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失国体 作者:天如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有失国体 作者:天如玉-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周丰容不习惯西北天气,加上前段时间作战受的伤还没养好,这几天有些不舒服,今日没有跟她一起出门。
  竹秀迎出门来接她,因为受伤太重,到现在行动还有些迟钝,脸上却堆满了笑:“哎呀,今天收获不错啊,我看看,下箭真准,一点没伤到皮毛。”
  荀绍笑了笑:“留一条下来,其他你们分了。”
  “留一条?给谁呀?”竹秀朝她挤眉弄眼。
  荀绍愣了一下,她曾有一次提起过,应璟腿上有旧伤,久治未愈,以后猎到了好的皮毛要留一块下来给他旧伤复发时裹腿用的,不想竟记成了一桩心事,如今脱口而出后才想起源头来。
  “随便吧,你看着办。”
  她丢了缰绳,朝后院走去,想起应璟的来信,心里有些自嘲:已经给了那样的回复,以后到底会怎样还不知道呢。
  第二日早朝之后,应璟留在宫中没急着走。
  幼帝和铃铛都安分地待在御书房里读书,他走了进来,左右立即行礼告退。
  应璟先向幼帝行了礼,又与铃铛闲话了几句,亲昵如同一家人。
  幼帝搁下笔道:“舅舅今日来此,想必又是有什么诏令要朕用玺了吧?”
  应璟眼珠一转,轻笑出声,手指搭着袖中卷轴,“当真是什么事也瞒不过陛下。”
  “哦?是什么诏令,舅舅不妨拿来看看。”
  幼帝平常对应璟太过信任,加之应璟本身做事也有分寸,久而久之他几乎已经不过问诏令内容,今日却一改常态主动问起。应璟不禁细看了他两眼,发现他说这话时神情与往常也是大不相同,就连一旁的铃铛表情也有些许戒备。
  他抿唇微微笑了一下,从袖中取出卷轴呈了上去:“请陛下过目。”
  幼帝双手徐徐展开,白嫩的脸上神情越绷越紧,直到完全展开,细细看过,忽而神色一松,口中长长舒出口气来:“原来舅舅是想去西北和荀将军完婚啊,这也应该,你们的婚事也拖得够久了。”
  应璟拱手道:“多谢陛下垂怜,不知陛下方才那般紧张是为了什么?”
  幼帝笑了:“说来可笑,老丞相如今虽然身在廷尉府狱中,却还托人给朕带话来,说是舅舅有不臣之心,迟早要逼朕发布禅位的诏令。哼,简直是一派胡言,朕就知道舅舅绝不会是这种人!”
  应璟垂头再行一礼:“微臣岂会做此等大逆不道之事,多亏陛下明察秋毫,还臣清白。”
  幼帝摆摆手:“舅舅这段时间也不容易,先是对付南康王,后来还主动请缨出征,重伤而归,接着又是老丞相的事,如今终于一切安定,早日把婚事办了也好。”
  应璟忙掀了衣摆跪拜:“谢陛下。”
  回到府中,将荀绍的信拿出来又看了一遍,他的视线最后落在装着大将军印的木匣上。
  荀绍将最能遏止他的军权交了出来,意思再明显不过,她是要彻底表明心志,以后绝对不会再涉足朝堂核心,她在信中也说愿只守西北一方,永不入都。
  当然,这是在他非要一意孤行的情况下,应璟看她信中意思,就差提出了断婚约了。
  看到大将军印的刹那,他当真动摇了,甚至还有些愤怒,招来了众人布置好了所有事情,若非行事谨慎,今日在幼帝跟前真可能会拿出份大逆不道的诏令来。
  不过老丞相算的还是不够准,他并不想要皇位,只是要那无上权势而已。
  但他最后还是决定暂时收起这心思,倒不只是因为幼帝的疑心。
  他既觉得无奈,又觉得庆幸。无奈的是这么多年苦心钻营,已经走到这唾手可得的一步,实在不甘心就此收手。庆幸的是,普天之下,唯有荀绍一人能坚持本我,不为任何利益驱动,固执却叫人钦佩。
  他将范一统叫进来:“传我命令,即日出发去西北。”
  到了年底,将领们都该回都述职,但荀绍今年派了龙亭代替自己入都,自己没有半分要动弹的意思。
  竹秀故意道:“南康王反叛平定之后,朝廷肯定要论功行赏,你不回都怎么行呢?”
  荀绍冷哼:“你觉得我这种差点被定为反贼的人能被封赏?”
  竹秀被噎了一下,不做声了。
  荀绍怕她再唠叨,这之后就找各种各样的事情来做,好几天不着边儿,连周丰容也顾不上招待了。
  霍江城按照她的的吩咐,下令西北全境副将清点手下士兵,这几日她也的确是忙。
  临近年关,反倒不再下雪了。
  霍江城在凉州军营里找荀绍,一边伸手烤火一边忧心忡忡地道:“少主说要清点士兵,可真是时候,点了才发现上次受瘟疫影响多大,丧命的是不算多,但那些感染了不能再服兵役的却不是少数,这般看来,开春还得再新征一批士兵入营了。”
  荀绍点了点头,接着又叹了口气:“招了新兵还需从头操练,也不是一日两日的事,南康王做出这种歹毒之事来,真是引人愤恨!”
