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改变了大宋历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他改变了大宋历史- 第1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高丞相拒绝了,不做大宋的附属国,这个我们不说。最不应该的,是派兵去攻打大宋,大宋是个大国,你就是暂时攻下来人家的土地,也是要吃亏的。那里知道。去攻打大宋,通过几仗,我们就损失了三万人。这也给大宋进攻大理制造了借口。边境一仗,损失兵力三万。大象一战,使大理最强大的大象部队几乎被消灭。”

“如果我们谈判,也可能还有希望。高丞相要赶老百姓来建立一个新大理国。”

“现在确实看到了建立新大理国的希望。但是,我们皇家就危险了。高丞相到了这个城堡里,已经不把我们皇室放在眼里了。从来都是皇上住最好的房子。到了城堡,最好的房子已经被他占据了。”

“据从外面传来的消息,高丞相已经决定对我们下手了。如果他得逞,我们皇室、皇帝的侍卫、警卫部队,都有灭顶之灾。”

警卫将军说:“皇上,怎么办呢,我们也听到了,看到了一些迹象,我们如果不动手,我们就完了。”

侍卫队长说:“我们侍卫私下都在谈论啊,高丞相已经比在大理城更加嚣张了。我们不能等死呀!”

段誉说:“你们考虑得很正确,我们不能等死。现在,我们就来商量怎样打击高氏叛乱集团。”

于是他们就商量了具体的办法。首先杀死高丞相,再灭高家。最后召开朝廷会议,宣布罪责全部在高丞相,与其他人无关。

商量完毕。段誉就叫来宦官,叫他去请高丞相。皇上要宴请高丞相,商量给高丞相加封。

宦官没有参加皇上的商量,见皇上亲口对自己说的。就到高丞相的丞相府去传旨。自然是脸不变色心不跳。宣旨就是宣旨。

高丞相见皇上要商量,就想干脆去逼段誉自己让位。自己“名正言顺”地当皇帝。以后处理段誉,就是轻移易举的事情。

高丞相一进皇帝住的大院的大门,门后的几个侍卫就涌出来,手举刀落。也不打招呼,就把高丞相杀了。侍卫们请出皇上,皇上见了高丞相,对侍卫们拱拱手,说:“朕在这里谢谢大家!谢谢大家!”

于是马上给外面发已经杀了高丞相的信号!

警卫部队,马上向丞相府出发。包围了丞相府,接着把丞相的儿子、侄子抓出来,在门前杀了,以断绝那些拥护丞相的将军作乱的希望。

大理段誉夺权的政变,迅速的结束了。

在取得了绝对的成功后,段誉就召开了到新大理的第一次朝会。把高丞相的头颅提到朝会上,宣布平定高家叛乱已经成功。

大臣们见皇上已经把高丞相杀了,就一个一个站出来,表态一致拥护段誉皇帝的英明伟大的平叛行动。皇上叫众大臣历数高家的罪状。一数,罪状列了二十条大罪。真是罪该万死!罪该万死!

在获得了众大臣的“一致”拥护后,段誉又派人把城外的两个军队的将军叫进城。

段誉叫一个宦官分别对他们讲了平叛高家叛乱,已经杀了高丞相的事实。让他们看了高丞相的头颅。

他们也“表示拥护”皇上的英明决策。就是那个“铁心豆瓣”也是这样。

在解决了高丞相的问题后。段誉任命皇宫的警卫部队的将军为兵部尚书。任命几位大内侍卫为各部队的监军。大理的军队就抓在段誉自己的手里了。

接着,把高丞相家的两百多万两银子收归国有。把高丞相的女人分给一些大臣。高家的家人,分到各个大臣家做奴隶。

军队还在开疆辟土,几十万大理来的老百姓还不好安排。段誉就命令城外的部队,与老百姓一起,去开荒。先在城外开辟出大量的农田出来,防止明年的饥荒。

小赵皇帝在泸水城住下来,每天都是与朱慎一起到城外面去玩耍。泸水城的名胜古迹都看遍了。

直到许翰将军的军队从西到东,由东到西,把大理的官员,驻军全部安排完了,带领三万部队到泸水与小赵皇帝会师。

晚上,小赵皇帝召开许翰朱慎和众将军的会议,小赵皇帝说:“各位将军,特别是随许翰将军东征的各位将士们,你们辛苦了!”

许翰说:“不辛苦!不辛苦!”

那些将军也说:“辛苦啥子!也没有打仗,尽是走路。”

小赵皇帝说:“我们住在这里,将士们也辛苦了哇!”

那些将军都笑起来。住在这里耍,有什么辛苦?

小赵皇帝说:“没有仗打,心里苦啊!”

大家都笑起来!

