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战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海湾战争- 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们应当置身于国际冲突之外。”居然有75%的被调查者是这样回答的。“你
认为谁应是德国今后效仿的楷模国家呢?”是美国吗?只有很可怜的2%的
人同意。是日本吗?也只不过是10%的人同意,那是谁呢?有50%的人列出
了瑞士,其次是瑞典。德国人反美,但对自己国家的公司帮助伊拉克制造毒
气,却很少有人提出抗议。因为那是在“做生意”。
相比之下,日本的情况就更复杂了。日本现在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
家底最富的国家之一,而且日本政府也想做世界政治大国。但海湾战争却使
世人发现,许多日本人仍然更愿意经济上富足,而不主张日本做政治上的巨
人。1月24日,当日本政府宣布再向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追加90亿美元
的援助时,日本朝野顿时闹翻了天。有个日本议员竟不顾礼貌,向海部首相

扔鞋子,一时传为日本的头号政治新闻。
众所周知,日本的石油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而其中大部分来自中东地区。
一旦科威特沦于伊拉克之手,将意味着石油价格大幅度地上涨。日本对于这
一点比别人更为敏感。
海湾危机一爆发,日本就立即加入了反伊联盟,除了从道义上谴责伊拉
克之外,还一度想派遣日本自卫队参加海湾的多国部队。1990年8月中旬,
美国正式向日本提出了3点要求:一是向中东派遣工作人员;二是增加负担
驻日美军的经费;三是研究部署预警机构。美国认为:“美国出兵海湾,受
益最大的是日本。”
实际上,即使没有美国的要求,日本也有出兵中东的考虑。当然,这种
考虑首先是基于日本自身的利益。战后45年,日本已从战败国发展成为世界
上屈指可数的几个经济大国之一。日本国内有一些人,早已不满足于现状,
一直在寻找机会,想跻身于世界政治和军事大国之列。海湾危机似乎为他们
提供了这种机会。海湾危机确实损害了日本的经济利益,而出兵中东,又恰
恰是日本重振军备的绝好时机,这似乎可以看成是日本迈向政治和军事大国
目标的第一步。'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5 1 7 Z 。 c O m'
然而,日本并没有马上答应美国的要求。因为这里遇到了一个似乎难以
解决的“技术问题”。战后日本的“和平宪法”规定:“日本不得向领土以
外派遣军队。”8月26日。日本外相中山太郎代表日本政府发表讲话,说为
了对维护国际和平做出贡献,有必要在征得国民同意的基础上制定新的宪
法。日本政府此举,立即引发一场风波。在日本国内,许多左翼团体和在野
党纷纷表示反对。在国外,尤其是亚洲地区,一些在二战时期曾遭受日本侵
略的国家也纷纷表态,抨击日本政府的政策。许多新闻报刊连续发表文章,
揭露日本政府的真实意图所在。在国际国内的强大压力下,日本政府被迫取
消了这项考虑。一些人为了出兵海湾而精心炮制的宪法修正草案——得到海
部首相支持的《联合国和平合作法案》也被宣布成为废纸。这场风波使海部
内阁刚刚建立起来的威望受到了极大的损害。一家日本著名的杂志对此发表
评论说,经历了这场风浪之后,“海部之船已开始下沉”。
中东参加反伊联盟的国家,也各有各的考虑,各有各的做法。厄扎尔总
统似乎是“反伊联盟的基石”。当伊拉克军队开进科威特以后不久,土耳其
就勇敢地切断了伊拉克通过其境内的输油管道。在这以后,上耳其一直紧跟
美国,对伊拉克实行经济制裁,并主张一旦形势需要,可以毫不犹豫地诉诸
武力。9月,厄扎尔总统访美时,曾对布什总统说:“一旦战争爆发,土耳
其将坚定不移地支持美国,直到萨达姆总统被赶下台为止。”这番话得到了
布什的大力赞赏。
然而,厄扎尔总统的海湾政策在国内却引起不少人的担心和忧虑。如果
一旦对伊拉克诉诸武力,上耳其必将成为“前线国家”,战争将不会给土耳
其带来什么利益。许多上层人士认为:土耳其应从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出
发,在海湾事态中慎重行事,不宜轻举妄动。对于这些话,厄扎尔总统却充
耳不闻。由于分歧太大,10月11日,土耳其外交部长阿里·博泽尔宣布辞
职;10月18日,国防部长萨法·基拉伊宣布辞职。到12月3日,连厄扎尔
总统亲自挑选并一手栽培的土军总参谋长奈杰普·托伦塔伊也突然挂冠而
去。
沙特阿拉伯这次之所以充当反伊大联盟的军事基地,原因是多方面的。

