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力量-南海扬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 第3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刚刚……接收到新德里方面……的最新命令—核攻击!”随着耳机里响起有些生硬的带“咖喱味”的俄语。米罗诺夫知道这又是那位从塔吉克斯坦共和国的法克尔机场的“恐怖袭击”中侥幸逃出的软件工程师—木塔卡博士。虽然木塔卡是印度海量的软件工程师中少数同时通晓英语和俄语的另类,但毕竟写和说是两回事情。此刻加上一种空前紧张,正在指挥通讯车车厢内的木塔卡几乎是结结巴巴的念完了手中从新德里传来的信息。

按照印度原定实施战略核反击的指挥体制是:以总理为首的印度政府内阁向战略部队司令部授权,然后通过其向国防参谋部下达核反击命令,紧接着按级别关系通知有核部队投入战斗,整个过程不超过30分钟。不过这些时间并不代表着真正将核武器发射出去的时间。

由于事前无法测定发射点处的经纬度、高程和基准方向,因此,要求发射列车上装载快速定位、定向设备,到列车停稳后,测控车车厢将迅速工作起来,在最短的时间之内给出需要的数据。在数据得到确认的同时装载在车厢内的印度自行研制的“太阳神”(苏里雅)-III型导弹也将完成起树和发射的装备工作。这些工作在俄罗斯的冰原之上并不难完成。战时可作长距离的机动转移,在铁路上的任一点实施发射。但是这项技术对国家的铁路网要求较高,不仅铁路里程要足够,使导弹能在大范围内实施广泛机动,同时铁路质量也要达到要求,普通的铁路根本无法承受运载时的重力及发射时强大的后推力。这也是世界上为什么只有个别国家掌握此技术的原因。

但是对于印度而言,要想作到如此的随停随射显然是不可能的。即便是在铁路网络最为完善的马德拉斯附近。也仅有为数不多的几处地方可以在修整之后作为临时的导弹发射阵地。所以当接到攻击命令之后米罗诺夫知道自己还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最后的工作。“我的目标是……。”随意的翻看着从指挥通讯车车厢传来的目标方位信息,几乎无须辨认米罗诺夫也知道那是美国西海岸的航空工业重镇—西雅图。

“一个精明的选择!”作为美国西北部重要工商业城市、港口,西雅图不仅是印度自行研制的“太阳神”(苏里雅)-III型导弹完全可以够到的目标,更是波音航空公司总部工厂所在地,生产世界喷气客机总数50%以上。很难想象西雅图变成一片火海之后对美国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巨大冲击。米罗诺夫此刻似乎已经看到了采用的是运输发射简封装的苏里雅-III型导弹由位于发射筒底部的固体燃料发生器瞬间爆发的高压,将导弹射出发射筒。起飞重量100多吨的导弹像迫击炮弹一样射出……以及那漫天燃烧的毁灭之火。“这个世界早该如此!”米罗诺夫的嘴角泛起一丝冷笑有条无紊的进行着自己的工作。

“目标已经出现在预定位置!各小组注意!”但就在列车缓缓停下的丛林之中。数十名全副武装的特种兵正虎视眈眈的注视着眼前的猎物。

第五十七章:分崩离析(四)

“既然没有作预先的警戒部署?”虽然迄今为止也没有进行过实际的发射作业,但是有着千百次演习经验的米罗诺夫却对他的“新雇主”如此托大的作法倍感失望。要知道无论是在前苏联时代还是在俄罗斯,只要装载着导弹的列车一旦进入发射阵位,那么附近几十公里的范围内都会被战略火箭军的警戒部队严密的封锁起来,如果再加上接到命令实行戒严的常规部队的话,绝对的安全距离甚至可以扩大到几百公里。但是此刻导弹列车已经开始借助水平液压装置,将车身牢固地固定在铁轨上,平衡系统已经开始自动保障车厢与火箭的平衡,发射车厢顶棚已经徐徐打开,毁灭已经进入了倒数记时……,但是在铁道的四周却看不到任何印度方面警戒部队的身影。

此刻的米罗诺夫并不知道,在昨天还是铁板一块的印度此刻已经分裂成了至少两个彼此敌对的个体—以新德里为首都的“印度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和此刻正在印度南部的名城—浦那会集一堂的南部各邦首脑所宣布成立印度“南部自治邦联”。而此刻米罗诺夫和这列乔京德尔寄以厚望的导弹列车所在的地方—泰米尔纳德邦也已经属于刚刚诞生的“南部自治邦联”。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米罗诺夫和他的同僚们此刻正在敌国的领土之上进行着这次危险的实弹发射。

事实上此刻在横割南亚次大陆的德干高原两侧,伴随着印度南部各邦首脑在浦那的弹冠相庆,一场全面接收新德里在印度南部行政和军事资源的行动也正如火如荼的展开着。作为印度陆军南部军区的司令—在印度南部驻军之中“资历最深”、“广有人脉”的维杰中将无可争议的成为了新近成立的“南部自治邦联”的联合武装力量指挥官。按照“南部自治邦联”各首脑起草的《印度南部自治法案》,这支联合武装力量除了将全面囊括各邦自行招募人员训练的邦武装警察和家乡卫队之外,还将全面接收印度军队各兵种部署在印度南部各地的人员、装备以及基地设施。