“现在,朕准备再次出征!大理的皇帝给我们开辟了一个新大理。据说那里土地平坦。我们还是把它纳入我们大宋的版图。不然对不起段皇爷。”

小赵皇帝又说:“我们十万人,七万走前面。带两个月的粮食,带得多了走不动。带一个半月的粮食。后面我们的三万人的军队,就驮着粮食,朕估计大理的军队和老百姓的粮食有困难了。我们要去接济他们。”

于是分派了任务。

九月二十一日,大宋的军队渡过了怒江。小赵皇帝已经不是原来跟在大理队伍后面,怕大理老百姓受到了伤害,有意在后面慢慢吞吞地走。

现在走大理老百姓和军队走过的道路,路也平了,路也宽了,速度也快了,第二天,就到了大理与蒲甘打仗的地方。见有一些老百姓,就给他们发了一些粮食。第三天,就到了翻山的地方。这里太难走了。

小赵皇帝见前面正在走之字形,战马小心地走着。人已经不敢骑在马上了。如果不是大理的军队开路,就根本不能走了。

小赵皇帝亲自到那里一看,山就是一面巨大的整块的石头,就是悬崖峭壁。要上山,只能从旁边盘旋上去。在盘旋的路上,还有一个单独的巨石当道。如果把巨石填到下面的坑里,路就好走了。

小赵皇帝亲自指挥,在巨石后面挖了一个坑,取来一个炸药包,埋在里面,用泥土填平,把导火索露在外面。

做完这些工作,就叫下面一里的位置都不要上来。又找来一根导火索接在炸药包的导火索上。就叫上下都躲开。又找了一个地方躲炮。

小赵皇帝叫原来在青城寨看见点过炮的侍卫去点炮。

导火索点燃了,侍卫连忙跑到事先确定的位置藏起来。嗤嗤的燃烧声音,大家都看着它燃烧。在没有烟雾后,轰隆一声,巨石滚下去了。

滚下去的巨石,刚刚填到那个坑里。士兵们见石头滚下去,刚好在坑里。欢呼起来。都去挖土。路填平了。上山也就方便多了。

下了山,小赵皇帝也叫部队在原来大理的地方宿营。

第二天早上,先锋官,见前面道路狭窄,担心有埋伏,就派两小队的士兵从两边山梁上走过。还好,没有埋伏。但是原来埋伏的痕迹还在。士兵将这个情况报告先锋官。他们都估计大理的部队在这里遇到过埋伏。

小赵皇帝站在小山上,拿出望远镜,向西看去,随着地势的降落,到处都是浅丘。不知道再往前走,土地如何。希望更好。

走了一天,又到了那条河边。小赵皇帝就叫部队宿营。部队宿营后,小赵皇帝亲自到河边去看。总觉得河水不深。就叫了一个侍卫,骑上马,慢慢地向对岸走去。河水最深的地方,马望着头,走向对岸。原来大理军队走的时候,水还要深一些。现在是旱季,雨水少,河里的水位就下降了。

小赵皇帝又派了几个侍卫拉开距离过河,也过过去了。

明天,就叫部队骑马过河。

正文 第一百零六章 黄雀在后

九月二十五日,小赵皇帝命令七万部队沿着渡口,上下十里过河,以加快渡河速度。

河里;二十里范围大宋的军队在骑马过河,气势壮观极了。昨天小赵皇帝派侍卫骑马去量了水的深浅,今天,仿佛水又浅了一点。米袋子不要紧,最要紧的是火药,大家都把火药顶在头上。过了河把火药放下,把身上的衣服的稍微向下赶了赶,水就自然地竖下去了。

过了河上了岸的战士,向前走了几里路,给后面的军队留下上岸的空地。

朱慎问小赵皇帝:“今天是九月好久?”

小赵皇帝说:“你也不爱记日子,今天是九月二十五日。”

朱慎说:“不是我不爱记日子,是我正奇怪着呢?”

小赵皇帝说:“奇怪什么事情?”

朱慎说:“我们常常说:‘十冬腊月’,就是冬天的季节。往年现在的开封城已经很冷了。只有几天就是十月了。有时候,八月天气就冷起来。我们今天都骑马到河里,谁在喊冷?上了岸,大家把身上的水向下一抹,就完事了。身上穿了一两个衣服。跑了很远的路,马也不流汗,我们也不热。真是舒服。”

小赵皇帝说:“我选在八月出兵,就是避开这里的夏天的酷暑。现在多舒服。不冷不热。”

朱慎说:“我很奇怪,好像圣上到过这里一样。”

小赵皇帝说:“那里到过这里!我也是猜测出来的。”

由于骑马过河,大宋军队很快过了这一条河。上下游的军队很快聚集,继续行军。

走了十几二十里的路程,突然从前面传来一声鸣金的声音。许翰马上指挥部队兵分两路,向两边分开。这已经成了行军途中突然遇到敌人,反包围敌人的一个有效办法。

原来,大理国的丞相兵分三路,派兵向北西南三面进军。向北的一支军队走了几百里也没有遇到敌人,继续向北就是高耸的群山,人烟稀少。见没有敌人,大理的部队就向南扫了回来。走到原来渡河不远的地方,就遇到了大宋的先头部队。

先头部队的将军,发现了敌人,用望远镜一看,敌人还不少,估计有三四万人。如果与敌人打,可能会被敌人包了饺子。先头部队已经被敌人发现了,就鸣金后退。

大理的军队,本来就是出外扫荡敌人。结果在北面没有发现任何敌人。现在发现有几千敌人,马上就命令部队攻击。见敌人撤退了,就一鼓作气,向敌人进攻。一场遭遇战就发生了。

大宋先锋部队,见是大理的骑兵部队,马上就鸣金撤退。大理的军队见对方不是大理军队,人数也不太多,他们又向后撤退,指挥官马上就命令追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