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拣宝- 第3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皮大哥,进来吧。”
    王观招呼一声,就驾轻就熟的领着皮求是来到周老的落院厅前。
    “回来了,快点进来。”
    周老显然早早回家等候了,听到动静就在厅中迎了出来。
    随之,王观笑容满面引见起来:“周老,给你介绍个人,这是我在津门的朋友,华宝堂的东主皮求是……”
    “周老,你好。贸然来访,多多打扰了。”皮求是连忙上前,恭谨的问候起来。
    “不用拘礼,来者是客,欢迎!”周老和煦一笑,引着两人进了客厅。
    一坐下来,周老就有些迫不及待道:“王观,你说的东西呢?”
    “这里……”王观把一个大包递了过去。本来他觉得带锦盒就行了,皮求是却担心不够保险,干脆塞到带软毛的皮包里,这样比较防震。
    周老一边打开皮包,一边问道:“东西你是在哪发现的?”
    “津门古文化街的一个古玩店里。”王观笑道:“当时这个瓶子的表面都是做旧的痕迹,让人以为是赝品,搁在角落里无人问津。我看见了,觉得有些古怪,就买下来。没有想到擦去赃旧污垢之后,却发现瓶子竟然很像你说过的蝴蝶戏猫粉彩瓷瓶。”
    “乾隆官窑粉彩。”皮求是在旁边补充起来,叹声道:“当时我就在旁边看着,之前断定东西不怎么样,但是最终结果出来,差点没惊得我把眼珠子掉地上了。”
    “做旧过?”
    周老也是一怔,然后把锦盒翻开,立即看到了瓶子。
    乍看之下,瓶子乾隆御题诗文就映入眼帘,也让周老神态愈加激动起来,然后小心翼翼的抱出瓶子,搁在案几上仔细观赏。
    看了许久,周老断然肯定道:“没错,就是它,错不了。”
    “失踪了半世纪,终于重见天曰了。”此时此刻,周老好像有许多感怀,手指轻轻的拂着瓶子,有几分思绪莫名。
    “兄弟,怎么回事呀。”这个时候,皮求是有些不解,轻声道:“难道说这个粉彩瓷瓶,还有什么典故?”
    “确实有说头。”王观轻笑道:“周老前几天和我提过,在民国年间,也就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琉璃厂有个卖玉器的古玩摊子,却用一个乾隆官窑粉彩瓷瓶当招牌,轰动一时。不过在抗战胜利之后,这个玉器摊子却和瓷瓶一起消失不见了。”
    “那是一九三五年的事情了。”
    与此同时,周老慢声说道:“琉璃厂火神庙二道门东边曾有一个古玩摊位,当时摊主摆出一个乾隆官窑粉彩瓷瓶,蝴蝶戏猫的图纹,加上乾隆御题诗文,以及印章款识,引得许多人争相问价。然而,摊主却不卖,把瓶子当成招揽生意的招牌。”
    “不过,到了四二年的时候,摊位倒闭了,瓶子也消失不见。后来大家才知道,原来是摊主买了打眼货,赔了钱,将大瓶押在银行,没赎回去。”
    周老继续说道:“后来,银行把瓶子卖个了一个古玩商,但是古玩商做生意赔了,又将瓶子卖给一个银行家。银行家具体是谁,大家也说不清楚。不过在五十年代的时候,这个瓶子准备出口到法国巴黎,却被海关给截获。再之后,瓶子的下落就成了谜。”
    “时隔多年,大家以为瓶子在十年浩劫中被毁掉了,没有想到现在竟然又重见天曰。”
    说到这里,周老感慨万端:“王观,你的运气,实在是……想让人不嫉妒都难。”
    “周老,当年的事情应该属于比较私密的内幕,你又是怎么知道的?”王观好奇问道,实际上是在转移话题。
    “我有个老朋友,他的伯父就是当年那个买了瓶子,又卖了瓶子的古玩商。”周老解释起来,然后笑道:“他肯定对这东西感兴趣,要不要我为你们牵线搭桥,做个中介。不过在此之前,你要先把瓶子借我研究一段时间。”
    “你们不要看猫蝶纹饰只是薄薄的一层颜料,实际上不知道经过了多少道工序的渲染,才形成这么精致华丽的图案。”
    周老兴致勃勃道:“另外,东西又是乾隆八十大寿,也是他在位五十五年的贺礼。算起来也是乾隆后期了,大家都应该知道,乾隆晚期属于大清朝由盛世走向衰落的时期。其中不仅是国力衰落,连瓷器的烧造工艺也开始走下坡路。”
    “当然,这个过程肯定不是很明显的表现出来,所以我打算研究这个瓶子,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细微的变化。”周老笑呵呵道:“就算什么也研究不出来,但是研究的过程,重演古人当年的技艺,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行,东西就搁在您这,等您什么时候研究够了,再叫我过来拿就行。”王观点头道,也没把瓶子看得多么重要。
    “也不用多久,几天时间就行。”
    周老随口问道:“对了,飞白和清华呢,怎么不见他们?”