伊拉克在一天之内占领了科威特全境,这使得沙特阿拉伯感到了极大的恐
惧。与伊拉克拥有百万雄师相比,沙特那支小小的军队是不堪一击的,它无
法保卫这个王国那些数目巨大的财富。这一点,沙特王族心里比谁都清楚。
因此,它宁愿花钱,请来外国保镖,以防止“伊拉克强盗”可能的突袭。
从美军开进沙特的那一天起,沙特就一再宣布,它所采取的一切措施都
纯属“防御性”的。当美军集结重兵,不断扬言要向伊拉克动武的时候,沙
特却表明了它的态度:它请美军来,并不是为了进攻伊拉克;如果美军万一
想要动手,必须事前征得它的同意。
9 月2 日,沙特国防大臣苏丹亲王在一次公开讲话中明确表示,沙特无
意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因为“沙特阿拉伯将不会成为对一个兄弟国家采
取进攻行动的战场”。10 月22 日,还是这位亲王提出了一个建议,建议科
成特以割让土地为条件,换取伊拉克从那里撤军。11 月中旬,这位亲王再次
奉劝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军,并重申,“阿拉伯民族之间,同是兄弟姊妹,至
于领土问题,可以慢慢商量”。苏丹亲王的这些话,曾引起了美国的惊讶。
尽管随着战争的发展,他一再改口,说是记者转述错误,但有人查对了沙特
官方电台播发的原文,却言之确凿。就沙特阿拉伯来说,它所希望的最佳局
面,就是与伊拉克相安无事,和平共处。这是因为在中东地区,萨达姆拥兵
百万,既牵制了伊朗和叙利亚,又是唯一能对以色列构成威胁的国家,使该
地区谁也奈何不了谁,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这对沙特来说,的确是一
桩好事。如果美军真的摧毁了伊拉克,这种平衡就会被打破,而另外几家,
无论谁企图重新称雄,可能都将使中东地区经历一场劫难。这个局面,恰恰
是沙特所害怕出现的。
在所有参加反伊联盟的国家中,英国可谓美国最忠实的同盟军。从海湾
危机爆发以后,英国几乎完全是与美国用同一个嗓门说话。人们普遍认为,
全世界只有英国是唯一一个真诚赞成美国对伊拉克动武的国家。
一些分析家认为,英国之所以如此紧紧追随美国,在海湾问题上采取“与
众不同的强硬态度”,主要原因是:
——近些年来,经济实力庞大的德国声望日高,有取代传统的“英美特
殊关系”之势,而海湾危机中德国态度不明朗,英国抓住这个时机,希望经
过努力来恢复旧趋淡薄的英美关系。
——海湾国家昔日大多是英国的殖民地,这些国家独立后仍与英国关系
密切。科威特与英国的关系更非寻常。此番英国极力主战,也是为了维护。
英在中东地区的传统影响和巨大的经济利益。
——英国石油资源丰富,不依赖中东,对伊拉克没有顾虑。海湾危机爆
发之时,正值英国首相撤切尔夫人访问美国,双方就此事进行了磋商。布什
的助手后来透露,同撤切尔夫人的谈话对布什下决心以武力将萨达姆赶出科
威特起了重要作用。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在海湾战争中英国是积极的参战者,跟美最紧。1 
月17 日凌晨,美军对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首次空袭中,英国的飞机便出动了。
在头5 天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进行的1 万多架次空袭中,英国就
占了400 架次,并且损失了5 架战斗机。除美国外,英国损失最大。但是英
国并不因此而不积极投入战争。他们发现“旋风”式战斗机被打下多架,便
改变飞机型号,让“海盗”、“美洲虎”式飞机继续参加轰炸,并在1 月31 
日答应美国B—52 轰炸机使用英国的英格兰一个空军基地。这是美国第一次

使用欧洲国家领土向伊拉克发动进攻,也是B—52飞机第一次驻扎在英国。
英国为出兵海湾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仅开战半个月的统计,就为战争
付出了12。5亿英镑的代价,这还不包括损失的装备和补充的弹药开支。英国
也是除美国外出兵参战最多的一个国家,有4万部队部署在海湾地区。在一
些国家呼吁和平解决海湾战争后,英国首相梅杰表示坚决反对。他说:“我
们对任何暂时的停歇或停火不感兴趣,这只能使伊拉克重新集结力量,给部
队补充装备给养,给我们造成更大的威胁。”
在美国进驻海湾地区的50万部队中,有一支驰名世界的部队——美国的
海军陆战队。这支部队规模不大,但却比较特殊,它是美国总统唯一的一支
无需国会批准便可直接使用的部队,因此它被西方军界称之为美国政府的掌
上明珠、总统的嫡系部队。
美国海军陆战队现有总兵力约20万人,这次参与海湾战争的就占了9'手 机 电 子 书 w w w 。 5 1 7 z 。 c o m'
万人。由于它直接受总统领导和控制,其地位和待遇优于其他兵种,被视为
军中的宠儿。它通常担负警卫美国政府驻外使馆和使团的任务,并参加登陆
作战,配合海、陆、空三军从事沿海地区的战斗,以及参与有限的常规战争。
因此,几乎美国所有对海外的入侵战争都离不开这支“王牌军”。
这支美国总统的嫡系部队具有高度的机动能力,它有一支航空兵部队,
其主要任务是支援地面部队进行登陆和海岸战斗。它的主要作战单位是飞行
联队。每个陆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