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生指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生指南- 第1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肉横飞,他已经被形容成平原一害了。

因此,当荀衍赶到平原城,接任了岑涛的平原相时,平原城欢声雷动也是可以理解的。紧接着,荀衍封存了土地文书,释放了一批犯人,宣布对之前的土地兼并既往不咎。当然,他也宣布,今后如有再犯,必会严厉处置。但是,并没有多少人将后者放在心上。话总是要这样说一说的。

随后,张涵宣布,免除今年青州的田租和徭役。免除田租主要是向世家大族示好。大汉国地田租很低。只有三十税一,普通人家一年下来不过四五石。但拥有大量土地的世家大族,得利就大了。

徭役就是无偿的劳役,按照惯例,凡成年男子,不符合免役规定的,每人每年都要服徭役一个月,修道路、水利和城池什么的。不过。地方上的官吏也常用他们干些私活,这也是古今中外的惯例了,不必多说。只是这样一来,服徭役的时间就延长不少,在当时地青州,一般平民是每年一个半月到两个月之间。这对一般人家来说。是极大的负担。可以说,免除徭役比免除田租更为重要。两项加在一起,普通人家一下子等于减少了十几石的支出。

故而,免税令一下,青州六郡国是家家欢喜,人人交口称赞。要知道,群雄讨伐董卓,没怎么打仗,兵却没少招,每人都有数万之众。战争打的就是金钱。各地需要出大批的夫役,征收无数的粮食。长途跋涉运输过去,路途上地消耗常常比运输到粮草的几倍还多。

像孙坚、王匡等人可不管地方上如何。就是要粮食、民夫,所有胆敢不按数缴纳的,一率处以重刑。孙坚为此斩杀了南阳太守张咨,王匡也没少破家,何人敢不从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方官吏的脑袋要紧,谁还管税赋收到哪儿年的。额外少收些慰劳慰劳自己,就是顶有良心的了。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一句。孙坚是长沙太守,越境讨粮,给是人情,不给是本份,怎么也轮不到他处置南阳太守。说白了,一样的乱臣贼子。

张涵能够免除两项税赋,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有所依仗。青州每年的田租税约在600石上下,而张涵没收了宦官、何进等人的田产,接管了皇帝的私田,再加上流民地屯田,他手里的官田超过二十万顷——青州第一大地主,亩产量在三~四石,五成的田租,去年的田租收了三千一百万石。正因为有了这笔收入,张涵才有可能免除田租。

注意,张涵免除地是每年三十税一的官方田租,是对农田征收的赋税,而这五成才是字面意义上的田租。而这五成租,张涵是不可能免除的。不患贫患不均,青州人嫉妒流民,并不是好事。张涵是要争取民心,并不是要拉一派打一派。激化青州人与流民间的矛盾,那就得不偿失了。

至于徭役的免除,也类似于此。每年涌入青州的流民,都在四十万人到五十万人之间。张涵把他们编制成流民屯,却不会立刻有土地安置他们,需要他们自己去兴修水利、开垦荒地。一般地说,流民会在统一指挥管理下,服一到两年地劳役。然后,才能获得自己那一块租来的官地。也就是说,张涵并不需要青州人服徭役,便有人手可用。

当然,这不等于说,免除了田租和徭役,对张涵没有影响。张涵收入多,开支也大。每年未安置流民,就需要消耗七八百万石粮食。简而言之,张涵越富有,他就觉得自己需要更多地钱粮。这与后世,越有钱的人,越觉得自己穷,是一样的悖论。只不过为了收买人心,张涵觉得这笔代价是值得付出的。

除此之外,张涵还努力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青州粮食的亩产量。节流不如开源,要改善民生,光凭免税是不行的。

从年初开始,张涵就从不其招募了大批人手,分派到各县各乡担任力田。

力田与乡三老相似,没有秩禄,没有官衔,姑且算是乡里的小吏。力田就是善于种田的人,他的主要职责是劝农种田,推广先进的耕作技术。不过,现在担任力田的人,基本已起不到设置之初的作用了,只是入仕为官的途径之一。

到不其读书的士人们,自然不会愿意去做这样的小吏,张涵也不可能为之提供很优厚的待遇。因此,所招募到的人员,差不多都是张家的下人经由不其镀金的。

力田是不需要具备多少知识,粗识文字,知道一些礼仪,日常与人打交道不会漏馅就可以了。所以,张涵只从流民屯中抽调了六十五个屯长来负责此事。每县一个屯长,下到每个乡里的,则都是家中的下人了。

不过,这些年来,张家中的基础教育一直没有放松,这些人也多是从中挑选出来的矫矫者,都是二十几岁的年纪,有过一些工作经验,除了礼仪粗疏些儿,不类良家子弟外,倒也没有什么大的破绽。

这些力田多半会与各地学校的先生,同住在一起——假如有的话。如果没有,他们还会兼任一段先生,教小孩子们简单的文字和计数。至于推广的耕种方法,张涵并没有加意限制,准备的《氾胜之书续补》里,除了先进的农机具外,基本都包括在内了。

张涵准备租用原力田家的土地,进行耕作,即通过示范田来推广农业技术。不过,即便如此,没有五~七个月,也难以普及。

张涵动用了如此多的人手,也还需要这么长时间,所以,他并不怎么担心农业技术外流出去。等到各地区了解这技术,再推广下去,青州兵造都打过去了。

第四章 起兵

主公,据查,牟平刘家、安丘孙家、东平陵刘家、临淄左业家……”张音搬着指头一连数出了十几户人家,都是青州赫赫有名的大户人家,“都悄悄增加的私兵的数量,而其余大小豪族也多有类似的举动……”

“哦,知道了,就知道他们不会老实的!

