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离婚的日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等待离婚的日子-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两个大人很自然地挽着女儿的手。

吃饭是在楼盘斜对面的那间西餐厅。说是西餐厅,已经广式了。也有广式甜品也有粤菜,要想在广东这个地方站稳脚,只能入乡随俗。

“其实我们的感情并没有破裂吧”,吃饭时她闲闲地说。

她想起前晚一起敲定那份《离婚协议书》时看到的那句经典的话。

“哦,没有。”他笑了笑说。轻轻看她一眼又说:“可惜你不同意,要不你允许我每个星期去看看她,我们就不离。”“美得你。”其实没有生气,也就随口说说。

以为她不悦,他连忙说是开玩笑。

其实她是想起亚马逊河天人合一的佐伊人了。如果从来就没有这样那样深重的文化约束,人类也许会活着更自由自在些。没有打着忠诚的旗号行自私占有之实,或许就不会有痛苦妒忌,或许就没有那么多的悲剧。然而在他或她的血液里,终会有些东西根深蒂固。

虽然明白,但却无法避免。

他只是慵倦,不愿积极地去进行离婚的事宜,结婚证放在他妈妈那儿,他俩都不敢去拿回来。何况他的户口还没空去转过来。于是拟好《离婚协议书》后仍是无法马上去办。

他说他公司最近的事确实很忙。

“算了,你忙过这段再办吧。”

吃饭的时候女儿特别淘气,也许以为一切的风雨都过去了,在她和他之间的椅缝间钻来钻去,笑得小脸一抖一抖的,那样的快乐。

拟协议书前后不过十来分钟,把先前律师发来的一份别人的样稿,不相关的删去,换上名字则可。女儿她是要的,财产统共就这套房子,还在供呢。以后她和女儿当然要住在这儿的,先前投入的钱一人一半,他的那半就折成女儿的抚养费,算是给了一部分。

第三章 来来去去(3)

改好了让他来看,只胡乱瞄一眼。“可随时来看女儿。”末了,只是郑重加上这么一句。

改完后随意放在电脑桌面上。

他无意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网站,尽是介绍奇人怪事,两人凑在一起看,格格地笑。兴奋时便把他的手臂掐得青一块红一块的。

她的电脑坏了,晚上工作的时候便用他的电脑。无意中发现他记事本里的那个电话集群。她知道那几个没标名字的号码中,一定有一个是她的。心怦怦直跳,急急地把它抄下来了。

要不要打电话给那个女孩子呢?要对那女孩子说什么呢?

又明白其实问题并不在那女孩子的身上。想来气馁。

后来还是早早睡了。一夜无梦。她知道时光会告诉她一切。

结婚证终于拿回来了。

那个周末他去了那个女孩子那里,说是再从那儿去广州他妈妈那儿拿证。打电话给他的时候,他的语气生硬,忽然知道那女孩就在他身边。他果然承认了,并说是在渡轮上。从北京路到中大坐地铁几站就到了,而他却要带她坐渡轮,得等上半个钟头才有一班船。

当年他与她也曾那样凭栏迎风的,只是现在换上了另一个她。

船在中大北门上岸吧。七年前那儿还是一片荒乱。她工作还没调过来,放假了跟他一起到广州来。他们在北门外的下渡村租房子住,9平方400块一个月。亦是欢喜。他上班的公司在三元里那边,要换几趟车,晚饭总是在他姐姐家吃的,从北门到西门去到他姐姐家那儿,要穿越整个校区。

有一次发工资,他与她喜滋滋地去天河城玩,又坐公共汽车回来。走在静静的校园里,天色已晚。那时姐还没搬新房子,圃园区的红砖楼,小小的一个单间。四个人围在木几上吃饭,一蹲坐下来,他只觉臂部凉嗖嗖的,一探手,裤子被整齐地割破了。钱包还在,只刚发的工资没了。两人相视只是苦笑。逛街的时候不舍得花钱,克制着。却是徒劳了。

那样的清苦,却是满足的。终是可以在一起了。

有一个晚上,有月全食,并不预先知道,走累了坐在善衡堂前的台阶上,忽然天色变暗,他与她抬起头,定定地看着。他又搂着她的肩,紧紧。第一次看月全食。也许以后再不会见到。

——没有陪你看流星雨的浪漫,却有共赏月全食的神奇。

以为可以。一生一世。抵御风云变色的黑暗际遇。

 一个假期,他们都走过中大那片绿茵茵的草坪。他背着背囊,顶着暮色,她扣着他白衬衣下的手,闻着剪草后的清香。校园里举目皆是巨大的古榕,根须婆娑,红砖的教学楼,时起时落的小鸟。

 而他竟要带着她走进他们的青草地。

 还是痛了。

始终有些记忆是不可侵犯的。有些地方是故土般神圣。物是人非的痛往往被事过境迁的伤掩盖。斯人已去,可只要斯景依旧,凭吊总不至落空。然而那景却是随意践踏的。令人揪心。无处告别。

 像是一个反应迟钝的人慢慢承受伤痛的袭来。

结婚证拿回来了,可还要为他迁户口,做好这些才能安心离婚。

那天请了假,迁户口太多事要做。

他默默跟在她身后。计生服务站,要照B超确定无孩才出具证明。那个女人横着脸冷冷地说“没有尿,继续喝水!”他拿着一次性杯一次次往返饮水机,她一杯杯灌。脸一青,就呕吐起来,翻江倒海。