  霍江城道:“此事说来也有古怪,南康王既然连瘟疫都计算在内了,又何至于后来会陷入到被大军围剿而无力回天的地步?”
  荀绍冷笑一声:“我之前也想过,南康王必然是个难缠的对手,但如今回想起来,他会被各地藩王重兵围剿而亡,实在是大快人心。”
  “就是因为他前面计划周密,后面安定来得太快才觉得不对啊。”
  霍江城说着又笑着摇了摇头:“算了,不说这个了,大约是我想多了,只要西北以后一直安定下去就是好事。”
  荀绍忽然道:“你说到这个,我忽然想起那日公主临走时还夸我说西北如此安定,功劳在我,我到现在还没回味过来是怎么回事呢。”
  “哦?竟有此事?”霍江城对永安公主和应璟之间的事也略有耳闻,笑道:“会不会是公主因为不甘心少主夺走了宁都侯而刻意出言嘲讽呢?”
  荀绍没好气道:“想不到连军师你也会拿我寻开心了。公主会做人的很,明面上是绝不会拿腔作调跟我说这话的,但我听她语气,的确是带着别的意思的,只是我一时参悟不透。”
  霍江城忍不住哈哈大笑:“旁人总说我成日疑心重,什么话都要反复咀嚼,现在看来,少主也被我带坏了。”
  荀绍扯了一下嘴角:“我以前就是因为想的太少,如今才会这样两难。”
  霍江城看她神色怅惘,也不好开玩笑了。
  几天后,顾司凌带着人马回来了。他奉荀绍命令护送曹国迎亲队伍出了西北,这是各地驻军的职责,必须要在自己地面上保证朝廷与皇室的一切威严。据说以往有官员因为不乐意担责任,甚至不希望朝廷重要的队伍从自己地头上经过。
  既然完成了这件事,荀绍也放松了不少,这才又回将军府去听竹秀的唠叨去了。
  没过两天,霍江城捏着封信来府中找她,“少主,曹敦写了信给你,快马加鞭送来的,似乎有什么急事。”
  荀绍一边接过来拆开一边笑道:“他能有什么急事,无非又是跟我说曹国有多好,叫我去做客。”
  “看样子不像啊,来送信的人十分着急,到此时还不肯离去,非要等少主决定。”
  这话刚说完,荀绍已经将信快速看完了,神情陡然一变:“来人!召斥候来见!”
  霍江城吃了一惊:“出什么事了?”
  荀绍急急道:“公主被劫持了,迎亲队伍受了重创。”
  “什么?”霍江城满脸不可思议。
  十数名斥候一路跑来,跪下待命,荀绍吩咐道:“你们快去查探一下曹国迎亲队伍此时到了哪里,受了何人劫持,若能查明位置最好,速速来报!”
  斥候领命而去,霍江城想到此时,沉吟道:“不可能是流匪劫寇,他们没胆子得罪晋曹两国,何况迎亲队伍也有军队护送啊。”
  荀绍对门外吩咐了一声,婢女捧着铠甲进来,熟练地给荀绍穿上,她一面整理着袖口,紧皱着眉头:“顾司凌带着人刚刚返回就出了事,显然他们是一早就被瞄上了,过了西北地界靠魏国最近,还能有谁捣鬼?”
  霍江城心中忧虑,若真是如此,那魏国就绝不是贸然行事,必然是早有准备,看来之前那一战他们根本就没死心,难怪当初非要将段宗青要回去,定然是早就做好了准备要卷土重来了。
  荀绍穿戴完毕,拿了兵器就要出门。霍江城追出门去:“少主要亲自去吗?”
  “自然,此事若不办好,就是西北军护送不力,全军会受朝廷追责,我必须亲自前去救回公主。”
  霍江城又道:“少主打算带多少人去?”
  荀绍翻身上马,提了一把缰绳:“我先带一万人马,他们必然人数众多,你叫顾司凌和吴忠再带五万人马随后赶来。”
  霍江城连忙称是,她夹了一下马腹,冲去军营点兵了。
  “公子,顶多还有两个时辰就能到凉州了。”范一统裹着厚厚的棉衣,贴着马车说着,口中呼出大团大团的白雾,冷的他恨不得骂娘。
  终于知道荀将军那倔脾气怎么来的了,八成和这鬼天气有关!
  “知道了。”应璟坐在马车里,腿上搭着厚厚的狐裘。
  范一统听他声音似有些疲倦,以为是因为旧伤的缘故,提议道:“之前荀将军给公子找的那个怪大夫不是治的挺有效的嘛,公子既然再来了西北,不如再找机会去秦城找他看一看,兴许能彻底根治呢。”
  应璟笑了笑:“那我回头去跟阿绍说说好话,让她再带我走一趟。”
  范一统哪里知道这是情人间的趣味,还觉得自家公子只知道向荀将军低头,难免有些郁闷。
  他从应璟初入伯父应怀义府中时就跟着他了,这么多年看着他一步步从低谷走到高峰,再艰难的时候见他花样百出的周旋过,却从没见他向谁低过头,也就只有对荀绍才这样,可她居然还不领情。
  最后他得出了结论:女人真麻烦。
  到了凉州城下,正是夕阳西下之时,大漠残阳,城楼在森冷的时节里看来更添荒凉孤寂。
  将军府里的人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