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许仙的日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做许仙的日子- 第3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当时大唐的治武功不如那些,还是朝鲜人的民族意识觉醒的太过诡异?唐时出现,到了蒙古、女真、rì人时又会消失?
    不仅仅是北面,南面不也是。那个交趾,同样是反抗不断。
    为什么?为什么中原一扩张便这么难?什么优势民族的融合,什么武力的主动投靠……到了中原人身上,这样的规律全部都不适应了?
    许仙找到了朱棣,就在平壤城中。“王爷,我yù在这儿建一城,以镇压此地气运!”
    既然知道了是有人(命运)在搞鬼,那么许仙自然不会无动于衷。将士们打下的国土,许仙自然不想再失去。同胞们流下的热血,他同样不希望白流。
    命运长河虽然没有恢复,但是许仙的做法,绝对是逆大势而行了。逆命运大势,其压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建城?这儿?这不太好吧!”首先是朱棣,眼看着三千里江山,让他不费吹灰之力的打下了一半,他自然是不想放手到手的土地了。哪怕是许仙,他现在保住小命的依靠,他也是下意识地不乐意。
    会这样,许仙已经猜到了。顺者逸,逆者劳。这就是这方天地的规则,没有什么好抱怨的,所以许仙不仅不气,反而平静地为他解释说:“朱棣,天下大势不利我族。不想法镇压此处气运,根就不可能长久。”
    “王叔,你在说什么长久?咱们不是来逼他们交人的吗?只要交出雷信逆贼,咱们便会退兵的。”朱棣说。
    “混蛋!身为一个人,一个民族,怎么能失了开疆扩土的开辟之心呢?世界有多大,你又不是不知道?不开辟,早晚死!”许仙很生气,大声喝骂着。
    朱棣却梗着脖子道:“死?我大明军威,我国运绵长……”朱棣显然是不相信大明会让人欺负死的。
    许仙不与他废话,直接便让他看了:女娲补天,斩灵龟取四肢。灵龟不甘心,化身命运,败坏东方,使得东方再无前进,反倒倒退,做什么都不顺,尽做错事,就算做了一两件好事,也会变成坏的结果。
    “王叔,这都是真的?”朱棣不想相信这是真的,但是其中有一些身便是他参与的。
    “不错。”许仙点头,“所以我才会想多收土地,留下种裔。此处败了,兴许哪处会兴了。所以你父皇才会分封天下,就是希望你们能找到不同的出路。”
    朱棣落泪了。他是个枭雄,枭雄也会流血;枭雄会在大夏天,一边穿着棉袄,一边烤火,却还是一边大叫“好冷”;枭雄可以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
    但是枭雄绝不会做,也绝允许别人做的是,别人拿自己个当傻子耍!
    “王叔,就没有一劳永逸解决的方法?”枭雄的心足以告诉他,许仙为他展示的是真实的;枭雄的智慧也足以告诉他什么才是真正的合理。
    丫的,什么都不如自己的都可以做的事,自己偏偏做不了。即使朱棣不懂开挂,也明白这绝对是不合情理的。
    …………………………………………………………………………………………
    (新书求支持,求签约,求不要再审章节了!饿米豆腐!)(未完待续。。)

第389章 、掰直了

    (新书《我做杀手的rì子里》求支持,求a约……)
    ……………………………………………………………………………………………………………………
    “或许有。”朱棣一喜,许仙却摇了摇头,说,“可惜做不到。”
    让仇人盯上,没人开心地起来。让命运盯上,那这人几乎可以去死了。这种事真的很难办。
    “孤知道了,会使人运来水泥建城的。”
    自从发大军以来,朝廷不仅没有指责自己,反而多有援助。这在中国简直就是不可思议之事。
    这可是对外用兵,一个绝对会让大臣们攻讦的地方。
    不要说他一小小的藩王,就是为后人所共仰的唐太宗征高丽,也为人所诟病,所阻。
    早在唐朝建立的第二年,唐高祖册封高丽国王高建武为辽东郡王。百济、新罗也相继贡献方物,唐廷又册封百济王扶余璋为带方郡王,新罗王真平为乐浪郡王。三国共受唐封,仍相攻击。
    公元641年(唐贞观十五年),太宗在朝廷中发言:高丽在汉武帝时是中国的一部分。如果唐从海陆两方进攻,高丽可能再被征服。642年,高丽发生政变,政客泉盖苏文杀死高丽王,另立王侄为王,自立为军事统帅。该政客一向对以对中国强硬而著名。现在他执行更为dú lì的摆脱中国的政策。此后,三个朝鲜王国的关系rì趋紧张。
    643年,自称中国藩属的新罗来报:高丽联合百济多方进攻新罗,并切断了新罗贡使前往长安的线路。这威胁到唐的经济利益不说,高丽分明就没把大唐放在眼里。太宗毕竟是一代明君,他先通过外交途径劝说高丽与新罗言和。但执掌高丽大权的泉盖苏文不吃这一套,居然拘留唐使,直犯大唐皇帝龙颜。太宗决定亲讨这个有眼无珠、轻君犯上的国家。
    正所谓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这是正当的。而且正义的。
    然而,唐廷文武大臣绝大多数不赞成这一远征计划。太宗智囊团“团长”长孙无忌强烈反对任何远征,褚遂良也力谏止征。当时大臣李世绩没明确的反对。武臣嘛,立功进爵需要军事行动成全的。
    以前,朱棣只听书生们说,还不觉得中国有什么不对。但是在这几天,特别是许仙说过:“战争。不要总是以各种借口阻挠它,哪怕自己憋屈死,也要忍。没有这种说法,国家养你们,本就是为了解决困难的,而不是让你们制造困难……”
    朱棣听懂了。是啊!既然大势不让己方强盛。那么肯定无论做什么都是难的,所以才会请了你们做官。如果什么都解决不了,一味强调困难,那么要你们还有何用?
