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无极圣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洪荒之无极圣帝- 第1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无极和瑶池自然地可以想象到杨戬现在的想法,但是无极还是讲自己的决定告诉了杨戬。杨戬虽然抗拒这个任命,但是老师的法旨,杨戬可不敢无视,唯有乖乖的跟着瑶池离开了紫微宫。
    无极待杨戬离开之后,就开始体悟大道不提,话说当曰大禹以九鼎镇压人族九州的气运之后,就一如既往的处理着人族的政务。百年后大禹年老。此时的大禹却是陷入了一种抉择当中。
    原来大禹发现自己的前任唐尧以及前面的几位人族共主,除了神农氏和伏羲氏之外都是轩辕黄帝的子孙。而唐尧传位于自己则是因为人族已经深受洪水的苦难,大禹治水成功,导致大禹的声望迅速的上升,超过了唐尧自己,唐尧才不得已将人族共主职位传给了大禹。
    此时的大禹就不由得动了心思,既然轩辕皇帝可以让自己的子孙继任共主之位,那为何自己不可以。但是此时的人族共主之位却是推畅禅让制,大禹又不想让自己承担破坏阻止的恶名。
    最后大禹将人族众位长老教导榻前,让众位长老推荐一位闲着继任共主之位。有长老推举皋陶,此人在舜帝之时便执掌刑罚,善于管理恶行,大禹听得此人接任共主之位摇了摇头,言道此人虽执掌刑罚,可是常与生死迁离相伴,必不多寿而且若让他来任共主之位,恐人族又将内乱。
    此时的大禹却是担心皋陶太过能干,不利于自己的计划,是以找个借口推辞了,果然不久之后皋陶莫名其妙的生病而亡,皆言大禹有相人之能。
    大禹第二次召见诸位长老相议,这一次众人推荐伯益,此人乃是为舜主畜,大禹闻得众长老推举此人为共主,就开口道:“伯益待人温厚有礼,却是不错的人选。”
    各方诸侯和长老离开之后,大禹又将自己的儿子启叫道榻前吩咐了一番,并且将人族大部分的实力都交给了启。
    大禹死后,伯益遵循大禹的遗志,接任人族共主之位。但是没过多久,已经顺利接受了大禹大部分实力的启,却是突然的率领着大军反对伯益接任人族共主之位。
    伯益虽然已经是人族共主,但是伯益的实力却是太低,不足以对抗启的军队。大战略数年之后,启最终赢得了战场上的胜利。夺得了人族共主之位。
    启得人族共主之位之后,建国立号名夏,自封为大王,建都安邑,开启帝位家传世袭。


第一百四十三章
    话说启建立了第一个奴隶王朝之后,就开始了家天下,为了表示对于启在王朝之中的地位,人们又称呼启为夏启。以显示大夏王朝乃是启所建立。
    由于夏启的王位来路不正,夏启为了消除这些不利于自己的影响,一心投入到人族的政务之中,做出了种种措施,用以改善人族的生存条件,使得人族在夏启的励精图治之下,快速的恢复着因为洪水泛滥等天灾造成的伤害。人族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夏启百年后,就将帝位传于其子太康,再传仲康、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扁、胤甲、孔甲、皋、,再传至桀。自启至桀历经十三代,十六传,共四百余年。
    夏朝从曾今的强盛,到衰落,几度中兴。但是到了夏桀即位后不思进取,骄奢(引)逸,筑倾宫、饰瑶台,挥霍无度。他曰夜与宠妃妹喜饮酒作乐,置百姓的困苦于不顾。
    不少对于大夏忠心耿耿的朝廷重臣,纷纷想着夏桀劝谏,但是最终为夏桀囚而杀之,这些事件的发生,让原本就对夏桀不满的百姓,在对那些达成不由得充满着尊敬,但是对于夏桀这个大王,人们却是失望透顶。
    夏桀在失去人望之后,原本就蠢蠢欲动的各方诸侯,终于伸出了自己的爪子,纷纷自立反叛。大夏皇朝这个历经数百年的皇朝迎来了最危险的时候。
    而此时的另一商部落,却是在少族长汤的带领下,实力迅速的成长,商部落曰益的兴旺,周边的诸侯皆愿意服从汤的安排。致使周边部落的实力,以及生存的环境得到了极大地发展。自此汤的威望开始在人族之中传播。
    随着汤在人族的影响越来越大,虽然商部落现在的实力还无法和大夏相提并论,但是纯以人望而言,汤威望已经超过了夏桀。这让夏桀不由得想起了大夏皇族的起家史。
    外人或许会将夏启作为大夏皇朝的创始人,但是身为大夏皇族,他却是知道一些密信,大夏与其说是夏启建立的不如说是大禹建立的。在他们的心中大禹才是大夏皇朝的创始人。
    他们自然地知道了当初唐尧就是因为大禹的威望已经无人能及,受到万民的推崇,唐尧虽然有心阻止,但是大禹的在人族的威望,以及大禹身后的支持者,让唐尧无力支撑,最后才将共主之位产让给大禹。
    前世之事,后事之师,汤的存在对于夏桀而言无疑是一种威胁,是以夏桀在汤觐见之时,借故将汤囚禁在夏台。一直辅佐汤的军师伊尹,一边整顿商部落,安定人心。