    “他们跑路了……”
    才说着,王观感觉有些不妥,念头一转,不提黑市拍卖的事情,只是笑道:“在津门的时候,飞白遇见了个叫许晴的女警官。不知道什么原因,他畏之如虎,拉着清华落荒而逃,却把我撇下来了。”
    “许晴!”周老沉吟了下,突然笑道:“想起来了,听说过那么一段……”
    “周老,这事我还不知道,你能不能给我说说?”王观急忙问道,眼中透出熊熊燃烧的八卦之火。
    “年轻人的事情,我们这些老人家弄不明白,随他们去吧。”
    周老摆了摆手,笑眯眯道:“你想知道,自己去向飞白打听。不过,我倒是可以和你再说一说古玩行当中的旧闻逸事,指不定你又有什么发现,再拣回几件失踪的宝贝。”
    “周老,这种事情要看机缘的,哪里有这么容易。”王观有些哭笑不得。
    “你的机缘向来很足,现在主要是看积累了。”周老谆谆教导道:“不要觉得学的理论知识够了,就可以松懈。事实上我们这行,才是真正的书到用时方恨少。判断一件东西的真伪与来历,往往是依靠只言片语,或者关键的几个字眼……”
    旁边,皮求是连连点头,显然非常的认同。
    “周老,这个我当然知道,最近还在翻看石渠宝笈呢。”王观连忙说道,见得多了,才知道自己以前学的东西根本不够用,自然要不断的深入研究。
    “石渠宝笈不错,但是有些鱼龙混杂。既有在中国书画发展历史上璀璨炫目的明珠瑰宝,也有历代大量的伪作和仿作,书中著录的名家作品并不一定就是真迹。”
    周老点头笑道:“这我里也有一套石渠宝笈,书页上有我的笔记,把真迹、赝品,以及存疑的东西都标记出来了。回头你拿去看看,做个借鉴吧。”
    “谢谢周老。”
    王观喜形于色,皮求是更是大为羡慕。
    要知道鉴赏家也讲究一个传承,自学成才肯定让人很钦佩,但是其中的过程,却需要花费更多的心血和努力。但是有名师指点就不同了,必然可以少走许多弯路,所以才会有一个词叫做名师出高徒……
    (未完待续)


第411章 国力决定审美观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在某种情况下,绝对不是空话而已。半年以前,王观就十分羡慕俞飞白有钱老这样的名师指教,了解许多常人不知道的秘闻。
    之后的时间,王观的鉴赏能力也突飞猛进,其中有特殊能力的因素在。不可否认,钱老、张老等人的指点,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当然,也有个提前,就是王观本人的知识也积累到了一定程度,才会有这样开窍的情况。毕竟打铁也要靠自身硬,如果什么都两眼摸黑,钱老等人的点拨也和对牛弹琴没什么区别,根本不会有任何的效果。
    就好比名师与高徒之间的关系,徒弟好学,名师才高兴予以指点。不然的话,弟子愚昧不堪,又不想努力向上,别说名师了,就是庸师也懒得理睬你……不管怎么说,王观在书画上的鉴赏能力,确实有些偏低,如今周老肯热心指点,他自然是非常高兴,更是十分感激。
    “我书画的鉴赏能力只是中上,本职是研究历代服饰源流的。”
    周老坦言道:“而令希是把玩瓷器的大行家,但是对于字画的鉴定也和我差不多。你想在字画方面有所发展,估计要自己努力学习了。当然,有机会的话,我也可以帮你引见几位当代名家,让你多向他们请教。”
    “呵呵,有机会再说吧。”王观无所谓,反正他还年轻,有的是时间学习。再说了,贪多嚼不烂的道理,他可是心里瞠亮。
    “嗯。”
    周老微微点头,也不再纠结这事,而是继续讲起了他所知道的奇闻逸事。当然,也不仅是他在说,皮求是怎么说也在古玩行中混了十几年,本身也是个有故事的人,时不时的插上一两句,倒也能够与周老聊得起来。
    王观在旁边听得津津有味,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追问请教……时间渐渐流逝,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王观的手机突然响了,他拿出来一看,发现是钱老的来电,自然连忙接听起来。
    “王观,是你叫人运来一轮车?”钱老声音有些迷惑。
    “对对对……钱老,不好意思,忘记和您说了。”
    王观连连应声,差点把这事给忘了,道歉之后,急忙解释道:“清华住在楼上,不太好搬上去,所以就先搁您那了。”
    “没事,是你的东西就好。”钱老笑道:“对了,你们打算玩到什么时候才回来?”
    “我已经回来了,在周老这里。”王观说道。
    “他又拣了个漏!”
    就在这时,周老在旁边插嘴道:“乾隆官窑粉彩瓷瓶,蝴蝶戏猫纹那个……”
    “漏儿?王观,你是不是又得到了什么好东西。”由于隔了一层,钱老只听见几个字,但是也足够了,他根本没费劲就猜中了事实。
    “就是一个瓶子。”王观笑道:“周老急着要观赏,就在津门赶回来了。本来打算等周老看完了,再送过去给您品鉴,不过周老却截了下来,想要研究一段时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