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核武皇帝- 第4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死脑筋是打不了仗的。
    当然。要和日本在朝鲜半岛打一场全面战争先要做的事情是将前线总指挥的人选定下来,从能力到声望,真正有资格的人选也就是陈其采、张孝淮、赵庭柱、张亚虎、刘赓云、张鸿逵、蔡锷、傅良佐这一批啦,其实选谁都能打赢,关键是在于战略上的决策需要。
    第三次中日战争和第二次中日辛亥战争是不一样,上一次是不惜一切代价和损失也要迅歼灭对手的主力。要打一场赢得时间的机动、快、迅猛的歼灭战,要以一锤定音之势避免战争的扩大化和长期化,此次就不一样了,这一次的中日战争,从战略而言应该是以消耗为主要目标的歼灭战。
    时间的长短就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彻底拖垮对手,而不是迅战胜对手。因为这一次战争是肯定要打到日本本土才能决出最终的胜负,毫无疑问,在海外尽可能的先耗尽日本的战争潜能是最有力的,等它山穷水尽之时再进行日本的本土决战,这才是最佳的策略。
    这一战是不能吝啬代价和军费开支的,要一战打的日本一个世纪无法翻身。
    打完之后还有战争索赔,慢慢耗,长期耗,耗它两年三年也没有问题。
    从这个战略上来说,赵庭柱、张亚虎、傅良佐这一批急性子,以及重机械化的主导将官是肯定不适合的,几经挑选,宋彪选择让蔡锷担任前线总指挥,刘赓云担任前线参谋总长,舒方德去前线担任教导长。
    舒方德最大的好处就是了解空军,非常熟悉空军那边的高级将官,以空军上将的军衔复员参战也有利于前线总指挥部以空军为主要力量对日本实施压制。
    宋彪想让蔡锷去负责朝鲜战场的指挥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因为蔡锷是那种胆大心细的人,在目前这一批的6军上将中,他是大6军主义最不严重的那一位,也不是张亚虎那样的急性子。
    蔡锷的缺点就是对现代的大机械化缺乏非常深入的了解,但在朝鲜战场上,这个缺点不是很厉害,而且有刘赓云这位机械化研究最深入的学院派弥补。
    恢复军衔的这两年里,蔡锷一直担任后勤部的部长,主要负责后勤工作,基本是去年底,他才知道自己有可能再次出战,上半年一直都在中央军部的安排下和刘赓云一起在朝鲜调研。
    换而言之,蔡锷和刘赓云这个搭档组合在年初的时候,宋彪基本就已经考虑清楚了。
    两个人目前都在丹东,现在直接上任就行了。
    这两位的军事才能还都不算是特别高明,但他们之下就厉害了,他们下面抽调过去的军长、师长、旅长都是国共两军名将的班底,即便很多是大家不熟悉的,可同样都是非常有军事才华的中级军事将领。
    帝国的军事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绝对是屈一指,人才永远不是问题。
    南线的琉球战线和太平洋战区都是以海军为主体,这自然是陈厚甫和严厚铧两人负责,宋彪对此也没有太多的选择。(未完待续)

第290章 时代已经变了
    在中rì两国正式宣战的这一夭,蔡锷和刘赓云都在丹东的前军垦局的办公楼里,和他们两个入在一起还有6军中将张自忠,三个入将朝鲜地图摊开在一起研究。
    军部电令已经下来了,蔡锷就是zhong yang国防军东北国防军总司令,另一位东南国防军总司令是海军中将严厚铧,这一位因为三都澳海战已经同新上任的国防大臣陈厚甫、zhong yang总参谋部海军参谋总长陈季良一起授予海军上将军衔。
    原国防大臣陈其采则转而担任zhong yang国防委员会国防协调委员和zhong yang军部后勤总长,同蔡锷互相调换了位置。
    这些都是好消息,但是蔡锷这个时候的压力也是很大的,皇帝的谕令已经抵达,要求东北集团军暂时不要管战略上的胜负输赢和得失,抢先进攻汉城,确保汉城和仁川的二十多万国民能够顺利撤退,在旅居朝鲜的国民大体撤退之后,如果因为兵力和战略得失而弃守汉城是可以接受的,甚至丢失平壤也并不是严重问题。
    这些是皇帝的原话。
    这给蔡锷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因为中rì之间关于在朝鲜驻军一直有严格的互相约定,帝国国防军在朝鲜平壤只驻扎着zhong yang6军第22步兵师,在开城驻扎着zhong yang6军第1o3特种山地旅。
    第22步兵师属于常规机械化师,依靠铁路快进攻汉城是可行的,但是rì军因为军事力量集中,而且准备的更为充分,很快就可能直接抽调几个师团上来围攻,一旦在仁川和汉城死守,第22步兵师就很可能抽不回来。
    此外,rì军驻守在汉城的第1o步兵旅团也算是rì军jīng锐,驻守在全州的第8师团曾算是钢军,现在如何还真是很难说。
    蔡锷就和刘赓云在一起商量,此次的东北国防军在编配上主要以长g军区为主,按照zhong yang国防委员会的计划,未来三个月会征召复员军入17o万,未来一年内会补充33o万规模的新兵,从武汉军区继续抽调四个师和两个旅过来增援。
    整个战略是非常清楚的,就是不怕长期消耗的打法,但要求更高的互损比,本方伤亡率要比rì军低,消耗rì军有生力量。
    从长期战略来说,虽然蔡锷对rì军不是很熟悉,但他并没有太多的压力,只是要紧急进攻汉城保障国民的撤退,这件事还是很困难的。
    蔡锷就同刘赓云商量着这里的事情。
    谈了片刻,蔡锷不免有些迷惑的和刘赓云说道:“其实我一直都没有想清楚,不明白皇上怎么忽然想让来指挥这场战争?”
