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拣宝- 第2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行。”
    王观点头,回房拿了个挂包,就和皮求是匆匆出门。不久之后,两人重新来到了半山腰上的寺庙,叫唤两声,小沙弥就开门了。
    看见两人又来了,小沙弥十分惊讶,迷惑道:“皮大叔,是不是落下什么东西了?”
    “没有。”皮求是摇头笑道:“你去告诉大师,我找到佛缘了。”
    “咦,真的?恭喜皮大叔了。”
    小沙弥有些高兴,引着两人进来,然后快步通知半山和尚去了。
    这个时候,王观忽然想到一个问题,有些不解道:“皮大哥,你早知道弘一法师的东西是佛缘,干嘛不早弄一些过来。”
    “当局者迷啊。”
    皮求是拍着脑袋道:“如果不是刚才看到印章,我也没有想过可以这样做。况且,现在我心里一样没底,不知道半山大师认不认可呢。”
    王观闻声,也觉得有些道理。毕竟,古玩书画在国内出境是件麻烦事,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确实让人为难。就怕疏通好了,带东西过来,半山和尚却不认可,那就是白忙活了。
    与此同时,王观也有些庆幸,自己是在澳门海港出境,又有陈家的关系在,检查不是那么严格,很容易就出来了。如果是在内地出境,或许要费一番周折。
    然而,也不是没有办法。要知道,在法律上可没有明文规定古董的定义,一律被称为工艺品。只不过为了区分,把建国以前的东西称为文物,原则上禁止携带出境。
    不过,记得有人说过,中国的造假技术是世界顶级的,就算是海关的专家也识别不出来,只要多买点工艺品,把真古玩混进去。这样真真假假,很容易把东西带出境了。其他国家的古玩商,就是利用这种方法,把中国的古玩带走的。
    当然,遇到厉害一些的专家,这样的办法就行不通了。所以,才会有走私、行贿、内外勾结等等龌龊的事情发生。
    就在王观暗叹之时,半山和尚走了出来,微笑道:“两位施主去而又返,莫不是真遇上佛缘了?”
    “我们觉得是,却不知道半山大师的看法。”皮求是笑道,也有几分忐忑。
    “进去说话。”
    半山和尚也不急,伸手礼请起来。
    一会儿,几人来到禅房,拿来蒲团对坐。适时皮求是连忙把弘一法师印章,以及精致的牙角佛雕拿了出来,笑着说道:“大师你看,这是不是佛缘。”
    “这是……”
    半山和尚一看,首先拿起了牙角佛雕打量,观察片刻之后,忍不住赞许道:“这是清代南派的工艺,雕镂玲珑剔透,小巧精致,堪称一绝。”
    “大师你的手艺也不差,说不定更胜一筹。”皮求是笑道,有几分奉承的意味。
    “不不不……”半山和尚摇头道:“我学的是北派风格,注重整体的气质,细节上虽然也融合了一些南派的细致,但是绝对达不到这种丝丝入微的程度。”
    “大师谦虚了。”皮求是笑了笑,绝口不提什么工艺了,而是拿起印章示意道:“我要请教一下大师,无心者公,无我者明是什么意思。”
    “心中没有成见则处事公平,心中没有自我则光明正大……”半山和尚本能的解释起来,忽然心中一动,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这是师祖之名言,莫非这枚印章是师祖遗物?”
    “没错。”
    这个时候,皮求是没有谦虚了,百分之百肯定道:“据我和王观兄弟鉴定,这件东西就是弘一法师的作品。你看篆字的线条,十分舒畅,浑然天成,分明就是锥形刀刻出来的痕迹。还有青田石的表相……”
    “阿弥陀佛。”半山和尚微笑聆听皮求是的阐述,最后轻轻点头道:“这样看来,印章必是祖师之作无疑,皮施主有心了。”
    “应该的,应该的。”此时,皮求是眼巴巴的看着半山和尚,吞吞吐吐道:“大师,你看……这算是佛缘吧。”
    “呵呵……”半山和尚轻轻笑了,沉吟了良久,才开口说道:“皮施主知不知道,我为什么一直强调需要佛缘,才能答应施主的请求。”
    “不知道。”皮求是摇头,心里有些发懵,难道是猜测错误了?
    “实际上,这是借口。”半山和尚坦然自若道:“皮施主所求之物,那是家师遗留下来的东西,我已经保管了十几年了,不愿意让给外人,尤其是像皮施主这样的……商人。”
    在皮求是和王观错愕的目光中,半山和尚陷入了回忆之中:“我自幼跟随师父修行,直到现在依然记得,三十多年以前,师父每天都到码头化缘。然而,师父并不是求人施舍钱财,而是讨要一些在常人眼中的破烂、垃圾。”
    “那个时候,我非常奇怪,追问师父为什么要这样做?”