在《印度南部自治法案》之中,一手促成印度南部独立的那些昨天还对新德里宣布效忠的权贵们将这一无耻的举动解释为:关于全面接收原印度共和国在南部自治邦联境内的一切武装力量,并不仅仅是为了补偿长期以来南部各邦人民在过去的岁月中对印度共和国国防建设之上所付出的辛勤。更是为了避免次大陆南部地区在新德里的某些一意孤行的军阀所发动的战争中沦为毁灭的战场。这些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当然无法掩饰南方各邦为接下来随时可能爆发的印度版“南北战争”所进行的武力准备。毕竟如果单纯依靠邦武装警察薄弱的力量是无法对抗新德里即将到来的讨伐之师的。

在南部各邦全面接收各地驻军的行动中,印度陆军南部军区的改弦易帜无疑是最为顺利,借助着萨金娜“公主”所带来的巨额资金以及关于安全和前途的种种保证。维杰中将早已为新成立的南部自治邦联收买了部署在印度南部地区的2个陆军集团军的大多数中高层军官的忠诚。而那些小数不识时务的顽固分子也会在成功的向新德里发出危险警报之前的第一时间倒在英国军情六处(MI6)旗下的特工和佣兵杀手们的枪下。早在《印度南部自治方案》在浦那宣布生效进入最后一天的倒数计时的那一刻开始。印度陆军南部军区的的下层军官们开始接受明天忠于谁的考验!在接受了多年新德里多年思想灌输和宣传教育的下层军官之中反抗的声浪远比维杰中将想象的要巨大,不过这并不影响大局。在与部下完全隔离的条件下,数百名连、排长的单独反抗并不比一个联队新兵的抵抗更具威胁。在秘密处理了这些“异己”之后,剩下的就只有对一盘散沙的基层士兵进行的反复洗脑了。

虽然长期以来印度军队内部一直进行着爱国主义教育。在印度军队的宣传之中一直宣扬着印度是如何一个古老文明的国家,有着何等悠久而光荣的历史,更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社会制度最民主、最完善,号召军人为保卫祖国而献身。此刻突然要求士兵不再为这个神圣的政体所服务的确有些困难。但是这个世界永远不缺乏指鹿为马的天才。“我们所终于的祖国目前正被一小撮战争疯子所把持着,他们对外发动战争,对内践踏民主。热爱和平的南部各邦再也无法容忍这种倒行逆施……。”无论是何等龌龊的目的和手段,但只要有足够的资源对其进行粉饰,同样可以在阳光下升华为掷地有声的豪言。

利用印度陆军营级单位上所设有的有线广播站,早已控制了全局的维杰中将等人好不吝啬的将《印度南部自治法案》的全文第一时间的在印度陆军南部驻军各地的营区内广播。而此刻他们所面对的仅仅是一张张写满错愕和无奈而仰起着的脸庞。并非所有的士兵都能理解这一切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也并非所有人都愿意接受祖国分裂这一现实,但是他们仅仅是一些普通的士兵,在这样纷乱的政治旋涡中,他们那些微薄的力量在没有引导的情况下又能作些什么呢?

相对于陆军部队的相对“和平”的接收,南部自治邦联境对于印度共和国在次大陆南部地区海、空军各部队和基地的接收就显得“惨烈”的多了。虽然陆军顺利的整体倒戈,但是在三军分立的印度军队中主管陆军的维杰中将在海、空军中的影响力并不太大。尽管事先也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成功被策反的印度海、空军南部驻军的将校并不多。南部自治邦联境政府不得已制定了武力接收的计划。

这一计划的主要执行者并非是刚刚纳入麾下的印度陆军南部军区,在军心不稳的情况下要士兵将强口对准自己的昔日同僚,这样的作法无疑是将自己放在火山口上。所以南部各邦的邦武装警察顺利成章的接过了这一任务。印度独立后,各邦先后组建武装警察部队,作为印度国家武装力量的后备,印度邦武装警察的总兵力已经超过了40万人,分别由各邦警察署领导主要负责本邦的治安任务,但也可调往其他邦执行任务。印度南部各邦原有的武装警察共约10万人。在独立之前的几个星期中南部各邦以加强本邦治安为理由对这些部队又进行了一些的扩编和加强。

2008年3月24日的黎明到来之前,坐落于印度南部的印度海、空军各主要基地外均由各邦武装警察拉起了警戒线。这一行动虽然立即得到了印度海、空军基地指挥官的警觉。但是在各邦武装警察部队负责满脸堆笑的解释下,他们却相信了这一切是为了防备渗透进来的外来武装分子以及国内分裂运动分子的恐怖袭击。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真相最终还是暴露在了阳光之下。当《印度南部自治法案》公嘱于众。印度海、空军南部各基地的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