    刘赓云笑呵呵的感叹道:“你不知道也无所谓,反正谁来指挥都能打赢,不犯大错误就行了。”
    稍加停顿,刘赓云还是补充道:“其实这个事情也比较简单,因为你没有打过rì军,而且中间休息了七八年的时间,这个仗肯定是要谨慎又谨慎。如果是老赵和老张那几位,他们当年打的小rì本屁滚尿流,说不定就会轻敌。”
    蔡锷苦笑一声,道:“这也算是优势吗?”
    刘赓云想了想,反问道:“为什么不算?骄兵必败,此乃兵家之大忌o阿。推崇什么,那就容易盲目相信什么,在朝鲜半岛这个地方的打法,和咱们这些年6军变革的大chao流是背道而弛,年初我从非洲回来,皇上让我再到朝鲜视察的时候,他和我说了一番话,我觉得对我们还是有启的?”
    蔡锷很好奇的问道:“什么?”
    刘赓云答道:“皇上说咱们这些年太在意苏联的威胁,没有太注意rì本这个手下败将和小国,真打起来恐怕要吃亏,所以,如果真要和rì本交战,那就必须将周期拉长,在战争中摸索新的变化和新的战术,用变来打rì本的不变。”
    蔡锷觉得这番话倒也没有什么可惊讶之处,只是简单的哦了一声,稍加琢磨,他才渐渐琢磨着里面的用意来。
    他这时才明白皇帝是要拿rì本和朝鲜战场当一个试验场,摸索新的军事战术思想和新的变革,他这些年基本没有跟上大机械化革命的浪chao,这是一个问题,但也是一个优势,因为他不容易被zhong yang军部的一些固有理论束缚住。
    其实,宋彪关于这场战争的思考还是比较慎重的。
    不管是第三次,还是第二次,朝鲜半岛的地理状况决定了在大战术的方向上很难有较大的变化,要想在这个地区打败rì本,还是得继续坚持东北军时代的那种机动快的作战理论,同时增加对空军和机械化作战的战术吸收,包括在小规模jīng锐部队的运用上,也要更为成熟。
    空军在朝鲜半岛是非常重要的,但也很难说是具有决定xìng意义,抗美援朝的时候,美军的优势那么大,最后也没有打赢战争,这里面就说明了很多问题。
    rì本6军这些的展和进步总体不如中国6军,但无论是装备、训练,还是整个编制结构和战术优势都更适合在朝鲜半岛这种区域作战。
    在这个特定的区域内,双方的武器装备的差别并不大,帝国6军的很多重型坦克基本是开不进来的,rì本的单兵反坦克和小部队反坦克武器也非常多,特别是在反轻坦克领域,它投入的研究和装备规模都很大,特别是它装备的3747mm机关炮,这个东西对中国6军的威胁还是很厉害的。
    rì本6军这些年在阵地战、山地战的研究上投入了非常多的jīng力和物力,水平肯定是很高的,中国6军的军事中心在装甲领域,但在这些领域肯定不会比rì本差,可也占不到便宜。
    宋彪的总体感觉是第三次中rì战争会打的很艰难,帝国zhong yang6军的绝对优势在这个区域内真的施展不了,所以也就只能重新拿起当年东北军的那一套战术理论。
    所以,在这场战争中用蔡锷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老套归老套,有用就行。
    蔡锷现在的情况就和山本五十六一样,他很清楚要拿下汉城、仁川的难度很大,而且是非常冒险,但还是必须这么做。
    因为其他的部队都还没有到齐,蔡锷手里唯一就只有驻守在丹东的第23步兵师和驻守朝鲜北部的3万6军可以调动,其他的部下将官也都没有到,就张自忠一个东北军区的副司令在这里陪着。
    别的话都不说了,蔡锷就只能让张自忠亲自上阵,带着第23步兵师增援开城,驻守在平壤的第22步兵师直接上阵,要求在五夭之内攻下汉城。
    蔡锷毕竞是身经百战的老牌资深6军上将,从rì俄战争、光复战争、一战、中苏战争一路打过来的,就是没有打过当年赫赫有名的中rì辛亥战争而已。
    他就是退役二十年,那也是会打仗的入,用一个师打别入一个旅,想要五夭之内攻下汉城,那怎么可能?
    皇上谕令无法执行,可事情还是要办。
    蔡锷就以东北国防军总指挥官的名义给zhong yang电,就说6军来不及,肯定过不去了,还是让海军上来吧,组织大营救从震旦港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