    朱允文一心削藩,抓捕自己。改变他的想法难不难?但是他变了,不仅不再抓捕自己,反而支持自己……
    于此。朱棣相信只要是许仙有办法,不用自己恳求,自己的王叔也会出手的。王叔所做的一切,都是真心的。不过是建个城吗?如果因此可以统治这里的土地,其功之大,足以传世。
    “王叔,建了城,便可以拥有这些土地吗?”不放心。朱棣多问了一句。
    谁知,许仙摇头说:“不知。”
    这一下朱棣淡定不了了。这些土地是打下来了,但是打下不等于拥有。就像前面说过的,这三千里土地在中原王朝过来后,便立即觉醒了民族主义。极其的诡异。
    即便有李成桂这个叛逆者在,他们还是觉醒了,这给了朱棣的大军不少的负担。如果不是朝廷支持,恐怕他已经呆不下去了。
    “其实我们可以学忽必烈。”许仙皱着眉说。
    “学忽必烈?”朱棣不肯定许仙在说什么,而且他即便有所猜测,也不好接话。
    因为1259年。高丽世子应蒙古要求入朝,前往正在四川前线督战的蒙古大汗蒙哥军营。当他到达六盘山时,得到蒙哥7月在钓鱼城去世的消息(正史说是染病,也有说是攻城时被宋军打伤致死的),于是改道向南,正巧遇见从前线返回的忽必烈。此时忽必烈正打算回去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高丽世子此时前来觐见,无疑是一个吉兆。他十分高兴,对部下说:“高丽远在万里之外,即使是英明如唐太宗,亲征也不能使其臣服,现在高丽世子主动来归附于我,这岂不是天意让我即大汗之位。”
    这样的信息,绝对会让人想歪了。
    许仙说:“不错,学忽必烈,其实一开始高丽人也是反抗蒙古人的统治的,但是当元公主下嫁后……”
    这段历史是这样的,当高丽世子主动归降忽必烈后,忽必烈让王与自己一起北行,共同抵达开平。不久,高丽高宗去世,高丽世子回国即位,这就是高丽元宗。但1260年元宗继位后,国内并不安定,权臣林衍和金俊一直把持着朝政。而由于蒙古多次入侵高丽,高丽国内的反元情绪不断高涨,对这位蒙古人所立的国王本就十分不满,加上忽必烈南征南宋的时候,高丽又被迫为蒙军制造战舰,提供粮草,国人对亲元的元宗的不满达到了顶点。在这种情况下,1269年,高丽权臣林衍趁机废掉元宗,拥立安庆公为国王。得知消息的忽必烈立刻派使臣前去责问。在蒙古强大的军事压力下,林衍被迫拥元宗复位。为了巩固高丽王室的地位,高丽元宗决定与元王室联姻。
    与元朝的联姻让高丽王室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原本对高丽国王粗暴无礼、颐指气使的元朝使臣和达鲁花赤们现在居然也开始讲起礼仪来,对忠烈王格外尊重,而这是元宗在世时想也不敢想的。显然这都与忠烈王成了大元皇帝忽必烈的附马有关。尝到甜头的高丽王室于是将娶个元朝公主作为保住王位和xìng命的首要任务。高丽忠烈王之后,除忠穆王和忠定王因在位时过于年幼,不宜娶妻外,其他国王娶的都是元朝的公主,其中忠肃王因丧偶故,前后迎娶了3位元朝公主。不过,显然忽必烈之后的元朝皇帝对高丽并不是十分看重。这些“公主”都不是皇帝的亲生女儿。尽管如此,这些元朝公主们在高丽还是享有极大的特权。她们一旦下嫁高丽国王,无论高丽国王是否已有嫔妃,元朝公主立刻就册封为正宫王后,其生的儿子则自动获得嫡子的地位,并且优先立为世子。同时,元朝公主们依仗元廷的支持。把握内宫权柄,甚至还多次干预国事,决定人事的任免。而从忠烈王开始,高丽国王们则普遍患上了惧内的病症(这与现在的韩国男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据史书记载,虽然齐国公主嫁人的时候才16岁,而忠烈王已经39了。但齐国公主不改蒙古女子的火暴脾气,经常对忠烈王伸手就打,张口就骂,乃至棍棒相加,而忠烈王对这位公主老婆丝毫根本不敢得罪,只有躲在一边暗自落泪。
    至此可以说高丽其实已经归了蒙古,只有着名义上的统治权了。后来的历史也证明了这点。粮食、牛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