    半山和尚淡笑,悠然道:“至今我都没有忘记师父的答复,他郑重其事的告诉我,那些东西不是破烂垃圾,而是国宝,华夏的瑰宝。”
    “后来师父把收集起来的破烂东西,一点点的去污、除尘、糊裱、蒸煮去霉、圈点上色……花了好几年的工夫,这些东西才算是重现光彩。”半山和尚有些感叹,微笑道:“那个时候,我才明白师父所说的瑰宝是什么意思。”
    听着半山和尚的讲述,王观隐约明白他说的是那段让人不堪回首的浩劫。
    这些年来,随着收藏热潮的升温,大家的目光已经不在局限于国内,更加关注流失在海外的国宝。甚至有人做了详细的调查,把那些流失的物品列出了表单,让人一目了然。
    这种爱国热情无疑是值得赞赏的。然而有些人却不知道,那十年被销毁的东西,根本就不亚于流失在海外珍宝的总数。
    当然,除了当场被销毁的,还有部分东西幸免于难,通过香港、澳门两地,好像大白菜一样一扎一捆一堆的运到各地。
    那个时候的商人,可不像现在这样重视古玩,更不用说要注意保养什么的,直接塞到角落里,或者垫在其他东西的底下,自然很容易出现溃烂的情况。所以说,等到那些东西到达目的地的时候,自然就成为了破破烂烂的垃圾。
    可以想象,对于真心爱护文物的人来说,见到这样的情形,心里该是多么的痛心疾首。显然半山和尚的师父,就是这类人。
    作为弘一法师的弟子,半山和尚的师父肯定是接受过传统文化的熏陶,比一般人更加明白这些东西的重要姓,所以才费尽心机收集起来,十分令人敬重。
    不过,和尚也是人,不可能完全割了人的各种情绪。
    在师父圆寂之后,半山和尚觉得,与其让别人把东西拿走,在辗转流传的过程中毁坏,不如由自己保管,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半山和尚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守在一间小小的寺庙之中,每天打坐诵经参禅,兴致来了就雕刻一些佛像卖给同行,换取平时的生活用度。其他时间,就是守护着那些物品。
    曰子很悠闲,半山和尚觉得很自在。但是在三年前,皮求是无意中路过这间寺庙。正如他自己所说,逢山拜庙,遇寺参佛,就进来上香炷。
    没有想到,那个时候半山和尚拿了一幅古画在晾晒,皮求是一看之下,立刻惊喜交集,想要买下来。半山和尚自然拒绝了,无论皮求是的出价多高,他却丝毫不为所动。
    毕竟,半山和尚对于钱财并不是非常看重。不然的话,随便在他藏管的东西之中拿一件出来变卖,就可以盖一个更加宽大舒适的寺庙了。
    然而,皮求是很有恒心,半山和尚拒绝没关系,反正现在的交通便利,只要有时间了,他就往这里跑。次数也不用多,一年两三趟就行。时间久了,半山和尚自然也有些不耐烦,只好推说他没有佛缘,希望打消皮求是的念想。
    可是,皮求是真的很有韧姓,一直没有放弃。直到现在已经三年了,半山和尚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终于不再隐瞒,说出了实话。
    “惭愧啊。”半山和尚叹道:“禅心不足,坏了佛门清规戒律,罪过罪过。”
    “大师,这不怪你……”
    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皮求是也十分感叹,苦笑道:“而且你说对了,我买那幅古画回去,也是打算高价出手赚一笔。你不愿意匀给我,也是有先见之明。”
    “皮施主是生意人,一进一出十分正常。”
    半山和尚自责道:“倒是贫僧,皈依之时持戒不妄语,然而先是无意,后是有心,终究是破了戒律。罢了,罢了,只好将错就错……”
    (未完待续)


第326章 如愿以偿,喜悲参半
    “两位施主稍等。”
    说话之间,半山和尚站了起来,走出了禅房。
    见此情形,王观轻笑道:“恭喜皮大哥,怕是能够如愿以偿了。”
    “所以我才一直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皮求是笑呵呵道,虽然佛缘什么的只是借口而已,但是没有他三年来的坚持不懈,也不能打动半山和尚。
    实际上,皮求是也察觉半山和尚越来越松软的态度,就知道缺少了一个契机。果不其然,看到了弘一法师的印章,半山和尚马上就顺水推舟把事情全盘托出,而且为了不让自己触犯佛门不妄语的戒律,干脆顺势答应了皮求是的请求。
    一切的一切,究其原因,都是皮求是的诚心诚意,坚持不懈的结果。对此,王观服气了。换位思考,他可没有皮求是这样的耐心。
    一会儿,半山和尚回来了,只见他的手里多了一个卷轴,应该就是皮求是求了三年的那件东西了。
    “说起来,这就是缘分。”
    半山和尚十分干脆,直接把卷轴递给了皮求是,笑叹道:“在三年前的今天,施主来到此地,给佛祖进了一炷香,却看到了这幅画。之后,在三年后的今天,施主带来了师祖印章,兑现了佛缘之说。现在我把画交付于你,想必师父在天有灵,也不会责怪于我……”
    “阿弥陀佛!”
    皮求是诵了一句佛号,诚恳说道:“多谢大师。”说话之间,皮求是取出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