最终还是拿到了证明。但因为没有上环,还得单位签署一份保证书之类才可做下一步。与他分开的时候是正午,她要赶回学校上课,没有道别就走了。

太阳炙烤着,脸上热辣辣的。

离婚的日子是越来越近了。

又是周末。早早他就打电话催她回家吃饭。吃完饭,下起瓢泼大雨来,阳台上,是他精心伺弄的花草。在风雨中狂舞,翠绿的鸡蛋果,有着红色的茎的红薯藤,枝叶婆娑,攀爬在透明的渔网上,不仔细看,觉得无所依附,凭空的一幕翠帘。

第三章 来来去去(4)

隔着落地玻璃,他看着漫天的晶莹,雨雾中匆匆的车辆,有些心不在焉。

“待会儿去么?”

“嗯。”

“这么大雨?”

“嗯。”

………

她把刚收回来的衣服细细地叠好。他的白衬衫,深蓝的长裤。放进衣橱里,又留了一套在沙发上。“走的时候记得带上,别淋湿了。”

“知道了,这两天的菜我买好了放在冰箱,对了,电费和小灵通费都交了。”

“哦。”

“我走了。”

“你又去阿姨那里吗?”女儿追到门口问。

“是的。”

“你还喜欢我的吧。”

“当然。爸爸最爱你。”

女儿笑了。

雨中的城市很美丽。她躺在沙发上看书。间或看街上的车流,还有璨若繁星的车灯。

“我们彼此熟悉,像是同一个人。所以我们寂寞。”

“你并不需要我,所以你没有受伤害。”

他看着她的眼睛说。

于是她看着他束好皮带,清清朗朗地开门走了。

雨声沙沙,像无数的蚕在吞噬。湮没了所有表面的忧伤。

她回想这两年他的公司起步并不顺畅,他也不够积极。遇挫时整夜整夜上网打游戏。忧郁中她只是一点点黯然下去。有时也跟他促膝而谈,却毫无头绪。资金不够,聘不起出色的业务员,又不愿漫无边际地找客户。思路尚未打开,不知如何拼搏。

她一直是支持他的。却也无能为力。

很少罗嗦他,她只能努力地工作,保一家人稳妥。

没有他当然也是可以从容生活的。然而她需要他吗?她受伤了吗?

“所以我们寂寞。”他的话一直在脑海萦绕。他们已是亲人,安慰扶持早已是理所当然,只是彷徨苦闷的时候,无论他还是她,都无力给对方更鲜热的抚慰。

非她即她,此时,只爱陌生人,那个女孩只是一个符号,没有别的意义。她知道他的感觉。其实她心疼他,如果你还需要我,我一定会陪你。她听到自己轻轻说。

那晚他仍是很迟才回来,她们都睡着了。

听到“笃笃”的敲门声,忙光着脚,蓬着头,为他开门。他身上有街上的喧嚣、烟尘、另一个女人的味道。她急急地跑回自己床上去了。熟睡中女儿嫩嫩的胳膊忽然搭了过来。滑滑地触着她的脖子,最华贵的丝巾都无法拥有的甜蜜。

女儿很乖,白天一个人在厅里玩,不打扰她看书。有时在一个皱巴巴的数学本上写阿拉伯数字。2字全部写成了鸭子般肥肥的,翘着尾巴。她又极喜欢鸭子,一只只玩具鸭的脖子上全套着手撕的纸片,说是围巾。后来跑过来问她:“我们两个人生活吗?”

“嗯。”

“那爸爸跟阿姨生活吗?”

“嗯。”

“我想爸爸和我生活。”

“会的,他会经常看你的。”

“那--那阿姨怎么办啊?”

“她,她会等他回家吧。”

“哦”,小脸才释然了。

喜欢她永远善良,喜欢她心中没有怨恨,平静地接受生命的潮汐,优雅地接受失去、伤害,知道那是人生必然要承受的一部分。任何恨都是丑陋的,在恨的时候人生就残缺了。包容那些你真心爱过的人其实就是在对自己仁慈。

她知道这不是超脱,只是一种清醒。幸福不有赖于任何人的给予,即使是爱,也是一个人的事。张小娴说,爱情是一个人的修为。回首过去的那些经过的男人,你或许会哑然失笑,但是你依然无悔。

那些爱是自己一个人的事。圆满了自己的人生。

何况,在共同跋涉的路上,也许已丢失了对他的爱。又也许,掺进太多记忆后,爱已面目全非。升华还是沉沦?不得而知。

第三章 来来去去(5)

不去想对错。他的或她的。

在工作中习惯反思的她,在生活中只一味向前走。不努力不强求。

每一步都只是活着留下的某种印记罢了。

没有不适宜上环的医院证明,学校是盖不了章的。

打电话给校长的时候还是下意识将语气放缓和了一些,没有平时的牙尖嘴利。放在过去,她是不屑求人的,那年从山区调回县城,纯粹是意外。她同学的父亲是当地教育局局长。时值她与初恋男友分手,便写了封信向同学倾诉。同学不胜唏嘘,希望她能换一个环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