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核武皇帝- 第4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苏德更不是好东西。
    宋彪算是看透了。
    他将电报簿合起来,交还给陈嘉佑,道:“将电报通报给内阁,让内阁决定此事。”
    陈嘉佑中将顿称是,这就先退出了中央宫的办公厅,而宋彪则继续和蒋方震商谈道:“济州海战结束之后,日本海军和航空部队的实力损伤惨重,你给蔡锷电,问问他那边的准备情况,务必要求东北国防军在2月份之前动攻势,一鼓作气打下汉城和仁川,为后续的全面进攻做好准备。”
    蒋方震道:“东北国防军那边基本都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济州海战结束后,日本海军基本没有任何有效的威慑力,我们准备将海军主力转移到南浦,同时增调两个空军师进入朝鲜北部,加强制空作战,配合东北国防军实施6地的突击作战。”
    帝国在这场战争中的一个总体规划就是先不急于在朝鲜南部决战,而是要诱出日本海军主力予以歼灭,此后再彻底的夺取制空权,最后才是动大规模的进攻,占领整个朝鲜和太平洋地区的日本殖民地,继续以朝鲜南部为空军基地对日本本土实施大规模的轰炸。
    如今已经消灭了日本海军,下一步就是动南线进攻,继续将日本剩下的空军力量在战争中不断消耗掉,而6军也沿着朝鲜东南部地区一路推进。
    总的来说,朝鲜的地形还是过于复杂,特别是朝鲜东部,完全都是山区,只有在海军和空军领域掐掉日本本土对朝鲜日军的支援能力,才能更容易的将日军耗死在朝鲜半岛。
    如果要在这种地方实施大规模的战术进攻,强攻进攻,那种损失确实是太大了,从整个大战略的角度来说也不划算。
    既然东北国防军已经准备就绪,宋彪对此就不需要再过多的强调,以帝国目前的军事实力和所占据的空军优势,想要打赢日军并不是很难,除非帝国这边的指挥官蠢的无可救药。
    蔡锷不是一个轻易会犯错的人,他下面的参谋军官们就更不容易犯错。
    济州海战结束后,日本海军已经完全丧失了挑战中国海军的实力,在这一战中,中国航空工业的强悍优势被彰显的淋漓尽致,j345和g23的五个系列战机相互配套形成的空战体系坚若磐石,牢固不可动摇,而日本战机所能挑战的只有j…3系列的轻型歼击机领域,这是日本最为成功的一个区域,但也只能通过各种灵活的设计和减重、降载等极端手段,勉强保持同j…3蝰蛇系列战机的竞争。
    再考虑s…51o2o1o51o711o系列运输机,h…245轰炸机,中日双方在航空领域的差距就显得更为遥远和无边无际,仿佛是整整二十年的差距。
    帝国以s…2o基础研的舰载电子巡逻机和s…1o1o5为基础的中型、大型电子巡逻机,加上本身就能算是电子侦察机的j…5d虎鲨,配合6基、舰载和潜载雷达系统,帝国的雷达系统覆盖了整个东海和南太平洋战场,日本两艘游弋在朝鲜南部西岸海域的金刚级战列舰,很快就在j…5d虎鲨战斗轰炸机群的逼迫下,被迫撤入仁川港等待救援。
    帝国海军开始覆盖整个海域搜寻日军潜艇,恢复帝国北方海港的航运,以避免中日战争的持续对帝国经济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科技大国。
    并不是说你研出一个领先世界的产品就能征服一切,战胜对手,想要依托科技战胜一切,那就需要一个强大的体系,整个体系的强大,每一个点的均衡才是击败对手的基础。
    中国的军舰相对于日本海军既没有数量上的绝对优势,也没有技术上的绝对优势,所以在三都澳海战和济州海战之后,日本海军的溃灭本质上更多还是因为中国空军在整个体系上的绝对领先。
    在另一个领域,中国相对日本也同样拥有绝对的体系性的优势,那就是6军世界的支点体系——装甲车和坦克,只是朝鲜战场和太平洋战场较大的限制了这一优势的挥。
    济州海战结束后不久,东北国防军就调动兵力以t153mt22轻型坦克和mbv2步兵战车配合mbt33主力坦克在开城实施突防作战,配合这一作战,中央海军航空联合舰队的两个支舰队齐聚在仁川海岸,协同空军一起压制日军的航空师团。
    1938年以后,帝国重新制定了新的6军装备编号,因为英苏等国在正式编制和研制车型中都大量使用t为编号,帝国重新使用mt系列编号为原有的tk系列的后续编号,在装甲车体系中形成mbt主力坦克、mt轻中型坦克、mbv步兵装甲车、mzp自行火炮、mst水6两栖坦克五个主要的分支体系。
    帝国的主力坦克mbt系列的要求是重型坦克的防护和火力,中型坦克的机动性能,这就注定了这一级坦克的造价不菲,并且具有制造难度大的特点,在实际的战争使用中,mbt系列主力坦克是坦克作战的核心,数量较少,却能起到关键作用,而与之配合的mt系列则以轻型和中型坦克为主,要求是廉价,适合大规模的量产。
