金子即使是烧化了,冷却后得到的金块还和烧前的金子颜色重量相同,没有氧化丢失,这才有了真金不怕火炼的说法。
    不过,现在这些火焰的温度很高,但是并没有触及大香炉的熔点。哪怕大香炉的表面,已经出现了通红的颜色,却是没有融化的迹象。
    见此情形,俞飞白点头道:“钱老,您的判断是对的。如果东西的质量很差,这个时候早该化了。嘿嘿,姜还是老的辣啊。”
    对于俞飞白的奉承,钱老淡然一笑,挥手道:“差不多了,把火熄了吧。”
    “好嘞!”
    俞飞白连忙点头,招呼王观他们,把残烧的木柴移开一边。之后在钱老的提醒下,大家耐心的等待起来,让大香炉慢慢的冷却。
    十分钟过去了,大香炉表面火热的气息已经消散。这个时候,俞飞白再也按捺不住,拿了一根纤细的木柴,轻轻的在大香炉身上一戳。
    “扑哧!”
    在众人的注视下,炉身表面陡然开裂,形成了一道道龟裂似的纹理。
    “不是吧,我还没用力,这就裂了?”俞飞白也被吓了一跳,有点儿手足无措。
    “没事。”
    王观看得清楚,立即笑着提醒道:“只是表层开缝而已。”
    “咦,好像也是。”俞飞白等人凝神一看,发现确实是这样,炉身表面的裂缝有种脱离的感觉,而不是深入内部的痕迹。
    “哈哈,果然有猫腻。”俞飞白一看,马上喜形于色,反应更是不慢,立即挥起手里的木柴条,狠狠的在炉身上一刮。
    刹那间,大片大片的焦黑东西就飞洒落地。众人的目光也随之聚集在大炉的身上,只见被刮过的地方,显现出一片明黄的颜色,甚至泛出十分温润细腻的灿烂光泽。
    “这是,黄金……”
    俞飞白睁大了眼睛,伸手就要去触摸。
    “笨蛋。”
    王观连忙阻拦,哭笑不得道:“还烫着呢,不怕灼伤啊。”
    “他是见钱眼开,要财不要命。”
    唐清华忍不住摇头,鄙夷道:“典型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一时忘了。”俞飞白尴尬而笑,又仔细打量炉子,眼睛多了几分迷惑不解:“不过东西看起来,不太像是黄金呀。”
    “谁告诉你是黄金的。”钱老神情激动莫名,有种压抑起来的惊喜:“你们快趁热把外层的东西刮去,免得彻底冷了又凝固起来。”
    王观等人闻声,连忙行动起来,各自拿了根木条,站在不同的角度轻刮。
    “钱老,炉壁上有字……”
    才刮了两下,唐清华就惊奇的叫了出来。
    “什么?”
    众人一听,连忙挤过去围观,只见炉外壁果然有一些文字,而且文字不是书写,或者铭刻在炉上,反而是嵌入其中。而且,这些文字的颜色与炉子微黄明亮的颜色也截然不同,而是真正的金光闪动,熠熠生辉,就好像是夏夜深蓝色天空闪烁的星星,非常美观!
    “错金铭文!”
    乍看之下,皮求是也忍不住惊叹起来。
    在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什么是错金。金很好理解,就是金子。至于错,对于一般人来说,就不怎么容易理解了。错字,至少有十几种不同的解释。但是错金结合起来,就是一种金属丝镶嵌工艺,主要是指用金银丝在器物的表面上镶嵌成花纹或文字。
    这种工艺,也有两种表现手法。一种是涂画法,把金泥在器物上涂成各种图案,或者涂在预铸的凹槽之内。当然,这种手法,今天有人称为鎏金。
    另外一种,就是镶嵌法了,又叫镂金装饰法。主要是把黄金锤锻成金丝、金片,并镶嵌在金属器物表面。再经过抛光打磨的处理,让金丝或金片与器物的表面自然平滑,达到严丝合缝的地步。
    显然,这个大香炉的错金铭文,就是属于镶嵌法。
    一小片地方,简单的几个文字,字体线条劲细飘逸,横竖笔划交叉处,常常以圆点装饰,好似点点明星,闪烁微微金色光芒,非常的精美。
    “快快,继续刮,看看铭文是什么内容。”
    发现了错金文字,大家的热情更加高涨,不用钱老再催促,就干劲十足的动手起来。
    大香炉尽管高达一米,但是四个人动手,速度也慢不起来,很快就把炉身上的那层伪装给刮去了。之后,众人又拿毛巾把炉身擦拭了一遍,才算是让大香炉露出本来面目。
    炉身微黄就好像是藏经纸一样的颜色,温润的光泽内敛,使得炉子的外壁看起来非常的细腻光滑。总而言之,这件大炉子包浆沉稳,色泽典雅,外型庄重敦厚,让人看了就觉得这不是凡器,而是难得罕见的稀世珍宝。
    “宝炉,绝对是宝炉。”
    皮求是赞不绝口,甚至有几分目眩神迷。
    实际上,王观等人的情况也差不多,转在炉子旁边仔细观赏,如果不是顾及微烫的余热,他们肯定上手抚摸起来。紧接着,几人的注意力立即集中在错金铭文上面。
    一般来说,一件东西的来历,可以在铭文上寻找答案。可是,当他们观看铭文的时候,却齐齐傻了眼。文字他们认识,很标准的楷书。而且,金错工艺精湛,字体非常清晰,没有含糊不清的地方。
    然而,中国古文的精妙就在于,一个个文字拆开,大家应该可以读得出来。可是一组合之后,其中的意思就需要仔细斟酌研究了。
    “好像是一篇歌功颂德的文章。”
    皮求是见多识广,倒是看出几分端倪来:“好像是赞颂某个人,立了什么功劳,得到了什么奖赏,赐封什么官职爵位……哦,对了,好像是什么上柱国、荣国公,谥恭靖!”
    “名字,关键是名字……”俞飞白提醒道,也在铭文上搜索起来。
    “在这里。”皮求是绕走两步,找到了铭文的开篇,一边打量,一边念读:“姚氏斯道,赐名广孝,幼年为僧,法号道衍……”
    “姚广孝!”
    一瞬间,皮求是瞠目结舌。与此同时,唐清华对另外的一头,就是铭文的篇尾,也轻声诵读起来:“大明宣德五年御赐庆寿寺……”
    “宣德……宣德炉?”刹那间,俞飞白摸了摸额头,感觉有点儿晕:“等等,让我缓缓,信息量好大……”
    不仅是俞飞白眼晕,王观也觉得十分惊诧。宣德炉他肯定知道,号称近六百年来绝世珍品宝炉,更是历代藏家梦寐以求的东西。宣德炉的制作,据说是用精铜炼了十二遍,并且加入了金银等贵金属,历经了几年时间,这才铸造成功。
    然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