元心,你勤盯着点儿,注意别让人发现了,早晚有收拾他们的时候……”

清晨,八只号角同时吹响,高亢嘹亮的号角声就响彻临淄城,张涵一身火红的戎装,全副铠甲,腰悬宝刀,步出了州牧府。

凌厉的号角声为临淄城平添了几分肃杀,无数人涌出家门,想看看出了什么事,见此情形,不由都驻足观看,人们在路口、里坊门口,及城门外越聚越多。

旌旗招展,前后各有四百玄甲步兵,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各持刀矛昂然而行。张涵的亲军尽选精锐,非在战场上立有战功者不得入选,数百人一路行来,直如千军万马,威风凛凛、杀气腾腾。观者如堵,却不觉都屏息静气,鸦雀无声,长长的大街上,只听得亲军前行的脚步声。走在两队中间的,是两百骑兵,人马具是精中选精,虽无步兵的严整,却气势更胜一筹,张涵骑在一匹高大神俊地乌马走在正中。面无表情,漠然前行。

大军云集的场面,临淄人已经见过几次了,但是,训练与检阅完全是两回事。今天是青州出兵的日子,张涵有意示之以威,在临淄搞了个简单的阅兵仪式。一万两千青州将士齐聚在校场之上,未下令的时候。就静静地驻立在那里,久久一动不动,上万之众竟只听见呼吸声;命令一下,便在紧张有序地迅速完成。青州军兵甲鲜明,士气高昂,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初平元年(190)六月初六。张涵以“泰山贼泛滥,泰山太守应 劭无力剿灭,担心泰山贼久后成患,殃及青州”为由,派遣大军进入泰山郡,讨伐泰山贼寇。

“父亲,你看,张州牧这回又是要搞什么鬼?”

大军聚在一起,一声齐呼,真有如山崩海啸。震撼人心。左丘亮观过很是震惊,心下激动。连对张涵的称呼都不自觉改了。

“嗯,亮儿。你怎么看?”

左丘林见多识广,倒镇静了许多,正好趁机考教一下儿子。

“这个,泰山贼势不小,却也没有侵扰到青州。原来在齐国和济南国驻军,便足以遏制泰山贼。此时此刻,张州牧出动了数万大军,讨伐泰山贼。所有有些大材小用了……”

左丘亮偷眼去看父亲,左丘林不动声色。心里却不太满意,这些谁都能看出来,左丘亮连忙补充说:

“依儿子看,张州牧之意多半不在于泰山贼,而在乎泰山郡。如今,兖州刺史统大军在外征战,泰山郡外无援兵,多半是要守不住 的……父亲!”

左丘亮看了青侯军地声势,不由得动了心思。

儿子有所长进,左丘林也微觉满意。但他做事却更谨慎些儿,天下大乱,不知道有多少家族会因此家破人亡。有人形容,在大汉国最重要的大事是站队——站对了队伍,自然就富贵双全;万一站错了队伍也会损失惨重,身死族灭也不希奇。左丘林不能不谨慎从事。

“亮儿,青州军军威严整,确不可小视。然而,张青州的形势却并不是太好,在临淄搞出这么大的声势来,也是为了震撼人心。前一阵子平原的事,可得罪了不少人,如今人心未定,便欣然出兵,后果难以预料……

另外,青州以南是徐州。张青州进攻泰山郡,陶徐州总不会坐视不理。唇往齿寒的道理,天下皆知。我们不知张青州是如何部署地,但这必须要考虑在内。

再者说,袁渤海等人结盟一致,正在讨伐董卓的凉州军,张青州却在这时候攻打泰山,无论能否成功占据泰山郡,都必会招致后患……”

左丘亮点头称是,姜还是老的辣,父亲的眼光就是比他看得远。

“父亲,那我们怎么办?”

左丘林轻捻山羊胡子,沉吟片刻,才继续说道:“静观其变!”

“那家兵……”

“继续招,招到的家兵封闭在庄里严加训练,不过,要小心些儿,不要让外面知晓了……”

左丘林犹豫了一下,没有改变主意,这天下是要乱了,想要在乱世中保全家族,私兵也是重要的一环。

树大招风,世家大族人员众多,引人瞩目,考虑的也就要多些儿。而平民百姓的考虑,就相对要简单许多,没有世家大族那么些弯弯绕。看到了强大的军队,或者貌似强大的军队——两者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