    在t152的基础上,帝国在1937年继续改进为t153型,正式定装编号为mt22轻型坦克,t182型坦克则改进为mt23中型坦克,mt2o重型坦克的改进工作则被放弃,前两者在1934年开始大规模服役,而tmt2omt2ob坦克则继续作为帝国唯一的重型坦克服役。
    t153mt22轻型坦克的战斗全重为22。35吨,车高2。3米,采取低矮的车身设计,装配有m193o型75mm火炮和m2型12。7mm高射机枪、m2型7。62mm并列机枪,动机功率为45o米制马力,车体为均质钢装甲全焊接结构,采用整体铸钢式炮塔。
    mt23中型坦克的战斗全重为31。5吨,同样采取低矮的车身设计,主炮早期为85mm线膛炮,1937年生产则更改为9omm滑膛炮,动机为55o米制马力v式柴油机引擎,采用二级机械增压技术。
    作为帝国的坦克和大机械化变革的中心支柱,mbt系列在原有mbt3o的基础上再次升级出mbt3335两个版本,这两型坦克也是一个采用线膛炮,一个采用滑膛炮,区别于mt23中型坦克的地方在于mbt3335主力坦克所使用的都是9omm火炮,而1o5mm线膛坦克炮也已经研制成熟,作为技术储备随时可以运用于mbt系列坦克和mt24重型坦克、mt27坦克歼击车的改进。
    因为地形和生产数量有限的问题,mt24重型坦克并没有投入到朝鲜战场使用,而是以mt22轻型坦克为主,少量配置mbt33主力坦克和mt23中型坦克、mt27坦克歼击车为突破点。
    帝国6军有步兵战车和装甲侦察车这一系列的装甲体系,所以在坦克级别的划定上同世界其他国家有一定的差别,在1933年的帝国装甲坦克级别划分章程中,25吨战斗自重以下属于轻型坦克,25吨至35吨属于中型坦克,35吨以上属于重型坦克。
    mt22轻型坦克的自重和机动性能相对于日军的九七中战车都有绝对的优势,mt22的战斗全重是22。35吨,动机功率为45o米制马力,而日军九七中型战车的战斗全重仅为15。8吨,动机功率为17o英制马力。
    这样的数据差别使得mt22轻型坦克在同九七中战的对比中完全占优,mt22轻型坦克可在1ooo米的距离轻易击穿九七中战,九七中战则仅在4oo米内才有机会击穿mt22轻型坦克的装甲。
    事实上,mt22轻型坦克本身就是专门为了朝鲜、东南、华南这样的山地和丘陵地形设计,从设计之初,它就被赋予在朝鲜等山地战场担任主攻坦克的任务。
    因为朝鲜东南部地区的地形相对平缓,适合大规模的轻中型坦克作战,朝鲜的主要铁路线也集中于此,帝国在开城集中了六个整编装甲师,大规模更换上mt22轻型坦克,直到1939年12月底才具备全面进攻朝鲜东南部地区的条件。
    在济州海战结束几天之后,卫立煌也作为东北集团军的第二集团军军长抵达开城前线,随之而来的正是帝国精锐的6军第4师、第14师、第15师。
    傅作义率领第一集团军在开城打的很漂亮,真要全力进攻,他也能打下汉城,甚至是一路推到朝鲜南部,如今军部让他和第一集团军暂时休整,让在东北休整集训了半年的第二集团军上来强攻,他肯定不高兴。
    论资历,卫立煌哪里有资格和他平起平坐啊?
    蔡锷是打了一辈子的仗,当然知道傅作义会做何感想,所以这一次是亲自陪着卫立煌率领第二集团军上前线,名义由他直接指挥作战,好歹给傅作义一个台阶下去整休。
    1939年12月24日的这一天下午,蔡锷就同刘赓云、卫立煌、刘亚昭、黄百韬等人一同乘坐火车抵达开城前线指挥部,舒方德和东北国防军的副总参谋长张鸿逵则留守在平壤指挥调度,维持后勤、情报工作。
    傅作义在前线准备了一个小型的阅兵式,蔡锷在检阅三军之后,表了一番很是激昂的讲话,随后让傅作义等人跟着他一起去指挥部,按照道理应该是先吃饭,但是中央国防军明确规定,官兵待遇必须同等,士兵吃什么,军官就只能吃什么,一概严令私设小灶。
    所以,这天中午就只能在战地食堂一起吃,让勤务兵直接去打菜,诸位将官也只能是每人端着一个钢制饭盒,坐在地图桌旁边吃边谈。
    说是同等待遇,多多少少还是肯定有差别,炊事连那边不至于真的那么犯浑,可基本也就是多给将官们开几盒罐头而已,尤其是在打仗时期,搞出格是肯定要被查的。
    很多事情就是风气问题,大家对这些事情也都习惯了,在前线能开一盒腌肉罐头也算是很不错的事了。
    蔡锷心里的事情太多,随便吃了几口就将饭盒放在一边,同在座的诸位将官们说道:“济州海战,空军和海军都是真的很涨脸,皇上一连批了两个上将,赐了两个子爵。弟兄们,咱们6军丢不起这个脸面啊,所以在此次的汉城决战中,我同蒋总参谋长谈过了,此番决战由我亲自上阵指挥,诸位务必要竭尽所能,千万不要给我们6军丢了脸面!”
    蔡锷在6军的资历肯定是没得说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