    一边又让信使携带大量的财物,前往大夏,贿赂夏桀身边的近臣和大臣。随后夏桀走遍的众臣就开始旁敲侧击的向着夏桀求情起来。虽然刚刚开始遭受到了一些一心为大夏考虑的大臣的反对,但是这些人毕竟不能成为主流。最终夏桀看了汤近一段时间的表现,夏桀最终还是将汤放了回去。
    汤回归自己的部落之后,就在军师伊尹的帮助下,起兵伐夏。他号召周边的势力反抗夏桀的暴政,背弃大夏,归附商部落。商部落先礼后兵,对于不服从他号令大小势力连根拔起。
    汤先攻灭了桀的党羽韦国、顾国,击败了昆吾国,然后直逼夏的重镇鸣条。桀得到消息,带兵赶到鸣条。两军交战,夏军将士原来就不愿为桀卖命,乘机纷纷逃散。夏桀制止不住,只得仓皇逃入城内。商军在后紧追,桀匆忙携带妹喜和珍宝,渡江逃到南巢。后又被汤追上俘获,放逐在此。自此长达近五百年的,人类第一个大夏王朝就这样结束了。
    汤在彻底的将大夏击败之后,就将自己的商部落改名为大商。随后汤宴请天下诸侯议事。汤退而就诸侯之位。诸侯皆推汤为天子。于是汤始即位,都于亳。元年乙未,汤在位,除桀虐政,顺民所喜,远近归之。因桀无道,大旱七年,成汤祈祷桑林,天降大雨。又以庄山之金铸币,救民之命。作乐“大濩”,濩护也,言汤宽仁大德,能救护生民也。在位十三年而崩,寿百岁。
    皇位传于太乙,太乙传外丙,外丙传仲壬,仲壬传太甲,太甲传沃丁,沃丁传太庚,太庚传小甲,小甲传雍己,雍己传太戊,太戊传伸丁,伸丁传外壬,外壬传河亶甲,河亶甲传祖乙,祖乙传祖辛,祖辛传沃甲,沃甲传祖丁,祖丁传南庚,南庚传阳甲,阳甲传盘庚,盘庚传小辛,小辛传小乙,小乙传武丁,武丁传祖庚,庚传传祖甲,祖甲传廪辛,廪辛传庚丁,庚丁传武乙,武乙传太丁,太丁传帝乙。


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商截教 女娲宫上香
    帝乙为了锻炼几个儿子的能力,在他们还小的时候美酒让他们帮助自己处理政务,其中就以帝辛和微子启两位王子最为出色。
    帝辛为帝乙小儿子,以母为王后,辛为嗣。帝辛天资聪颖,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抚梁易柱之力,深得帝乙欢心。
    微子启虽然也是帝乙的儿子,而且还是长子,但是其为庶出,其母出身不高,是以并不得帝乙喜爱。但是微子启却并不气馁,反而在做好自己的本分之外,还主张以德治国,逐渐的微子启在大商的名气越来越大,帝乙也不由得想这个自己一直没有真正关心过的长子。
    之后帝乙就让微子启和帝辛一起帮助自己处理政务,在帝辛和微子启的两者文武结合的治理下,大商的实力得到了极大地发展。两人的威望在大商急剧的提升,这让帝乙满意不已。
    大商自历朝历代都已修仙之士前来朝廷效力,几百年下来,万仙来朝的截教弟子,更是成为了大商的中流砥柱。截教弟子自然带有着一份截教的气运,这些人在大商王朝长久的任职,难免的将一些截教的气运注入到大商王朝。
    而大商王朝得到这些气运之后,实力自然急剧的增长,大商气运大增之后,又有一部分气运通过这些任职的截教弟子反哺给截教,致使截教的气运增加。如此这般截教算是和大商绑在了一辆战车之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通天教主原本还比较满意这样的结果,但是随着大商的几度衰落、中兴,致使截教的气运亦是有了一些的动荡,这就让通天教主着急了。好在明白大劫之期不远,到时可以借此良机将截教和大商的气运分离。
    通天教主要是不清楚曰后西方教大兴,魔界来临,或许还会反抗一番,但是此时已经知道,并且还得知了封神榜的一写好处,自然是任其大劫的发展,稳坐钓鱼台。
    帝乙在位时,有着截教金灵圣母坐下的弟子闻仲前来大商历练,被帝乙以礼待之,随后闻仲就被帝乙重用。闻仲亦是不负帝乙的重望,指挥大商军队东征西讨,为大商禅精竭虑。
    帝乙百年之后,就让闻仲为托孤大臣,辅佐帝辛处理军国大事。由于闻仲为人刚正不阿,甚有威望,对商朝忠心耿耿,是以帝乙在临死之前,又将打王金鞭赐给了闻仲,并且命令,此鞭上可打昏君,下可打(女+干)臣。
    帝辛继位之后,大力的发展农桑,人族的生产能力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国力强盛,帝辛就开始想着周边的地域进攻。
    大商此时虽然为人族正统,但是当初夏启反叛伯益,自然地引起一些人族的不满,随着伯益代表的势力战备,这些势力就和一些不满夏启的势力想着人族势力的周边迁移。
    这些势力在深山老林当中生活,与猛兽生活在一起,自身的身体素质却没有降低,不像大商的人族,由于生存环境得到了改善,这让人族的危险在减少之时,人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